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书愤》-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书愤》-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陆游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自南宋以来的近千年里,诗歌领域中充斥着颓废、萎靡的风气。

兵魂销尽国魂空:民族的战斗精神已消磨殆尽,国家、民族的活力几乎枯竭。

集中什九从军乐:陆游诗集中十分之九是描写从军的快乐,抒发战斗豪情的。

亘古男儿一放翁:从古至今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只有陆放翁一人。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背景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再读诗歌,读懂句意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精读诗歌,分析鉴赏1.诗歌的首联塑造了诗人怎么样的形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英雄年少,北望中原,满腔爱国热忱。诗歌的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以为倾力报国,国必成全。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分析其在写景上的特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分析其在写景上的特点。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因情造景、托物言志写景的手法:顺序:上——下;左——右;远——近感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动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结合色调:冷色,暖色《诗经》:赋(铺陈)比(比喻)兴(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修辞手法:联想、想象、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象征、对比、对照白描(刻画形象)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分析其在写景上的特点。这两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却因为“世事艰”而不得收复河山,其中的愤恨不言而明。这一联运用了白描的手法。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中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檀道济(?-436),南朝宋将领。祖籍高平金乡,出生于京口。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被收捕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片刻间便饮光一斛酒,脱帻投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当时流传著一首歌谣:“可怜白浮鸠,枉杀檀江州”。檀道济死的那一天,京城地震,还生长出许多白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中用了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作者以檀道济自喻,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老鬓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塞上长城”,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既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既有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又有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空”“已”二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空”,成空,空谈;“已”,已然,已经。“空”字形象地写出了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沉重的失落感;“已”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功业未就、人已衰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字透露出诗人一腔忠气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悲愤之情,“空自许”和“已先斑”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含有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称道《出师表》的诗句:“《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书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秋》“《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诗人以诸葛亮自况。既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又是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主和派偏安一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年华空老无人领兵愤!诗人为何《书愤》?结合全诗分析人物形象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爱国,少怀壮志,意气风发两鬓斑白,壮志未酬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5.结合全诗分析人物形象爱国,少怀壮志,意气风发,两鬓斑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