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秋天》教学设计意图(1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秋天》教学设计意图篇一
1、培养儿童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引导儿童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开心。
2、初步把握秋天的自然常识,引发儿童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问题的探究兴趣,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升儿童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尝试用观测、搜集资料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发现秋天的美,热爱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
1、布置学生课前观测秋天,搜集一些和秋天有关的资料:树叶、诗歌等。
2、课件,资料袋等。
[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观测秋天景物的变化,这样,对于学生上课的介绍才能正确引导观测,有生活实际经验,使学生感悟到秋天是农作物成长、成熟的季节。]
1、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猜谜语,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天气凉,树叶黄,大地穿上金衣裳〞打一季节。
2、导入:老师这有秋天的录象(放录象)随着镜头的推进,一幅北方金秋宜人的风景图浮现在眼前。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3、秋天到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落叶的金秋时节,共赏秋天的美!
(板书:5、秋天)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不是只讲儿童身边的生活。课上,不仅引导学生介绍身边的秋景,而且还借助课件欣赏了其他地区的美丽秋景,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一)了解秋天的特征
1、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大自然里大量植物的颜色悄悄发生着变化。我们在北方,看到树叶变黄了,就知道秋天来了。那么你还知道秋天有什么变化呢?
2、学生以“我眼中的秋天〞为题相互说说自己的发现。
3、(播放课件)(片片树叶徐徐下落,出现几行小字:“翻开日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便是秋分,此后雨水减少,气温开始下降,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秋天向我们走来了……)
(出示秋天人和动物变化的课件)在这金色的秋天里,当你在校园里嬉戏,在小区里溜达,在道路两旁行走,到郊外秋游,你和图中的小朋友是否有同样的发现?
(1)青蛙躲到哪里了?
(2)人们穿上厚衣服了。
(3)好久没看到燕子了。
4、你还有哪些发现?譬如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二)将“我眼中的秋天〞整理后做成采集卡
师:请你把自己在秋天里的各种发现记录下来,根据个人的积累状况,按发现的时间、地点、事物的特点和变化作好记录。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了解秋天一些花草树木和动物、人类的变化,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了学生表达与概括能力,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校内外结合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富有开放性。]
(三)创设情境,感受秋天的美
想不想看看秋天什么样啊?
(播放秋天课件《落叶》)体会秋天人们带来的遐想和无限情趣。
(画外音)秋风刮来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枯黄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坐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做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秋风伯伯来信了,催我们快回南方去。〞
[设计意图:借助媒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课上,我不仅引导学生介绍了自己身边的秋景,而且还借助幻灯片欣赏了其他地区幽美的秋景,并配上《秋日的私语》的音乐,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师:小朋友们的发现可真不少,老师带来一首儿歌,作为你们的奖励(出示儿歌:秋天到,天气凉,菊花开放橘飘香,树叶落,草变黄,片片红叶染山冈。)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秋天真美啊!股金中外有好多人称赞过秋天,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夸秋天
可以帖图片,可以说成语,可以读古诗。
3、小结:听了同学们热心洋溢的称赞,秋姑娘可开心了。她为大家准备了美味可口的果实(出果实)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会得到礼物
摸摸猜猜,猜对了送果实。
[设计意图:表达和语俗的结合,丰富学生的语言,加强了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个秋天的作品展示会,来表达对秋姑娘的谢意。
1、小朋友,你们准备制作什么作品呢?
学生自由发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学生可以画,可以写,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捏,可以拼,可以拍,只要学生说到的恰当的方式,教师都要予以确定。最终教师适时引导,今天在我们的教室里,可以做什么呢?
让学生选择能够现场完成的方式,譬如画画,做树叶贴画能来完成。
2、展示活动成果
同学们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谁愿意展示给大家?学生到前面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边学边做是品德与生活课所积极倡导的,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和体会秋天美景和秋天的特点的基础上,他们是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的,这一环节恰好创设了这样一个空间,让孩子们有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小朋友,秋天是美丽的,我们不仅要去发现美、欣赏美,更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课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爱秋行动,让秋天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时间可以在学校其他活动或者学科的协同和联结中弹性的延伸。布置课后的继续发现收集和积累作业,就是把品德与生活课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实践和想象能力,从而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秋天》教学设计意图篇二
1、秋天
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描绘了一幅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的秋景图,浮现出对秋天的爱好、称赞之情及迎接秋季的喜悦心情。
秋季风景众多,选择有代表性的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常见的景物,学生们能感知秋天的变化,这样便于理解课文,培养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1、把握生字词,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1种笔画,认识3个偏旁。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4、认识自然段,并尝试给课文标段。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大雁图片。
学生:秋天树叶的实物
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风景。板书:秋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状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状况,教师相机指导。“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确凿。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十分直观地认识自然段。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边发生了好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测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三)品读第3自然段。
1.指导读好慨叹句。这是两个慨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猛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3.学习生字“秋、了〞。
4.齐读第3自然段。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秋每日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测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神态,通过不断练习来写豪杰字。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擅长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别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参与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相互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风景,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幽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觅,去发现,好吗?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书写生字
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了下来
天空蓝高
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一会儿)
《秋天》教学设计意图篇三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部首。
2、读画结合,感受秋天的美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3个部首。
2、揣摩、品味幽美的语言。
2课时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谁愿意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出示秋景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风景吗?(秋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们观测的可真细心!
