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_第1页
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_第2页
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_第3页
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_第4页
第三部分“十五”“211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一)总体水平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进一步彰显“九五”“211工程”总结出的四大运行管理机制(科学管理与民主决策机制、特色与综合互动的学科发展机制、效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以体制创新带动发展的项目推进机制)的基础上,突出了重点建设的辐射带动和境内外智力的交融与互动作用。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基本构筑起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通过实施“筑峰人才工程”,基本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海洋药物、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四个实验室被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体系进行建设,物理海洋、海洋药物实验室列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的核心功能实验室;重点学科项目已基本构筑起了接近国际水准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校特色学科的优势地位更为突出,并带动了学校海洋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以及其它学科的发展和文理交叉融合,学科结构和布局得到明显改善,学校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同类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提高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海洋科教事业的总体实力。“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跻身“985工程”建设行列,为实现学校在2010年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学科建设我校“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任务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5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强学科布局结构调整,构建适应新世纪学科发展趋势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建设的具体指标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4-5个,博士点增加到20-25个、硕士点增加到60-65个”。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我校特色学科的优势更加突出,物理海洋、水产养殖学科整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些相关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校的“比较优势”学科;学科交叉、特别是文理交叉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并再次显现了其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强劲作用。“九五”“211工程”建设期间,我校学科建设的四个项目分别是物理海洋、水产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化学,其中前两个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通过“九五”建设,“十五”之初,学校的学科建设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原来在物理海洋学科中孕育发展的海洋环境学科已经壮大,海洋生物学科综合实力加强。因此,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将重点建设范围扩大到物理海洋、水产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5个学科,学校以这5个重点学科为核心,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安排了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5个建设项目。按照“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持续强化建设既定项目外,还适时地依托“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项目,以“滚动进入”的方式支持“海洋工程关键技术”重点建设,依托“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项目,支持“海洋特种材料”作为“学科特区”进行重点建设。通过持续强化建设,学校物理海洋、水产养殖学科整体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海洋生物学、海洋药物、海洋化学等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位置。2003-2004年,我校8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评估,其中海洋科学、水产两个学科排名第一,食品科学与工程排名第三,大气科学和药学分列全国第四和第八,环境科学与工程排名第十,我校进入前五名的学科数名列高校第27位。“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一个显著效益是“学科特区”建设取得成功。根据海洋事业发展对特种海洋材料的迫切需求和青岛市新兴产业群规划,依托“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项目,在原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研究海洋防腐材料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支持“海洋特种材料”作为“学科特区”进行重点建设,设计制备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锆(ZrO2(3Y))陶瓷复合材料可大大提高其高温耐蚀性能并与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结合状态,成果获得了2005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为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新型材料支撑,同时作为一项军民两用技术,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社会效益,为增强我国相关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另一个显著效益是文理交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海洋大学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山东大学迁址济南后,人文社会学科曾一度空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海大是比较薄弱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我校开始文科的恢复和发展,到“九五”结束时,已经建立了语言文化、经济、管理、法学等比较完整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海洋文化、海洋管理、海洋经济与海洋法学四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已经初露端倪,并成为我校“九五”“211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十五”“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虽然没有专门安排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但按照“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明确提出了“秉承丰厚的文化底蕴,发掘和提炼海洋文化精粹,遵循文科发展的自身规律,努力促进文理交叉,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着力促进文理学科交叉、特别是与海洋和水产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2005年结束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评审中,我校申报的以海洋和水产为其特点的农业经济管理、环境资源法学以及会计学3个博士点获得批准,实现了我校文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其中前两个点就分别是经管学科与水产养殖学科交叉、法学与物理海洋和环境科学学科交叉的成功范例。目前,我校海洋法学、海洋经济与管理、海洋政治、海洋历史与文化等文理交叉、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学科已经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作为“二类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学校“985工程”二期进行重点建设。我校人文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学科整体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取得的效益还突出地体现在我校学位点的长足发展和结构优化上。“十五”期间,我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3个发展到6个,博士点由15个发展到44个,硕士点由41个发展到131个,新增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1个农业推广专业学位领域,建成MBA和MPA专业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达到7个,远远超过了预定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4-5个,博士点增加到20-25个、硕士点增加到60-65个”的计划目标。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的学科门类由3个(理学、工学和农学)增加至6个(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法学),硕士学位点覆盖的学科门类由8个增加至10个(增加了历史学和教育学),博士、硕士学位点覆盖的一级学科数由24个发展到39个。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学校特色学科的优势更加突出,并带动相关学科得到很大的发展,“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印证。(三)人才培养1.本科教育《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本科教育的基本建设任务是:“在‘十五’期间,本科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加强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强化我校特色学科的人才培养优势,加强海洋科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改革考试方法和教材、教学用书选用方法。