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收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都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平等原则:指国民应按其在国家保护下所获收入的多少来确定纳税的数额。“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点评:斯密的税收公平思想倾向于受益原则,但倾向于按收入而不是按财产来确定税收。确定原则:国民应纳税额及缴纳方式(时间、地点、手续等),都应清楚明确,不要轻易变动。“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明确的,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的方法、完纳的数额,都应当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人了解得十分清楚明白”。便利原则:指政府征税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应尽量从简,让纳税人感到便利。“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者以最大便利”。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指税务部门征税时所消耗的费用应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国家的收入额与纳税人所缴纳的数额之间的差额最小。“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得的收入”。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自由发展,作为“守夜人”的政府不干预或尽可能少干预经济的客观要求。瓦格纳的“四端九项”税收原则:(一)财政政策原则(财政收入原则):收入充分原则——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需要。收入弹性原则——即税收收入要有弹性,要能够随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并随财政支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二)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原则——税源的选择应有助于保护资本,不应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主张以国民所得为税源,而不能以资本所得和财产所得为税源。慎选税种原则——税种的选择应考虑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即税种最好选择不易转嫁的所得税,使税收负担归于应该负担税收的人。(三)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原则——税负应遍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人人有纳税义务。(对一切有收入的国民,都要普遍征税。)平等原则——应根据纳税能力的大小征税,通过累进税、免税等措施,达到社会正义目标(四)税务行政原则:确实原则——税收法令确定无疑,且不得任意变更,并明确告知纳税人。(纳税的时间、方式和数量等应预先规定清楚)便利原则——征税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尽量简便,应从方便纳税人的角度出发省费原则——即征收管理的费用应力求节省5、税收的财政原则充裕原则:是指税收应当能够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充裕原则实践要求:通过税收获得的财政收入应当能够充分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政府要选择税基宽广、税源充沛、收入确实的税种作为主体税种。税率应适当,过高的税率有时非但不能增加税收收入,反而有可能减少税收收入。严格税收征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税收减免。充分原则并不意味着税收收入越多越好,应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角度来评判税收收入的规模。弹性原则:是指税收收入应当能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私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税收弹性系数: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税收弹性系数的大小,具体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税收收入对经济变化的灵敏程度:当ET>1时,表明税收富有弹性,不仅税收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当ET=1时,表明税收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当0<ET<l时,表明税收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当ET=0时,表明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没有反应优良的税制应当使税收收入富有弹性,以便无需通过经常调整税基、变动税率或者开征新的税种,就可以使得财政收入能与国民收入同步或更快地增长,从而保证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需要。受益原则:指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享受利益的多少而相应地纳税。受益原则的分类一般受益原则:每个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应当与他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相一致。特定受益原则:要求对政府服务的特定使用者课征税收或收取费用。间接替代征收原则:直接衡量纳税人从某种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得到多少利益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在许多场合下,以间接替代的方式来实现受益原则。如,征收汽油税、汽车税作为对公路使用的间接替代征收。受益原则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受益原则在现实中的应用,受到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固有的共同消费性的限制。受益原则无法解释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税收负担按受益原则进行分配在总体上是行不通的,按受益原则征税只能解决税收公平的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支付能力原则原则之客观说三种税基(收入、财产、消费支出)各自的利弊收入之利:收入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对经济资源的支配权,它决定了纳税人在特定时期内增添财富或增加消费能力,所以收入通常被认为是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最好标准。收入之弊:第一,纳税人的收入一般是以货币收入来计算的,而许多纳税人除了货币收入外,还有一些实物收入。实物收入的取得,也意味着纳税人实际支付能力的提升。对实物收入不征税,显然是不公平的。然而在具体的征税活动中,又缺乏一个度量不同形式实物收入的客观标准;第二,纳税人取得收入的渠道有多种,既有勤劳所得,也有不劳而获的意外所得或其他所得,如若对不同来源渠道的收入不加区别来征税,也有失公平;第三,纳税人支付能力的确定,还收其他一些情况的影响,如对个人收入征税,一个单身汉的支付能力与一个有着同等收入但需要抚养子女的人的支付能力明显是有差别的。