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磨机安装工艺_第1页
中速磨机安装工艺_第2页
中速磨机安装工艺_第3页
中速磨机安装工艺_第4页
中速磨机安装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碗式中速磨煤机安装工艺1概况以HP983碗式中速磨煤机为例。HP983碗式中速磨主要由减速箱、减速箱底板、侧机体及衬板装置、磨碗和叶轮装置、内锥体及其陶瓷衬板装置、分离器体装置、分离器顶盖装置、文丘利叶片和衬板装置、排出阀与多出口装置、蒸汽消防管道、刮板机构、密封风管道、电动机、润滑油系统、压差控制系统等组成。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5190.2-2012)2.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869—2012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焊接DL/T5210.7-2010)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5009.1-20142.6设计院图纸2.7磨煤机厂家有关设备图纸及说明书3施工准备3.1基础砼强度达到70%设计,地脚螺丝孔清理干净,配合有关单位对设备基础复查验收,合格后进行二次定位划线。3.2厂房内的对轨电动葫芦小车安装完毕,负荷试验合格。3.3主要施工机具准备齐全。3.4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并进行了技术交底。3.5设备已开箱清点、编号,运到施工现场。3.6施工材料已落实。3.7施工临时电源设置完毕。4施工程序和方法4.1工艺流程设备检查→基础划线垫铁布置→齿轮箱底板和侧机体底板安装与调整→齿轮箱安装→侧机体安装→磨碗、磨碗毂和叶轮安装→裙罩装置安装及内部气封间隙调整→分离器体安装→磨辊装置安装→磨辊孔盖和弹簧装置安装→内锥体、分离器顶盖装置安装→文丘利装置和排出阀多出口装置的安装→气封系统安装→废料箱安装→齿轮箱润滑油系统安装→缝隙气封安装→电动机底板与电动机安装4.2工序方法4.2.1设备检查按到货清单把设备与图纸对照核对,认真检查到货设备并进行设备编号,如有设备缺陷及时上报甲方与监理公司,并联系厂家解决。4.2.2划出磨煤机的横向及纵向中心线,用钢丝拉出轴线,校准地脚螺钉和地脚孔的位置。划出磨煤机的相对标高,根据煤仓间标高基准线用水平仪测出磨煤机基础的实际标高,根据此标高确定垫铁厚度,配置垫铁。4.2.3齿轮箱底板和侧机体底板安装与调整安装找正齿轮箱底板和侧机体底板时,应调节底板下的垫铁来调整高度,注意滑动安装板与固定安装板的位置不要颠倒。用水平尺纵横和对角线的测量,按安装图上的要求测量调整水平度。调整好后把斜垫铁点焊在一起,防止滑动;手动预紧齿轮箱安装底板螺栓。安装完毕后对齿轮箱进行验收并二次灌浆。待二次灌浆基础充分凝固后,采用专用液压螺栓预紧装置对地脚螺栓预紧,用制造厂提供的减速箱地脚螺栓预紧装置将减速箱地脚螺栓分两次预紧,采用对角式,第一次预紧为6Mpa,第二次预紧至27.2Mpa。4.2.4齿轮箱安装仔细清洗磨煤机齿轮箱底座和下面支承面,并且在齿轮箱底板上面薄薄涂一层二硫化钼润滑。将齿轮箱放置在底板上,用底板四周的螺丝调整齿轮箱位置,使齿轮箱底部边缘上的的标记的相吻合,齿轮箱与底板间的不允许加垫片。齿轮箱就位后在底板上安装好八块调整块,用螺栓按基础图上的拧紧顺序将齿轮箱与底板连接在一起。齿轮箱充油前打开侧盖检查齿轮箱内部零件是否受潮和腐蚀,取出干燥剂和温度计。根据图纸拧紧齿轮箱固定在底板上的紧固件,拧紧前涂上防锈润滑油。