注重教学研究,改进教学管理,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十五”“211工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围绕本科教育建设任务,结合本科人才培养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状况,依托“十五”“211工程”建设,特别是对数字化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海上流动实验室的投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梳理了办学理念体系,明确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创造性地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调整了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了课程体系,强化建设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专业概览课程、名家系列课程;完成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后续建设工程,连年列专项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专业教学实验室,启动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系统构筑了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建立起了支撑教学运行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系统等等。四年来共招收本科学生8000余人,培养本科毕业生700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发展到10000余人,是“十五”“211工程”实施初期的1.5倍。全校师生员工更新了教育观念,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本科教育发展机制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了“211工程”建设对本科教育教学的直接支持和辐射带动作用。(1)构建了以“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在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两对矛盾:第一个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和就业市场上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之间的矛盾,即:一方面强调要厚基础、宽口径,要加强通识教育,另外一方面,就业市场对学生的工作技能、甚至工作经历又有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专业身份是相对固定的,而学生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自我认识的变化,专业兴趣和职业取向是可能变化的。这两个问题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那就是如何建立起符合实际的本科教学运行新机制。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一般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是协调两对矛盾、适合实际的思路,因此明确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建立了“学业的模式识别”和“学业贴近度”的概念,构建了以“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自2003级新生开始,学校全面启动了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有两点:即“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学业识别是指将每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作为一个标准模式,将每一位学生所修的所有课程和所得学分作为一个待识别模式;通过逐一比较待识别模式与标准模式的匹配程度,即可定量给出学生某一时段所修学业与学校开办专业之间的“贴近度”(0<贴近度≤1)。识别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学校及时向学生通报学业识别结果,这为学生选课、自主学习和通过选课学习调整自己的专业志向和职业取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实行3—6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建议学习年限为四年。学生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制则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学业的识别结果来确定学生的实际主修专业是什么,是否能够毕业和从什么专业毕业。当学生所修学业与学校开办专业之间的“贴近度”等于1时,表示学生达到了相应专业毕业的要求。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具有两个显著的特色:第一、实现转专业的“自主性、动态、柔性化”。实行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淡化了专业界限和学生的专业身份,提供学生选择专业和发展特长的机会和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新体系中,学生的毕业专业不再是固定和“刚性”的,而是由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渐发展而形成的,是由学生学习了什么样的课程来决定的;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实质上就是自主选择学习专业;学生自主完成所选学业的过程,就是形成自己毕业专业的过程。第二、具有“自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通过新的运行机制和网络支撑平台,新体系将“细胞”(教师和学生)、“组织”(基层教学单位)和“机体”(学校)有机地联系起来,他们之间的网状信息交流和相应的教学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他们之间的相互激励,都标志着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和自适应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是对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这项工作(以“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的建立)2005年获得第五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调整本科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精品课程建设随着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也愈显突出。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五”期间,学校确立了“顺应潮流、反映需求、优化学科、加强综合、崇尚人本、突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方针,系统地进行了学科专业调整。新增设专业主要从三个方面着眼:第一、依托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培育交叉学科,如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第二、注重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适应人才市场变化,如增设了通信工程、物流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等专业;第三、考虑到学校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的要求,增设了如教育技术、音乐表演等专业。到2005年,设置本科专业总数达到71个,涵盖理、工、农(水产)、医(药)、经、管、文、法和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理科、工科、文科三类学科的专业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调整后,在继续保持海洋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文科和工科专业有所加强,专业布局和学科结构日臻合理,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的同时,学校全面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确立了“二四三”结构的课程体系,即全校本科课程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每个专业的课程按照“本科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工作技能教育”四个层面进行设置,每个层面分别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不同修课要求的课程。在本科通识教育层面,特别增设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社会与行为科学、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学与传统文化、美学与艺术等六个领域的通识限选课程,并通过立项资助的方式予以长期建设。“十五”期间,学校大力加强全校性本科通识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力度。对大部分本科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开展分级教学、分类教学和分层次教学,实行按学期重复开课和四年不间断开课。在持续重点建设“两课”、数学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的基础上,学校有计划、成系列地建设了一批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精品课程,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专业概览性课程,学科史类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在海洋科学等专业开设了由国际学术大师讲授的学科前沿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建立了“名家课程体系”,由国内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和文学教育家来校,按照教学计划教授本科课程。我校较为完善的教材建设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3)系统构筑了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学校配套建设了“世行贷款”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以物理、化学与环境化学、生物、电工电子学和多媒体实验教学中心为主体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利用“十五”“211工程”建设子项目“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开发了一批综合性、研究性的基础实验教学科目。启动了以“建设创新型本科专业实验课程、构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为基本内容的实践教学改革,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三年来已连续投入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扩建、改建和新建专业教学实验室40个,与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一起,形成了我校较为完整的实验教学的支撑体系,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经过试点探索,全面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OUC—SRTP)”,延伸课程与课堂教学,形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强力支撑,加大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据统计,“十五”期间,我校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考试,获得了包括“挑战杯”、“数学建模比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项全国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励数十项。