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行为主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1.gif)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2.gif)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3.gif)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4.gif)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876965f550276f661875ee91e54c1f7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内涵和分类。2、了解国家利益的根本内容以及冷战后中国的国家利益。3、了解国家力量与综合国力的概念以及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定量化比拟。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概念1、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物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在这一系列实体中,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当代国际社会,国家已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主体,国际关系行为主体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2、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具备的根本特征〔1〕必须拥有一个实体,并具有较稳定的组织构造和形式。〔2〕必须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3〕必须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二、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类型主权国家〔一〕主权国家——国际关系最根本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活泼、最积极的主角,是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根本单位。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对外活动的责任承当者,是世界政治中唯享有对外主权的行为主体。“主权〞定义源自西方,是近代国际体系的基石,其核心是一个国家自主决定内外事务。1、主权国家的构成因素人口居民〔主权国家的根本要素领土包括领水、领陆、领空〔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围〕政权政府组织〔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主权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的特征。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最根本的因素。2、主权国家的根本权利独立权:按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包括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两方面。平等权:主权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防御权和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和事物以及境外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具有的管辖的权利注意不要忘了应该承当的义务。中国领海内开发油气资源引发中日东海划界争端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大陆架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水产、石油、天然气以及稀有矿产资源。近年来,我国勘探人员先后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发现了7个油气田。〔二〕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2〕非政府间国际组织〔3〕跨国公司1、国际组织的含义: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民间团体及个人出于*种目的,依照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各种跨越国界的多国机构。国际组织是跨国性的组织机构,是在特定的宗旨、目标、规则下连接起来的自组织体系,是联系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国际组织在世界政治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国际组织的分类以目的、任务为标准依据——政治性、专业性两类以活动区域为标准依据——世界性、区域性两类以活动主体为标准依据——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两类结论:无论就其数目或影响而言,国际组织将会持续开展,但并不会影响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主体地位。3.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重点〕〔1〕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蔓延。
〔2〕促进世界经济的开展。
〔3〕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上,国际组织的作用不可替代。
〔4〕在促进社会进步、保障人权方面功不可没。联合国1、联合国的创立和开展联合国创立的历史背景:联合国成立的具体时间: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的开展:经过半过世纪,由51个成员国开展到现在拥有193个成员国2009年中国一贯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根本框架,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第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三,坚持可持续开展原则;第四,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国家利益是外交和国际关系中最持久、最核心的概念。追求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利益被认为是任何国家外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外交的目,而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早已成为人人皆知、人人信奉的外交“座右铭〞。第二节国家利益一、国家利益的内涵〔重点〕1、国家利益——但凡满足国家生存和开展需要的便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国家关系的根本动因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汉斯.摩根索认为“生存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构造现实主义学派代表:沃尔兹“国家利益包括三种内容——生存、独立、经济财富〞——新自由主义:基欧汉“集体自尊’——建构主义:温特二、国家利益的根本要素〔重点〕一是平安利益,包括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政治、经济平安以及人民的生存不受侵犯,这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二是经济利益,即开展国内经济和加强对外的经济等联系,增强对外竞争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三是政治利益,如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以及扩大这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四是文化利益,是指民族国家维护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文化的民族性、独立性及民族的凝聚力等。