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3年语文教学教案初中(八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恬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
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
二、教学准备
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透露课题
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状况: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确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依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边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十分恬静);
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抬头、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其次、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听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分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那声音宛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哆嗦起来。(夸诞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哆嗦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
(三)三读,看谁读得好
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
(四)作业:
1、背诵课文其次、三自然段
2、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段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
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约意思。
(二)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
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讲解词
3、集体交流,看谁的描述最确凿,最能吸引人。
(三)作业:
1、检查课文背诵状况
2、听写词语
3、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花吗?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花?你们见到的花可真多呀,可是你们有没有问过:为什么花会有颜色呢?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就问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达尔文浇花》。指导读好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边读课文边勾画生字词语。
2、指名反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5、再读课文稳定生字的认读状况。
三、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小时侯的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什么是“好奇心强〞?你们对什么比较好奇,想弄个明白呢?
3、指导感情朗读。
4、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爱花园里玩时,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其次自然段。大家七嘴八舌探讨,达尔文是怎么回复的?
指导学生用确定的语气朗读。
5、探讨:达尔文为什么那么确定地说?当时他在怎么想?
6、小结:达尔文可没有乱说话,他是经过他的观测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可他的想法对吗?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达尔文的想法虽然错了,但是他的想法是大胆的,也敢于试一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渴望呢的最终一个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达尔文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还努力的进行实践摸索,终究成了世界上的生物学家。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收集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其次课时
一、稳定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了解达尔文。
1、探讨交流:达尔文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的生物学家?
2、小结:正是由于达尔文的不断学习和摸索,他终究成为了的生物学家。
三、语文实践。
1、出示课后词语,要求学生自由读一读。
2、简单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选两个词语口头造句。
四、指导写字。
1、范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学生观测。
2、指名反馈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自由的说,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教师总结强调。
4、学生书写,师巡查,个别辅导。
5、作业点评,勉励学生把字写好。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三
《找骆驼》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8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积累“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示、丢失〞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依照老人的指示,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并和伙伴们分角色演一演。
3、了解老人是通过观测、分析得出结论的,逐步养成擅长观测,擅长分析推理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透露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沙漠里行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骆驼)
2、对了,有一个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于是,他急得四处找。
出示课题,33、找骆驼(齐读课题)。
3、生字:骆
4、学生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这位商人是怎么找骆驼的,他毕竟找到了没有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演示课文动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听到些什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生字:跛驮忿哄啃
(1)小组读生字。(出示)跛驮忿哄啃
(2)书写:驮忿
读词语:(出示)骆驼、牙齿、详细、不紧不慢、指示、丢失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的心情和语气。
商人:有礼貌、慌张、忿忿。
老人:不紧不慢、胸有成竹。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读句子:(出示)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示一路找去,果真找到了丢失的骆驼。理解词语“果真〞,练习造句。
4、想一想:依照老人的指示,商人为什么能找到丢失的骆驼?
小组探讨,说说理由。
5、说话练习:(出示)老人看见(),就知道();又看见(),想到();还看见(),所以知道()。
6、交流并板书:观测分析归纳结论
7、(出示)老人看见这些现象是怎么想的呢?
8、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9、齐读课文。
四、复习稳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
3、(出示)比一比,组成词语。
跛()齿()忿()
玻()龄()芬()
4、(出示)想一想、说一说:
(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由于。
(2)由于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
(3)由于,所以,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四
《羚羊木雕》教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学会生活。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从整体上感悟课文。
2、揣摩体会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对待友情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设想:
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生活,简单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假使教师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开心留给学生,让学生痛快的朗读、自由的探讨就可以充分的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的眼光不要局限在如何解决教材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处理这些矛盾的某些必需坚持的原则,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朗读与探讨并举:走进文本,分角色朗读,才能更好的体会感情,体会多种描写的作用。围绕文章主旨探讨,感悟文章的友情、亲情。最终的大胆设想,改变结局,开拓学生的思维,走出文本。
2、阅读与写作并行: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学习采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以语言为主,采用拓展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摹仿学习。这样力图表达出“新课标〞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讨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读课文,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老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型:探讨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曾与父母、朋友发生过矛盾或是争执吗?(生答)是啊,道别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我们感觉自己好象已经悄悄长大了,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那么,面对我们遇到的这大量是非,你有没有想过谁对、谁错?(生答)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也帮文中的孩子想想解决的方法。(板书课题、)(设想:由学生现实生活的状况导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快的进入文本。)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课前的自读状况:(以抢答的形式)
①全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羚羊木雕)
②这是一只怎样的木雕?(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宝贵的工艺品)
③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事?出现了哪些人物?(板书)
④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些事。
(设想:本文的内容不难理解,在此主要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发表自我阅读感受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提出的问题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如此宝贵的木雕,父母依旧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白什么?