(4)着力建设三个人才培养基地,强化特色学科的人才培养优势我校承担着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学、海洋化学专业的建设任务。“十五”“211工程”启动后,通过“十五”“211工程”投入和学校自筹资金,更新了“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实习船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极大提高了其海上实习教学实力;海洋学系还通过每周一次的青岛近海环境观测调查、安排学生参加大型科学考察计划和国家海洋调查任务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国家组织的基地检查验收中,我校承建的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学、海洋化学)建设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获批正在实施新一轮海洋学与海洋化学国家理科基地基金建设项目。“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05年获得第五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我校“十五”期间新上的一个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也是全国首批36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依托“十五”“211工程”建设对“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三个学科的支持,并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设了鳌山卫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基地,逐步构建起海洋生物研究开发和海洋生物产业经营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5)搭建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支撑系统我校新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和全员参与的复杂体系,它的实际运转要建立在海量数据处理、多重逻辑运算和多用户在线操作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支撑系统是施行新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依托“十五”“211工程”对网络、数字化图书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等项目的支持,学校又投入专项经费,通过两年的持续建设,逐步形成了基于计算机网络和以服务内容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该系统的服务内容和支撑功能主要包括三个群体和五个方面,三个群体分别是学生、教师和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五个方面分别是《学生信息数据维护与学生身份识别系统》、《课程资源网上管理与学生选课申请处理系统》、《教学计划网上维护与学生学业及毕业专业的识别确认系统》、《网络辅助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采用美国毕博公司CERNET-BlackboardLearningSystem)以及《教学电子政务与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学校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始终密切结合教学改革实际,以改革的发展方向引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信息化建设的成就进一步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进一步推动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回顾我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使用情况,我们欣喜地发现,由于这个系统,我们不仅实现了本科教育信息数字化和本科教学运行管理计算机网络化,保障了我校教育信息的准确、通畅,保障了教学管理的便捷、高效,而且实际上,我们还把这项工作推进到了教育资源开发性建设的境界和教育资源使用性运行的水平。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硕果累累:获得第五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张正斌教授荣获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郑荣儿教授、王昕教授荣获首届山东省教学名师奖;有6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有7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有7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有3部教材入选农业部“十五”规划教材;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等等。四年来共招收本科学生8000余人,培养本科毕业生7000余人;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发展到10000余人,是“十五”“211工程”实施初期的1.5倍。2.研究生教育《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我校“十五”“211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建设任务是:要进行合理专业布局,优化学位点结构。按照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学科专业重组与导师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家海洋局所属科研机构和青岛地区科研单位的合作,实行开放式的研究生教育,建立健全研究生课程和学位论文研究的评估制度及评估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到2005年,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为1:2.5。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学位点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应用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得到明显加强,专业布局更趋合理,学位点结构得到优化。通过加强局校合作、校所合作和国际合作,多模式、开放性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基本形成。研究生教育规模较“九五”增加了217%,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已达4566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从“九五”末的1:6.1增加到1:2.5。学校完善了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倡导“学研相长”,激励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生已成为学校科技工作的生力军。2002年以来,我校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分别为14篇和7篇,已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1篇,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1)学位点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专业布局更趋合理专业,学位点结构得到优化“十五”期间,我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3个发展到6个,博士点由15个发展到44个,硕士点由41个发展到131个。学位点数量增加的同时,学位点结构的得到优化,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的学科门类由3个(理学、工学和农学)扩展到6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法学),硕士学位点覆盖的学科门类由8个扩展到10个(增加历史学和教育学)。博士、硕士学位点覆盖的一级学科数由24个发展到39个。新增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1个农业推广专业学位领域,建成MBA和MPA专业学位点。新增加的学科中,应用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得到明显加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高。(2)建立了多模式、开放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局校合作、校所合作,完善并巩固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基于与国家海洋局所属科研机构和青岛地区科研单位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成功经验,为适应我国海洋、水产、大气科学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学校进一步扩大了合作进行研究生教育的范围,我校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水产养殖等学科分别与中国气象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密切合作,建立了中国海洋大学南海(广州)教育科研就地,合作开办海洋环境工程研究生班等。能够集合合作双方优势并有效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与国际知名涉海大学合作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取得重要进展。在中德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校与德国基尔大学和不莱梅大学共建“中德海洋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已基本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对接,在物理海洋学、海洋生命科学和环境海洋学等领域进行“1+1+1”的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正在顺利推进。我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日本同志社大学、韩国群山大学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参与培养的学生可以到国外大学研修学分或获得我校与国外合作大学联合颁发的双学位。在多个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中,我校“绿卡工程”教授利用所在国的研究优势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十五”“211工程”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十五”期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工程硕士拥有9个专业领域(新增了6个),拥有了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四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等。学校一方面加强与国家海洋局及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政府机关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著名企业如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颐中、青岛港务局、胜利油田的合作,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拓展与建设。