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综合管网工程 电力通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综合管网工程 电力通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综合管网工程 电力通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综合管网工程 电力通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综合管网工程 电力通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州经开区新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第1页共7页万州经开区新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疏港大道拓宽工程第五册综合管网工程电力通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概述1.1工程概况及电力、通信管线规划与现状1.1.1工程概况本次万州经开区新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疏港大道拓宽工程设计位于万州经开区新田园。疏港大道道路总长4.92K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32m,双向6车道,行车速度为50km/h,为城市主干路,含现状桥梁2座12m×67m(柳坝村中桥右侧拼宽23.5m、幸家湾中桥两侧各拼宽11.75m),新建万石路上跨桥1座18m×105m,隧道1座(学堂堡隧道现状单洞双向2车道,长890m,新增单洞3车道,长857.614m)。

本次设计包含港区连接道和万石路临时转换道,其中港区连接道起于港区现状道路K0+541.036,止于疏港大道设计起点K1+132.414,道路总长591.378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21.5m,双向5车道,行车速度为30km/h,为城市次干路。万石路临时转换道起于临港路与万石路交叉口,由北向南延伸接顺现状万石路,道路全长224.934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8.5m,双向2车道,行车速度为20km/h,为临时便道。本次设计范围为疏港大道(K0+000.000~K4+920.000)电力通信(土建)设计。本次施工图设计共分八分册,第一分册为《道路及结构工程》,第一分册为《桥梁工程》,第三分册为《隧道工程》,第四分册为《排水工程》,第五分册为《综合管网工程》,第六分册为《照明工程》,第七分册为《交通工程》,第八分册为《高边坡工程》。本册为第五册《综合管网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部分,不包括缆线的敷设及安装。1.1.2电力管线规划与现状(1)电力管线规划规划区10千伏电源由规划110千伏新田站2站提供,新田港区及铁路站场专用用电设施,由专业部门确定后自行考虑。现状110千伏高压线远期规划局部搬迁,近期需严格保护该电力走廊;规划保留现状500千伏高压线走廊、预留1档规划500千伏高压线走廊、2档规划220千伏高压线走廊以及2档规划110千伏高压线走廊。现状500千伏电力架空线控制保护走廊宽度为距边导线30米;规划500千伏电力架空线控制保护走廊宽度为距边导线30米;规划220千伏电力架空线控制保护走廊宽度为距边导线15米;规划110千伏电力架空线控制保护走廊宽度为距边导线10米。规划区内新建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缆应下地敷设,现有10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结合开发建设需要及规划用地布局逐步迁改下地敷设。结合规划区的用电负荷以及负荷分布状况和周围环境,根据各工业产业和生活用电负荷量和用电量以及供电电压要求,布置10千伏公用开闭所6座,10千伏公用开闭所和公用配电房建议采用附设于建筑物内的形式,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产业专用变电站以及配电房根据各产业结构需求而设置。开闭所位置最终以发件及电力部门专项规划为准。(2)电力管线现状规划范围内现有1档500千伏高压电力架空线、1档110千伏高压电力架空线穿越规划区。区内10千伏及以下电力架空现若干。1.1.3通信管线规划与现状(1)通信管线规划规划区内规划布置一座通信及数据中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通信交换容量3万线。规划区内通信服务由通信及数据中心负责。沿人行道或道路慢车道以及道路隔离绿带敷设12~18孔通信电缆。规划区内所有弱电线路全部下地埋设,通信电缆预留1~2孔作为有线电视专用通道。一般采用交接箱配线方式,在小区内按话机规模设立交接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有线电视以及交通监控等线路纳入统一规划,共用走廊。(2)通信管线现状区内现有通信线路以架空为主,架空通信线比较混乱,现状通信电缆规模偏小。1.2本次设计概况本次设计疏港大道周边规划用地主要为物流仓储用地、防护绿地及生态绿地。根据《万州经开区新田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设计疏港大道K1+020~设计终点规划电力10KV,并根据业主及建设方要求,本次设计道路电力管线采用电缆沟加排管形式,规模设计如下:沿道路敷设电缆沟,主线规模BxH=1.4m×1.3m(24回);其他道路交叉口处过街管线据规划预留电力排管,间隔150~200m处设置9孔排管过街。根据《万州经开区新田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设计疏港大道K1+020~K3+400规划通信18孔,K3+400~设计终点规划通信12孔,本次设计道路通信与规划保持一致采用排管形式,设计规模如下:道路桩号K1+020~K3+400段主线为18孔排管,道路桩号K3+400~设计终点主线为12孔排管;其他道路交叉口处过街管线据规划预留通信排管,间隔150~200m处设置9孔排管过街。