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语文知识,在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中,我们需要对第二单元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本单元主要是围绕《端午节》展开,通过对端午节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传统习俗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端午节展开,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认识端午节的来历,了解节日的起源和历史。

2.掌握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和文化内涵,知道食粽子的传统习俗、挂艾叶的意义等。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采用“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增强语文素养。

2.独立思考、分组合作、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导入环节(10分钟)

通过学生自认开场白,拉起学生对于端午节的了解以及自己的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情感。

2.讲解环节(30分钟)

教师为学生介绍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主要习俗、传说等,结合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端午节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3.练习环节(30分钟)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粽叶绑扎、食用粽子、演唱传统歌曲等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氛围,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4.总结环节(10分钟)

教师通过自评、互评方式,让学生进行总结,回答端午节的重点问题,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收获,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方面的体验与自认识。

五、教学评价方式

1.能够正确描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能够表演传统节目、演唱传统歌曲等,充分展现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和理解。

3.能够以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对于端午节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展望

本次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尊崇传统、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培养其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思维、品德、情感的培养,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为学生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本次端午节主题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活动体验的形式,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体会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氛围,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的积极性。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从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促进学生质量的全面提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归去来辞》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体会唐伯虎的人生观。

2)通过分析唐伯虎对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独立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3)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方法,能较好地理解和解读古诗文。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与感悟:“归去来辞”是一篇以唐伯虎的离情为出发点,叙述其离别后的思乡之情、抒发其理想人生的居多年的文科作品。

2)思维成长与创新:“归去来辞”中唐伯虎对大学士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对大学士的认识、评价中,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和追求?

3)交流与合作:以小组形式讨论,相互交流观点,共同探究文化、生活、美好人生等有关话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阅读《归去来辞》,理解《归去来辞》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体会唐伯虎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通过分析唐伯虎对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独立思考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通过PPT展示《归去来辞》的背景和内容,简要介绍唐伯虎的人生经历和人生观念,生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归去来辞》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课文,理解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逐段理解,分析唐伯虎对大学士的评价,让学生理解其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让学生了解唐伯虎的人生观,进而理解其作品的主旨。

3.激发学生思考,激发文化自信

展示唐伯虎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引导学生探讨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等话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思考和感悟,激发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

4.知识点串联,思辨探究

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唐伯虎对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看法,开展思辨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唐伯虎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5.作业布置,巩固知识点

让学生阅读有关唐伯虎的相关文学作品,根据内容撰写读后感,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文化探究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唐伯虎人生观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采用抽测、小组汇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本次教学是以唐伯虎的人文素养为主题展开的,通过分析其作品中的文化意蕴、人生观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引导学生探究文化传承、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等话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针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希望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坚持文化自信,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3教学背景:

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人们的日常形式语言不断革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加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故本教学设计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言的魔力”为例,对语言运用及文化继承、传承的功能做全面、系统的讲解。<br/><br/>

教学目标:

(一)语言表达技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提高学生用语句表合情理、现实恰当的问题,丰富语言及逻辑思维能力。<br/>

(二)文化传承教育:对于语言承载的文化,进行思考、理解和探究,先进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明确文化信息的重要性。<br/>

(三)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书籍,自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br/>

(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及个体品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人类的语言使用及与文化的关系

任务目标:听、说、读、写,了解语言的基本功能和人类使用语言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1.1语言的概念和作用

1.1.1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课堂活动:学习“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等知识并讨论

1.1.2语言的功能

课堂活动:通过语言的形式以及作用及表达的内容来探究语言的具体功能

1.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1.2.1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课堂活动:了解不同地方的语言和方言

1.2.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课堂活动:介绍文化背景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了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1.3用语言传达意思

1.3.1用语言传达意思的规范

课堂活动:积极讨论如何用语言传达意思,避免表达上的错误。

1.3.2语言对人的影响

课堂活动:观看视频、小说以及让学生定期的写日记记录教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感受

第二课时:语言的表达与文化

任务目标:听、说、读、写,了解语言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了解代表不同文化的语言风格和习惯用语,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交际能力。

2.1语言体现文化

2.1.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课堂活动:探究一些中华民族的习俗,深化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

2.1.2不同文化的语言风格

课堂活动: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及吸收优秀的文化成分

2.2语言的风格与文化的传播

2.2.1语言风格的特点

课堂活动:运用语境,加深对语言风格的理解

2.2.2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课堂活动:通过广告、歌曲等文化产品了解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跨学科性

2.3同理心对日常语言的应用

2.3.1同理心对日常语言的应用

课堂活动:开展有关同理心和批判性思考的探究活动

2.3.2语言的适应性的训练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第三课时:如何运用语言

任务目标:听、说、读、写,通过日常交际的场景练习演讲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

3.1语言的应用环境

3.1.1如何运用语言

课堂活动:讨论如何运用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中自治有效沟通,加强语言的实用性

3.1.2语言交流方法

课堂活动:讨论日常交往中的语言交流方式,以及如何利用积极的肢体语言来强化交流效果

3.2如何进行演讲

3.2.1演讲的技巧

课堂活动:学习与技巧有关的专题知识,通过中英文范例演示等手段了解其具体运用

3.2.2演讲胜任力的提高

课堂活动:练习演讲,对演讲进行点评鼓励,提高感知与表达能力

3.3如何进行讨论

3.3.1适合学习的讨论方式

课堂活动:讨论如何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

3.3.2讨论技巧的讲解

课堂活动:通过具体讨论案例分析讨论,运用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