迄今为止,我校为国家培养各种类型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3961名,为国家海洋事业、“海上山东”建设和青岛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导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四年间,我校博士生指导教师由74人增加至208人,硕士生指导教师由209人增加至426人,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42%增加至63%,平均年龄由53岁降至50岁。为淡化博导身份、强化岗位意识,学校从2005年起实行博导聘任制度改革,对于部分尚未完全达到《中国海洋大学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的要求,但学术思想活跃、发展潜力大、有高层次科研项目的青年教师,试行聘任项目博士生指导教师制度,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导师队伍。通过全国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一系列师资培训和有关院系的多方面努力,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和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校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力量也有明显增强,(4)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完善,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截止到2005年12月,全日制在校生达4566人,其中博士生1170人,硕士生3396人,较“九五”末分别增长185%和230%。获博士学位人数由“九五”期间的127人增长到“十五”期间的373人,获硕士学位人数由“九五”期间的596人增长到2382人。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1:2.5。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学校着力健全研究生课程和学位论文的评估制度及评估体系,学校对学位论文评阅制度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其一是在论文送审前增加了导师填写定量评议表环节,目的是保证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同意提交,并了解导师对论文的评价;其二是重新制定论文评阅书,针对申请不同学位类别的研究生论文制定了不同的评阅书,盲评不合格者不允许答辩,基本合格者延缓答辩;其三,推行两级盲评办法,对于硕士学位论文,学位办把盲评权限下放到各个院系,同时为了保证督促作用,研究生教育中心以20%的比例进行抽查;其四,实施对等送审,即在学位论文送审过程中,具体考虑我校各个专业的在国内所处的水平,把论文送到水平相近或略高的单位评审,保证对学生的公正性。学校从2001年开始开展全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迄今为止,共评选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4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1篇,这对激励研究生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学位授予质量也得以有效地提高。“十五”期间我校不断推进“在科研中培养学生”,研究生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以2004年为例,我校被SCI收录文章数量共计198篇,其中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51篇,占26%;被EI收录文章数量共计70篇,其中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24篇,占34%。2002年以来,我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1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分别为14篇和7篇,较“九五”期间分别增长144%和150%。(四)师资队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的批复》规定,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扩大教师队伍规模,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建设的具体指标是:“到2005年,职工与教师比达到1:1,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80%,其中博士学位达到35%,重点学科达到50%以上”。“十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紧密依托“211工程”建设项目,以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筑峰人才工程”建设为重点,学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目前,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5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68%提高到86.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26%提高到43.5%,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70%,圆满实现了预定的建设目标。“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柔性引智”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术梯队建设,按照"杰出学术带头人+世界知名学者+精干学术群体"模式构建的创新团队显示出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显著提升了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1.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总体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十五”建设,专任教师总量由2002年的789人增加到1214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由42%提高到5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68%提高到86.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26%提高到43.5%,海洋、水产等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70%。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84.5%;圆满完成了“到2005年,职工与教师比达到1:1,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教师达到80%,其中博士学位达到35%,重点学科达到50%以上”的预定目标,顺利实现了师资队伍的代际转移。2.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效显著“十五”期间,通过“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学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学校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人才引进暂行办法》、《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办法》,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重点引进优秀人才和优秀学术梯队,从住房、科研启动、家属安排等方面为优秀人才创造条件,提供优厚待遇。同时,每年设立师资培训专项经费,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荐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出国讲学等,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2002年以来,先后选派400余人次到国内外进修、访问,有200余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教师队伍中,两院院士由3人增加到8人(其中新增全职在校工作2人,双聘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由5人增加到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由6人增加到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由6人增加到7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由3人增加到24人,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进入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人事部、山东省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60余人。3.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具有国际化特点的创新团队初步形成为尽快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构建若干国际化、开放式的创新团队,学校以教育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工程为契机,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筑峰/绿卡人才工程”实施办法》、《中国海洋大学优秀中青年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实施办法》等政策,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吸引学术大师和高层次优秀人才以多种形式来校工作和讲学。现已聘请11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筑峰人才工程”或“绿卡人才工程”岗位教授。通过整合校内外、国内外人才资源,构建创新团队,在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等学科,初步构建成了"杰出学术带头人+世界知名学者+精干学术群体"的创新团队,有力地推动了国家重点学科及特色优势学科尽快融入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促进了若干重点研究方向的“异峰突起”,提升了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4.柔性引智机制基本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初步实现本着“柔性引智、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学术思想、理论和技术为主要目的,采取形式多样的“人才引进”模式,促进了我校相关学科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国际同行接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聘请了9位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名海洋科学家和中青年专家为我校“绿卡人才工程”岗位教授,每年到校工作3个月,与我校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在海洋、水产等优势学科领域构成了国际化创新团队,强有力推动了相关研究方向与国际前沿的接轨;双聘了3位院士到校工作和指导,使我校的相关学科在学科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实现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聘请王蒙先生担任海大顾问、教授和文学院院长,邀请童庆炳、严家炎、柳鸣九等著名学者多次来校讲学,形成了“名家课程体系”,并聘任迟子建、毕淑敏等5位著名作家为我校“驻校作家”,重现了昔日文学大师名人集聚校园的风光,极大促进了我校人文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聘请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先生担任海大顾问、教授和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促进了我校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强化了我校人文学科与国家海洋局的局校合作与共建;并先后聘任了280余名兼职教授和海外客座教授。