2、教师播放秋天图片,学生欣赏,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导入: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板书课题)师范读课题,生齐读。
4、随文识字“秋〞,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燃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学习“秋〞的读音。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凝听。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课前我们已经圈出生字了,把圈起来的生字多读几遍。
3、这篇课文,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件出示课文,让学生认识自然段)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自然段是段的表现形式,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个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跟老师齐读:自然段。
(1)现在我们来找找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依据课件带领学生标注自然段。(用1、2、3的序号标出来。)口述,本文有三个自然段。
(2)指名问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多问几名同学)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边发生了好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一致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分辩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水?空(?)?(?)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4)随文识字写字,“了〞,指导笔顺,笔画:横撇,弯钩。书上描红,临写。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物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偏旁是汉字的构成单位。譬如“叶〞是由“口〞和“十〞两个部分组成的,“口〞和“十〞都是偏旁。假使把有同样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它们共同的偏旁作为首字,就叫部首,是“一部之首〞的意思。“叶〞中的“口〞是部首,我们把这个部首叫做口字旁。“树〞的部首就是木字旁。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树叶〞?
顺口溜:有木才是树
加一加:“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细心观测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好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要说“一片片〞吗?
(3)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假使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4)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一片(?)?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渐渐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渐渐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测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迂徒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温柔的地方过冬。等到其次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测大雁终究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行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行的样子。同学们模仿乌儿做一做展翅飞行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1、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2、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好玩儿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i,有时候读yi,有时候读yi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片片一(yi)群一(y)会儿"一(yi)"字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宇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慨叹句。
这是两个慨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猛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快,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顺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慨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齐读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查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状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终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1、教师:这么美丽的秋天,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引导:赶快拿出你们的彩笔,画出心中最美丽的秋天。学生自主画一画秋天。
《秋天》教学设计意图篇四
1、学会43个生字,认识6个字。
2、朗读课文,通过探讨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风景的美丽。
3、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识字。
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拼读音节,齐读课题:5寻觅秋天。今天,王老师要带领我们去寻觅秋天。学习“王〞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
1、快速翻开书第64页,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抽卡片读生字,拼读生字。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用○和△在课文中标出生字和认读字,多读几遍。
(二)认读字词
寻觅王老师秋天小文小力野外蓝色黄色小方红色颜色
(三)朗读句子
王老师带我们到野外去寻觅秋天。
秋天终究是什么颜色的呢?
(四)再读课文
1、学生相互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
3、自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
4、认识标点符号:冒号、引号、问号,教师简单描述它们的用法。
5、指导学生标句子,小组检查。
(五)学习生字
“王〞你怎样记住这个字
指导书写
组词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读了第五课《寻觅秋天》,课下同学们也可以去野外寻觅秋天。
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秋天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课堂中注意学生的语言积累,积累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学生很感兴趣。
其次课时
一、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的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指名读第一句话
(1)说说这句话告诉你了什么?困(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野外〞的意思。(远离居民点的地方)
(3)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话,重点指导停顿。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2、指名读其次、三、四句话
(1)思考:小文、小方和小力各说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他们为什么这样说?
(2)想像山坡上会有什么样的野花,清清的河水里会有些什么。
(3)说说你觉得秋天还有哪些颜色,为什么?
(4)学生自由练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其次、三、四句话。
3、齐读第五句话
(1)说说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互读第五句话。
(3)小组探讨: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4)小组汇报。(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4、提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根据笔顺跟随表记忆字形。
(3)结合生活实际和课文了解字义,组词或者说句子。
5、检查自学效果,教师重点指导。
(1)文:比较“六〞和“文〞。
(2)方:笔顺是
(3)力:其次笔“撇〞出头。
三、稳定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测范字,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第五课的4个生字。
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测,个别的学生观测不认真,写字的神态还需要改正。
《秋天》教学设计意图篇五
《秋天》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生活闲静、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开心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从编者安排意图看,《秋天》一文主要是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观测大自然、描绘反映生活中的美,促使学生对美的追求。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初步学会观测人物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1、体会诗歌幽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幽美的语言。
1、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且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且是主动的建构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的。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因此,本课拟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和生去感受,结合探讨与辩析,活跃学生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吐露真情,积极主动地去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学法:
素质教育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总的学法为自学探讨法。以朗读作为突破口。这表达了“新课标〞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初步把握精读和略读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一读:在学生自学时,让他们自由地读;在教师导学点拨时,结合重点句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二想:边读边想,如是依照什么顺序写景的?三议:通过给画面加小标题的方法(如:……图)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凿把握诗歌的意境。四辩: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这样,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把握“读前想后,读后想前,边读边想“的方法,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听“秋天〞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调、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一堂课只要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堂课运用多媒体手段,声画结合营造出美的意境,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审美感受之目的。
二、说“秋天〞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秋天的了解。从形状、色调、感受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自然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三、读“秋天〞
师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诗歌中品味揣摩特性化的语言,找出反映景物、人物显明特点的语句。
此部分文字还可通过课件来展示,关键词点击后能变色。
学生朗读之后,大多数能找出几句。
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圈点勾画的符号,画出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例如: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林味觉角度,示意稻子成熟,展示丰收有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驰、娴静的气氛。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闲静与自满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赏析诗歌的语句。
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语言的感受。领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品秋天
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按诗歌小节给画面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民办学校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聘用合同4篇
- 2025版高端汽车零部件模具定制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电子商务法律风险防范合同
- 2025版砂石开采与环保治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才招聘居间服务合同范本(航天行业适用)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图书馆建筑装饰工程合同范本2篇
- 3 关节置换术止血与抗凝的综合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装配式内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临街商店摊位租赁与垃圾分类处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形象宣传片创意策划与执行合同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软件运维考核指标
- 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简介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