以原有1.33英寸孔为导向,钻、绞成φ38±0.0124.2.5侧机体安装将侧机体及其衬板装置正确安装在底板上并销好地板上的销轴,应用调整块使减速箱与侧机体对中,此时不要紧固或锁住减速箱。按图纸所示力矩要求将侧机体紧固在基础底板上。4.2.6磨碗、磨碗毂和叶轮装置安装参考磨碗和叶轮装置部件图,从磨碗毂上拆除磨碗耐磨盖板。采用磨碗提升装置把磨碗装置起吊到位,清理磨碗壳的底面,与齿轮箱相配的表面涂上轻油膜。将磨碗装置放入侧机体并置于齿轮箱之上,定位销一定要正确地对准。在8只螺栓的螺纹上涂以螺纹粘结剂,该螺栓是用来把磨碗壳装在齿轮箱上,螺栓拧入齿轮箱联结法兰的螺纹深度为67毫米。安装六角螺母与垫圈并用套筒扳手紧固螺母。用制造厂提供的专用液压预紧装置对螺栓分三步预紧,首先将每只螺栓拧紧到4.44Mpa,拧紧顺序参考图纸,重复拧紧螺栓到33.3Mpa、44.35Mpa4.2.7对准裙罩装置的四等分部分,然后沿磨碗毂四周把它们紧固在一起。应用与裙罩一起提供的紧固件、定位销保证四等分部分安装在对中的位置上,带有螺孔的法兰应朝下。在每一四等分部分上装一调整螺钉,用这些调整螺钉顶起磨碗毂裙罩装置,使磨碗毂裙罩装置与磨煤机底盖板之间的间隙达到总图所示间隙。测量磨碗毂裙罩与侧机体内气封环之间的间隙,选择一组裙罩垫片使其间隙在0.5~1.6范围内。安装垫片组并把裙罩装置紧固到磨碗毂上去,根据图纸拧紧紧固件。拆去起重螺钉和一个四等分裙罩,在垫片上做标记,保存起来。参考总图测量裙罩与内气封环之间的间隙。裙罩部分可能要求拆卸和重装,可能还要稍稍调整齿轮箱,使间隙在30度区间内保持一致。用手转动齿轮箱输入轴使磨碗旋转120度重新测量裙罩与气封环间隙,如果间隙一致,根据图纸拧紧气封环紧固件。重新安装所有裙罩部分并根据图纸拧紧紧固件。用内六角螺钉把刮板机器护板装置装到裙罩装置上。刮板与侧机体底盖板之间的间隙为8±1.5毫米,最后将刮板装置焊接于裙罩上。调整好磨碗装置以及密封后,可进行侧机体底板二次灌浆,要保证底板下空间充分填满填实。待二次灌浆基础充分凝固后,采用专用液压螺栓预紧装置对地脚螺栓预紧,用制造厂提供的侧机体地脚螺栓预紧装置将侧机体地脚螺栓分两次预紧,采用对角式,第一次预紧为7.5Mpa,第二次预紧至34Mpa4.2.8将分离器装置放置在枕木上,底法兰向下,清洗底法兰及侧机体的顶法兰。清洗分离器的底法兰并涂上一层密封胶,把分离器体吊到侧机体上,对准分离器体和侧机体上的标记并使分离器体与侧机体在同一中心位置,以确保进风口、磨辊通孔和煤粉管的正确位置。螺栓上涂以螺纹粘结剂,把分离器体紧固在侧机体上,按图表规定扭矩值拧紧紧固件。参考总图调整分离器衬板底部与磨碗叶轮可调罩壳之间间隙为13±1.5毫米4.2.9磨辊装置先拆除挡板、止推板,退出耳轴,装进磨辊头装置,将磨辊插入磨辊头耳轴孔内,应注意二端耳轴的方向及位置,所有零件的安装工作完成后,轻轻地翻入磨辊,注意不能与磨碗衬板相碰,磨碗衬板与磨辊辊套直接的间隙为3~5毫米(动态),静态时可调整为7~8毫米。打开磨辊加油孔,用油标尺测定磨辊油量。4.2.10清洗磨辊孔盖的结合面及分离器体门框法兰,并涂以密封胶,安装磨辊限位拉杆及锁紧螺母,垂直起吊磨辊孔盖,高度为磨辊限位拉杆应高于磨辊头50以上,然后慢慢地靠近分离器体门框,再慢慢地在中心位置放下,确保磨辊限位拉杆放入磨辊头槽里面,用螺栓按要求紧固,螺栓头涂以螺纹粘结剂。调整磨辊弹簧顶杆与磨辊头垫块的间隙不小于1.5mm。磨辊孔盖和弹簧装置在制造厂已装成一体,用厂家提供的弹簧预载装置装在弹簧装置上,将弹簧预载到29.1Mpa预载力,锁紧,弹簧压缩长度为33.8mm,由于液压缸行程限制,预紧要分多次进行,直至行程满足压力表读数为29.1Mpa。再次调整磨辊弹簧顶杆与磨辊头垫块的间隙达到1~1.5mm。4.2.11清洗分离器顶盖法兰结合面及分离器体顶法兰,并涂上一层密封胶。把内锥体放入分离器体内,小头向下垂直支承,使其检修门对准分离器体检修门孔,内锥体的支承必须牢固。