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_第4页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课一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㈠纬线和经线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

周的圆圈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

除极点外,均为圆;只有赤道

★形状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

平分地球

分地球

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

★长度相等(2万千米)

最长

★相互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系,极点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

间隔

相等道上最大

★指示方

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㈡经度和纬度

纬度经度

以赤道为0°,向南北两极由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

划分方

度量到90°,北极点为90°N,分作180°,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

南极点为90°S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北纬度越向北度数愈大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

分布规

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数减小的是西经;两条正对的经线

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

代号北纬用N,南纬用S东经用E,西经用W

★㈢经纬网中重要的经纬线

纬线经线

①0°南北半球分界线;①0°和180°经线是东西

②23°26'热带和温带分界线,一年有两经的分界线;

次太阳直射;①20°W和160°E是东西半

③66°34,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极昼极球的分界线

夜现象的界线;20°W—0°—160°E是东

@90°极点半球

160°E—180°—20°W是

西半球

㈣经纬网的常见形式

纬线是直线,经线连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纬线是横线,经线与

接南北两极的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纬线垂直

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

线

★三、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地理坐标

方法:⑴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

⑵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位

(1)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或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或

正西的关系。

(2)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既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

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的判定: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北,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偏南

东西方向的判定:①两地都为东经,度数大的偏东,②两地都为西经,度数小的偏东。③

一东一西,当二者经度和小于180度,东经偏东,当二者经度和大于180度,西经偏东。

(在已知各地经纬度的情况下,用此规律最简单)

【说明】在经纬网图中判定东西方向,只要保证两点间的经度间隔小于180°,均可按地

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位.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1)经线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

(2)赤道上1°对应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由于各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其他纬线上1°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义cos纬度km。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一一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

的劣弧部分长度

⑴同一经线圈上的两点,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这个经线圈上.

⑵出赤道外,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向较高纬度凸.

⑶晨昏线是大圆,处在晨昏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复习课二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一一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4、③表示方式文字式:一千分之一(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8千米)

心不一°10020030)km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1线黑式:<-----1-------------«——I

④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⑤图幅相同时一,比例尺越大,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

图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2.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②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

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二、地形图的判读

★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种图示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呈闭合状,海拔数值从中心

山峰---向四周逐渐减小

(等高线呈闭合状,海拔数值从中心

盆地向四周逐渐增大

鞍部1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山脊叫1管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陡崖几条等高线的重合处,常用

u1111111111v符号表示

⑴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

★特别线是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是流域的集水线

提示⑵从山顶到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是凹坡;

等高线先疏后密是凸坡,容易遮挡人们的

视线

㈡地形剖面图: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

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线

68B

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4260

250

240

230

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图1.3—14所示)。220.

210Y

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米•

270

㈢等高线的应用260

250

240

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230

⑴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第

相等。因此,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坡度献比曾尺Q5Q0米|:50000

“筵直比例尺925米1:2500

⑵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中,等高线疏密一致

图1.3-14

①若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②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2.相关计算

①估算山顶的海拔: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H顶<离山顶最近等高线的值+等高距

②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均在等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确定值;任一点不在等

高线上,算出的相对高度是范围值.

③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值是H低,最上部等高线值是H高,

该图等高距是d,该地区的相对高度H高-H低WH相<H高-H低+2d

④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假设陡崖处有n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n-1)dWH<(n+l)d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⑴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

⑵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

是凸向海拔高处,故根据等高线突出方向可判断地势高低

⑶河流与地势高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已知河流流向也

4.水库大坝的建设:如图1

⑴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

“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⑵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

组成的闭合区域。

5.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

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如图2,公路选线为EHF

6.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内大小的判定:在等值线图,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

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

<单位比W>

河外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

Y

银1系I其它行星系

太阳系f其他

地月系

月球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

分类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同向性、共面性、

巨行星木星、土星近圆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一一特殊性

外部条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适宜的流度日地距

件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天气体

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氮;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只有1/2

亿到达地球,却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对人类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

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

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3.全球总分布趋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

素、地势高低、天气状况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外分层

光球黑子:光球上某块地方温度较低的地方,周期11年,是太阳活

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色球上某块地方突然增大增亮,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