财产之利:财产代表着纳税人一种独立的支付能力。一方面,纳税人可以利用既有的财产来获得收入;另一方面,纳税人通过遗产的继承或财产的获赠而增加的财富拥有量,同样可以增加其支付能力。财产之弊:第一,数额相等的财产未必会给纳税人带来相同的收益,如果仅按财产的数量来征税,显然是不公平的;第二,拥有财产的纳税人各自的情况也不同,有的纳税人在拥有财产的同时还有负债,有的纳税人却没有负债,有的纳税人拥有财产中不动产多占的份额大,有的纳税人却是动产所占的份额大,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度量财产;第三,现实生活中财产的种类繁多,难以准确查实评估,这也限制了以财产作为标准进行税收负担公平分配的广泛应用。消费支出之利:以消费支出作为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标准来征税,不会使纳税人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选择产生扭曲,也有利于储蓄和经济增长。消费支出之弊:第一,由于不同纳税人的消费倾向是各不相同的,假如都以消费支出来确定支付能力的话,也会产生不公平,因为部分高收入者总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消费或消费不多;第二,在消费支出标准下,只有在纳税人进行消费后,政府才能征税,如果纳税人不消费或者延迟消费,这就有可能使得政府难以及时筹集到足额的税收收入。9、税收超额负担或税收额外损失,指的是政府征税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所取得的税收收入的部分,具体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净损失来衡量。10、一种税之所以会产生超额负担,根本原因就在于替代效应。11、税收超额负担图解在左图中,横轴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的价格,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A,决定了政府征税前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0和Q0,税前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分别为P0AP和P0AO。现假定政府对生产者征收税率为t的从价税,产品的供给曲线就会由原来的S向左上方移动至S',它与供给曲线D相交决定了税后供求均衡点为B,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1+t)P0和Q1。政府征税使得消费者剩余由P0AP变为(1+t)P0BP,消费者剩余减少了(1+t)P0BAP0,其中(1+t)P0BCP0为政府税收收入,CBA为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由于税后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1-t)P0,政府征税使得生产者剩余由P0AO变为(1-t)P0DO,减少了(1-t)P0DAP0,其中(1-t)P0DCP0为政府的税收收入,CAD为生产者剩余的净损失。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净损失总和为ABD,也就是政府征税所带来的超额负担。12、税收收入效应:纳税人由于纳税而使可支配的实际收入随之减少,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和消费水平。13、税收的替代效应:纳税人因为政府的征税而改变在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14、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中性: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1)从理论上说,政府征税除了使纳税人因纳税而损失部分资金外,最好不要再导致其他的经济损失,不产生额外负担。(2)在税收实践中,税收保持中立性,要求避免影响或干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储蓄倾向以及消费选择,政府征税不能伤害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15、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政府职能范围、税收制度、税收征管因素。16、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公式如下: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T/GDP)=国内生产总值收税负担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本国国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国境内提供的全部产品和劳务所承受税收负担的状况。小口径的宏观税收:指的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18、中口径的宏观税收: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指预算内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国有企业收入、变卖公产收入以及规费收入等)19、大口径的宏观税收: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费收入以及没有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20、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才全面反映了我国政府从微观经济主体取得收入的状况,并真实地体现了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21、税式支出:指的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而对某些负有纳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所给予的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优惠待遇而形成的以放弃政府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的财政支出,它主要有税基式、税率式、税额式和延期纳税式等四种形式。22、最低税负制:指的是使那些因享受较多税收优惠而只承担较低税负甚至完全不用缴税的高收入者或高利润企业,缴纳最基本税款的一中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让有纳税能力的经济活动主体对政府财政保持基本的贡献度,以维护税收公平,同时也确保政府的税收收入。最低税负制的实施,也起到了对税收负担分配进行局部调整的作用。从性质上看,最低税负制是作为税收优惠过多、过滥应对手段而出台的。23、重复征税(同一课税主体或不同课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所进行的多次征税)类型:税制性重复征税:由复合税制和再生产过程的多环节所造成的重复征税。法律性重复征税:对同一法律主体的同一征税对象的重复征税,包括国家之间的重复征税和一国内部上下级政府之间的重复征税两种。经济性重复征税:对具有不同法律身份,但在经济上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客体或税源的重复征税,包括以纳税人之间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基础的重复征税和以纳税人之间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重复征税两种类型。