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是: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开展及国际参与。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根本动因。〔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构成了国家间互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从局势动乱的利比亚撤出35860名同胞,我国既创造了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和力量。在此过程中,我海军“**〞号导弹护卫舰和空军4架“伊尔76〞运输机,首次参与撤离海外公民行动,获得了普遍赞誉,也给我们以启示。在全球化已经渗入国家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背景下,如何对待国家利益的开展和变化,如何以世界眼光对待军队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美国国家利益2000年?美国国家利益?的研究报告,将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确定为以下五项:(1)预防、阻遏和减少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对美国外乡及其海外驻军的攻击;(2)确保盟国的生存,以及在建立一个有利美国及其盟国兴旺兴旺的国际体系时,他们能够积极地与美国合作;(3)防止敌对大国的兴起,防止美国周边国家的崩溃;(4)确保重要国际体系的有效〔贸易、金融市场、能源供给和环境〕;(5)在不违背美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与可能成为美国战略对手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建立建立性的关系。生死攸关的利益:预防和降低美国及其海外驻军遭受核、生、化武器攻击的威胁;保证美国盟友的生存,并确保其与美国的积极合作,塑造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体系;防止美国周边出现敌视美国的强权或崩溃的国家;保证全球主要体系如贸易、金融市场、能源供给和环境体系的活力和稳定;与可能成为美国战略对手的国家〔中、俄〕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富有成效的关系。极其重要的利益包括:预防和降低来自核、生、化武器的威胁;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系统的扩散;鼓励有关国家接收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机制,和平解决或处理各种争端和冲突;防止重要地区特别是波斯湾出现地区霸权;促进美国盟友和朋友的福祉,保护其免遭入侵;促进西半球的**、繁荣与稳定;在重要地区防止、控制和完毕冲突;在与军事有关或其他战略性关键技术领域,特别是信息系统方面保持领先;防止大量移民涌入美国;镇压恐惧主义〔特别是国家支持的恐惧主义〕、跨国犯罪和毒品交易;防止种族灭绝。重要利益包括阻止外国大规模侵犯人权行为的发生;在不引起动乱的情况下,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国家大力推行多元化、自由和**;在战略上的次要地区,防止与完毕冲突;保护被恐惧组织作为攻击目标或人质的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平安;减少贫国与富国间的经济差距;防止美国海外资产被当地政府收归国有;提高关键性战略行业的国内生产能力;保持国际信息传播领域中的优势,保证美国价值观对外国文化的持续影响;促进国际环境政策,使之与长期的生态开展要求相适应;通过国际贸易与投资,促进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次要利益包括:平衡双边贸易赤字;促进世界**开展;保护世界各国领土完整及特定的政治体制;促进美国特种经济部门的出口。美国在中国、日本、东亚的国家利益生死攸关的利益是:与东亚主要潜在战略对手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确保韩、日保持独立、自由,并在重要的全球和地区性问题上与美积极合作。极其重要的利益是:继续保持**海峡和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实现符合美国利益的中日持久和解。重要利益是:中国等东亚国家继续向**和自由市场迈进;东亚市场进一步向美商品、效劳和投资开放;和平解决南海、钓鱼岛等争端。三、国家利益的作用〔重点〕1、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根本着眼点。2、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3、国家利益决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4、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工具。四、美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目标就是在全球建立霸权统治第一,确立美国在世界*围内的领导地位。第二,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模式,推行全球资本主义化。第三,建立以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平安构造。第四,利用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机构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效劳。吴建民:外交“大智慧〞就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开展中国家是根底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中国外交政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中国外交工作将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第三节国家力量一、国家力量与综合国力的概念〔重点〕国家力量也可以称为综合国力,它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开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底,是保卫本国利益的根本依靠,是实现国家意志目标的主要能力。也是制定国家战略的主要依据。二、国家力量的构成要素两大因素:可估量的力量:面积、人口、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有形因素不可估量的力量:国民意志、社会制度、政府效率、外交影响、战略决策水平和战略控制能力。国家力量:物质力量〔1〕资源力量。〔2〕经济力量。〔3〕军事力量。〔4〕科技力量。精神力量〔1〕制度吸引力。〔2〕文化感召力。〔3〕政府组织力。〔4〕民族凝聚力。〔5〕战略推动力。在衡量一国的综合实力时,主要考察其:政治实力:主要指政府的组织发动能力和领导人的能力。经济实力:一般包括工农业的生产能力与水平,第三产业的开展状况,资源的拥有、开发和利用,金融、外贸实力,以及参与世界经济的能力等。军事实力:包括武装部队及其装备的数量、质量与战斗力,迅速部署的机动能力,以及军事科研与生产的能力与水平。其中,是否具有核力量是衡量军事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科技能力:科技能力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根底科学研究。二是科技创造。三是创新开发。近年来日本和美国享有的专利数量之和,已占到全球专利总量的60%以上。国际影响力:指国家以非强制手段影响国际环境及他国意志和行为的能力,在国际政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确定国际议程的能力。设定国际议程的能力是指这个国家提出的*个问题或建议能否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响应。遭遇“9.11”袭击之后,美国政府提出,恐惧主义是对世界平安的最大威胁,是国际社会面对的最大的敌人。美国的这一判断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同,这就表达出美国较强的设定国际议程的能力。