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诗十九首》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关于这组诗歌的主题,古人曾有许多议论。时至今日,就《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来说,学界仍有不同见解。笔者认为,《古诗十九首》作为一组诗歌,文本内部应当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中贯穿的精神主旨可视为主题所在。而贯穿于整组诗歌的就是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人生乃其根本的关心所在。笔者尝试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第一个层面,文士在诗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真相的洞察。《古诗十九首》实际上是在谈论人生的痛苦。整组诗的开篇就是“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由此导致的与亲人的分别往往达数年甚至更久。因生死而造成的别离非人力所能及,但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这组诗对别离之情有生动的描绘和展现,充满了浓浓的感伤,感情基调低沉哀婉。《古诗十九首》的低沉哀婉基调实际上缘于汉末士人浓烈的生命意识,他们慨叹时光的仓促与生命的易逝,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悲叹。这一点从很多汉乐府诗歌中也可见到。《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有诸多比喻,如“远行客”“飙尘”“朝露”等,他们还以“涧中石”“金石”来作比,突出人生短暂。这种浓郁的悲哀也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如“三曹”的诗歌中也有对这种心态的抒写和表现。第二个层面,《古诗十九首》表现了文士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正如诗中所写:“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圣贤亦不能例外。洞察了修仙长生为虚妄后,他们愈发想要去把握和享受现实人生。及时行乐是他们的一致选择。白昼短暂,尚有黑夜可以利用,故而要秉烛夜游。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望,对享受人生抱有极大热忱。这种幻灭感促使他们要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第三个层面,文士在人生幻灭之后还要追寻朴素的人生。因为意识到了人生的有限和虚无,他们不再执着于遥不可及的不朽,转而去追求现实的人生。现实人生中安宁而平淡的日常,成为了他们向往的心灵归宿。他们反复歌咏“愿为双鸿鹊,奋翅起高飞”“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举案齐眉、长相厮守成为了文士最朴素、真挚的愿望。正因为这样,他们对别离尤为敏感,也对其进行了反复书写:“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离别的相思令人倍感痛苦,甚至催人衰老。正如诗中所写的“思君令人老”。从《去诗十九首》开始,中国文学中的离别书写始终充斥着悲伤的情绪,同时,离别也成为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歌咏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这正是它充满永恒魅力的原因所在。(摘编自文晨曦《〈古诗十九首〉的人生主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于《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有很多议论,时至今日,学界依然存有不同看法。B.本文作者认为,对人生的感喟与思索贯穿于《古诗十九首》中,应是其主题所在。C.《古诗十九首》笼罩着低沉情绪,反映出汉末士人感伤、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D.人生不朽是遥不可及的,安宁平淡的日常生活成为古代文士向往的心灵归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大量引用《古诗十九首》中诗句,论据充分翔实,论证观点有力,让人信服。B.文章多用比喻论证,如用“飘坐”“朝露”“金石”等来比喻人生短暂,形象具体。C.文章开篇提出总观点,然后将总观点分成三个层面来论证《古诗十九首》的主题。D.文章釆用总分总结构,首尾照应,中间三层环环相扣,论证逐层递进,脉络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古诗十九首》充满永恒魅力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人生是其根本的关心所在。B.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长时间与相爱的人分离,甚至与亲人生死两隔,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C.汉末文人认清人生真相后产生的幻灭感使他们渴求突破儒家名教的“清规戒律”,选择及时行乐,享受现实人生。D.《古诗十九首》反复书写离别,对离别的悲伤情绪的体悟和抒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答案】1.C2.B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反映出汉末士人感伤、自身壮志难酬的普遍心态”错误,原文说的是“《古诗十九首》的低沉哀婉基调实际上缘于汉末士人浓烈的生命意识,他们慨叹时光的仓促与生命的易逝,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悲叹”,并未局限于“壮志难酬”。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文章多用比喻论证”错误,不是本文多用比喻论证,由“《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人生有诸多比喻”可知,是《古诗十九首》诗中多用比喻修辞手法。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长时间与相爱的人分离,甚至与亲人生死两隔,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理解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汉代士人为了追求功名,经常要游学、仕宦,由此导致的与亲人的分别往往达数年甚至更久。因生死而造成的别离非人力所能及,但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则是人生莫大的无奈”,“人生莫大的无奈”指的是“被迫与相爱的人分离”。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现代科学逐渐证实,森林及其资源环境禀赋对人类生理与心理有重要的养生保健功效。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众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愈发强烈。森林康养这一释放心理压力、愉悦身心、提高身体机能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森林康养是指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早在19世纪40年代,德国就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并先后建立了350处森林疗养基地,创建了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库乃普疗法”。在美国,森林康养已经融入国民生活,这一产业年接待游客20多亿人次。日本林野厅于1982年首次提出将森林浴纳入健康的生活方式。截至目前,日本共认定了65处“森林疗法基地与步道”,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我国的森林康养发端于2014年,国家林草局将引导森林康养、森林养生发展作为提高森林多功能利用水平、扩大森林旅游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摘编自程希平《森林康养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材料二:尽管森林康养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据统计,目前全球在森林生态保护上的资金缺口达7000亿美元。