将分离器顶盖装置吊装到分离器体上对准标记,用螺栓按规定扭矩值紧固,并在螺栓上涂以螺纹粘结剂。把内锥体吊上,放到内锥体顶盖的内锥鼓体内,使其检修门与分离器检修门对准,然后用螺栓、垫圈和螺母按要求紧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切割并安装合适长度的内锥体三根支承管120度均匀分布。4.2.12清洗文丘利装置的结合面,包括各法兰面及孔,并在结合面处涂以密封胶。把倒锥体套在文丘利装置的给煤管上,尽可能套的高一些,用螺钉固定。把文丘利装置安装到排出阀多出口装置的多出口板上,对准标记,使安装位置正确,然后用螺栓按要求紧固,螺栓涂以螺纹粘结剂。将排出阀多出口装置吊装在分离器顶盖上,对准标记用螺栓按要求紧固,螺栓涂以螺纹粘结剂。打开内锥体检修门,检查内锥体与下落煤管之间的间隙,其垂直距离应为114毫米。把套在中心落煤管上的倒锥体向下移动,调整其与内锥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64.2.13气封系统在需要焊接时,应把焊机直接接到靠近焊接处的侧机体或分离器体上,以防损坏轴承等零件,所有管螺纹中均涂密封剂,安放管道支架,然后焊牢,应用U形螺栓把空气密封管道固定在管道支架上,点焊螺母,把挠性软管,弯头和管接头装到每只磨辊弹簧座上,把密封空气集管联接到密封空气系统。安装时要保证系统严密不漏。4.2.14将液压阀门和废料箱安装在下架体上,把第二节、第三节废料箱装好后装废料小车。将限位开关装在液压阀上,调整好位置后用螺栓固定。安装并调整出渣门的润滑和锁紧缸,装上废料探测器,安装废料箱上部的管道。4.2.15把齿轮箱润滑油装置放置在基础上,安装润滑油装置和齿轮箱之间的管道,冷却系统接上冷却水,安装电气部分,最后固定润滑油站装置。清理油站油室,按要求加入MobilgearSHCXMP320或MobilSHC630润滑油1000L。用滤油机滤油直到油品合格。4.2.16在润滑油系统可以使用后可进行缝隙气封的安装,用0.5mm铜片围绕磨碗毂一周插入间隙内。均匀推进缝隙密封片后拧紧螺栓。拆下铜片,测量间隙是否是0.5mm,启动润滑油系统,然后转动磨碗壳,再测量间隙,如间隙在0.5左右,则间隙已调好。间隙调整完毕,根据图纸拧紧螺栓,并在头部涂以螺纹粘结剂。4.2.17首先将电动机底板就位并初找正,再将电动机放置在电动机底座上,中间加调整垫板并用联接螺栓紧固。找正电动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的同心度,径向与轴向偏差不大于0.10mm。按要求终紧地脚螺栓,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二次灌浆。5控制点5.1设备清点编号。5.2减速箱底板上平面水平度不大于0.127mm,固定与滑动安装板表面平行度不大于0.254mm,电机底板水平度不大于0.127mm,减速箱与磨机安装板中心线共线值不大于0.76mm,减速箱与磨机安装板中心线平行线不大于0.76mm。5.3磨碗毂裙罩与侧机体内气封环之间的间隙在0.5~1.6mm,磨碗壳与缝隙密封片间隙0.5mm。分离器衬板底部与磨碗叶轮可调罩壳之间间隙为13±1.5毫米。5.4磨碗衬板与磨辊辊套直接的间隙为3~5毫米(动态),静态时调整为7~8毫米。磨辊弹簧顶杆与磨辊头垫块的间隙1~1.5mm。5.5所有螺栓按D-GP-2176所示力矩要求紧固。6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级别6.1工艺质量标准(见下表)6.2验收级别:磨煤机安装为四级验收,分部试运为四级验收。磨煤机基础检查划线质量标准工序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基础

