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著作权法_第1页
知识产权-著作权法_第2页
知识产权-著作权法_第3页
知识产权-著作权法_第4页
知识产权-著作权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著作权法的趣旨著作权法讲求文化的多样性,与专利法讲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唯一性不同,与商标法讲求商标的识别性也不同。正因为如此,著作权法在设计作品享有著作权的构成要件时,较专利法在设计发明创造享有专利权的构成要件时要低得多。第一页,共74页。第二节作品的构成要件和范围一、作品的构成要件作品是指对思想或情感进行有创作性的表现,属于文学、学术、美术或音乐范畴的产物。1作品必须是智力成果。2作品必须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3作品必须是具备独创性的智力成果。4作品必须是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第二页,共74页。

二、作品的范围(一)关于作品范围的立法模式我国著作权法关于作品范围采取的是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这种立法模式的好处在于为法官提供了自由裁量权,便利了著作权法没有列举但是符合作品构成要件的表现形式的保护。(二)作品的列举类型1文字作品,是指小说、诗词、散文、论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作品。2口述作品,是指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3音乐作品,是指歌曲、交响乐等能够演唱或者演奏的带词或者不带词的作品。第三页,共74页。4戏剧作品,是指话剧、歌剧、地方戏等供舞台演出的作品。5曲艺作品,是指相声、快书、大鼓、评书等以说唱为主要形式表演的作品。6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7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8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第四页,共74页。9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10摄影作品,是指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11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12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13模型作品,是指为展示、试验或者观测等用途,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体作品。14计算机软件。第五页,共74页。(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树立现代知识产权法制意识,并且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关系。1文化形态的保存和文学艺术财产的保护之间的关系。(表达形式的诗歌、传说等与作品的保护)2文学艺术财产的保护和民族的自决权,特别是民族个体的自由选择权以及民族的发展权之间的关系。(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集体还是国家)第六页,共74页。作品的创作性【案情】甲(原告)作为旁听人参加了法院审判“A”案件的整个过程,并将旁听内容记录后挂在网上进行了公开。乙(被告)在其管理的博客中,未经甲的允许便将上述旁听内容进行了转载。甲认为乙的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要求乙删除转载内容。原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否定了本案旁听记录具有著作权性质,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第七页,共74页。

【判决结果】

在本案中,法院针对上诉做出判决,驳回了原告的上诉请求。法院的判决理由如下:(1)本案旁听记录不是具有“创作性的表现手法”创作性的表现手法不要求作品具有严密的独创性的表现形式,旁听记录人只要通过某种形式进行有个性的表现即可。如果通过言词进行表现,该表现形式极其短,存在表现形式的制约,没有其他替代表现手法,表现方式普通且为惯用方式的,该表现形式就可以认定为不是具有个性化的表现模式,也就不是具有“创作性的表现手法”。此外,作品需要“表现思想和感情”,但是本案的旁听记录仅仅是对旁听事实的复制,没有附加特别的评价和意思表示,所以该记录内容也不是具有“思想和感情”的表现形式。(2)旁听记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创作性原告的旁听记录是通过一定的格式进行整理,分别有大标题部分、中标题部分等形式。关于大标题部分,法院认为该大标题部分仅仅是通过一般的惯用方法进行表述,中标题部分也非常短,其他表现形式也很少见,所以该旁听记录的表现形式不具有创作性。此外,有关证人的履历的表现形式,被按照时间先后的表格形式进行归纳,但是该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对证人履历的转述,不能被认定为实施了具有个性的评价劳动。因此该时间先后顺序的归纳行为也不具有作品表现形式的创作性。第八页,共74页。应用美术品的著作权【案情】Furby娃娃是一家美国公司研发的玩具产品,该产品在美国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有注册登记。此后,该玩具进口到日本开始销售,并且销售状况很好。平成11年大阪一家公司在中国委托生产了本案Poopi娃娃,并开始在销售。