“这个资金缺口应该有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林业补贴、绿色金融产品、碳排放交易等。如果有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和个人参与到森林的保护和恢复中来,我们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大自然的潜力。”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麦戈德里克呼吁。在我国,森林康养的巨大社会需求和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是一个突出矛盾,“一床难求”的局面日趋扩大;同时,政策供给也严重不足,森林康养的融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协同推进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采取有偿方式,合理利用国有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及景观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提高林草资源的综合效益。可以预见,在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双重催化下,森林康养产业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摘编自吕慎《森林康养:现代版“归隐林泉”来了》)材料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化、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创新引领、市场主导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创新机制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支持导经营主体投资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各地可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基金,以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方式,大力培育森林康养龙头企业,鼓励贫困地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据了解,2019年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先后开展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摘编自郭香玉《到2035年全国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200处》)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森林具有得天独厚的医疗功效,能满足民众日益强烈的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需求,受到公众的欢迎。B.森林康养依托森林生态环境,融合医学、养生学,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服务活动。C.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产生于德国,德国除建立多所森林疗养基地外,还创建了“库乃普疗法”。D.截至2019年,中国已有27个省区市先后开展了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森林康养在一些国家蓬勃发展,如森林康养已融入美国国民生活,日本对森林康养已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B.森林及其资源环境具有重要的养生保健功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森林康养这一服务活动应运而生。C.2014年起,我国积极引导森林康养、森林养生发展,用以提高森林多功能利用水平、扩大森林旅游生态产品供给。D.森林康养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全球森林生态扩建资金缺口巨大,亟需一个综合解决方案。6.如何有效推动我国森林康养快速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4.A5.C6.①给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保证政策供给,保障森林康养的用地与融资。②筹资金: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开辟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多种筹资渠道。③创机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创新机制模式,引导经营主体投资发展森林康养产业。④学先进:学习借鉴并采用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森林康养的先进经验。【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医疗功效”偷换概念,由材料一第一段“森林及其资源环境禀赋……养生保健功效”可知,应是“养生保健功效”;且“能满足……需求”于文无据。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日本对森林康养已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扩大范围。由材料一第二段“截至目前,日本共认定了65处‘森林疗法基地与步道’,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可知,日本对森林康养并未全面实行网络化管理。B.“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于文无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我国的森林康养发端于2014年,国家林草局将引导森林康养、森林养生发展作为提高森林多功能利用水平、扩大森林旅游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国家林草局拿出举措开展工作,但不是推动森林康养应运而生。D.“全球森林生态扩建资金缺口巨大”错,材料二第一段“全球在森林生态保护上的资金缺口达7000亿美元”,是“森林生态保护”,并没有说是“森林生态扩建”。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由材料一第二段介绍“德国……美国……日本……”森林康养的情况,可以概括出学习、借鉴德国等国家在森林康养方面的先进经验;由材料二第一段“据统计,目前全球在森林生态保护上的资金缺口达7000亿美元”和材料三“各地可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基金,以融资担保、贷款贴息、项目奖补等方式,大力培育森林康养龙头企业,鼓励贫困地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以概括出要筹集资金;由材料二第二段“政策供给也严重不足,森林康养的融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可以概括出“政策供给”的需求;由材料三“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化、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创新引领、市场主导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创新机制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支持引导经营主体投资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以概括出要“创新机制模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太湖碎锦范烟桥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一次特饶奇胜。