示,与黑子的出现相关常出现在耀斑之后

日冕太阳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

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

区的夜晚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一一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运动方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向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运动速点为零。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度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

/h)o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

运动周分4秒分10秒

期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

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1.昼夜交替2.地方时3.沿地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

义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变化3.产生四季和五带

读图要求:⑴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

位置的差异;⑵把握公转方向;⑶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依据:1月初,地球运

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地球公转图示

毒钺3月21日)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1.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

强调: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范围是由黄赤交角大小决定的。

^ZVVVVVVVVVVVVVVVWVWWWWWWWW'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一一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7S,则地

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一一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

地轴右偏右冬。如卜图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一一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一一地球自

转。

2.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

线,反之是昏线。

3.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晨昏线。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

赤道,自东向西运动。

4.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z

6.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V0°,晨昏线上=0°o

7.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㈡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即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桓回。经度每

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旱,表现为地方时的值越大。

•XAAXAZX.WWW

拓展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1时。晨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

地方时为发时;昏线在赤道上与之相交的经线,地方时为时。

区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人们将全球划分为红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

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一,又称标准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与该时区各地的地方时相差最多

不超过生小时。中国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英国为0

时区(国际标准时间,也称世界时)。

㈢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即1800经线(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这里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东侧为西12区,日期晚一天;西侧为东12

区,日期早一天)。掌握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规则(东减西加)。

注意: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有几处折线(弯曲)。

㈣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

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既1°=4分钟)

2.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七已知地方时±4分钟义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一一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

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一一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㈤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一=已知地的区时土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②时间差的计

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③加减

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

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闪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定日期: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⑵北极圈出现极夜

(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时间计算:⑴找特殊时刻点: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②昏线

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④平分夜半球的

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一0°;夏至日一23°26'N;冬至日一230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顺着物体前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力,纬度越

嵩偏转越大

2.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

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3.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学会比较不同纬度地点的昼夜长短。以北半球为例:

春春

—►夏至—■►分—►冬至

分分

昼昼长昼最昼长昼昼短昼最昼短昼

夜于夜长于夜夜于夜短于夜夜

昼渐昼渐夜渐昼渐

长短长长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

日,北半球各地昼长

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

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

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

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⑴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地方时的11时。太阳直射点所

在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亚。

⑵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⑶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

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赤道在春

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

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一一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

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

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六、四季更替和天文五带

1.四季变化: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

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

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四立”为起始点。(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天文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

规律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

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

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波

地震传播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波速度

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

纵快固体、液体、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

波气体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

降。

2、地球内部圈层

圈层位置厚度特点

名称

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平均厚度约17km,海洋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

6km>陆地33km

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2800多km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堡界面之间(岩浆发源地)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3400多km外核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①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在三态物质中都可以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

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

②两个界面:莫霍面(平均17km。)古登堡面(2900km)0

③三个圈层: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分上、下地幔)、地核(分内、外核)。

3、地球外部圈层及特点:

地壳以外由大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

圈层。

速度(千米/秒)平

平面

镁层

E

流层

4软

外部特点

圈层

大气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随高度增加大气密度下

圈降。2000〜3000千米高空为大气上界。

水圈由三态组成,按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

物水。

生物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生态系统中

圈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4、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km。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大⑴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

气被地面吸收。

受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执/、、、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①多云的阴天夜晚气温不会太低是因为云层厚大气

气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逆辐射强

温热量,向上的部分散②十雾九晴: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空气中

室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水汽易凝结成雾滴

效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③青藏高原光照强但热量不足的原因:青藏高原空

应射,把热量归还给地气稀薄,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光照强;夜晚大气逆

面。辐射弱气温低。

・过程:太阳暖地面f地面暖大气f大气还地面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一大气的温室效

3.太阳辐射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4.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分气温随高度气流状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

层变化况

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天气现象

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

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

高层大存在电离层(无线电

气通讯;太阳活动干扰

短波通讯

二.热力环流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地面冷热不均一大气的垂直运动一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A'―■♦上/高值

海"人"一岁弓」*

异一大气的水平运动冷热

2、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

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专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右

图: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DABC,温度由高到低是ADBC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

面下凹。

2..代表类型

城市风成因:人类活动意义:(1)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布局在下沉距离

释放大量废热导之外,避免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市;(2)卫星

致城市的气温高城应建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交叉污染。

于郊区

白天:陆地温工工"夜晚:陆地气

温比海洋或?*低,

度高于海洋,

元7

海陆风吹海风。吹陆风。

白天山♦夜晚山

..»