检查基础几何尺寸mm±20中心位置偏差mm≤20基础表面质量表面无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设备安装基础混凝土强度基础

划线基础纵横主中心线偏差±20中心线距离偏差±3地脚螺栓孔偏差±10标高偏差±10垫铁

安装垫铁组面积符合DL/T5047—1995中附录K的计算规定垫铁

安装平垫铁几何

尺寸长度mm超出机框20宽度一般辅机mm60~100磨煤机100~150斜垫铁几何

尺寸斜度1:10~1:20最薄边厚度mm≥4长宽尺寸mm同平垫铁垫铁表面质量平整,无毛刺、油污,斜垫铁经机加工垫铁

设置放置顺序放置稳固,厚块放下层,最薄块夹中间垫铁块数块一般≤4层间接触接触严实,用0.1mm塞尺塞入深度不超过垫铁长度的20%放置部位放置位置在设备主受力台板、基框立筋处或地脚螺栓两侧与基础接触面琢磨平整,接触良好灌浆前各层垫铁点焊点焊牢固,不松动地脚螺

栓安装地脚螺栓垂直偏差mm≤(1/100)L

(L螺栓长度)钩(环)头离孔壁距离底端不碰孔壁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安装接触平整良好,螺母拧紧后螺栓外露2扣~3扣紧地脚螺栓时的混凝土强度≥70%混凝土设计强度锚板活动地脚螺栓安装螺栓上端面标明矩形头方向磨煤机本体安装质量标准工序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设备

检查机体外观无裂纹、砂眼、漏焊底板检查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蜗轮箱体蜗轮蜗杆的齿轮啮合良好,机加工表面应无裂纹、污斑和锈迹耐磨板连接螺栓紧固分离器折向门挡板开关灵活,开度应与角度指示吻合设备

安装地脚

螺栓垂直度偏差mm地脚螺栓与套管应同心安装工艺mm套管底端的排水管倾斜度不小于10。地脚螺栓底部螺帽与螺栓点焊牢固,上部螺纹应涂油脂,螺栓与套管上口用油麻填塞间距偏差主控mm±2对角线偏差主控mm±3底板、底座

安装底板标高偏差主控mm±10磨盘轴颈密封处间隙mm圆周间隙均匀,且不大于0.10中心位置偏差主控mm±2底座纵、横水平度偏差mm≤0.1mm/m底板水平度偏差主控mm/m≤0.1机体、分离器、内圆锥、出口装置中心落煤管按设备的编号定位,孔螺栓及结合面涂密封胶充氮按技术文件规定执行磨辊间隙主控mm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间隙均匀磨煤机驱动装置质量标准工序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减速机安装减速机与机框接触面mm在未紧螺栓前,其间隙应小于0.1,接触面间不允许加垫减速机与基框中心线偏差mm±0.4减速机顶面水平度mm允许偏差<0.2/1000电动机安装联轴节找正主控符合本部分表4.3.12规定地脚螺栓安装符合本部分表4.3.11规定盘车装置安装地脚螺栓安装符合本部分表4.3.11规定联轴节中心找正符合本部分表4.3.12规定磨煤机分部试运质量标准工序检验项目性质单位质量标准试运准备机械及连接系统内部检查内部无杂物(工具、临时加固等);且不得有人员在内逗留各部位螺栓连接无缺件和松动各转动裸露部分防护保护罩、围栏齐备可靠试运准备混凝土二次浇灌层强度达到设计值设备周围环境无脚手架和其他杂物试运现场条件检查道路现场通道畅通照明有必要的照明消防无易燃、易炸物,有消防器材及设施通信试运现场与操作人员通信联络设备齐全器材

(工具)能满足试运要求冷却水供回水畅通,水量充足润滑油油位油位适当油质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电动机空转转向正确,电流、振动、温升、声响等正常试运轴承温度滑动轴承主控℃≤65滚动轴承主控≤80机械最大双向振幅mm≤0.10制动器摩擦器与制动轮应平行,制动时两闸瓦摩擦副均匀压紧在制动轮上;接触面积≥75%;动作平稳可靠;不过度发热操纵、限制装置开关标志清晰;开度与实际相符;动作灵活,正确可靠;限位准确往复运动部件整个行程无异常振动、阻滞、偏走现象安全阀、卸荷阀调整灵活,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应灵敏、正确地动作三角皮带传动不打滑、不卡边链轮传动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润滑油系统操作调整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压连锁保护定值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质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泵机械密封装置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密封良好,不漏油,不发热7安全环境技术措施7.1安全技术措施7.1.1磨机焊接作业的每台电焊机必须设专门安装地线,并使地线连结到焊接位置,地线要与被焊接件连接牢固。7.1.2在磨机安装完毕后,每次封闭磨机人孔门时,必须确认磨机内无人;在磨机内施工照明时7.1.7.1.47.2文明施工措施7.2.1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7.2.2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