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变与常:近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历史观照
如王伯琦先生的分析:“第一,从新法律的内容而言,这本来不是本土的产物,这与西洋新法产生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他们是所谓‘观俗立法’的。新法的创制是受了自己社会状况的逼迫。我们的新法是舶来的,主要是受了国际环境的逼迫。另就法律的执行而言,问题更为严峻。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上,只有详细道德规范的实践体会,绝少抽象法律原则的规律推演。这是中西文化极显著的鸿沟。他们在历史上已经过数次严格法的训练,我们自秦汉以来就从没见过。这是在中国当今法律上的二个基本问题,到今日,需要切切实实地检讨一番才是了。”
自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进入社会转型的“历史三峡”时期,法律制度的重构是其中重要内容。不行否认,仿效西方移植而来的法律制度有水土不服之嫌,而中华法系因此趋于解体也是不争之事实,法律文明的消亡与重生始终是相伴相随,未曾割离开来。德国法学家维亚克尔曾在其巨著《近代私法史》中批判了将近代德国法制建设诉诸继受带来的同化或反抗的危机,认为这将会使讨论者的目光陷于偏颇,应用近代的进展趋势来解释,将可更明确、有创意地说明这些创新事物。他认为:近代德意志在继受罗马法的'过程中,始终都有法条制度为因应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本身的进展——被制造出,乃至连续演化,它们既不是“罗马的”,也不是“〔古〕德意志的”法制,毋宁是新法制。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端详近代中国的法律继受〔或近代中国的法律生活〕,视其为中国法律的近代自然进展。虽然这种进展是在外力的诱发下而发生、进展的。
自晚清迄至民初,一个与已施行两千余年的传统法律制度迥异的新法律制度渐趋成型,而新的法律意识也随之悄然在国人心中养成。毋庸置疑,无论是法律制度,还是法律意识,在其建构养成的过程中受外力因素影响较大,带有明显的西法印痕,但假如进一步考察,我们就会发觉,既无法将其与传统中华法文化相隔绝,也不能忽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法文化因子。换言之,即近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乃是一个东西法文化共同构成的混合体,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既有别于传统,也有异于西方的新事物。而这一新生事物的消失则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代表保守力气的“常道”和代表变革力气的“变道”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变道和常道并非固守不变或泾渭分明,而是相互纠结不清,且随着时代的进展,今日的变道将会成为明日的常道。“变与常不是相对立、相排斥的,而毋宁是相反相成的。……常中有变,变中有常,这才真的接近了真理的边缘。”
史家唐德刚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型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型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也可叫做‘中国现代化运动史’”。近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变革亦如此:它既是中国传统法律文明的近代转型,也是中国传统法律的现代化。但如何转型、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却始终迁延至今,未有定论。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到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等的“打倒孔家店”,从陈序经、胡适的“全盘西化”到近年苏力的“本土资源论”,我们与其认为其是中国学者面对西学的看法及熟悉上的变迁,不如说是对中国〔包括法律〕现代化路径的困难选择。
梁任公曾言:“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非吾之所敢言矣。”“变”和“不变”〔即“常”〕既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最为困难的选择,同时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一百多年来,“变”的形式和内容始终居于主流与主导地位,从而遮挡了那些退隐幕后的相对“不变〔常〕”的东西。“变与不变是讨论中国历史与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把钥匙。用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很多至今仍紧紧关闭着的门。”而前文王伯琦先生所言的两个问题,以及张之洞、陈独秀、胡适、苏力等数代人的歧异主见,其实都可以说是衍生于“变道”与“常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执法案卷管理规范
- 中途入股合作合同范例
- 兑旅店合同样本
- 新型农民培育政策解读及实施方案
- 关于借款人合同样本
- 地产投资企业合并合同(2篇)
- 产品联合出品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订购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往来款合同标准文本
- 信贷经理签约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CNAS-EC-027-2010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研究
- 医院首诊负责制度
- 语文-2025年1月广西高三调研考全科试卷和答案(12地级市)
- 2025届华能安阳热电限责任公司毕业生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与应急预案、记录表、登记表
- 经典案例:美短租网Airbnb商业计划书
- 完整版医院CT机房装饰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025天猫服饰春夏趋势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