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元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B.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C.第⑤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D.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8.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9.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答案】7.C8.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9.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厘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有误。只有第一幅图“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使用了想象。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的丰富含意及作用的能力。标题“太湖碎锦”运用了比喻,“锦”原意为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比喻花样繁多而美好的东西,也指色彩鲜明华丽。本文指的是太湖的零散景象。作者用“碎锦”来比喻太湖的零散景象。联系全文内容可知,文章内容写的是太湖的零散景象,题目“太湖碎锦”包含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第2段描写太湖的景色、物产和劳作美;第3、4段描写西山、东山等的景色美;第5段写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因此,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就行文结构而言,“碎”则凸显了作者对太湖景观的描写特点,从局部着眼描写太湖之美。题目的作用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形象的比喻也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赏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赞同,可不赞同。回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接着阐释观点,并对应观点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再结合生活常识解答即可。远眺近观各有其妙。比如赞同远观,可想到距离产生美。身在其中,往往忽略了其魅力之所在,可能更多的是发现其缺点。比如太湖,因远观而发现“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山的灵秀,水的空明”等美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赞同近观则以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着手,据此思路答题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雾,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祐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B.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C.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D.臣弟嘉祐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年纪。B.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C.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D.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张循宪就推举他担任监察御史。B.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祜调到忻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C.张嘉贞虑事长远,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为诬告者开脱,请求饶恕诬告者,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D.张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2)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答案】10.C11.D12.A13.(1)张嘉贞请奏说:“凭着我的布衣身份却能够入朝拜见天子,这是千年一遇(的事情)。”(2)不久有人诬告张嘉贞奢侈僭越以及收受钱财贿赂,御史大夫王晙趁机揭发上奏这件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臣弟张嘉祜,现为鄯州别驾,与我各在一方,心意相通,却不在一起,思念让人魂断万里。请求陛下能把他调到我身边为官,我们兄弟一定尽力报答陛下,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鄯州别驾”是官职名,做“授”的宾语,宾语后断开,排除AD。“同心离居”意思是“心意相通,却不在一起”,中间不能隔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D.“汉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错误,应该是汉武帝始建年号,而不是汉光武帝。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A.“张循宪就推举他担任监察御史”错误,由文中“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可知是武则天升任他为监察御史。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以”,凭借;“草莱”,布衣、平民;“谒”,拜见;“是”,这。(2)“俄”,不久;“僭”,僭越;“因”,趁机;“劾”,揭发。参考译文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二十岁考五经科得中,拜任平乡尉,因事获罪免职回归乡里。长安年间,侍御史张循宪担任黄河以东采访使,向朝廷举荐张嘉贞,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宫员,请求以自己的官职相让。武则天亲自召见张嘉贞,(在内殿)与他隔帘对话。张嘉贞请奏道:“凭着我的布衣身份却能够入朝拜见天子,这是千年一遇(的事情)。现在臣与陛下相隔咫尺,但却仿佛隔着一道云雾,看不清陛下面容,这恐怕不符合君臣之道。”武则天立刻命人撤去珠帘,和他相谈甚欢,升任他为监察御史。张嘉贞多次升迁为中书舍人,担任过秦州都督、并州长史,治理政务严肃恭谨,百姓官吏都十分害怕他。开元初年,张嘉贞因为需要向朝廷奏报政事回到了京城,唐玄宗听闻他善于处理政事,多次慰问犒劳他。他趁机向唐玄宗请求:“臣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才到了今天。臣弟张嘉祜,现为鄯州别驾,与我各在一方,心意相通,却不在一起,思念让人魂断万里。请求陛下能把他调到我身边为官,我们兄弟一定尽力报答陛下,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唐玄宗嘉奖他对弟弟的爱护,特地把张嘉祜调到忻州为刺史。当时突厥的多个姓氏族群刚刚归附唐朝,混杂共处在太原北部,张嘉贞便上表请求朝廷派驻军队安抚保护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才在并州设置天兵军,任命(张嘉贞)为天兵军大使。开元六年春天,张嘉贞又入朝。不久有人诬告张嘉贞奢侈僭越以及收受钱财贿赂,御史大夫王晙趁机揭发上奏这件事,审查发现没有事实,唐玄宗想要将告发者治罪。