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2.1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数学-2.2.1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数学-2.2.1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数学-2.2.1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数学-2.2.1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1等差数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等差数列》是新课标人教B版必修5中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等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数列,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广。在这一章中,等差数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进一步诠释了数列概念及数列与函数的关系,而且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函数思想与解题能力的良好题材,无论是在知识还是方法上,都为后续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会根据定义判定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到方法,会类比直线、一次函数等有关知识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求有关量:QUOTEa1,d,n,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列的分析、探究得到等差数列的概念,提高学生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通过具体问题,发现等差关系,并利用数列知识给予解决,感受数列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把握和应用。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去疑;鼓励学生去探;激励学生去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活动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问题问题1:知识回顾,补全下列思维导图。问题2:观察下列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22,22.5,23,23.5,24,24.5,…

②2,9,16,23,30,37,44,51,…

③89,83,77,71,65,59,53;

④7,7,7,7,7,7,7,7,7,…学生思考回答。多媒体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比数列概念。学生讨论思考分析,并给出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让学生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为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做准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概念形成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思考:定义中哪些关键词可以精确表述等差数列的判断特征?学生在问题2的基础上回答。对定义中关键词的理解教师可举一些反例让学生体会关键词的作用,也可试图修改定义,来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进行问题额研究。反复锤炼,让学生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概念形成思考: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并进行总结,老师进行引导及归纳。让学生自己分析、推导、得出结论,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应用举例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指出其首项和公差;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QUOTE例2:证明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例2:证明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1.QUOTE2.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问题3:通项公式为QUOTEanan=QUOTEan+ban+b,QUOTEa,b是常数a,例1学生口答;例2要求学生板演,教师巡视,要求学生写出完整步骤。对板演的答案学生点评,教师总结。通过解题过程,让学生领会等差数列的概念与等差数列判定的方法。例2中用递推公式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将学生的思路引向通项公式的推导,并初步与一次函数产生联系。通项公式的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样的?如何进行推导?方法:归纳法、累加法。问题回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形式是否为QUOTEanan=QUOTEan+ban+b,QUOTEa,b是常数由老师引领学生进行分析推导。学生分析、探究、回答,教师纠正,利用多媒体展示推导过程。让学生自己分析、推导,对不同方法加以比较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提高思维能力。将学生思路引向一次函数,利用函数知识研究通项公式。概念深化通过研究:1.数列{QUOTEanan}是等差数列⇔数列{QUOTEanan},QUOTEanan=𝑎𝑛+𝑏(𝑎,𝑏是常数);2.表示等差数列图像的点均在一条直线上,直线斜率为𝑑;3.𝑑>0递增数列,𝑑<0递减数列,𝑑=0常数列;4.方程的思想(QUOTEanan,𝑑,𝑛,QUOTEa1a1).通过举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强调“通项QUOTEanan是n的一次函数”与“{QUOTEanan}是等差数列”的关系。注重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的渗透。强化对等差数列本质属性的认识。创设情境,让学生归纳探索,深化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应用举例例3:已知等差数列10,7,4,⋯,1.试求此数列的第10项;2.−40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56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例4:已知等差数列{QUOTEanan}的第5项为5,第10项为−5。1.求首项a1和公差d;2.该数列中第一个负数项为第几项?练习:已知等差数列公差为d,第m项为am,求第n项an。教师巡视,要求学生写出完整步骤。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写出做题过程。通过解题过程,让学生领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联系,这样有助于知识的深化。使学生理解通项公式和函数的解析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意识到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等差中项通过具体数列给出等差中项定义,并研究等差中项的简单性质。1.公式:由x,A,y成等差数列,得A-x=y-A,化简得QUOTEA=x+y2;A=2.3.若𝑚+𝑛=𝑝+𝑞(𝑚,𝑛,𝑝,𝑞∈𝑁_+),则QUOTEamam+QUOTEanan=QUOTEapap+QUOTEaqaq.由老师引领学生进行分析推导。学生分析、探究、回答,教师纠正,利用板书展示推导过程。通过对等差中项结就的推导,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判定的理解,增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应用举例例5:梯子共有5级,从上往下第1级宽35厘米,第5级宽43厘米,且各级的宽度依次组成等差数列{QUOTE

anan},求第2,3,4级的宽度。学生解答。教师通过巡视注意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强化基础知识,加深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等差中项的理解和应用意识。课堂小节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这些知识的研究途径是什么?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到方法;3.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4.等差中项的概念。对所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生理顺知识结构,掌握通性通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使学生的知识更完整、更系统。知识升华思考: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方法有几种?那几种?由学生总结,教师进行补充。拓展反思——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课后作业作业:课本:p38练习A组1、3,(B组2、3选做)学案:课后练习投影布置。通过合理安排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班级是商河二中高二(理科)十五班.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知识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经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且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数学公式的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已经熟悉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对函数、方程思想体会逐渐深刻。他们的思维正从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仍需要依赖一定的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同时,思维的严密性还有待加强,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归纳,分析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效果分析一、通过本节课教学,力求使学生明确(1)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产生背景;(2)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的条件,它们与以前的什么知识有联系;(3)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言有何特点;(4)概念有没有等价的叙述;(5)运用概念能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等。目前,课时不足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这会使概念教学受到严重冲击。我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因为只有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落实“双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进一步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二、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符号表示等思维过程,展示“数学定义的严谨性”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的升华和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通过丰富的实例展开的,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等差数列与函数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活生生的例子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等差数列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感受到数列离自己很近,数列有用。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差数列》是新课标人教B版必修5中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等差数列是一类特殊的数列,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广。在这一章中,等差数列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进一步诠释了数列概念及数列与函数的关系,而且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函数思想与解题能力的良好题材,无论是在知识还是方法上,都为后续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会根据定义判定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到方法,会类比直线、一次函数等有关知识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能熟练运用通项公式求有关量:QUOTEa1,d,n,b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列的分析、探究得到等差数列的概念,提高学生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通过具体问题,发现等差关系,并利用数列知识给予解决,感受数列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把握和应用。等差数列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则数列是()A.递增数列B.递减数列C.常数列D.摆动数列2.若。成等差数列,则x的值等于()A.0B.C.32D.0或323.在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等于()A.45B.75C.180D.3004.设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80,则=() A.120 B.105C.90 D.755.等差数列中,()A.24 B.22C.20D.-8二.填空题1.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___________.2.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12,a6=27,则d=___________.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7=8,则a1=____________.4.与的等差中项是________________.5.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a7-2a4=-1,a3=0,则公差d=.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从而得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通过观察与验证得到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实例得到等差中项的概念与等差数列的简单性质。这里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个别作答,集体作答,学生板演等方法,让学生参与互动。感觉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掌握的不错,对一些基本问题,能够按照要求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知三求一,体现了方程思想。在推导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时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和累加法,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强调了思维的严谨性。公式的推导是本节的难点,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