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整理与复习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教学难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一、填空。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⑶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⑼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二、判断对错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⑵4321>4320万⑶9□000≈9万,□里最小填0。⑷四万零五百写作: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⑴元=()。A、135元B、1350元C、1350万D、1350万元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A、1B、2C、3D、4⑶一个数最高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A、百万B、十万C、千万D、亿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A、207375B、2070375C、2073750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A、19998B、20003C、21000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一、在〇里填上“>”、“<”或“=”。567765〇5767563560000〇356万二、按要求写数。000吨=900亿吨810000千克=81万千克三、求近似数。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0)+(2000000)+(700000)=0(3000000)+(800000)+(9)=3800009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1亿有多大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课件、一包打印纸、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计算器1.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2.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一)猜想1亿有多大师:我们学过了许多大数,看,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0)对,是1亿,1亿大吗猜想一下1亿有多大(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想。)(二)引入师:从同学们的猜想中可以感觉出,大家都觉得1亿是个很大的数,确实是这样的。1亿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活动范例(一)确定研究课题1.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2.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二)确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体1.师: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2.师:真是个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体,那“一部分”应当取多少张纸呢(10张、100张、1000张……)3.师:有没有想到362张、1510张的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张数(1亿不是362的整倍数,不好推算)4.师:再说说我们要怎样研究(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算出1亿是100的几倍,就用几乘100张纸的厚度,求出的结果就是1亿张纸的高度。)(三)进行实验:测量、计算1.师:知道怎么做了吗那大家就以小组为单位,取100张、5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2.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测量出1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B组:测量出5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C组:测量出1000张纸的高度,然后推算1张亿纸的高度。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四)建立1亿表象1.师:1亿张纸有多高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1)A组: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0÷100=10000001×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2)B组:500张纸大约厚5厘米0÷500=2000005×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3)C组:1000张纸大约厚9厘米0÷1000=1000009×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4)师:为什么推算出的结果却不同(测量的张数越多,误差就越小。)2.建立1亿表象师: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师: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它有多高(8844米)与1亿张纸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觉(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师:我们站在1亿张纸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玛峰了。3.小结:我们是怎么研究1亿张纸有多高的三、自己设计方案,再次体会(一)确定主题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1亿张纸的高度,你们还想研究哪些有关1亿的问题呢(1亿粒大米有多重1亿颗黄豆有多重1亿秒有多长时间……)2.师:每个小组先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设计好研究方案(先测量多少怎样推算),然后开展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二)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研究(三)汇报1.1亿粒大米有多重(1)100粒大米约重2克0÷100=10000002×1000000=2000000(克)=2000千克=2吨(2)师:如果一个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亿粒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一年按365天计算)2000000÷500=4000(天)4000÷365≈11(年)(3)师: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就可节省大约13亿粒大米,这些大米够一个人吃多长时间13×11=143(年)(4)师: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够一个人吃一辈子还多,你有什么想法2.1亿秒有多长时间(1)0÷60≈1666667(分)1666667÷60≈27778(时)27778÷24≈1157(日)1157÷365≈3(年)(2)师:1秒只是1眨眼的时间,1亿秒却有3年多,再说准确些大约是3年62天的时间,你有什么感想师:是呀,1秒钟的时间很短,仅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们所重视,但1秒1秒地累加起来,我们就在这眨眼之间浪费了3年多的时光,这就是“光阴如箭,岁月如梭”的含义。四、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1亿有多大1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1开始,积少成多。节约应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认识公顷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多媒体课件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1.复习面积单位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二、探究新知(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学生: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1)认识1公顷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教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课件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可以用符号hm2表示。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提问: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学生自由表达。,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根据“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谈话::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1)围一围: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想一想:(
)块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2)算一算: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
)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3)说一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三)尝试换算,巩固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1.尝试下列问题。7公顷=(
)平方米60000平方米=(
)公顷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2.填空。(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
)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约2900000平方米,约合(
)公顷。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重点介绍思考方法。三、巩固深化1.判断。(1)2公顷=200平方米。(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4)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
)完成后说明理由。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4公顷○400平方米
8999平方米○8公顷3000平方米○3公顷
5公顷○
50000平方米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方法。3.解决问题。(1)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2)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