张嘉贞(为那人)辩解说:以前天子处理政事听从上天的旨意,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的议论传上来,然后天子斟酌处理。现在反而判这些人的罪,这是阻塞直言劝谏的人的道路,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没有途径向上传达了。希望(皇上)能够免除这个人的罪过,来广开言路。”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下令免除诬告者的死刑。皇帝因此认为(张嘉贞)忠诚。张嘉贞又曾经上奏:“现在我年轻力壮,充满斗志,这正是为朝廷效力的时候,再过几年,就衰老无能了。希望陛下早点任命派遣臣下,哪怕是死也不惧怕。”皇上认为他明理善辩,就更加器重他。张嘉贞虽然长时间做过各种要职,但从不注重经营田园家宅。到了定州,与他亲近的人都劝他置办些田宅,张嘉贞说道:“我拥有做官的荣光,曾经做过宰相,只要没有死,难道会担心缺吃少穿吗?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广有田产,也会被抄没。我常常看见士大夫置办田宅,等他们死后,(那些田宅)都成为了不肖(没有出息的)子孙的酒色之资,很没有意义。”听到的人都感叹敬服。(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①酒贱②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注:①坊场:指官设之专卖场。②贱:质量低劣。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B.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C.颈联写酒非好酒,亦能醉人;人虽年老,仍能耕地,体现了乡村生活之惬意。D.“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15.请简要赏析颔联中“袭”和“穿”字。【答案】14.D15.(1)“袭”,扑,写出了花香的浓郁。“穿”,穿过,写出了鹊声的清澈响亮。(2)两字分别运用了拟人和通感的修辞,写花儿的香气扑面而来,人们知道天气突然暖和了;鸟儿的啼声穿过树林,人们为天刚放晴而高兴。(3)营造了生机勃勃又静谧清新的意境,烘托了愉悦、快乐的心情,传达出诗人村居生活的喜悦、满意之情。【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有异曲同工之妙”错误,“贫犹醉”意思是虽不富足,在农忙时节亦能享受醉酒的惬意,尽享生活的美好,与《登高》中“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深沉感叹不同。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隐居于秀美怡人的山林之间,过起了无人打扰的悠然生活。颔联“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意思是,花香扑人,便知天气暖和了;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袭”字以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花香浓郁,“穿”字以视觉形象描摹听觉,喜鹊的叫声传来,如同看到喜鹊传林而过。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传达出诗人村居生活的愉悦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形象地描摹出音乐中的休止部分,以无胜有,隽永含蓄,为后文积聚了无穷的力量。【答案】①.酾酒临江②.横槊赋诗③.闻道有先后④.术业有专攻⑤.别有幽愁暗恨生⑥.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酾、槊、闻、幽。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___________,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___________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渊明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__________,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___________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笔走龙蛇虚张声势显达随遇而安B.笔走龙蛇矫揉造作显赫随波逐流C.行云流水矫揉造作显赫随遇而安D.行云流水虚张声势显达随波逐流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B.但他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是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C.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D.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发现了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陶诗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B.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C.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D.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了美,被看作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答案】17.C18.D19.B【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结合“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分析,语境主要讲创作,选用“行云流水”。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结合“反对”“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分析,选用“矫揉造作”。显达:地位高而有名声。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显著。结合“终唐之世,陶诗并不”“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分析,主语为“陶诗”,选用“显赫”。随遇而安:处于各种环境都能安心自在。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结合“‘乐观’情绪”分析,应该是“随遇而安”。故选C。【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分析,此处主要讲“人生空漠之感”,排除A项、B项。比较C项、D项,C项的主语为“他”,与后文衔接不当。故选D。【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语序不当,“陶诗”应该放在“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的前面。C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前面主语为“苏轼”,后面主语为“表达出来的美”。D项,结构混乱,“被看作人生的真谛”的主语不能为“苏轼”。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均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带,不宜①。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有严苛的要求。其中核心气象指标有两条,一是2月份平均气温是否低于0℃,二是2月份降雪量是否大于30厘米。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雪上项目由于是在室外,②,比如能见度过低,会影响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视线,雪温和雪质对运动员雪板打蜡的种类和多少有影响。而且,不同雪上赛事对气象条件要求各异,如滑雪比赛的雪一般为人工造雪,要求雪温<0℃;自由式空中技巧关键看风,要求比赛时段内1分钟平均风速<3米/秒等。