由于Poopi娃娃和Furby娃娃外形极其相似,于是美国公司向山形检察院告发了涉案侵权产品。山形检察院向山形地方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指出Furby娃娃的外形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山形地方法院认为Furby娃娃的外形不具有著作权的保护要素,本案大阪公司与产品生产厂家的行为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判决无罪。检察院向仙台高等法院提起抗诉。第九页,共74页。【判决结果】仙台高等法院做出无罪判决,指出本案Furby娃娃不具有著作权保护的要素。具体判决理由如下:(1)Furby娃娃的设计在著作权法领域内是为了产业上的使用,因此该产品属于应用美术品。应用美术品的保护范围根据国际条约由各国的国内法规定。(2)应用美术品在著作权法中原则上不能得到保护,该应用美术品应由保护工业产权的外观设计法保护。但是,如果应用美术品能够被认定为纯粹的美术品的,那么该纯粹美术品便具有美术鉴赏性质,应当受到著作权的保护。(3)本案Furby娃娃为电子玩具,其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特点非常明显,此外Furby娃娃的外形也很难被认定具有美术鉴赏性质。所以Furby娃娃不能被认定为纯粹美术品,也就不能得到著作权的保护。第十页,共74页。建筑作品的认定 【案情】甲(原告)是本案争议高档住宅的设计人和建造销售商。甲完成了关于本案的建筑设计后,在各地进行建筑施工和展览,并印制了相应的宣传册。2010年10月该建筑还获得政府优秀设计奖。乙(被告)与甲同是住宅建筑行业的同行,乙也建造了样品房在市场上进行展示,并印制了宣传册进行分发。同时乙还将自身建造的样品房照片登载在报纸广告栏进行宣传。甲认为乙的样品房是对其建筑物的复制或者仿造,甲对其建筑物拥有著作权。由于乙的建筑物构成对其著作权的侵权,所以甲要求乙停止侵权,销毁带有涉案建筑物的宣传册,并进行损害赔偿。此外,甲针对乙使用照片进行宣传行为指出“该照片是对甲的照片的复制和仿制,要求乙停止宣传和分发带有该照片的印刷物品,销毁相关照片资料,并对于给甲带来的损害进行赔偿。原审法院判决认为甲的建筑物“不构成著作权法上所述的有关建筑的作品”,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上诉。第十一页,共74页。第十二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上诉请求。判决主要内容如下:(1)建筑物的著作权需要具有造型艺术的美术性质一般住宅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中所述的作品,要从客观上以及外型上来观察和分析。法院解释指出“只要该建筑超越了一般住宅通常的美的表现程度,同住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有所区别,是一个独立的美术鉴赏对象,具有美术性质并反映建筑者或者设计人的思想及感情,那么这样的建筑物才符合作品的构成要件”。然而,本案建筑物从外观上以及客观上进行观察后,可以发现该建筑物不具有法院指出的上述构成要件,不能说其具有造型艺术的美术性质。(2)建筑物本身不应当具有能大量生产的实用商品性质涉案建筑物是建筑公司的系列产品,是针对一般客户由公司提供的多种类别中的同类设计建筑。该类建筑不是接受定制后建造的建筑物,而是通过工业性质大量生产出来的完成供给的类似性高的实用商品。即便该类似建筑物具有通常意义上的美的性质的创作性,但是仍然不能将其认定为“建筑物的作品”加以保护。第十三页,共74页。立体摄影【案情】甲(原告)是一家通过网站进行商品销售的公司,乙(被告)在没有经过甲的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甲网站上的商品照片和说明用文章进行复制和使用。甲以乙侵害其著作权为由将乙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损失。乙主张上述商品相关照片均为简单摄影照片,与其他类似照片相比较不存在独立的个性,不是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就此原审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甲的诉讼请求,甲不服向法院提起上诉。第十四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经过审查对案件进行改判,判决支持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具体内容如下:(1)通常的照片应当被肯定具有创作性。照片是通过何种技术拍摄的,从照片本身很难知晓,即便是静止的被拍摄物体以及风景,拍摄时也会存在相应的结构、光线、背景等独立性要素,这些要素作为拍摄结果最终反映在照片上,从而使照片得到肯定并具有创作性。(2)照片的创作性存在程度大小上的区别。照片的创作性也存在程度上大小的区别,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方式也根据这些程度大小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照片的创作性极其微小的时候,如果该照片被原原本本拷贝使用的,那么该行为将构成对照片复制权的侵权。(3)本案照片的创作性极其微小,接近可以肯定的著作权的界限本案照片给人一种为介绍商品而拍摄的普通的照片的印象。但是,法院认为各个照片仍然具有其自身的独自特点,应当被认定具有作品的著作权特性。然而,本案的作品的著作权接近可以被认定的界限。(4)法院认定本案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作品复制权的侵权。第十五页,共74页。平面摄影【案情】甲(原告)创刊了一部命名为《版画艺术》的杂志,杂志主要是以介绍有关版画作家及其作品以及技艺等为内容。乙(被告)之后,以作者的身份出版了一部《版画事典》,该版画事典中包含有甲的介绍作品。