所有这些,不仅促进了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提高了我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5.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为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本着“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择优聘任,精干高效”的原则,制定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人员聘任办法》等文件,设立了校聘关键岗位、院聘重点岗位和基础岗位,变职务“终身制”和“身份制”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初步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同时实施以“岗位、职责、业绩”为核心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打破了分配制度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在2001年实行岗位聘任的基础上,2004年进行了滚动管理,促进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动态的人事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增强了队伍的活力。(五)科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增强学校承担国家重大海洋、水产科技课题能力,形成几个力量较强的科技创新团队,构筑起代表国家水平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2—3个;以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在青岛组建为契机,使物理海洋、海洋药物实验室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平,通过5个重点项目建设,增建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基础研究进一步得到加强,紧密跟踪国际前沿领域,在源头创新上下功夫,特别在5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所突破,年均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100篇以上,出版专著10部;强化应用研究,提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能力,出一批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在5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年均获批专利10项以上,争取在海洋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等方面取得3-5项有重大影响的应用成果。”“十五”期间,在“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和带动下,我校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显著提高。在凝练学科方向、进行实验室整合的基础上,新建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积极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并于2005年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开始筹建,我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位教授出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实现了我校“973”计划项目“零”的突破;“十五”期间共主持“863”课题88项,主持课题数列全国高校第7位、资源环境领域第1位;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大幅上升,拓展到包括管理科学部在内的所有学部;年度科技经费由2001年的667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58亿元,增长137%。“十五”期间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我校在SCI等三大检索系统上共发表论文1762篇,人均数列部属高校前列。这些成绩都远远超过了“十五”“211工程”建设的预期效益,标志着我校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新的提升,高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技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迎头赶上,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科研水平全面提高。1.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强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构筑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是汇聚人才、形成团队、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十五”期间,学校通过实施“211工程”建设,在凝练学科方向、进行实验室整合的基础上,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验技术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校内部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在强化建设已有省部级、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的同时,“十五”期间新建海洋药物、海洋环境与生态、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增建设“山东省海洋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新增“水生生物制品及安全性”等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学校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设“鳌山卫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基地”。截至2005年底,我校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包括在建4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9个。这些实验室成为我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平台。“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我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211工程”建设,我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缺乏更高层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制约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建设国家层次的基地成为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学校以凝练学科方向为基础,以突出优势特色、促进开放共建为宗旨,以整合集成为主线,以汇集培养拔尖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培植重大项目、实现创新跨越为目标,在“十五”“211工程”建设基础上,于2004年启动我校“985工程”二期“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水养殖实验室、海洋遥感实验室、海洋药物实验室、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海洋环境与生态实验室、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实验室作为“海洋科学中心”的基本构成进行重点集成建设,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建设。2005年6月,科技部国科发基字[2005]202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筹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以5个驻青海洋单位的优势实验室为基础,组建8个国家级功能实验室;我校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中心(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别作为唯一或主体承建动力海洋学功能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我校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工程山东省重点实验室(UNESCO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为基础)作为第二承担单位分别承建海洋渔业科学功能实验室、实验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海洋遥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则分别成为其它4个国家级功能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推动了“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也标志着我校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显著效益是极大地促进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汇聚和学术团队的形成。依托“十五”“211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按照“杰出学术带头人+世界知名学者+精干学术群体”模式,先后形成了“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海洋药物”、“海洋化学与工程技术”四个极具活力的创新团队,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显著提高了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提升了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2.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科研经费实现历史性突破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我校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效益,突出表现在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十五”期间,我校吴德星教授等3人作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分别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海洋物理环境演变及其环境效应”、“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和“糖生物学与糖化学—特征糖链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这3个项目总经费达到7200万元。主持“973”项目数列全国高校第9位。我校“十五”期间共主持“863”课题88项,经费突破1亿元;主持课题数位居全国高校第7位、资源环境领域第1位。这不仅体现了学校科研重心战略转移的成效,稳固了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海洋领域项目的“国家队”地位,而且大大提高了学校的高技术开发能力。