冰上项目设在室内,条件没有雪上项目苛刻,但是对冰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要求也十分细致。③:冰面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少许或者冰面弧度不够,都会影响冰壶运动员的发挥。因此冰面要非常平整,冰温在-6℃或-7℃左右最佳。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成功举办一届冬奥会,气象条件是核心因素之一。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①在热带城市(或“低纬度地区”)举办②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③以冰壶运动为例21.①冬奥会选址重要依据是气象条件②雪上项目对气象要求苛刻③冰上项目对气象条件要求细致【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第一处,从后文提到的两条核心气象指标来看,举办冬奥会不宜在热带城市,故此处可填“在热带城市举办”。联系上句中的“中高纬度带”,此处也可填“在低纬度地区举办”。第二处,结合前句“由于是在室外”和后文中所举事例以及后面出现的关键“气象条件”可知,此处是应填“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第三处,从横线后冒号可知,此句应是总起句,再结合内容看是写冰壶运动对冰面要求非常高,所以此处可填“以冰壶运动为例”。【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段,由“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有严苛的要求”“其中核心气象指标有两条”可知,本段主要是写冬奥会举办城市选择很严苛,主要以气象条件为依据,可概括为“冬奥会选址重要依据是气象条件”。第二段,由“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雪上项目由于是在室外,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不同雪上赛事对气象条件要求各异”可知,本段主要介绍冬奥会中的雪上项目对气象要求比较高,可概括为“雪上项目对气象要求苛刻”。第三段,由“冰上项目设在室内,条件没有雪上项目苛刻,但是对冰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要求也十分细致”可知,本段主要写冰上项目与雪上项目比对气象条件没那么苛刻,但要求更细致,可概括为“冰上项目对气象条件要求细致”。在概括句子时,注意字数限制。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作为每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自带名人效应,身上肩负着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他们的一言一行应该传递给社会更多的正能量,鼓励人们努力追求美好生活,而不应该用“钻法律空子”“违背道德”的行为形成负面新闻占据舆论场,将错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贻害世风!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心系家国勇担责,无愧精英无愧心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心系家国勇担责,无愧精英无愧心”。各位同学,现代社会早已打破阶层固化,各行业、各领域的佼佼者凭借能力、机遇,赢得了财富,也赢得了普遍关注。伴随网络传播的一日千里,自带名人效应的精英们,无论是传播正能量,还是爆出负面新闻,其影响力都是巨大的,远非常人可及。这就需要精英们拥有足够的自觉意识和承担精神。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忆往昔,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先生作为精英中的杰出代表,决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投身祖国建设;看今朝疫情之下,钟南山院士等医疗工作者逆行驰援武汉,为拯救他人生命而不计个人生死。耶鲁大学的双料高材生秦玥飞,放弃百万高薪待遇,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毅然选择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重回家乡攻坚扶贫。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们用行动向我们昭示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们践行了勇担社会责任的使命,他们是真正的时代精英。遗憾的是,现在一些“精英”在赢得成功之后,呈献给社会的却是错乱的三观。有的人纸醉金迷开启奢华模式,从四千元一把的雨伞,到几十万元的水晶吊灯,再到几个亿的豪宅,炫耀不止,乐此不疲。有人“钻法律空子”,瞒天过海、偷税漏税,甚至为牟取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还有人,为博得关注度,不惜违背道德,挑战公序良俗。这些人的种种举止言行,形成负面新闻占据舆论场,将错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置于众目睽睽之下,贻害世风,令人大跌眼镜。这些精英随心所欲的行为,不但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也容易误导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真的想问一声,你们可曾想过你们丰厚资源的取得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可曾想过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作家路遥说过:“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同学们,我们应向勇担家国责任的真正精英学习,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放在心上,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勇担当,为家国,从而实现真正的成功!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1.审材料。材料由两个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法律规定公证离婚协议样式版B版
- 2024年租赁合同标的及权利义务
- 2024年版:专业消毒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采购合作详细协议样式版B版
- 2024年高铁车站建设劳务分包协议
-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宗教考试试题-(三)
- 2024租赁房屋场地合同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配套课件
- 2024版全新研究: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合同
- 信息科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
- 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B read and write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5年MEMS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2024年度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模板(含保密条款)3篇
- DB23-T 3840-2024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指南
-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六篇)
- 仓库仓储安全管理培训课件模板
- 风力发电场运行维护手册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试题含答案
- 叉车租赁合同模板
- 河道旅游开发合同
- 住房公积金稽核审计工作方案例文(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