甲认为乙的《版画事典》侵害了其著作权,根据侵权行为法要求乙进行损害赔偿。第十六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的理由如下:(1)本案原告的照片是为了忠实的再现版画的平面摄影作品。(2)为了介绍原作品,从正面进行摄影时,正面摄影以外的方法基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因此从摄影技术的认定以及忠实的再现原作品的角度出发,摄影者不存在独自的特有视角,摄影的照片也不能认定存在“思想或者情感上的创作表现”,所以本案原作平面摄影作品不具有著作权的特性。第十七页,共74页。三、作品的合法性问题作品的合法性问题主要解决如何理解著作权法第4条的规定:“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如何理解(二)“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如何理解(三)侵权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第十八页,共74页。四、著作权法不适用的范围按照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本法不适用于: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本。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6条的特别规定: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延及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学概念等。第十九页,共74页。第三节著作权的归属一、著作权的原始归属——作者(一)自然人作者(二)拟制作者(三)作者的推定二、著作权的继受归属——继受主体(一)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二)合同(三)法律的直接规定第二十页,共74页。三、特殊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一)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为演绎作品。按照著作权法第12条的规定,演绎作品由演绎者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演绎作品必须具备一个底线,那就是无论如何演绎,总是能够在演绎作品中看出原作品具有独创性和个性化的部分。第二十一页,共74页。演绎作品的认定【案情】1929年1月17日甲(原告)发表了以Popeye为主人公的漫画系列作品,并且连载至今。乙(被告)1982年5月生产了带有Popeye文字并配有漫画主人公人物像的领带并进行销售。甲认为乙的行为侵害了其著作权,向法院起诉要求禁止乙生产销售该侵权产品,并要求删除领带上的图案。乙主张甲的著作权从1929年1月17日漫画创作完成时起算,迄今为止该作品已经超过了法定保护期,所以其产品不存在侵权行为。但是,在审判中,法院没有认定乙的诉讼主张,乙被判决败诉。乙不服,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十二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经过审查,指出原告的涉案著作权已过保护期,并判决撤销原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的判决内容如下:(1)漫画不能将主人公与漫画作品分离后单独考虑主人公的著作权性质,主人公离开漫画不能单独成为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也不是作品。(2)连载漫画中,后续漫画是之前漫画的演绎作品,漫画中的主人公与之前的漫画中的主人公为同一人物时,该漫画主人公的著作权保护期也应当从最初登载该主人公的漫画保护日为起始日开始计算保护期限。(3)本案第一期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截止到1990年5月21日,但是本案争议领带的Popeye图案并不涉及原告第一期作品以外的其他作品的相关权益,所以本案领带的图案不构成对后续漫画作品的侵权。第二十三页,共74页。(二)合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1合作作品的含义按照著作权法第13条的规定,合作作品是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构成合作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即客观上存在合作创作的行为,主观上存在合作创作的意思表示。第二十四页,共74页。2不按合作作品处理的特殊情形按照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的规定,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者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在某些政治人物和文艺界人士身上。