国际影响力是指国家以非强制手段影响国际环境及他国意志和行为的能力,在国际政治中主要表现为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确定国际议程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中国软实力正不断上升过去,对一个大国的考验是其在战争中的实力,而今天的界定不再强调军事力量和征服。技术、教育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在国际权力中变得日益重要。——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当今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25%是文化企业,其出口额在2000年就到达了720亿美元。从1996年开场,美国文化产业的出口超过了航空业、重工业等传统工业,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到达其GDP的30%。日本虽然是汽车工业大国,但在2000年,其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汽车业,2003年的增长率已达两位数,出口额超过了钢铁工业。纵观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占了5%,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开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开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开展活力,繁荣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本建成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开展的功能,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软实力在国际政治比赛中就是力争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更关键的在于屈人之心。未来国家间比赛更多的是比谋略,比无形的力量。在现实国际社会中,软实力的竞争更为残酷,更加隐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是综合性的,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乘积。因此,当软实力全部丧失时,国家的综合国了就等于零。中华文化是孕育了5000多年的文明结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作为早期文化格局中的一极而自立于东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薀和传统,从诗经、楚词、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无数经典,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它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丰富而坚实的精神世界,在东方大地上闪耀着伟大民族的绚丽光荣,对世界文化开展作出过出色的历史奉献,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格局中,具有其它文化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以及处理与邻国关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文化曾经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辉煌,从丝绸之路、*骞出使西域,到*和下西洋,中国不是建立在武力根底上的强行掠夺,而是依靠自己文化的感召力影响了一个又一个邻邦。这种感召力依靠的是一种先进的恒久弥新的文明。中华文化的辐射圈除了外乡还远及东北亚、东南亚、西亚。*和下西洋的壮举及著名的丝绸之路把中华文化远播非洲及西欧大陆。“古代中国不曾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但却对它们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形成一个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这一方面在于古代中国高度兴旺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更在于中国的文化及生活方式等对周边民族和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同化式力量’。〞奥运表达了中国人对世界的善意。开幕式上那些精彩的画面,包括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反响了中国人自古以来愿意和世界和自然和睦相处的心态。开幕式把“和〞作为一个主题词,放在画卷卷轴的中央,看懂了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人举办奥运会的中国元素。**世博让世界更理解中国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长达184天的**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总入场人数7300多万人,**世博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际展览会。**世界博会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的估计可持续10年,在文化上可能将影响一代人。大学的王逸舟教授指出,如果没有软实力,比方没有观念、体制、文化的支撑,单靠硬件方面的建立,国家的建立与开展很难持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世界上富国有两类,一类就是仅仅靠资源富起来的,另外一种就是通过几百年的科技创新、技术革命、工业开展开展起来的。比照这两类富国就会发现,前一类富国可持续性比拟差,一旦资源枯竭,无法再支撑这样富足的生活以后就没方法了。后一类是通过不断推动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软实力的建立,通过国民素质的改善而开展起来的。软实力提升的国家,硬实力也能够长久保持。王逸舟:设计21世纪中国国际新形象一是富强文明的中国、二是**自由的中国、三是统一完整的中国、四是完全负责的中国。一个国际形象不佳、严重与国际规*脱节、不懂得使用国际规*语言的中国是刺激产生“中国威胁论〞的温床;相反一个懂得国际规*,了解国际文明根本准则和全面遵守国际规*的中国,将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被世界各国尊重,消除和化解“中国威胁论〞,并让许多国家觉得中国具有道德感召力和号召了,并具有世界级领袖的“魅力〞。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的现实困境中国大国地位,带来的不仅仅是全球影响和博弈实力,更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也意味着要经受更多关注和挑剔。当今的“妖魔化中国〞、“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使中国国际形象面临严峻的现实困境,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来塑造国际形象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需求。1、中国的迅速崛起让西方价值观占支配地位多年的国际社会受到震撼、感到不安,尤其是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还存在大量的疑惑和误解。中国就像一个巨人,一夜之间就站在世界面前,大家还看不清这个巨人的真实面貌,摸不透他的性格,怎么能不感到惶恐不安呢.这个面貌就是国家形象,这个性格就是文化软实力。中国自身对当代国际社会的认识和把握有待深入,在运用国际通用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意图和魅力,吸引和说服国际社会这一方面还很欠缺。2、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有意无意的曲解、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这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声誉,干扰了西方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它也正成为一些国家竭力“妖魔化〞的对象。