1.3设计规范、标准1.3.1规范、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0《接地装置安装》(14D504)1《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2016年版)1.3.2设计依据、工程资料1.3.1《万州经开区新田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3.2《万州经开区长江水岸融合提升项目之中港路》(重庆市工程设计院2020.07)1.3.3《万州经开区新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疏港大道拓宽工程》(初步设计中间成果)(林同棪国际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8)1.3.4《万州经开区新田园德康支路施工图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09)1.3.5《万州经开区长江水岸融合提升项目之临港路施工图设计》(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11)1.3.6《万州区万忠高速新田出口至新田港作业区疏港大道竣工图》(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2017.06)1.3.7《万州经开区新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疏港大道拓宽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1.07)1.3.8《万州经开区新田园盐井路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21.01)1.3.9本项目范围内的1:500实测地形图1.3.10与本项目有关的其它相关资料1.4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综合考虑造价,可采用电缆沟方式。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修改为电缆沟方式。建议电缆沟可建设在公路左侧,可适当减少横穿。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设计在公路左侧,并优化过街设计。电力横穿管考虑与其他管的交叉距离满足规程规范,同时满足横穿管的排水。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综合考虑其交叉距离及横穿管的排水,并优化设计。设计范围本次综合管网工程设计范围包括疏港大道(K0+000.000~K4+920.000)电力通信(土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不包括缆线的敷设及安装。3设计原则3.1城市电力管线施工图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并应以管网综合方案为依据。3.2电力管线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3.3新建管网充分考虑区域管线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地块使用的可能性、便利性。3.4电力管线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3.5电力管线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确保各种管线均具备可实施性。4电力土建工程设计本次设计道路主要采用电缆沟形式,主线规模为B×H=1.4m×1.3m(24回)。其他道路交叉口处过街管线据规划预留,间隔150~200m处设置9孔排管过街。本次设计电力管线采用电缆沟加排管形式。4.1电缆沟设计(1)疏港大道标准路幅宽32m,单侧人行道宽3m,电缆沟单侧布置于道路左侧人行道下,电缆沟中心距路缘石2..3m。具体布置详见《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一)~(二)》。(2)本次设计电缆沟断面采用B×H=1.4m×1.3m,电缆沟墙体采用C30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3)本工程电缆沟、工作井每隔15米应设置一条全断面贯通的伸缩缝,接缝处填沥青麻丝。当沟道、工作井位于不同的地基上时,在地基分界处应增设沉降缝,并对结合部较差地基进行适当换填夯实处理。(4)电缆沟转弯半径不小于2.5米,在弯道处应根据实际尺寸改做异形板,配筋不变。电缆沟与给、排水、通讯、燃气管道交叉或平行敷设时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其最小净距不小于0.25米,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5)电缆沟接地:沿电力管沟全线通长敷设一根50×5热镀锌接地扁钢,电缆沟每隔1.0m(电缆沟支架处)用Φ12圆钢垂直连接支架并与沟壁外侧的扁钢相接,接地扁钢在首端、末端、分支处及每隔60米做重复接地,接地极采用一组(3根)长2.5米的L50×5热镀锌角钢,埋深不小于0.7。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6)电缆沟排水:本工程电缆沟内排水按自然坡度分段组织排水,电缆沟纵向排水坡度不小于0.3%,沿电缆沟纵向间隔不大于30m设一个0.3m×0.3m×0.3m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一根DN110UPVC排水管与就近的雨水井相连或散排,电缆沟底部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就近的集水坑。(7)可开式盖板沿电缆沟走向每隔30m设置一处,转角位置需增设,电缆沟与排管连接处应增设。每处设置两块活动盖板。采用球墨铸铁成品。4.2电力排管(1)本次设计在桥梁段及局部设有挡墙段采用排管,主线规模24孔,其他道路交叉口处过街管线据规划预留电力排管12孔~24孔,间隔150~200m处设置9孔排管过街,并根据产权单位意见预留6孔电力排管用以电缆分支箱接入。