第二十五页,共74页。共有作品的权利【案情】甲(原告)和乙(被告)共同创作了一本关于战后50年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的作品,该作品由丙出版社出版。之后,甲计划再版和将该作品译成韩文出版,但是乙提出反对。乙反对的理由是其计划扩充内容后单独出版书籍,因此不希望重新出版。甲认为乙没有正当的理由拒绝将共同完成的作品再版和将该作品译成韩文出版。第二十六页,共74页。【判决结果】高等法院判决驳回甲的诉讼请求。具体理由如下:(1)共有作品的一方因不能行使权利而受到的损失与另一方不主张权力行使相比,受到损害大的一方的利益就应该得到保护。同时法院也承认主张权力行使受到的损害大的一方需要存在“正当的理由”。(2)本案乙方因再版和翻译出版所受到的损害大于甲方不能再版和翻译出版遭受的损害。所以,法院根据以下实际情况认定乙方拒绝再版存在“正当的理由”。a、本案作品执笔后因为经过4年,内容已经陈旧,乙方希望修改内容后出版,所以对再版有抵触;b、本案作品分担任务中,乙方的工作量远远超过甲方,乙方对作品的贡献度大于甲方;c、甲方和出版社在本案作品出版环节上,针对乙方行为发生过乙方信任危机事件;d、甲方再版和翻译出版意愿对甲方来说不存在现实的需求;e、甲方对再版的市场需求以及翻译出版的市场情况没有具体分析和安排。第二十七页,共74页。(三)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按照著作权法第14条的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比如百科全书、词典、选集、全集、期刊、报刊、数据库等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二十八页,共74页。汇编作品

【案情】甲(原告)是一家从事广告筹划、出版物编辑、制作、发行等业务的公司,乙(被告)是一家从事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等业务的建筑公司。2002年1月甲公司职员得知乙公司有意图重新制作公司介绍,于是为了获得该订单,甲公司开始着手制作具体方案(即本案公司介绍),并将该方案等具体信息提交于乙公司。最终乙认为甲的方案费用过高,没有与甲签订委托制作合同,而是委托案外人丙制作了乙公司的介绍。

甲看到乙公司对外使用的介绍后,认为该介绍是对其之前提交的方案的复制,构成对其汇编作品著作权的侵权。于是向法院提示诉讼,要求乙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损害赔偿。第一审法院对本案审查后,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在判决中法院指出“甲提交的方案具有创作性,构成汇编作品。但是,该作品与乙公司的介绍相比较,由于具体构成素材完全不相同,所以乙公司的介绍没有落入甲汇编作品的保护范畴”。甲对该判决不服,向高等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十九页,共74页。【判决结果】高等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撤销了原判决。判决理由如下:(1)甲公司制作的方案构成汇编作品甲公司制作的方案,是通过对企业的业务内容、业绩、企业简介、企业理念等实际状况的描述,并附有照片和图表等相关素材。该表现形式在材料的选择和分配上都能体现相应的创意和加工。因此,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甲公司的方案构成汇编作品。(2)乙公司的公司介绍与甲公司制作的公司介绍具有同一性甲乙两公司的介绍内容不存在简单的共通性,两公司的介绍从照片选择、内容的排列以及各个内容所占的篇幅上来看,都能得出两个公司的介绍具有著作权性质上的同一性。虽然在两者的介绍内容中可以看到照片和文章等方面的差异,但是这都是类似公司介绍中最常用的手法,本案并不能因此而对两公司的介绍内容存在相同性认定带来任何影响。第三十页,共74页。(四)视听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按照著作权法第15条的规定,视听作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由于视听作品的创作既需要智力创作,又需要巨大的投资,因此在著作权的归属问题上也采取了比较特殊的处理方法。按照著作权法第15条的规定,视听作品的整体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第三十一页,共74页。(五)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1职务作品的含义按照著作权法第11条第1款的规定,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2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3立法上存在的问题从立法的角度看,我国著作权法将与单位业务有关创作完成的作品区分为单位视为作者的作品(以下简称单位作品)和职务作品,职务作品又进一步区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规定不同的著作权归属原则,显得非常杂乱而没有条理,徒增纠纷的发生,并且无益于司法机关解决案件。第三十二页,共74页。职务作品的认定【案情】甲(原告)中国国籍居住香港,乙(被告)从事漫画影片等的制作公司。甲从平成5年7月开始先后三次以旅游签证和工作签证赴,在日期间根据同乙方的约定从事漫画制作。漫画作品上映后,甲发现上映作品中并没有自己的姓名,因此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就此向法院起诉。甲要求乙停止广告和展示行为,并进行损害赔偿。乙主张涉案作品为职务作品,甲和乙之间就工作条件进行约定时,乙向甲出示了就业守则,就业手则中有关于著作权归属的具体规定。第一审法院判决指出甲于乙之间,就工作时间和收入等条件有具体合同约定,所以从平成5年7月开始两者之间就存在雇佣合同关系,因此甲的漫画制作行为应当被认定为法人乙的职务作品,甲对作品不拥有著作权。甲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第二审法院判决中指出甲第一次和第二次来期间的收入中,没有扣除健康保险、雇用保险、所得税等税费,甲虽然获得了合同约定的收入,但是甲和乙之间并不能认定存在雇佣合同,期间的作品也不构成职务作品。甲第三次来为工作签证,工作期间获得收入中扣除了健康保险、雇用保险、所得税等税费,所以甲第三次来期间的工作可以认定存在雇佣合同关系,其作品构成职务作品,乙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乙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第三十三页,共74页。