坡增温•、/以

坡I',•”冷A迅速

山谷风冷却,

强烈,空・畸flh

气沿山坡爬升形成谷风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3.大气水平运动(风)

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摩擦力

类型成因风向特点

理论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高空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

中的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

风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右偏,南半球左偏

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低纬环流一中纬环流一高纬环流

•七气压带+六风带极地高气生°

6。/副极城很黑层管、

气压带=.///中殊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名称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1//5纬信风带\

藕低气压带__j

影响\、、、低探信风带/

30\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西风带,

赤道低压0°附近热力受热膨胀上升高温多雨

、到极地低气压带/

607^蜒您带/

-H4-

市作用极地高气压90°

副热带高南北纬动力受空气重力作用炎热干燥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

压带30°附近作用下沉

副极地低南北纬动力冷暖气流相遇,温和湿润

压带60°附近作用暖气流抬升

极地高压南北纬热力冷却下沉寒冷干燥

市44+:90°附近作用

风带

名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南半球

低纬信风东北风东南风炎热干燥

中纬西风西南风西北风温暖湿润

市-H4-

极地东风东北风东南风寒冷干燥

巾-H4-

重点把握课本图中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形成的过程

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移5°左右):夏至日北移,冬至日南移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

性移动

二.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时间亚洲大陆太平洋

七月:北半球副亚洲低压(又称印度夏威夷高压(西太

热带高压带被大低压,)平洋副高对我国夏

陆上的热低压切季天气影响显著)

一月:北半球副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阿留申低压

极地低压带被大一西伯利亚高压,对

陆上的冷高压切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

断著)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季风环流

⑴东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夏季东南风,湿热;冬季一东北风,干冷

⑵南亚季风

•成因:(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带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

•季风:夏季一西南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湿热;冬季一东北风、受副热带高副

气压带控制,干暖

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

一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一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一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一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一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

季风控制)交替

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4—5月(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出现春旱;6月(夏初)

带位置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此时长

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

副高异常对我国水旱副高(夏季风)势力弱,南涝北旱;副高(夏季风)势力强,

灾害的影响北涝南旱。

三.风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一一气候类型(成因和特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

(1)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一一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一一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

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2)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一一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3)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4)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类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典型地区植被

热带

热带雨南北纬10°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亚马孙河流

雨林

林气候之间多雨域、刚果河流

域、印度尼西

热亚

-H4-

热带草南北纬赤道低压带和信干、湿季明非洲中部、巴稀树

草原

原10°〜南风显西、澳大利亚

气候北纬回归线带交替控制交替北部和南部

之间

热带季南北纬海陆热力性质差全年高温,印度半岛、中热带

季雨

风气候10°〜南北异;气压带、风旱雨两季南半岛林

回归线之间带的季节移动

大陆东岸

热带沙南北回归信风带和副热带全年高温,撒哈拉、阿拉荒漠

漠线〜南北纬高压带交替控制干旱少雨伯半

气候30°大陆内岛、澳大利亚

部和西岸中西部

亚热

亚热带南北回归海陆热力性质差夏季高温我国秦岭一

带常

亚季风气线〜南北纬异多雨,冬季淮河绿阔

叶林

/执八、候350大陆东低温少雨以南地区

巾444-岸

亚热

地中海南北纬副热带高压带和夏季炎热地中海沿岸

带常

气候30°〜西风带交替控制干燥,绿硬

叶林

400大陆西冬季温和

岸多雨

温带

温带季南北纬海陆热力性质差夏季高温我国华北、东

落叶

温风气候35°〜异多雨,北阔叶

市550大陆东冬季寒冷朝鲜半岛、日

岸干燥本

草原

温带大南北纬终年受大陆气团冬寒夏热,亚欧大陆、北

或荒

陆性气40°〜控制全年少雨美漠

候60°大陆内大陆的内陆

部地区

温带

温带海南北纬全年受西风带控全年温和西欧

落叶

洋性气40°〜制多雨阔叶

候600大陆西

大气环流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季风环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