②如此宝贵的木雕,“我〞为什么要把它送给万芳呢?(请找出课文原句)
③对于“我〞送木雕这件事,他们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呢?
(提醒: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上着手。)
教师小结:一方由于友情、由于感谢送出了木雕,另一方由于宝贵,逼迫孩子要回来,双方就产生矛盾了,这一矛盾特别在什么描写上更为突出?那么我们就来读读这些语言吧。(打出幻灯片)通过方才的认识,你认为他们会是怎样的语气?表达出他们怎样的感情?
3、分场景、分角色朗读,深入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感情:(可以开个朗读比赛)
提出要求:(1)揣摩人物语气;(2)体会人物感情。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朗读,人物似乎已呼之欲出了,人物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已不言自明白。可见语言描写对于塑造这些人物形象具有多么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中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正是这些描写衬托着语言,让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饱满。
(设想:朗读能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使学生沉浸到文学的魅力中。)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文章以“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问句结尾,你认为这一件事怪谁呢?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更妥当?你赞同文中谁的观点?
2、你假使遇到类似“我〞这样的凄怆事,会如何处理?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呢?
小结:爱是需要理解沟通的,爱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假使父母能较早的把羚羊木雕的特别价值告诉“我〞,假使“我〞能在送礼之前征求父母的看法,假使……这件忧伤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其实生活中矛盾冲突是广泛存在的,但其中有好多是由于缺乏思想沟通,缺少必要的理解、谅解而造成的。所以老师觉得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及时沟通思想,交换看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我们中学生应当多商榷,学会沟通,让身边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身边人,相信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会更开心!
(设想:通过学生的特性化阅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家庭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至爱亲朋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提高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加加强解矛盾的能力。)
四、大胆设想,改变结局:
①课文安排的结局,你满意吗?假使你有更好的设想,把它说出来,大家交流交流。
②假使“我〞坚决不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我〞该怎样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以求他们的理解?设计一段对话,把它写下来。
(设想:学习过本文的多种描写方法就将之用于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充分感受到多种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通过探讨,让我们思考了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融洽相处。亲情如陈酿醇厚幽香,友情如花蜜清爽甜美,相信宽容、自信的你们一定会营造出家的温馨,开创出一片友情的新天地!
六、作业布置:
1、整理完成课堂上的对话描写。
2、与父母一起读本文,并探讨,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开心生活。
(设想:从语文学习延伸到语文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感受亲情与友情的美好!)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五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积累诗歌中的幽美词语。
3、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了解各小节内容的基本特点,模仿着练习写一首小诗,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手段:录音机音乐磁带歌曲《春光美》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带入情境
教师播放歌曲《春光美》
听到这么幽美的歌曲你,们的眼前可曾出现美丽的春光图画?(学生汇报)
听了方才的汇报,老师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春天的美景,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草原。田野。山川。河流去看看,你们愿意吗?好,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祖国的春天》。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诗歌,请学生了解诗歌大意和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歌,边读边画出生字。
3、集中学习生字。
(1)指名领读生字。
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音最简单读错,哪个字形最易写错。
(2)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提出你不懂的词语,大家一起解决。
二、练读诗歌,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歌,标出诗歌的小节数。
2、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指名朗读。
3、学生朗读诗歌,说说诗歌中写了祖国的哪些地方?
同学们,方才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祖国的春天》,诗中的字词你都把握了吗?(开火车领读书后的词语)
现在谁愿意把诗歌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回忆诗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祖国的春天的?
四、品读诗文,想像情景
1、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想一想这一节和后文是什么关系?
第一节诗总起全文,后面的五节诗都是围绕春天走过祖国的什么地方来写的。
想想应当怎样读诗歌的开头。再读这一节。
2、春姑娘都去哪儿了?把有关的诗节读一读。
指读2-6小节
这几节写了什么?结合书中插图,逐段体会诗歌的意思。
(1)春天来了,祖国的田野有什么变化?百花盛开,农民开始播种,有的农作物都开始出芽了。
诗中用一个词形容土壤,能找出来吗?(黑油油)这个词语表现了什么?(土地的肥沃)
(2)春天来了,河流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结合插图,边读边理解,后几段同上。
最终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所以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3、想想通过诗歌,想向我们表达自己什么样的心情呢?
春天是每年都要来到的,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春天,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是“祖国的春天〞呢?