“中国威胁论〞在西方政界、舆论界甚至民间甚嚣尘上,如亨廷顿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形成了更根本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与“中国威胁论〞看似矛盾实质一样的思潮“中国崩溃论〞又开场在西方世界流行起来,近年来,中国搞“新殖**义〞的论调也纷纷出现。3、中国现在是“树未大,先招风〞。在我国开展过程中,不可防止的存在一些与其他国家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开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作为保障,世界上一些国家将中国看作“经济怪兽〞,认为中国不仅庞大,而且胃口贪婪,难以满足,将其它国家的就业时机和资源吞噬,造成了全球的粮价、油价纷纷上涨,它们因此对中国产生忧虑和恐惧。“中国人买什么什么便价格飞涨、中国人卖什么什么价格就不断下跌〞,中国经济越开展,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越高,外部担忧越是上升。美国高盛公司咨询参谋J·C·雷默(JoshuaCooperRamo)认为,如果人们对一个崛起中国家的反响是“恐惧〞,则他们对该国的看法就不可能是正面的。4、中国国内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导致中国形象受损。““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拉大、环境在恶化,还有社会不公正、腐败现象等,这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是国际社会攻击中国的软肋。面对这些挑战,中国一方面要学会应对外部威胁,消除误解,防*以此对中国的遏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贯彻科学开展观,实行可持续开展,就要求在集中精力开展自身硬实力的同时,还需要从软实力的建立上下手,真正立足于“高地〞,站得稳、看得远、更好地承当国际责任。中国所需要的不仅是将自身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强。中国国家形象片将全球播放30秒阐释中国精神“软实力〞。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表达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开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表达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的特点:实力分类行为方式根本工具与资源政府政策军事实力〔硬实力〕强迫、威慑、保护威胁、威力强迫外交、战争、结盟经济实力〔硬实力〕引诱、强迫奖赏〔酬谢、给予好处〕、制裁援助、贿赂、制裁软实力吸引、设定议程价值观、文化、政策、制度共众外交、双边与多边外交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立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反映我国正以新的思维来考虑文化和国际关系的问题,目的是使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树立一个更加开放,更有亲和力的新形象,为世界文明作出更大的奉献。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软实力的开展。改革开放、和平开展道路、和谐世界,新平安观的等一系列新思想提出,就是我国软实力开展的最好表达。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3年9月25日,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全长142公里。这是我国国内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按照国际标准新建的现代化交通工程。图为京津塘高速公路**段。三、综合国力的增长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2010年综合国力排名?2010国际形势黄皮书?对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展了分析评估,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领土与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军事、科技五个直接构成要素,以及社会开展、可持续性、平安与国内政治、国际奉献四个影响要素。11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排名顺序为: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印度、意大利、巴西。中国综合国力排名第七,前三甲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军事实力列第二。而在军事实力指标上,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位列三甲。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科文献出版联合发布2010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透露了上述信息。国际形势黄皮书:美日德综合国力居三甲中国第七黄皮书指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美国除了在社会开展、可持续性和平安与国内政治三项上得分较低外,在其他工程上都居于前列。其中,经济、军事、科技和国际奉献四项都居第一位,资源居第二位。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如果评估其先进程度,则领先优势就更大了。日本作为总排名第二的国家,除了领土与资源、人口这两项得分极低,军事力量较弱之外,其他工程都位居前列。由于本报告对军事力量的评估只计算了量的指标而没有考虑质的因素,而日本军事力量具有典型的少而精的特点,因此日本的军事地位实际上也应比现在的排位更高。俄罗斯与中国排名居中游,分列第六、第七,是因为多数工程的评估得分居下游。俄罗斯的长项是领土与资源,中国的长项是人口。俄罗斯与中国在军事上分列第三、第二,主要是因为军队人数多,装备数量大,且军费能排在中上游。不过,从整体上看,两国军事装备〔特别是常规武器〕的现代化程度是落后于西方兴旺国家的,与美国更是相距甚远。中国人口众多,尽管能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基数过大也是明显的问题,而且中国现在已经出现了老龄化的问题。就弱项而言,两国都很多,这些都是在未来开展中需要关注的方面。2、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定量化比拟克莱因的国力方程:〔重点〕Pp=(C+E+M)*(S+W);〔物质因素〕〔精神因素〕Pp—PerceivedPower代表综合国力C—C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 《误差与偏倚》课件
- 2024年上半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范文
- 客服工作计划其他工作计划
- 市场营销部工作计划书工作计划书
- 社团部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
- 地理环境保护教学计划
- 提高教学质量计划与措施
- 2024企业安全生产的下半年工作计划
- 乡镇脱贫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 预防医学模考试题(附答案)
- 精神病药物与药物性肝损伤
- 自动售货机项目营销计划书
-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课件(新教材)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英语试题及答案指导
- 老年病人重症护理
- 餐饮服务电子教案 学习任务5 斟酒技能(1)-徒手斟酒
- 2024年度工作总结模板
- 期末练习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2024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 数字营销学课件 5第五章 顾客画像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