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白杨礼赞苏教版第1页/共34页(yín)(dǐ)(yān)(qiú)(suō)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恹恹欲睡虬枝婆娑秀颀(qí)一、预习检测第2页/共34页美而高。颀,高。纵横驰聘,冲杀突击。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2、解释下列词语秀颀:纵横决荡:无边无垠: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出自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预习检测第3页/共34页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等。二、作者简介第4页/共34页他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
(《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著名的作品有代表作《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他早年丧父,经常流离失所。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二、作者简介第5页/共34页
1、文章标题中“礼赞”一词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语句能照应标题直接赞美白杨树?三、整体感知第6页/共34页“礼赞”是“崇敬”“赞美”的意思。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第7页/共34页
2、你能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白杨树的吗?从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学法指导:关注句中的“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
第8页/共34页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观察是由远及近,感情是由浅入深,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之情。第9页/共34页
3.自读课文,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第10页/共34页
总的形象:力争上游外部形态:参天耸立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进取)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第11页/共34页
4.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第12页/共34页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第13页/共34页
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第14页/共34页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第15页/共34页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第16页/共34页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17页/共34页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第18页/共34页
2.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①白杨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几个词来概括?②为什么本段开头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第19页/共34页用否定句式“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抑”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扬”作者用对比烘托和先抑后扬的手法深情赞美了白杨树。第20页/共34页1.对比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学法指导第21页/共34页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第22页/共34页
2、象征手法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第23页/共34页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课文背景介绍第24页/共34页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课文背景介绍第25页/共34页
《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学习象征手法第26页/共34页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其次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学习象征手法第27页/共34页
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贯串全篇。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更能衬托出北方农民的平凡而伟大。第28页/共34页
3.象征与比喻的区别与联系各是什么?
第29页/共34页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第30页/共34页
比喻一般有比喻词,且是用于比喻对象在形、貌,或特性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象征一般无比喻词,通常在句中会出现“象征”这个词,往往是在作者观点中,可以用象征物的某个具体特质去代表作者所要表现的某个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质(通常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精神内核上的)。第31页/共34页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而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象征”的修辞意义与比喻相近,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中班主任个人工作方案
- 2025年大班幼师个人工作方案演讲稿
- ECR共同体 2025年全球趋势白皮书
- 《PHP开发技术》考试题(2)及答案
- PHP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电子教案14 问卷统计器-文件和目录操作
- 2025年球节点金属网架螺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钢采光瓦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优大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煮练联合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资产评估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天猫服饰春夏趋势白皮书
- 设备的运行动态管理制度(4篇)
- 借款利率协议
- 电梯维保管理体系手册
- 《阳光心态》课件
- 《110kV三相环氧树脂浇注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2019年7月13日下午云南省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真题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 23J916-1 住宅排气道(一)
- 图文制作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三明市五县联合质检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