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动医预防兽医实习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_第1页
2013级动医预防兽医实习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_第2页
2013级动医预防兽医实习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_第3页
2013级动医预防兽医实习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_第4页
2013级动医预防兽医实习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级动医预防兽医实习5-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第一页,共34页。1.学习掌握PCR反应原理;

2.掌握PCR技术的操作过程;

3.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一、实验目的第二页,共34页。二、实验材料(一)试剂:

1、DNA模板

2、dNTP(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包含dATP,dGTP,dTTP,dCTP。

3、10×PCR缓冲液(含Mg2+)

4、rTaq酶5、上、下游引物

上游引物:5`-GGGGAATTCATGGTGAGCAAGGGC-3`

下游引物:5`-GACCTGCAGGCATGCAAGCTTGGC-3`

6、琼脂糖

7、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

8、吸头、PCR管和EP管等。

第三页,共34页。二、实验材料(二)器材

PCR仪,电泳仪,电泳槽,微量移液器,凝胶成像系统等第四页,共34页。三、PCR技术背景

1953年,DNA被发现是细胞里的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1971年,Khorana等提出在体外经DNA变性,与适当引物杂交,再用DNA聚合酶延伸,克隆DNA的设想。1973年,台湾女科学家钱嘉韵分离出耐热的Taq聚合酶。1985年,

美国KaryMullis发明了PCR技术,并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关于PCR技术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88年Saiki等将耐热DNA聚合酶(Taq)引入了PCR技术198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列PCR为十余项重大科学发明之首,比喻1989年为PCR爆炸年,KaryMullis荣获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五页,共34页。凯利·穆利斯(KaryBanksMullis)第六页,共34页。四、实验原理PCR技术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此法操作简便,可在短时间内在试管中获得数百万个特异的目的DNA序列的拷贝,PCR技术虽然问世仅数年时间,但它已迅速渗透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生物技术发展的一次革命.目前它在分子克隆,目的基础检测,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法医学,考古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七页,共34页。PCR

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理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通过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另一方面,新合成的DNA片段也可以作为模板,因而PCR技术可使DNA的合成量呈指数型增长。

四、实验原理第八页,共34页。PCR三个基本反应步骤:1.变性:在加热或碱性条件下可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称之为变性。2.退火:将温度下降至适宜温度,使引物与模板DNA退火结合;3.延伸:从结合在特定DNA模板上的引物为出发点,将四种脱氧核苷酸以碱基配对形式按5’→3’的方向沿着模板顺序合成新的DNA链。四、实验原理第九页,共34页。PCR技术的原理:1.变性:在加热或碱性条件下可使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称之为变性。2.退火:是模板与引物的复性。引物是与模板某区序列互补的一小段DNA片段。3.延伸:从结合在特定DNA模板上的引物为出发点,将四种脱氧核苷酸以碱基配对形式按5’→3’的方向沿着模板顺序合成新的DNA链。四、实验原理第十页,共34页。第十一页,共34页。第十二页,共34页。第十三页,共34页。第十四页,共34页。1234522557294时间(min)温度(℃)PCR的基本原理适温延伸3高温变性1低温退火2重复1-3步25-30轮目的DNA片段扩增100万倍以上DNA双螺旋DNA单链与引物复性DNA变性形成2条单链子链延伸DNA加倍第十五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1234522557294时间(min)温度(℃)适温延伸3高温变性1低温退火2重复1~3步25~30轮目的DNA片段扩增100万倍以上DNA双螺旋DNA单链与引物复性子链延伸DNA加倍DNA变性形成2条单链模板DNA95℃第十六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55℃引物1引物2DNA引物第十七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引物1引物2DNA引物72℃Taq酶Taq酶第十八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第1轮结束95℃第2轮开始第十九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55℃TaqTaqTaqTaq第二十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72℃第2轮结束第二十一页,共34页。PCR的基本原理PCR反应条件PCR过程PCR的特点模板DNA第1轮扩增第2轮扩增第3轮扩增第4轮扩增第5轮扩增第6轮扩增第二十二页,共34页。25uL的PCR反应体系纯水16.0

uL10*Buffer

2.5uL4种dNTP混合物2.0uL引物(上、下)2.5uL模板DNA

2.3uLTaqDNA聚合酶0.3uL五、实验内容第二十三页,共34页。五、实验内容PCR反应程序:(1)95℃变性5min,(2)95℃变性1min,(3)57℃退火30sec,(4)72℃延伸1min。

重复(2)-(4)35次(5)72℃延伸10min。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均可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经过n次循环后,目的DNA以2n的形式增加。第二十四页,共34页。五、实验内容PCR反应五要素:1.引物(primer)2.酶(TaqDNApolymerase)3.dNTP(dATP,dGTP,dCTP,dTTP)4.模板(template)5.Mg2+(magnesium)第二十五页,共34页。五、实验内容第二十六页,共34页。五、实验内容第二十七页,共34页。五、实验内容第二十八页,共34页。五、实验内容第二十九页,共34页。六、实验结果M:对照;

1-6:PCR产物(5ul样品)第三十页,共34页。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皮克(pg=10-12)量级扩增到微克(ug=10-6)水平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细菌检测的最小检出率为3个细菌简便、快速一次性加好反应液,2~4小时完成扩增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血液、体腔液、洗嗽液、毛发、细胞、活组织等组织的粗提DNA七、PCR特点第三十一页,共34页。八、注意事项1、污染PCR能够从极少的样品中,分离出其中的DNA作为模板,对其特定的序列进行大量的扩增。如果样品污染了,特别是扩增系统化中混入了以前扩增的靶序列,将会与样品一样大量扩增,使实验结果难以区别。2、设对照实验。即除不加入模板DNA外,实验的全过程与本实验完全相同的条件同时进行,对照试验不出现扩增电泳带,说明PCR操作过程没有受到污染,反之,说明已污染。。第三十二页,共34页。八、注意事项3、隔离操作PCR扩增仪应与PCR操作场所分开。操作中应戴未污染薄胶手套,所用的试剂及操作仪器应尽可能放在专用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