【判决结果】最高法院判决撤销原判,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判决的理由如下:(1)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职务作品是为了完成法人的意志在法人的指挥监督下进行的工作成果,并通过法人的名义公开的作品。完成该作品的创作者与该法人之间通常具有雇佣劳动关合同系,但是如果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争议的,就需要通过判断业务形式是否存在指挥监督,报酬支付方法如何确定等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判断。(2)从本案甲第一次来时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判断,甲接受了乙提供的住处,在乙的单位进行创作,受到乙的指挥监督,并获得一定额度的报酬。虽然在签证种类、雇佣合同、保险、所得税等方面乙没有完成符合职务作品所要求的具体形式,但是根据对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的上述解释,甲在乙的办公场所进行创作,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等都受到了甲的指挥和监督,所以第二审法院对该法条适用的解释存在错误。第三十四页,共74页。(六)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1委托作品的含义按照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规定,委托他人创作的作品为委托作品。2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按照著作权法第17条的规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包括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格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第三十五页,共74页。(七)美术等作品原件的展览权归属著作权法第18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八)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按照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的规定,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第三十六页,共74页。四、著作权法适用的主体范围1中国主体。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2外国主体。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第三十七页,共74页。未被承认的国家的作品【案情】从事电影和映像工作的公司甲(原告1)与没有得到日本承认的国家朝鲜(原告2)之间就朝鲜摄影的电影在播放事宜签订相关契约。之后,朝鲜的影片通过甲开始在放映,然而日本的一家广播影视传播公司乙(被告)在没有获得甲的许可的前提下,通过其新闻节目播放了朝鲜影片的一部分。甲认为乙的行为构成对其著作权(公众传播权)的侵权,要求乙停止侵权,赔偿甲由此而遭受的损害。第一审法院判决指出“涉案影片不是著作权法第6条3号所规定的作品”,因为朝鲜没有得到的国家承认,所以两个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不能得到承认。因此法院驳回了甲的诉讼请求。甲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第三十八页,共74页。【判决结果】第二审法院驳回原告甲的上诉请求,但部分认定乙存在侵权损害行为,判决被告乙赔偿甲部分损失。就朝鲜没有得到国家承认,两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定,法院的判决依据如下:(1)首先,朝鲜没有得到承认,因此从国际法的主体上来说,两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存在。(2)要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需要符合著作权法第6条3款规定的“根据条约承担保护义务的作品”。朝鲜平成15年在本案争议产生前加入了保护文学艺术的《伯尔尼公约》。(3)朝鲜虽然加入保护文学艺术的《伯尔尼公约》,但是同朝鲜之间也基本不上不存在条约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是,同没有获得承认的国家之间就公约内容而言,如果认定完全不存在任何关系显然也存在不妥当的地方。(4)条约上的权利义务如果能超越国家间的关系,具有国际社会整体应当遵守的普遍权利义务,那么国家间的承认就与上述普遍性的权利义务不再产生联系,也就应当保护普遍意义的价值存在。然而,条约超越国家范围使条约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也需要尊重国家的意见。(5)最终法院判决认为,朝鲜加入《伯尔尼公约》,同朝鲜之间产生了条约上的相关权利义务,所以可以视为通过条约朝鲜的相关权利义务得到了的承认。第三十九页,共74页。第四节著作权的内容及其限制一、著作权产生的原则在我国,著作权实行自动产生原则,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7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其著作权自首次出版之日起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第四十页,共74页。