法律性重复征税的免除扣除法:居住国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全部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本国居民将其向外国政府已经缴纳的税款作为费用从本国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就其扣除后的余额征税。免税法:居住国对本国居民来源于或存在于境外的所得和财产免予征税。抵免法: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对本国居民(公民)境内外的全部所得汇总征税,允许本国居民将其来自境外的所得向收入来源国缴纳的税收冲抵其向居住国政府缴纳的税收。经济性重复征税的免除解决多次课征制“道道征税”带来的经济性重复征税的最佳办法,是将按销售全额征税改为按增值额征税。免除以纳税人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重复征税的基本方法,是协调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之间的关系。税负前转(顺转):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出售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税收负担向前转嫁,是税负转嫁的最典型而且也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7、税负后转(逆转):指纳税人在有关的经济活动中通过压低商品或劳务的购买价格的方法将由其缴纳的税款向后转嫁商品或劳务的销售者承担。税收负担向后转嫁,在国内市场上主要出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却比较常见,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尤盛。税收转嫁之所以表现为后转,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以提高商品售价的办法,向前转移税收负担。28、税收资本化(税收折入资本、税收还原):是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要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进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式,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承担的税负转嫁形式。税收资本化是税负后转的特殊形式,是将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嫁。ri为各年利率,即贴现率R为各末能够产生的收入 29、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只要税收的转嫁过程结束,税负总要落到最终负税人身上,不再转嫁,这便是税负归宿。30、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者,它说明的是谁在法律上负责纳税。31、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它说明的是到底谁真正负担了税收。32、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税负转嫁与税收负担的分担供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生产者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把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就越困难。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生产者就越容易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承担。市场结构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市场期限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其他几种情况下商品供需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P126在商品的需求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作为纳税人的生产者可以将税收负担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在商品的需求完全有弹性的情况下,作为纳税人的生产者无法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只能由自己承担全部的税收负担。在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作为纳税人的生产者无法将税收负担向前转嫁,只能由自己承担全部的税收负担。在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的情况下,作为纳税人的生产者可以将税收负担全部向前转嫁给消费者。以下图示帮助理解: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完全有弹性供需双方都有一定弹性的情形下,政府对生产者征税,一部分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负担,另一部分税收负则由商品或生产产要素的供给者自己承担。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供需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负份额与供需弹性成反比关系。以下图示帮助理解。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小部分税负向前转嫁大部分税负向前转嫁34、累进税率:指按课税对象某一标志数量的大小,划分若干个等级,不同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标志的数量越大,税率定得就越高。基本特点是税率等级与课税对象的数额同方向变动,相对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从宏观上看,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波动,具有稳定经济运行的功效。主要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征税。P16235、累退税率:指按课税对象某一标志数量的大小,划分若干个等级,不同等级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标志的数量越大,税率定得就越低。几乎没有国家采用,但作为一种分析税收调节公平效果的工具,还是被广泛采用。36、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分别用来衡量纳税人的名义税收负担和实际税收负担。名义税率指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实际税率则是指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的税额占其计税依据的比例。37、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边际税率(MTR)指在课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课税对象的增加导致的应纳税额的增量与课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平均税率(ATR)指全部税额与课税对象总量之比。38、平均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税收收入效应的强弱,平均税率越高,税收的收入效应也就越强,反之越弱。