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产业链及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分析_第1页
稳固产业链及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分析_第2页
稳固产业链及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分析_第3页
稳固产业链及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分析_第4页
稳固产业链及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稳固产业链及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分析

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与浙江特色,以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全球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八大重点行动,全面促进产业组织方式、技术、商业模式和治理方式创新,形成创新力全国领先、全链高效协同、自主安全可控的现代供应链体系,争创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先行省。供应链作为一个新领域、新课题,具有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的显著特性。建立跨部门协同、多级政府联动的治理方式。虽然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现代供应链联盟服务机制,但基层领导的相关认识和管理服务方式仍较传统,区域间高端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供应链创新发展。现代供应链发展总体要求坚持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与浙江特色,以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全球化为引领,深入实施八大重点行动,全面促进产业组织方式、技术、商业模式和治理方式创新,形成创新力全国领先、全链高效协同、自主安全可控的现代供应链体系,争创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先行省。现代供应链发展现状1、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市场的供应链竞争特征愈加显著,其更多以核心企业综合绩效为代表。近年来,为应对传统生产要素红利消退和市场竞争加剧,我省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聚焦供应链绩效提升,着力整合资本、技术、市场等优势,积极强链拓链补链,吉利控股、阿里巴巴、物产中大等企业,采用数字化转型、资本并购、战略合作、全球化布局、管理创新、网络下沉等方式,加速创新向供应链要效率,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Gartner2020全球供应链25强的榜单中,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位列第7位。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我省企业占据36席,上榜企业数稳步提高。2、产业供应链创新百花齐放近年来,我省以国家和省级试点培育政策为引领,涌现出一批产业供应链协同创新标杆。菜鸟供应链、传化智联依托数字化平台赋能,分别建立了全国领先的电商物流和公路港物流供应链协同生态。物产中大、浙商中拓立足大宗商品集采和供应链金融等优势,创新商业模式,积极下沉服务到海宁经编、海盐紧固件等集群,有效推动了集群供应链模式创新和企业降本增效;舟山远洋基地加大冷链和商品化加工设施投入,打造从船头到灶头全程渔业供应链,创新推出鱿鱼指数和摘牌交易制度,有效扩大舟山海鲜的市场辐射范围。3、数字供应链创新应用提速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为我省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阿里巴巴、云集共享等电商企业数字供应链全国领先,吉利、天能、超威、东磁、华峰、森马等传统制造企业,积极依托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创新,有效推动了企业降本增效;物产中大、浙商中拓、明日控股等大型流通企业,立足供应链数字化集成创新纷纷上马实施数字中台战略,等等。据统计,全省国家和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206家企业,100%将供应链数字化列入试点目标任务。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已成为我省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4、平台型供应链快速涌现近年来,我省供应链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业务在线、即时交易、透明交付、全链集成的平台型供应链协同模式,成为众多龙头骨干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不仅有菜鸟供应链、传化智联、阿里零售通等全国性龙头供应链平台企业,在众多传统行业领域,更涌现出宏伟供应链、天轮供应链、天畅供应链、小农网络科技等一批新兴供应链平台,成为引领我省众多垂直行业供应链现代化转型的生力军。5、全球供应链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省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跨境拓链,积极布局全球化,供应链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提升。不仅有吉利集团、青山控股等制造企业的跨境并购合作案例,菜鸟国际、金士敦等众多跨境物流、仓储等供应链服务网络,以及境外工业园区、商品市场、制造基地、研发中心、营销服务网点等更是量大面广,仅仅省级认证的公共海外仓已公布五批共48个。全球化供应链布局已成为浙江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深入实施品质浙货,行销天下推广工程的重要抓手。6、供应链金融推广成效明显近年来,人行杭州中心支行会同省商务厅、省经信厅等部门出台《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委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的通知》((杭银发〔2020〕196号)),规范并持续扩大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有效拓宽了链上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截至2020年末,全省累计通过平台促成应收账款融资1.1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融资额3927.5亿元。省商务厅联合浙江银保监局创新政策引导方式,积极组织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整合链上企业相关数据,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标杆,有效促进了全省现代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据监测,截至2020年末,辖内纳入重点跟踪监测的供应链核心企业488家、服务上下游小微企业9193家,涉及授信总额3846亿元、表内外融资余额1670亿元。供应链金融已成为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渠道之一。7、试点示范工作有序推进2018年以来,我省把试点示范作为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推出十城百企梯度试点培育体系。现已培育国家和省级共16个试点城市和206家试点企业,并联合省财政厅在全国率先推出供应链试点专项激励政策,联合浙江银保监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试点,对试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接服务,着力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做实做活。2019年度,我省8家企业参加全国供应链试点成果展,占全国参展企业数的1/4,居各省市首位;物产中大、浙商中拓、传化智联、菜鸟供应链、浙江吉利、超威电源等多家企业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商务部等8部门复制推广。实施供应链全球化升级行动1、优化布局境外供应链网络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捷克站、迪拜站等境外系列站建设,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物流配送中心、分销服务网络、海外仓等布局;统筹中欧班列、海运、航空货运、道路货运发展,推动国际物流全球化布局,加快融入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加快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企业,深化全球港口投资布局和运营模式输出;构建互联互通的境外供应链网络,打造供应链全球化支持体系。2、提升开放平台供应链服务水平推进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全球布局,加快我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发展,推进跨境电商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构建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境电商供应链。依托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宗商品和农产品全球供应链。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高新区等平台供应链服务水平。推动我省企业跨境整合国内外资源,构建有影响力、话语权的浙商国际贸易供应链体系。3、加快完善进口供应链体系扎实推进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重点进口平台创建计划。