二、著作权的内容(一)著作人格权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5作者死亡后著作人格利益的保护。(二)著作财产权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放映权。第四十一页,共74页。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9摄制权。10改编权。11翻译权。12汇编权。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第四十二页,共74页。保护作品完整权【案情】甲(原告)是已故建筑家“谷口”与雕刻家“野口”财团的管理人,针对乙(被告:学校法人庆应义塾)拆移谷口和野口共同设计的“新万来舍”研究室建筑一事向法院起诉。甲主张乙的行为构成对谷口和野口的著作权人身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要求乙停止侵权行为。第四十三页,共74页。【判决结果】东京地方裁判所驳回了甲方的申请。具体判决理由如下:(1)建筑物与其说是为了鉴赏,多数情况下不如说是为了居住、营业使用、校舍、政府办公楼等目的而使用。因此为了调节和处理建筑物的经济利用权利和著作权的固有权利之间的相应关系,允许从经济和实用的角度来改变对建筑物的需求范围,在一定的范围内也需要限制作者的权利。(2)由于大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学校计划在有限的校内建造新的校舍,这是出于经济和实用的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原建筑的保护的必要性,因此学校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进行研讨,寻求解决方案。最终方案决定在分割转移原建筑基本方针下,尽可能的复原和再现原建筑物。法院认为这样的行为不构成对原作品的人身权(保护作品完成权)的侵权。(3)著作权法第60条规定,对作品的改变,如果在考虑了改变行为的性质以及程度、社会状况的变化等因素后,仍不能认定“改变行为”会给作者带来侵害,那么应当允许该改变行为的存在。本案建筑行为是为了实现公共目的,并且对原建筑的分解和转移也是在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复原和回复原作品本来面目,所以最终法院认定乙的行为不构成对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侵害。第四十四页,共74页。复制权侵权的认定【案情】甲(原告)是本案书法作品“雪月花、吉祥、游”作者权利的法定继承人,乙(被告1、被告2)分别为照明器具宣传和不动产开发公司。甲发现被告之一的不动产开发公司在样品房内挂置涉案书法作品,另一被告在其照明器具宣传挂历照片中以样品房为背景复制书法作品,但是涉案书法作品并没有原书法作品作者的落款。甲认为乙的行为构成对其著作权侵权,要求进行损害赔偿。第一审法院判决指出“对涉案书法与原告的作品进行对比后,从特征上看不能说两件作品具有实质上的相同性,所以本案作品不构成对原作品著作权的侵权”,因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第四十五页,共74页。【判决结果】高等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具体判决理由如下:(1)书法的特征一般通过文字及字体的选择、文字的形状、粗细、方向、大小、整体配置、用墨的浓淡以及润泽等状况来加以表现。这种表现能使人们对文字的独创性,线条的美感,韵味等的变化产生艺术性的感受。但是,由于书法是以文字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所以书法的文字不能由特定的人进行独占使用。因此,书法的著作权的特性仅依靠考虑字体和书体因素来判断存在困难,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构成书法的其他艺术特性。(2)涉案书法不构成对原作品的复制涉案作品使用的文字同原作品相同,但是纸面的大小只有原作的50分之1,并且“雪月花、吉祥、游”的文字用墨上的浓淡,以及从润泽方面也不能断定涉案作品是对原作品的复制。此外,从作品的线条的美感、运笔的缓急、用笔的力度等方面产生的韵味来判断,从涉案作品中也不能感受到原作的艺术效果。因此涉案作品不是对原作品思想、感受等方面创作性的复制,也不构成对原作品的复制。第四十六页,共74页。网络传播权【案情】甲(原告)撰写了一篇关于社保部门的报道,登载于一本杂志上。乙(被告)是行政机关的社保部门,乙将上述报道上传到其管理的社保网络系统,该系统不仅在社保部门内部使用,也在社保部门所属学校以及业务中心、地区事务所等部门使用。甲认为乙的行为构成对其作品的复制权和公众传播权的侵权,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进行损害赔偿。第四十七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判决认定乙的行为构成对甲作品的侵权,要求乙消除侵权并进行损害赔偿。法院判决的理由如下:(1)乙的网络系统属于电子通信设备,在该设备上进行本案甲作品的登载行为构成针对公众传播,属于对乙方该权利的侵权。(2)根据著作权法42条1款规定,以行政目的实施的内部资料的复制行为,在属于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但是,上述获得许可的行为显然不适用公共传播行为。另外,乙的上述复制行为从实质上来说也不存在扩大适用的余地。第四十八页,共74页。改编行为的认定【案情】甲(原告)创作了乐曲A,该乐曲得到广泛地传播,社会认知度很高。乙(被告)创作了乐曲B,该乐曲在电视上播出后,甲认为该乐曲是对其创作的A乐曲著作权的侵权。于是甲以乙实施了非法复制行为,侵害了其对作品的命名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第一审判决指出“两个曲目对比之后,首先需要考虑旋律,其次除了旋律外还要考虑和声、拍子、节奏等因素。