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历史-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

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啊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

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啊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

我的母亲我的祖国钓鱼岛问题由来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海战瓜分狂潮义和团八国联军整体感知第一篇甲午风云第二篇庚子国难第三篇理性反思第一篇甲午风云

——中日甲午战争材料一:19世纪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生产力大大提升,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高度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当国内市场的分割结束时,海外市场越来越成为资本集团的生命线,海外殖民扩张的意义也就更加突出;垄断资本集团对海外殖民地的需求不仅只建立在商品输出上,而且还增加了一个目的,即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所以,从70年代以后殖民扩张又掀起新的高潮。战争背景1、世界形势:帝国主义时代结合材料,思考19世纪70年代殖民扩张掀起新高潮的原因,有哪些新特点。特点: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即资本输出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概念阐释在亚洲,腐朽没落的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材料二: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向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日本是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后,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原料缺乏,经济实力尚弱的日本垄断资本无力通过经济竞争和其他列强争夺世界市场,于是走上侵略扩张、武力征服的道路。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迫切希望战争使人心转而外。2、日本蓄谋已久结合材料,概括推动日本侵略扩张的因素。因素:军国主义传统;国内市场狭小、原料缺乏;垄断资本实力尚弱;经济危机。战争背景材料三: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结合教材,指出哪一事件为日本制造争端提供了机会。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3、战争导火线战争背景日本提供契机积极扩张蓄谋已久

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直接)甲午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世界形势:帝国主义时代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战争经过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四天四夜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将领左宝贵丁汝昌林永升林永升丁汝昌林永升丁汝昌林永升丁汝昌林永升丁汝昌林永升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永升《马关条约》割地赔款通商设厂解读《马关条约》有人说《马关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说明经济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你认为是哪一条款?割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3000万两赎辽费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列强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凭借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以及在华特权,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廉价的劳动力,抢占市场。以日本为例,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这一条款对中国哪方面的发展危害最大?解读《马关条约》之在华设厂甲午战争后中国赔款的2.3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富几乎都掏干了。解读《马关条约》之巨额赔款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腹地解读《马关条约》之通商内容危害割地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赔款财政不堪重负,举借外债通商侵略势力深入腹地设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解读《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影响1.列强掀起瓜分狂潮,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将不国2.民族觉醒甲午战争的影响袁世凯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成为政坛重要力量清政府军事改革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甲午战争的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维新变法暴力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2.民族觉醒第一篇甲午风云列强的挑战甲午战争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的应对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维新变法暴力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军事改革正当国人积极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时候,一场更大的挑战来临了。第二篇庚子国难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中国的庚子年。清政府仍在编练新军。维新运动已经失败革命党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义和团运动却风起云涌,波浪滔天义和团运动兴起地打击对象口号兴起的根源山东帝国主义扶清灭洋民族矛盾的加深探究:如何评价“扶清灭洋”义和团痛击侵略者

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电线杆)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①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②带有盲目排外性不能够把近代资本主义先进事物和帝国主义利用先进事物侵略中国区分开来,从而要排斥、扫灭一切外国人及一切洋事物材料一

宁死不屈的团民八国联军在英国人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一路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侵略头目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慈禧逃往西安大清好速度《辛丑条约》内容

赔4.5亿两白银,税收抵押设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北京到山海关由列强据守惩办“首祸诸臣”,取缔反帝组织人民苦难,控制税收列强侵华大本营控制中国战略要地清政府成为

“洋人朝廷”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危害清政府的卖身契第二篇庚子国难列强的挑战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深渊中国的应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为全国人民所不齿义和团的笼统排外也行不通,代价惨重中国的出路在哪里??第三篇理性反思第三篇理性反思1、现代化的挑战列强侵略者先进者挨打者中国落后者工业文明农耕文明挑战应对实现现代化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落后的中国要捍卫国家的独立,振兴中华,必须既反对自己的对手,又要向自己的对手学习,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2、爱国情结第三篇理性反思扶清灭洋朴素的爱国激情盲目排外救亡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邓世昌丁汝昌为国捐躯民族之魂理性的选择第三篇理性反思3、理性爱国科学理性的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