“十五”期间,我校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大幅上升,学科布局也从原来主要局限于地学部、生命学部拓展到包括管理科学部在内的所有学部。仅2005年,学校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经费1400余万元。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等项目经费由2001年的1950多万元增至2004年的3050多万元。2002年以来,我校人文学科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特基金等科研项目151项,总经费450多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教育部首批启动39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校主持承担了“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资助经费80万元,这是教育部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批项目。经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我校科技经费快速增长,年度科技经费由2001年的667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58亿元,增长137%。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校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的“国家队”地位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在高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我校在快速提升优势特色学科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技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迎头赶上的良好发展势头,标志着实施“211工程”建设、“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科研水平全面提高。3.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十五”期间,学校理工等学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45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人文社会学科共获得各种奖励1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4项。宋微波教授等完成的“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细胞发生学、系统学以及生态学研究”2004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1978年以来我国海洋界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最高奖项;李华军教授等完成的“浅海导管架式海洋平台浪致过度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基础研究理论应用于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的典型范例;2004年,管华诗院士以“海洋糖库的构建及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获得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继曾呈奎院士之后山东海洋界第二位获此殊荣者;初步证明海洋不是热机的研究成果,使争论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难题终于有了初步定论。“十五”期间,我校在SCI、EI、ISTP等三大检索系统上共发表文章1762篇,人均数列部属高校前列。2002-2005年我校申请专利600项,其中发明专利443项;授权专利160项,其中发明专利99项,列全国高校26位。这些成绩都远远超过了“九五”,也超过了“十五”“211工程”计划的预期效益。(六)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我校“十五”“211工程”科技产业与成果产业化工作的基本建设任务是: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的方针,重点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努力拓展科技产业的发展空间,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配合青岛市“生物谷”和“海洋生物工程产业园”建设,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速度,推进山东省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海藻遗传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使之成为我校产学研结合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要基地。继续深化科技产业内部体制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校办企业的规范管理,理顺校企产权关系,建立起学校对科技产业的投入产出机制。“十五”期间,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通过“211工程”建设成果的牵引,我校已初步建立起了以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工程、海洋仪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海洋环境监测与检测、信息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企业效益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标志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与总量不断提高,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我校科技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四亿多元,实现利税几千万。依托我校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完成的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带动了企业技术升级,并为我校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储备。1.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促进高技术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关键。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学校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鳌山卫生命科学与技术教研基地和小麦岛海洋生物产品研发基地为标志的综合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固化了我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物质基础。以我校为依托的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2002年6月经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建设,至2005年底,已建成孵化用房近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家,已累计孵化企业7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家。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园属企业4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园区就业总人数为820人,2005年园属企业总收入为2.62005年建成竣工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我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业园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新技术辐射源和对外窗口,也是我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入驻“中心”的创业企业已经达到30余家,入驻科技开发项目达到20余个。2005年11月,我校与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签署共建“海大创业园”的协议,把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作为“青岛创业园”的分园,确保我校入驻“中心”的企业全部能够享受青岛高新区和创业园的优惠政策,这将为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件服务平台。2.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效率和总量明显提高,效益显著“十五”期间,我校积极开展与政府部门与社会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及数十家社会企业参与我校科技企业的资产重组与合资合作,通过技术入股或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促生了13家高新技术企业。我校由技术成果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股本总额达到4000多万元,极大地推动了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我校海洋药物科技创新团队对藻酸双酯钠(PSS)进行了技术升级,成功地与内蒙古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学研的全方位合作,成立的“海大兰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达7200万元;以抗动脉粥样硬化海洋药物916和高效吸水保水剂作为技术股份,与青岛深蓝投资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成立了“青岛海大深蓝生物工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册资金达3000万元,已于2002年9月投产运营。我校生化与生物材料技术创新团队,利用海洋生物材料成功开发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人工软骨、人造角膜,抗胃溃疡海洋药物、海洋丽姿系列化妆品、胃好口服液等专利技术产品,先后以技术入股方式参与组建了无棣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天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上缴国家利税7000多万元。海洋化工技术创新团队开发的滨海电厂海水冷却系统以及海上采油平台等多种海上设施的腐蚀与污损状况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连续十多年应用于多家滨海电厂,以及中国石油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各种设施的腐蚀监测与防护。该项技术“十五”期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逾6亿元。Fe-Al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锆陶瓷(TZP)复合材料已经初步用于拉拔模具沿海设备及化工领域设备的耐蚀防腐表面喷涂,近3年来创造经济效益达1200余万元。海水脱硫、海水废灰乳脱硫以及催化烟气脱硫等脱硫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1亿元。“十五”期间,新星计算机工程中心研发的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ASP)、电子商务及物流管理系统等网络信息产品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年增经济效益近亿元,公司自身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利税2000余万元。