在判断旋律是否相同的基础上,再对上述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然而,本案的两个曲目在旋律上不存在同一性,和声也不能判断具有共同性,拍子也存在差异,所以本案两个曲目不是同一个曲目,乙曲目不是对甲曲目的复制”。原告对判决表示不服,提出上诉。但是原告上诉改变诉讼请求,不再主张复制权侵权,而是主张编曲权受到侵害,要求乙停止侵权,进行损害赔偿。第四十九页,共74页。【判决结果】高等法院改变一审判决,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具体判决内容如下:(1)著作权法没有关于编曲权的定义,编曲行为属于著作权法的改编行为,属于二次著作权行为。(2)两曲目在旋律上存在同一性曲目的异同对比,需要考虑很多要素,不能通过单一的方法进行划定。但是作为对比的通常形式,旋律的异同要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来考虑。(引用德国著作权法第24条2款关于旋律的规定作解释)两曲目从音乐旋律包含的拍子、小节等方面判断,B乐曲和A乐曲的音高有72%是一致的,乐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转换链接部分也基本上相同,因此可以说两曲目的旋律过分相似。(3)两曲目在和声上存在差异,但是并不能对旋律上的同一性带来影响。将其他乐曲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后,仍然能从乙乐曲中直接感受到甲曲目的本质特征。(4)根据A乐曲是在B乐曲之前流行的音乐,B乐曲与A乐曲本质上具有同一性,而被告却没有合理的证据加以证明,因此可以推断出乙的乐曲是依照甲的乐曲进行创作的。第五十页,共74页。三、著作权的限制(一)合理使用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第五十一页,共74页。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第五十二页,共74页。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了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第五十三页,共74页。作品的引用【案情】甲(原告)摄影的作品,一张反映滑雪情景的照片被登载在摄影集和挂历上公开。乙(被告)制作了一幅宣传画,宣传画中使用了甲的摄影作品。该宣传画将滑雪照片黑白处理后,在照片的当中滑雪道上合成黏贴了雪地轮胎,甲将该宣传画在摄影集和杂志上公开发表。甲认为乙的行为构成对其作品的复制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将乙起诉到法院,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乙主张其宣传画是具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的作品表现,使用甲的作品行为也是在合理的正当的范围之内,所以其宣传画不构成对甲作品的人身权侵权。第一审法院审理案件后,判决乙的行为构成对甲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侵权。乙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上诉。第二审法院受理上诉案件后,判决指出乙的行为是否是对他人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要看该行为是否是对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本案乙对甲的作品的使用从其使用目的来看,属于正当范围内的使用行为,所以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甲不服第二审法院的判决,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第五十四页,共74页。【判决结果】

最高法院判决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法院。最高法院指出“在作品创作中,通常允许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但是原则上引用仅限于一部分。引用时应当明确的注明被引用著作物的出处,能够让人进行区别,能够区分主从关系,并且不能构成对他人作品的人身权带来侵害。本案宣传图片看上去是在甲的摄影作品的基础上附加了雪地轮胎图片进行制作的,即便被告乙的宣传图片中存在其独特的作品创作性质,但是该宣传图片中仍然能够直接感觉到甲的摄影作品的本质特征。因此,被告乙针对甲方摄影作品的使用,构成对原作品作者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第五十五页,共74页。展览用宣传册案件【案情】甲(原告)是拥有一位西班牙画家作品的著作权人,1991年乙(被告)报社和百货店主办的展览会上展出了上述画家的作品,乙将该画家的作品印刷到宣传册子当中并进行了销售。甲认为乙的销售宣传册的行为构成对其著作物的侵权,要求乙停止侵权并处理侵权品,对其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第五十六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判决部分驳回和部分支持原告诉求。关于宣传册是否构成侵权的法院判决认定内容如下:“宣传册”是指“为了给观众介绍展品而采取的解说或者介绍用的小册子”,该小册子中允许使用展品。该宣传册是为了介绍和解说展品,那么就应当以解说和介绍为主要目的,解说和介绍内容也应当符合解说和介绍的基本要素。如果该解说和介绍的对象是观赏用的绘画作品,那么宣传册的内容就不应该以复制的绘画作为鉴赏主要目的,宣传册能够从视觉上反映出原作品和解说介绍内容即可。如果宣传册从纸质、复制的状态等方面来观察,该宣传册具有市场销售图书同样价值特性的,那么该宣传册实质上就是绘画集,不能作为介绍用小册子来看待。