)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约1公顷。法1:1公顷=10000平方米,游泳池的面积为1250平方米,所以10000里面有几个1250,就是有几个这样的游泳池。法2:根据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画图解答。四、总结延伸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有哪些收获2.思考: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它有多大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认识平方千米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多媒体课件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1.资料播报(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10000平方米)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生:平方千米)(2)师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学生收集略教师收集: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北京市东城区的面积约42平方千米;北京市总面积约为16810平方千米。2.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信息播报,我们发现在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经常用到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那么1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究竟有多大它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板书:认识平方千米)二、探究新知(一)借助经验,初步感知谈话:想一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预设: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m2表示。
课件配合演示(二)推算、想象,加深认识1.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1)独立探究: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2)汇报交流: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预设: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00米,所以面积为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预设1:因为10000平方米是1公顷,1000000÷10000=100,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预设2: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000米,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为100米,1000÷100=10,在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里,一行可以摆10个1公顷,可以摆10行,用10×10=100(公顷)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1)读一读: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千米。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2)算一算: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
)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3)想一想:在学校周边,从哪儿到哪儿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课件出示:播放实地考察录像,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4)说一说:(完成P37练习六第7题。)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三)尝试换算,巩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1.完成P37练习六第6题。5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介绍思考过程。2.归纳小结三、巩固深化1.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1)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
)追问:合多少平方米是几个学校那么大(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追问:合多少公顷(3)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
)2.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自治区(单位:平方千米)黑龙江:454800内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四川:485000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你能按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名称吗四、回顾总结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介绍数学史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了。阅读课本P35的“你知道吗”。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线段直线射线与角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归纳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及表示方法;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2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1.认识线段①实例引入
提问:拉紧的线和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什么(课件演示:线段)②观察特征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想知道这根线,这根弦有多长,你有办法吗学生回答后,板书: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3)学生举例提问: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线段吗指一指。(注意要指出线段的2个端点)(4)操作活动: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①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②介绍线段的字母表示方法。(例:线段AB。)2.认识射线。(1)观察特征①谈话:注意看,老师现在将线段右边的这个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延长,再延长,无限延长。②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射线有一个端点,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2)学生举例,形成表象提问:想一想,射线的特点与生活中哪些现象类似呢学生:手电筒的光束,汽车车灯的光束,探照灯的光束等。(3)动手操作,发现规律①请你从A点出发画一条射线。②交流校对,补充提问:能从A点出发再画一条射线吗还能画吗③引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归纳: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④介绍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射线AB。注意:端点处的字母标在前面。3.认识直线。(1)观察特征①谈话:注意看,老师要将这条线段两边的端点都去掉,使这个图形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②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学生回答后,板书: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2)动手操作,发现规律①任意画一条直线。介绍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如:直线AB,直线l,②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③经过两点A、B,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④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归纳: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4.讨论交流: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1)出示讨论要求:①说一说:3种图形有什么不同;②用图或表格整理好。(2)学生完成后交流点评:例: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点整理填表,板书(3)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二)认识角(1)唤起经验,回忆旧知教师选取刚才从A点出发画射线时的图形(如图)提问:刚才我们从A点出发画射线时,画了两条射线,形成了这样一个图形,你们认识吗(学生:角)提问:关于角你们还知道哪些知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直角、锐角、钝角)这些角怎么有大有小啊角的大小和谁有关(学生: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岔开的大小有关。)(2)动手操作,理解概念①自己画一个角,交流画法②提问:角的两条边是什么线(学生:射线)③尝试归纳提问: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做角(3)看书自学,交流汇报提问:通过看书,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标记和表示方法。(4)巩固练习:独立完成P39做一做
要求:在图中画出角的标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角(三)全课总结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图形名称图形端点数量延伸情况能否测量直线
射线
线段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角的度量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1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2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3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板书设计示意图角的度量1、角的顶点与量角器中心重合2、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复习角的概念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2)故事引入①谈话: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②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生: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③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二、探究新知1.1°角的产生(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①小组合作: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②汇报交流: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预设: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生: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2)介绍1°角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2.