我校研制开发的MBP1.0地震勘探信息处理软件系统,集交互与高性能并行运算为一体,在深水海域和复杂构造区域的成像处理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和有关勘探部门。3.特色优势学科带动了我校科技产业的长足发展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得益于“211工程”建设和特色优势学科的支撑。“十五”期间,学校科技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30余项,带动了企业技术升级。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10余个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14000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提升了校办产业的社会形象。企业发展与应用学科发展的关联性不断增强,特色优势学科对学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我校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海水淡化与海洋化工技术、海洋新材料、海洋探测技术、海洋工程等七大技术领域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积累,具备了雄厚的产业化基础,是培育我校科技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的宝贵资源。4.以海洋监测与检测中心为技术平台,我校的行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我校拥有完整的海洋科学学科体系和充足的实验技术力量,承担了超过国家海洋科学类重大科技项目总数30%以上的科研课题,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学科与技术优势、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十五”期间,成立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监测与检测中心,在国家认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功取得相应资质,具备了开展国家全部13大类276项海洋环境技术指标的监测与检测资格,为我国的海洋调查与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服务平台。(七)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我校“十五”“211工程”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工作的基本建设任务是:加强与国外姊妹学校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我校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利用我校重点学科优势,积极争取并承担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认真研究、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并通过开展合作研究、共建实验室等途径,吸引国外专家、学者参加我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我校海外教授团在对外交流和学校建设中的作用。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和讲座,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学术报告,掌握国际学术动态,扩展学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中高学历生的比例,努力实现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针对上述任务,“十五”期间,我校紧紧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海洋、水产学科的优势,通过设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共建科教合作机构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以人才共享、科研合作、联合教育、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新格局,提高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拓展了学校的国际发展空间。2004年起,我校设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结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和各类国家专项,重点支持学校聘请国(境)外国专家讲学、教师和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吸引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加盟海大,促进学术带头人走向世界。“十五”期间,学校除聘请长、短期国(境)外专家来校讲学及合作研究外,加大了聘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力度,组建了由近30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组成的“海外教授团”,其中包括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的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聘请的国(境)外专家在学校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完成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2年至2005年,我校承担了“第五届国际鲍鱼学术研讨会”,举办了“2002年分子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2004国际海洋药物研讨会”、“中日韩三国环黄海绿色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滨海城市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国际研讨会”等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共计39个,把学校海洋科学、水产科学等一些重要前沿领域的研究推向国际,使学校逐步成为海洋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区域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我校作为中方首席执行单位,承担了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南佛罗里达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和基尔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以及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和海洋大气管理局、德国莱布尼兹海洋研究所、德国空间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俄罗斯科学院、意大利国家光学研究所、欧洲空间局、日本宇航署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项目60余项,内容涉及“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气相互作用”、“渤黄东海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海洋生物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等“十五”“211工程”建设学科的关键研究方向,推动了我校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融入国际学术前沿。“十五”期间,学校发挥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通过搭建国际合作教育和科研机构,探索合作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我国教育部和德国联邦教研部的支持下,2004年学校与德国不莱梅大学、基尔大学签署了建立“中德海洋高层次人次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并付诸有效地实施,通过以海洋科学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互认为切入点,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使我校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与欧盟ECTS的对接,实现中德在海洋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学校还积极参与了中美政府间“10+10”高校合作项目,推进双方学术与文化交流,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开拓了学校对美国科教合作的新领域。学校留学生的招生、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逐步实现程序化、标准化、国际化。五年来,留学生数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来校学习的留学生整体规模增长了四倍,学历生人数增长了九倍,留学生生源已扩大为五大洲的40个国家。学校在稳定语言进修生的基础上,提高了留学生学历教育层次,博士生教育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为推动与世界一流涉海大学在海洋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围绕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和海洋发展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学校发起筹建“国际涉海大学协会”,以此为载体建设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性的国际科技合作体制和机制,形成海洋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网络,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国际化进程。(八)办学条件《中国海洋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我校“十五”“211工程”办学条件建设的基本建设任务是:建设好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等公共服务体系设施,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服务。规划好新校区,形成三个校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借助社会力量办学等方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教学基地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的支持,推进学校后勤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后勤完全社会化。进一步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更好地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十五”“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从“校园网”、“数字化图书馆”、“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四个“211工程”建设子项目入手,配套投入数千万元,建设了40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完善了支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图书资料、网络信息环境和实验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学校图书馆建成了具有海量存储功能的高性能SAN架构的存储局域网络系统,满足了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存储需求,可支持更大规模的数据访问,保证了数据在网上的通畅传输。