本案宣传用小册子缺乏介绍展览品资料的基本要素,复制的绘画作品完全是以鉴赏为主要目的。此外,从本案宣传用小册子的纸质、彩色印刷的程度、作品的尺寸等方面来看,该宣传用小册子与市场上销售的绘画集基本上没有差别,所以本案的宣传用小册子不能成为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的“宣传册”来认定。第五十七页,共74页。(二)法定许可使用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应当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1因教育需要的法定许可使用。2报刊社、网络服务提供者法定许可。3录音制作者法定许可。4广播电台、电视台法定许可。5为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第五十八页,共74页。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1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2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法人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3视听作品、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限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4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限。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5连续发表的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限。第五十九页,共74页。第五节侵害著作权的效果一、侵害著作权的要件(一)依据要件(二)同一性或者类似性要件二、著作权间接侵害(一)著作权间接侵害的种类1器具提供型的间接侵害。2行为支配型的间接侵害。第六十页,共74页。(二)著作权间接侵害的性质关于著作权间接侵害的性质,存在独立说和从属说两种观点。独立说认为,著作权间接侵害不以直接行为侵害著作权为前提,具有独立性质。按照这种观点,即使直接利用著作权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行为,为该种合理使用行为提供器具等的行为也会构成间接侵害。从属说恰恰与此相反,认为著作权间接侵害必须以直接行为侵害著作权为前提,如果直接利用著作权的行为不构成侵权行为,则不存在所谓的著作权间接侵害行为。第六十一页,共74页。间接侵权【案情】甲(原告)向客户提供一种名为MYUTA的乐曲传送服务,接受该服务的客户可以通过该服务将CD等乐曲传送到自己的手机内进行音乐鉴赏。该服务的客户将音乐数据压缩后通过电脑传送到MYUTA服务区,然后通过手机随时可以获得内置于MYUTA网站的音乐。甲认为音乐的鉴赏只有将该音乐内置于甲提供服务的网站平台的人才能获取音乐,音乐的复制由客户实施,针对客户手机的音乐传送并非公共传播。乙(被告)是社团法人音乐著作权协会,甲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其MYUTA服务不构成对乙管理音乐作品的侵权。第六十二页,共74页。【判决结果】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具体审判依据如下:(1)甲构成对乙方复制权的侵权从本案以下网络实际使用情况等进行判断,涉案音乐转换主体主要是甲提供的网站音乐转换文件,所以对音乐的复制行为是甲,并非客户本身。a、甲提供的音乐复制用软件在本案服务提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经过甲的网站的许可,客户就不能使用服务软件进行音乐转换;b、提供服务用的网站为甲管理所有和支配;c、涉案所有运行程序都由甲设计;d、音乐的转换完全是通过网站的运行程序中内置的复制程序来实现;e、客户实际操作运行程序进行音乐转换,但是转换完全是通过预先由甲编制的程序进行,所以复制行为应当说是甲实施的行为。第六十三页,共74页。(2)甲的行为属于自动公众传播行为,构成对乙著作权的侵权本案涉案服务是通过网络和手机的转换实现的,进行会员登记后,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该服务实现音乐转换。公众传播行为中的公众是指不特定的对象,本案接受服务的客户对甲来说是不特定的对象。音乐的传送是服务器根据客户的需求,由客户直接实施,自动传送。所以甲传送音乐的设备应当是针对公众的自动传送装置,针对客户的传播行为就是自动公众传播行为。第六十四页,共74页。三、侵害著作权的效果(一)著作权侵害案件的特殊管辖1级别管辖。2地域管辖。主要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3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二)诉讼时效(三)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因侵害他人著作权,行为人首先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第六十五页,共74页。2行政责任。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著作权法第47条所列举的八种侵权行为之一,并且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当行政责任,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3刑事责任。第六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