4、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融入到朗读中,再来读读这首诗歌。
配乐齐读。
五、拓展延伸,激情延续
同学们,方才我们从诗歌中感悟到祖国的春天是多么美好,你想不想把你的感受也写成诗歌读给大家呢?小组内谈谈你的想法,然后写下来读给全班同学。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六
《绿色蝈蝈》教案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用简单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摸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理讲解明文语言的确凿性。
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运用打比方的妙处。
导读提醒: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作过中学教师,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中学教书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测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十分卓越的论文,得到达尔文的确定。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测与试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的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称赞之情,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心;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静谧()篡()夺酷()爱篝()火
喑哑()气氛()螽()斯莴()苣
啄()钳()子吮()取喙()盔()甲
2.请将横线处的文字表述替换成成语(或词语)。
①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②(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往往成了绿色蝈蝈进攻的目标。()
③蝉则(惊慌、畏惧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逸。()
④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二、检查导入
1.导课: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都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随着阅历的增长,繁忙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3.提问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在什么状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二)精读课文
1.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白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__________(a.食肉b.食草c.杂食)性昆虫。
3.“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x暴行径,但是假使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遇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你还能找出其他使用比较的例子吗?
(三)品读课文,赏析文章语言的感情色调
学生探讨:
《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本文的笔法特点。
四、拓展阅读
拓展延伸,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训练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感悟“好奇心〞、“探讨〞、“摸索〞、“珍藏〞、“胸有成竹〞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表达独特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摸索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达尔文的言行中去感悟他的好奇心、自信心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阅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或阅读有关的故事。
2、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达尔文画像)师:孩子们,世界上有大量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看他是谁?(达尔文。)
板书:达尔文。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大声读画像下的文字,我们共同了解他。
师板书课题:达尔文浇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标出段落序号。
4、讲讲课文的大约意思。
三、学习生字词语,练习说话
1、课文中的生字认读状况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检查。
2、各种形式认读(或在游戏中认读)。
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读。
(1)试读—抽读—开火车读。
(2)读词语“改变〞、“失败〞、“摸索〞、“世界〞,并选其中的一个练习说话。
(3)读成语“七嘴八舌〞、“胸有成竹〞。
(4)在课文中给下面的生字找朋友。
完()肯()败()
玩()便()报()
(5)选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
3、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观测怎样记住这些字。
(3)观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4)老师特别示范:世、报、玩、便。
(5)学生书写,老师巡查、指导。
四、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方法一:
1、读第一段,思考: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喜欢动植物,爱好大自然,有爱心,有好奇心。)
2、理解“好奇心〞。
3、自主读2~3段,思考:达尔文对什么产生了好奇心?他是怎么做的?
方法二:
1、朗读小伙伴七嘴八舌探讨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提醒:句子带着小问号表达好奇。)
2、引导用“七嘴八舌〞说话。
方法三:
1、朗读写达尔文的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
试读—同桌相互练习读—思考感悟。(从达尔文的动作、神情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说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达尔文好奇—观测—思考—自信自己能改变花的颜色—实践摸索很开心。)
2、分组练习读(感悟达尔文的自信)。
3、练习用“胸有成竹〞说话。
4、想象补充达尔文的话“瞧我的,我给它浇上红水,就会开红花;浇上蓝水,就会开蓝花……〞
方法四:
1、读最终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
2、理解“珍藏〞、“摸索〞。
3、共同探究解决大家不明白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达尔文浇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达尔文的其他故事或成就。
3、谈谈自己对周边的什么有好奇心,能提出什么问题。
六、带着生成性问题,走向课外,走向生活
1、请孩子们带着提出的问题去摸索。
2、带着好奇心,再去发现更多的问题。
语文教学教案初中篇八
《紫藤萝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测、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把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方法:朗读、探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紫藤架上的紫藤萝花正开得旺,请你说说你对它的印象。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并运用观测、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把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目标内容。
二、学习导航
a、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的画像):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b、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欣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
c、学习疑难字词:
注音练习:
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词语解释
⑴迸溅;⑵繁密;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空间照明系统升级合同样本
- 地热资源招投标投诉处理措施
- 航空航天计量变更准则
- 冷库安装合同化妆品研究
- 低碳环保住宅的二手房买卖合同
- 水利工程保温施工服务协议
- 企业员工商标提案管理办法
- 玩具制造企业协议休假管理办法
- 预付账款审核风险控制的关键
-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与领导力发展
- 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例文(五篇)
- DB4108T 8-2023 竖型废弃矿井封井回填技术规程
- 医生四页简历10模版
- 律师行业职业操守与违纪警示发言稿
- 塑料污染与环境保护
- 2024年锅炉运行值班员(中级)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英语试题(解析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培训课件
- 苏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模拟试卷 3套(含答案)
- 《项目管理》完整课件
- IB课程-PYP小学项目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