边际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税收替代效应的强弱。39、税收优惠税基式优惠:通过直接缩小税基的方式实现的免除或减轻税收负担,包括起征点、免征额或税收扣除、亏损递补、跨期结转等。应用最广泛。税率式优惠:只对特定的纳税人或特定的经济活动,采用较正常税率低的税率征税的方式,来实现免除或减轻税收负担,包括减按低税率征税、实行零税率。税额式优惠:指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免除或减少税收负担,包括税收抵免、优惠退税、减免税等。税收递延式优惠:又称延期纳税呢,指政府准许纳税人推迟缴纳应纳税款或分期缴纳应纳税款,从而减轻其当期税收负担。加速折旧是其一种表现形式。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目标的选择税收征管水平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怎么理解商品税在税收负担上具有累退性?商品税之所以在税收负担上具有累退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商品税大多采用比例税率。直观上看,对商品课税,消费数量多,则承担的税收负担也就重一些,反之,则承担的税收负担也轻一些,这似乎符合公平课税的原则。但是,个人的基本消费总是有限度的,个人消费品数量的多寡与个人收入并不完全成比例。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以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必然下降。越是富有的阶层,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越小,越是贫穷的阶层,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越大。同样税率的商品税,穷人要用自己较多份额的收入去承担税负,而富人只需用其收入的较少份额就足以支付税收的课征。从阿这个意义上说,穷人的税负重;第二,由于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征收商品税引起的价格上涨往往是生活必需品最快、日用品次之、奢侈品最慢。而商品税的课征范围由偏重于生活资料,因此商品税的税收负担总是更多的落在低收入者的身上;第三,任何国家的富裕阶层总是少数,相对贫穷的阶层总是多数。不管是富有阶层还是贫困阶层,都要消费商品和服务,并承担一定的商品税。就总体而言,商品税的税收负担主要由居多数的贫困阶层承担。三种类型的增值税的比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同。生产型增值税的税基最大,消费型增值税的税基最小。对投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彻底消除重复征税问题,起到鼓励投资、加速设备更新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对出口退税的影响不同。消费型增值税体现的是终点征税原则,出口退税较为彻底,有利于增强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力。43、收入型增值税下的法定增值额,最接近于理论上的经济增值额,应当说是最为理想和规范的增值税类型,但实际操作上比较复杂,也不便于采用发票抵扣的方法进行管理,所以采用的国家不多。44、增值税的经济效应(了解)增值税比周转税更加符合税收中性原则。值税只对各个环节的增值额课税,虽道道课税,但税不重征,相同商品的税收负担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对企业组织形态选择的负面影响。增值税有利于经济增长。增值税在税收公平目标的实现方面的积极意义非常弱。45、消费税的效应配合相关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实现。获取财政收入。尽管只限于对特定消费品征税,但这些消费品大都具有生产集中、产销量大、税源集中和征收便利等特征,因而聚财方便,且数量非常可观。生机费用扣除额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其他税种的负担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税收指数化:指在一个或多个侧面通过某一指数来反映个人所得税制受通货膨胀影响的程度,其目的是消除通货膨胀对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调整相关问题,九级税率缩减到七级。为什么要调整?关注整个税率表的调整比提高起征点更有意义.级距缩小级差拉大意味着税率表下方的人纳税额会因此减少,会减轻税负,而这部分人群是个税交纳群体中比例最大的,也更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可以充分体现税收调整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功能,使得社会各阶层税后收入结构趋向合理。此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与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联动,其目的除了简化和完善税制外,主要是使绝大多数工薪所得纳税人能享受因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税率结构带来的双重税收优惠,使高收入者适当增加一些税负。并且,调整纳税等级,可以保证总体个税收入不大幅“缩水”。49、负所得税:是政府对于低收入者,按照其实际收入与维持一定社会生活水平需要的差额,运用税收手段,依率计算给予的补助的一种方法。50、独立课税论认为公司所得税存在的必要性的理由:公司是独立存在的法人实体。单独课征公司所得税符合按受益标准来分配税收负担的原则。公司所得税是控制公司行为的一种手段,可以用来有效地实现政府的某些政策目标。从税务管理的角度看,如果对公司不征收所得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就等于完全逃避了所得税。51、公司所得税的类型:古典制:公司取得的所有利润都要缴纳公司所得税,其向股东支付的股息不能从公司所得中扣除。当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时,这些股息必须作为股东个人的投资所得按不同的税率被再次课税。古典制又可分为纯粹的古典制和经过修改的古典制。归属制:将公司所支付税款的一部分或全部归属到股东取得的股息中,可以部分或全部抵免股东的个人所得税。归属制一般又可分为部分归属制和完全归属制。双率制:对企业已分配利润和保留利润按不同的税率分别课征所得税的制度,其特点是对企业已分配利润适用较低税率,而对保留利润采用较高税率课征公司所得税。双率制可被细分为双率古典制和双率归属制。52、税基折征:指仅将资本利得的一定比例纳入税基来征税。53、社会保障税的特点个别有偿性税收负担上的累退性。体现在:第一,社会保障税以工薪收入额为课税对象,将资本所得、股息所得、利息所得等非工薪收入排除在外,致使总收入中非工薪收入多者的社会保障税负担相对较轻;第二,社会保障税不允许扣除任何费用或宽免,而且对应税所得额采取封顶做法,超过规定限额部分的收入免缴社会保障税,从而使得高收入者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占其收入的比重远远小于低收入者;第三,社会保障税通常采用比例税率,极少有国家采用累进税率。同个人所得税相比,社会保障税的缴纳是穷人的一项重大开支,而对富人来讲,却只是区区小钱而已。专税专用54、皮古税:指通过征税使外部效应内部化中实现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一致的方式。55、第十章最优税收详见课本,分析题。三大法则。56、最优线性所得税的结论: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随着闲暇和商品之间替代弹性的减小而增加,随着财政收入的需要而提高,随着更加公平的需求而增加。这意味着,人们对减少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越大,则相关税率就应越高。