认识量角器(1)谈话:了解了1°角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2)小组合作: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讨论一下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点汇报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现(配合课件演示)学生: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3)操作活动: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①摆一个直角。学生试摆后交流方法。(摆角时,一条边对准0°刻度线,另一条边对准90°刻度线,顶点与中心点重合。)②摆一个60°的角学生试摆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生: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60份所对的角就是60度。③摆一个120°的角呈现错例,比较辨析。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3)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4)尝试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5.反馈:照样子,量出∠2的度数。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6.小结三、巩固深化(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度量后交流方法。(2)猜猜看看角的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数。(3)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四、总结延伸(1)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角的分类和画角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角。(2)用量角器画角。教学难点(1)理解平角和周角的动态形成过程。(2)用量角器画角。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三角尺1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角的度数进行分类。会用量角器、三角尺画不同度数的角。2经历角的的动态形成过程,画角的技能训练,构建不同角的概念表象,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能力。3积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板书设计示意图角的分类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活动引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量角器量角,那么三角尺上的角分别是什么角,究竟是多少度,你会量吗2.学生独立量角后,交流方法,汇报度数。3.归纳:1直角=90°,三角板上其余的两个角都比直角小,是锐角。4.用活动角摆角(1)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摆出30°、45°、60°、90°的角吗(2)说说你是怎么摆的(3)理解角的动态形成。教师小结:通过用活动角摆角,我们发现:角还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成的图形。旋转到30度,形成30度的角;旋转到60度,形成60度的角;旋转到90度,形成90度的角。如果继续旋转,又会形成哪些不同的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角和周角(1)认识平角①旋转活动角至半周位置提问:观察活动角,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学生自由发言
②结合演示,介绍平角的动态定义教师: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③提问:你知道平角多少度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用量角器量出180度;2个直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所以是180度。板书:1平角=180°(2)认识周角①谈话:刚才我们利用折扇活动角认识了“平角”,如果继续旋转活动角,还能组成什么新的角呢你能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
②结合演示,介绍周角的动态定义。教师:像这样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③提问:周角多少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半周是180度,一周就是2个180度,是360度。板书:1周角=360°2.角的分类(1)回顾梳理谈话: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角它们的度数分别是多少预设:直角90度;锐角小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平角180度;周角360度。教师指导: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度数范围。(2)引发思考: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①提问:你能用“>”或“<”表示它们的关系吗预设: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②提问:周角、平角和直角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预设2:1周角=2平角=4直角(3)小结(4)反馈练习: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写出角的名称。
3.学习画角(1)出示例3:画一个60°的角(2)学生尝试画角,小组交流画角方法(3)学生展示画角的过程。(4)尝试归纳画角的一般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②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5)反馈练习①分别画出75°、105°的角。学生完成后交流,画角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找准顶点和0°刻度线。)②画出下面的角。20°、30°、75°、85°、90°、120°、13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画角的方法是什么画角时需要注意什么(三)总结延伸(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画角时需要注意什么(2)拓展延伸:你能用三角尺画出下面的角吗15°、150°、165°、75°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练习课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2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巩固旧知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线段直线射线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端无限延伸。角的认识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顶点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上图的角可以记作“∠1”。边边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计量单位度步骤①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③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认识平角和周角认识平角和周角定义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关系1周角=2平角①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画角的步骤画角的步骤②②在量角器相应度数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③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深化知识1、(1)过一点O,能画直线吗能画几条OO(2)过两点AB,能不能画直线能画几条AAB2下面说法对吗对的在()里画“√”。(1)直线是无限长的。()(2)小于、等于90°的角叫锐角。()(3)将圆平均分成360份,人们把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角的单位。()3看图填一填。3看图填一填。(1)已知∠(1)已知∠1=70°,那么∠2=_____12(2)已知∠1=40°,那么∠2=_____,∠3=_____,∠4=_____112433巩固提高1判断:一条直线长10米。()2判断:只要画角就必须用量角器。()3用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线段有()个端点。C无数(2)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C无数(3)平角的两条边()A在一条直线上B在两条直线上C无法确定(4)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砂子塘湘天小学教导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砂子塘湘天小学教导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砂子塘湘天小学教导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砂子塘湘天小学教导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砂子塘湘天小学教导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砂子塘湘天小学教导处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第章(单元)第课(节)课时课题备课日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示意图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的设计)二次备课一、揭示课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同学们,大家喜欢什么样的户外运动呢……(宋体小四号)二、梳理全文:(宋体小四号、加粗)1课文主要告诉板书:坚持不懈……(宋体小四号)2……三、总结(宋体小四号、加粗)……(宋体小四号)温馨提示:教学计划加在教案前。请严格按照此样本的字体、字号和格式撰写。教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特别是学情分析、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即表中所有的格子都要有内容)。每一篇课文的教案的课题尽量排版排在一页纸的最上方。5、教案要有二次备课。二次备课用蓝色笔写,不用红色笔。6、请用A4纸张排版,双面打印。7、行间距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电动车合同范例
- 借名买房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通知函
- 农村收购单车合同范例
- 农村果园承包合同范本
- 云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云南租房合同范本
- 供应电水气合同范本
- 水电站隧道排水孔施工方案
- 乙方装修合同范本
- 《篮球防守脚步移动技术 滑步》教案
- 完整版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使用手册
- 品牌全球化体育营销趋势洞察报告 2024
- 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物理试卷含解析
- (新版)拖拉机驾驶证科目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人卫版第九版传染病学总论(一))课件
- 工业机器人仿真与离线编程项目-8-KUKA-Sim-Pro-软件的介绍及基本操作
- 第2课++生涯规划+筑梦未来(课时2)【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效课堂 (高教版基础模块)
-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