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数个常用数据库的本地区镜像站点,提高了访问和下载速度,扩充了并发用户数量。目前已经建成包括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中国数图电子图书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清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化学文摘数据库等共10个数据库的本地镜像数据库。为广大师生查阅资料提供了极大方便。图书馆目前已拥有中、外电子资源数据库近50个,中文电子图书10万余种;中、外文全文期刊各万余种;国外高校博士论文原文8万余篇(每年按万余篇速度递增);中文博硕士论文原文20余万篇;还购买了CA(化学文摘)、BP(生物学文摘)、EI(工程索引)、ASFA(水科学与渔业文摘)等专业文摘数据库以及CSA等综合文摘数据库,拥有文摘信息资源数千万条。电子资源既突出了特色,又兼顾了学校学科综合发展的需要;既考虑了电子资源的学术性,又兼顾了其广泛性。已成为青岛地区数字信息资源中心。“十五”期间,学校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十五”各子项目组保持密切的联系,先后参加了“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项目、“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项目、“CALIS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项目的建设,并将本校部分老师的自编教材通过数字化处理后然后在网络上发布,方便了师生从网络上直接浏览和下载教材及教参书,还可以方便地浏览访问其他高校重点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没有了借阅量的限制,方便了师生获取网络资源。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完成,中国海洋大学数字图书馆已较全面的收录了国际主要海洋、水产相关学科的学术文献资源,不仅使学校在海洋、水产方面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而且已成为青岛地区数字信息资源中心。我校图书馆被教育部批准为29个查新工作站之一。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力地支持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增强了“211工程”大学为当地国民经济服务的实力,为当地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通过“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都建成了千兆骨干的校园网络,并成功的实现两校区千兆互连,可以基本满足校内用户高速互访和下载需求。在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我校实现了从青岛至南京的广域网络线路由128K向155兆上行线路拓展,大大提高了校园网络用户访问校外资源速度。学校网络中心增设高性能接入交换机为青岛周边地区的高校接入CERNET提供了支持。学校校园网络更加安全可靠,网络使用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为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的建立、学校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网络支撑平台,带动了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依托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利用“十五”“211工程”专项建设经费,装备了服务器、教学网络系统、教学资源库、课件制作室,初步建成了先进的数字化实验室,新增数个物理、生物、化学的网络版和单机版仿真实验,近百个以物理学方法为基础、以传感器为工具,融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为一体的综合实验项目,构建了综合性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在综合性、交叉型、创新性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有益的经验,获得了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实验教学成果一等奖。与之相配套,学校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40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完善了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东方红2”船是目前国内综合性能最好的海洋调查船,是我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东方红2”船装备了6000米LADCP,与船载ADCP和CTD集成,具备了覆盖整个中国近海与大洋的温、盐、流场等环境参数调查能力;装备船载气象观测仪、船舶安全航行数据记录仪,更新船舶通讯导航设备、装备高精度差分GPS,自主研发了“实验室信息发布网络系统”,实现了向船舶各实验室提供实时、准确的船舶航行信息和海洋调查基础数据,确保长航次、高海况船舶安全航行。“十五”期间,“东方红2”船承担国家973、军事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703专项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中国海洋石油工程总公司海洋工程项目共计24个航次,航迹遍布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为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和创新研究、海洋监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承担我校和兄弟高校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化学等17个专业年度海洋学海上实践教学任务,培养本科生、研究生2175人,其中硕、博士生267人。2002年以来,“东方红2”船承载科研和教学人员2825人次,航行总里程8.7万海里,每年海上作业天数均超过200天,与发达国家先进海洋调查船年度运行天数相当。“东方红2”船已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科技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施海洋科技创新的高水平“海上流动实验室”。我校“十五”“211工程”未安排后勤和基本建设项目,为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2002年以来,学校围绕“十五”“211工程”建设多方筹措资金,从后勤保障和基本建设方面强化基础支撑条件建设。四年来,学校在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后勤保障体系、基本建设总投资27034万元,共建成各类用房136401平方米,两校区学校房屋建筑规模增长了411%,其中:投资11315万元建设教学科研用房64838平方米,投资3865万元建设学生生活及福利用房19400平方米,投资3487万元建设教师公寓37044平方米,投资8367万元对学校的供电系统、供暖系统、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以及校园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上项目较大程度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校“十五”“211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十五”“211工程”建设后期,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办学空间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保障学校事业持续发展,学校筹措资金10多亿元建设新校区。目前,占地1800亩的崂山新校区一期工程即将完成并投入使用,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并将极大地改善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二、“十五”“211工程”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一)海水养殖中危害性病原与病害学研究所属建设项目:海水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所属学科:水产养殖成果介绍:该成果来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及国家“973”等项目的资助,先后开展了对我国北方鱼、虾、贝等主要海水养殖动物之危害性真核-原核微生物的病原学、病害学等内容的系统探讨。主要成果包括:1.开展了对经济鱼类及贝类体内外危害性原生动物的病原与病害学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我国首部海洋病害原生动物专著《海水养殖中的危害性原生动物》,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推动我国相关病害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针对90年代中期以来暴发于我国的“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症”,开展了流行病学、病理组织学及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完成了长期困扰国内业界的病原认定、研制和建立了单抗等免疫及核酸探针诊断技术,从而全面解决了与扇贝大规模死亡症有关的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病毒诊断、感染机制探查等应用实践中具有多重的意义。3.完成了对北方常见的40余种经济鱼类之寄生粘孢子虫构成、分布及详尽的病原鉴定研究。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及整个西太平洋沿岸有关海洋粘孢子虫迄今第一份系统深入的成果,填补了国内海洋粘孢子虫研究的空白。4.开展了扇贝、对虾等养殖环境内各类原生动物对环境的胁迫、毒理学、生态学功能的探讨,同时利用实验生态学手段揭示了菌食性纤毛虫对水环境改善所具有的明确的贡献作用。5.完成了对文蛤、牙鲆等养殖动物之由细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所导致的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及寄生虫学的探讨,为相关的病害、病理学等研究提供了一份第一手的参依资料与文献。上述各项代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水平,部分成果(病原学部分)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核心成果形成了专著2部,论文192篇,其中SCI收录81篇,EI收录6篇,并在境外以英、德文出版专集两部。其中的“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发生与系统学以及生态学研究”部分获2004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二)大尺度大洋环流能量平衡与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现象所属建设项目:物理海洋与环境科学所属学科:物理海洋成果介绍:深入研究风能量输入对维持海洋热盐环流、Ekman层和上层海洋环流季节变化调整是物理海洋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相应面上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点包括:1.在热力学、动力学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风能量输入对热盐环流和Ekman层的影响,特别利用“211工程”购置的高端设备PIV进行大量实验,对水平不均匀加热影响下的热盐环流给出了实验结果,该实验证实了仅有热驱动无法维持大洋热盐环流而必需有风的混合提供能量的重大科学命题,这对大尺度环流的机制研究是一个重要促进,该研究成果不仅使海洋是否是热机这个争论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难题有了初步答案,所揭示的新的流场结构也为进一步深入认识热盐环流产生、演变机理奠定了实验基础。该成果有5篇论文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