57、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的结论:从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看,非线性所得税的最优边际税率结构应使高收入段的边际税率降为零,低收入段的初始税率接近于零,而中等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高一些。也就是说,边际税率曲线呈倒“U”字型。58、最优税收理论的积极意义59、拉姆齐法则:如果商品课税是最优的或者说要使政府征税带来的超额负担最小化,那么税率的定制应当使各种商品在需求量上按相同的比例减少。60、逆弹性法则:指为了实现最优商品课税,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呈反比例关系。61、科利特-黑格尔法则:指为了纠正商品课税对工作—闲暇关系的干扰,有必要在设计及商品课税的税率结构时采取一种补偿性措施,即对与闲暇互补的商品课征较高的税率,而对与闲暇互替的商品或者说与劳动互补的商品课征较低的税率。6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指的是政府征税会直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而减少闲暇、增加工作时间。大小由个人所得税的平均税率决定。63、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指的是政府征税会使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降低,引起劳动者以闲暇代替劳动,从而减少劳动、增加闲暇。大小由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决定。64、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净效应两种不同净效应图解掌握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b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在上图中,横轴表示劳动者的闲暇时间,而纵轴使用收入的多少代表的劳动时间。AB是劳动者在政府征税前的时间预算线,它表明了劳动者有限的时间是如何在劳动与闲暇之间进行分配的,其斜率等于劳动者的工资率W。劳动者在劳动与闲暇之间的偏好或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商品消费和闲暇消费之间的选择。如果劳动者将其所有的时间全部用于劳动,那么其闲暇时间就为零,此时他可以获得的工资收入为OA;如果劳动者将其所有的时间全部用于闲暇,那么其劳动时间就为零,此时他获得的收入也为零。无差异曲线表示劳动者对劳动和闲暇的偏好及其从消费商品和闲暇中取得的效用水平。在政府征收个人所得税之前,时间预算线AB与无差异曲线I1相切于E1点,决定了此时劳动者的时间在劳动与闲暇之间的分配是OL1的时间用来闲暇,其他的时间用来工作。如果政府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征收税率为t的个人所得税,则税后的时间预算曲线就由原来的AB变为BC,其斜率也变为W(1-t)。BC与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E2点,决定了政府征税后劳动者为了使自身福利最大化,会将OL2的时间用来闲暇,其他时间用来工作。为了分解出政府课征个人所得税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可以假定征税后,劳动者的非工资收入增加,正好补偿了工资收入的下降。这样,政府征税以后,劳动者的无差异曲线仍与政府征税前相同。在劳动者获得了非工资收入补偿的假定下,便形成了一条补偿预算线DF,DF与税后的预算线BC的斜率相同,因为补偿性非工资收入的获得并没有改变劳动者税后的工资率。DF与无差异曲线I1相切于E3点,E3点对应的闲暇时间为OL3。在图a中,E1点和E3都位于无差异曲线I1上,但分别处在不同的时间预算曲线上,它表明了只有改变闲暇与劳动的相对价格而没有降低个人的效用水平,因此L1L3表示的是税收增加闲暇、减少劳动的替代效应。E2点所在的时间预算曲线平行于E3点所在的补偿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同,但E2点和E3点分别位于无差异曲线I2和I1上,它表明只降低了个人的效用水平而没有改变闲暇和劳动间的相对价格,所以L2L3表示的是税收增加劳动、减少闲暇的收入效应。此时在图中给定的劳动—闲暇偏好下,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在图中表现为OL2小于OL1),政府征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从总体上看是减少闲暇。在图b中,L1L3表示的是税收增加闲暇、减少劳动的替代效应,L2L3表示的就是税收增加劳动、减少闲暇的收入效应。此时在图中给定的劳动—闲暇偏好下,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在图中表现为OL1小于OL2),政府征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增加闲暇。不同形状的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65、税收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资产组合的多样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的总体风险。在有风险的资产中,税收有利于风险较小的投资,而不利于风险较大的投资。这样往往会导致企业只愿意进行安全投资,而不愿意从事有风险的投资。税收既降低了风险投资的收益,从而抑制了人们进行风险投资;又降低了其投资的风险程度,从而刺激了人们去进行风险投资。66、税收乘数:表明税收与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税收乘数为负数值,表明国民收入的变动与税收变动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利用智能图像处理技术提升防伪效果
- 2024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总结提升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恒定电流实验10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学案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氯及其化合物卤族元素学案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专题整合备考提能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地理意义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4篇)2024年幼儿园家访工作总结
- 2024年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医院行政人员礼仪培训
-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财务办招考财务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羊水少治疗护理查房
- DB21-T 3874-2023 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设计规范
- DB43T 523-2010 蕹菜栽培技术规程
- OQC培训资料教学课件
- 2024年8月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含解析
- 防溺水课件教学课件
- 专题05 阅读-2023-2024学年六年级英语寒假专项提升(人教PEP版)
- 医药研发流程及质量管理手册
- 做账实操-期货公司的账务处理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