积极发展重点进口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供应链服务企业,完善进口商品交易、仓储物流、渠道分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打造进口贸易便利化先行区,培育壮大一批进口交易平台、展贸平台、供应链平台和促进服务平台,率先将浙江打造成为进口商品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加快建设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实施供应链安全强基行动1、加强城市供应链安全管理将生活供应链安全建设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结合2020疫情防控中的城市供应链响应问题,研究建立基于事件的重点产业和基本消费供应链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对城市生活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2、提升产业供应链安全管理水平研究制定产业供应链安全评估标准,引导我省重点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供应链安全评估,厘清供应链关键节点、重要设施和主要供应商等情况及地域分布,排查供应链风险点,优化产业供应链布局。支持供应链企业制定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着力引导我省优势产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在网络布局、流程管控、物流保障、应急储备、技术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增强供应链弹性,建立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提升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带动供应链全链条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现代供应链发展基本原则1、企业主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护并激发企业供应链合作的灵活性。同时,要聚焦产业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公共服务,加快我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先行发展步伐。2、国内主导与内外协同相结合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开拓强大国内市场为主战场,紧密衔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立省内企业主导、全域高效协同的国内供应链体系,同时围绕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国际供应链合作,依托自主开放、安全可控的国际供应链体系。3、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我省资源特征、产业特色和企业转型诉求等,系统谋划制订推动全省供应链现代化的目标、工作、政策、评价体系,同时结合各区域、各产业间的规模实力、数字化基础、管理和技术能力等差异,分类指导,重点突破,逐步带动全省供应链现代化转型。4、数智创新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以数智技术创新引领,不断推动供应链管理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治理方式创新,激发供应链现代化新动能。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促进我省供应链综合竞争力持续快速提升,形成高质量供应链发展生态。实施数智化网链融合行动1、全面实施供应链+计划以数智化融合项目实施为载体,主动布局未来供应链。即:通过供应链+互联网,实现跨时空资源整合,推动全链协同高效化;通过供应链+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全程数字化,推动供应链智能化;通过供应链+区块链,实现基于金融科技的客观信用评价,推动现代供应链金融普及;通过供应链+数据智能,实现全维应用实时同步,推动智慧供应链生态建设;通过供应链+标准,实现优质商业模式复制推广,推动供应链企业加快跨区域、跨境布局。2、建立供应链数智技术创新应用体系重点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居民生活保供等,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采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机制,建立一批省级供应链协同创新综合体。着力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数智融合技术、特定场景供应链金融科技算法、物流仓储数智技术、品牌质量监控追溯管理标准等研究,以及全链中小微企业数智化应用推广普及,推进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数智管理方法在供应链领域创新应用。加快培育一批软件开发、数据服务、金融风控、管理咨询、商业流程外包等第三方供应链服务机构。引导跨国公司、国际知名供应链服务企业在浙江设立地区总部。(二)实施产业供应链平台培育行动1、加快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基于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供应链关键环节为切入点,依托集群龙头企业、重点平台、重点园区、商品市场等,整合资本、技术、人才和政策等,着力扶持一批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的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平台。加大对供应链管理和技术创新扶持力度,带动重点产业供应链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创新,加速形成高效协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供应链体系。2、分类引导培育一批供应链协同平台建立和完善智慧农业云平台,构建云端协同、覆盖全程、开放共享的农业供应链大数据体系,培育一批全程物联化、全链可追溯、全域可视化的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平台,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依托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数据多源集成、服务全链共享、跨域资源协同的特色行业供应链协同平台,提升产业集群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优势电商平台和品牌商打造形成全程可控、响应快速和柔性管理的电商供应链平台,提升消费供应链响应能力。协同整合宁波舟山港、义乌陆港、浙中公铁联运港物流枢纽辐射能力,加快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平台。围绕商贸流通、建筑工程、医疗健康、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建设一批数据智能驱动、线上线下协同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政府采购供应链平台。实施供应链金融普惠行动1、健全供应链金融银企合作机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创新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保险、保理等现代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提升现金支付比例,降低中小企业流动性压力和融资成本。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相关系统对接,大力发展基于金融科技为内核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激发数据要素在供应链上下游融资风控、贷中贷后监管等领域的价值,便捷链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基于真实交易场景,根据需要开展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和预付款融资。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透明度和标准化,持票企业可通过贴现、标准化票据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2、加强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引导金融机构规范开展供应链相关的资产证券化、提供资管产品等表外融资服务。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供应链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基于核心企业、真实交易行为、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风险评估体系,警惕虚增、虚构应收账款行为,防止重复质押和空单质押,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探索建立省级供应链金融监测管理机制。现代供应链发展主要问题(一)产业供应链体系仍较粗放我省作为产业集群大省,县域中小微企业块状集聚,以商品市场特色的传统供应链组织方式,导致产业供应链管理合作较为粗放。为适应新时代市场竞争,目前众多集群龙头企业及商品市场正加快拓展现代供应链功能,但总体上依然呈现供应链数字化程度低、同质竞争强于链式合作等问题,转型突破难度较大。(二)供应链安全管理有待重视历经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供应链安全愈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供应链格局大调整加速,对我省企业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影响显著。尤其是疫情期间,众多企业供应链合作断链风险明显增大,城市生活供应链响应仍有短板等问题,亟需适时进行补强和调整。(三)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偏低中小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