另根据业主要求新增隧道段及港区连接道段6孔电力排管。(2)电力排管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电力工作井。(3)电力排管采用高压电力电缆管,并使用配套管枕。电力排管在人行道下覆土(管顶至路面)不小于0.5米,车行道及过街电缆排管管顶距道路路面不小于1.0m。(4)电力排管施工具体做法参照《电力排管断面图》。(5)排管接地:电力排管沿线预埋1根-50×5热镀锌扁钢,在工作井内与镀锌角钢相连接地。全线接地扁钢均需可靠焊接连通,接地扁钢在首端、末端和每100m设置重复接地极,重复接地极采用一组(3根)长2.5米的L50×5热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全线接地扁钢与重复接地极热镀锌角钢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接地极设置于靠近地块侧,安装施工作法详《接地装置安装》14D504相关内容要求。桥梁部分利用桥梁基础内钢筋(φ≥10)作为重复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桥梁段接地扁钢需与桥上的金属栏杆、箱梁内钢筋等做等电位联结。(6)电力排管应设置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坡向电力工作井。(7)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每根管子只穿一根电缆,电力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8)电缆保护套管:根据方案评审会上产权单位意见,本次电缆保护管采用GHFB双壁电缆保护管,规格为D209/175mmGHFB,采用橡胶密封圈加卡箍式连接,使用产品配套管枕固定。排水管选用PVC管、光缆管选用PE硅芯管,PVC管采用直接头连接。(9)电力排管的两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10)位于桥梁上的电力排管,每间隔5.0m浇筑一条宽0.3m的C30细石混凝土固定带。(11)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150kpa,地基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需打垫层采用20cmC25砼垫层;砼包裹层上采用原土分层回填夯实(分层不大于30cm,压实度90%以上),碾压、夯实方案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满足施工艺要求。(12)所有断面均需埋设配网自动化光缆管,安装于电力电缆管正上方,与电力电缆管间距不小于50mm。(11)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电力电缆弯曲最小半径电缆类别3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6kv15D20D≤35kv10D12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0.4kv10D1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施工单位实施前,须取得电力部门最终确认后方可采购和实施。4.3工作井电缆沟过渡工作井详见大样图S05ZV033~S05ZV035;排管段:直线型工作井,具体做法详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10KV电缆分册》3×1.9×1.8直线井(钢筋混凝土)盖板开启式E-1-19及6×1.3×1.8直线井(钢筋混凝土)盖板开启式E-1-18(一)~(二);三通型电缆井,具体做法详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6×1.3×1.5三通井(钢筋混凝土)盖板开启式E-3-4(一)~(二);四通型电缆井,具体做法详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10KV电缆分册》6×(1.9/1.9)×1.8四通井(钢筋混凝土)盖板开启式E-4-11(一)~(三);转弯工作井,具体做法详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10KV电缆分册》(6~10)×1.9×1.8转角井(钢筋混凝土)盖板开启式E-2-8;地块过街预留工作井做法参照国标图集07SD101-8/121~122。(3)每座电力工作井内设置一根Φ110UPVC排水管,底板向排水管的泄水坡度不小于0.5%。为防止排水管堵塞,管底标高略高于底板标高3~5cm,与就近的雨水井相连;如果就近的雨水井底高于电缆井底,在电缆管下用Φ110UPVC排水管与低处电缆井连通便于排出电缆井内积水,排水管道坡度按1.5%安装。(3)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底板以及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4)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一组(3根)长2.5米的L50×5热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在工作井四周均匀接地。(5)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5热镀锌扁钢与接地体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6)电力工作井两侧的排管孔口应沿井壁切平,并用砖块或排管厂家橡皮胶圈临时封堵。(7)工作井盖板详见《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开启式盖板加工图E-T-13,需印有明显电力类标示,以标示该处为电力管线工作井。其顶面标高原则上与地面标高齐平,应根据实际情况预留人行地砖的安装空间(由业主控制)。(8)工作井的设置原则:直线段工作井的距离不宜大于60m,在转弯和分支处应设置工作井,以便电缆的穿入和抽出。当有电缆中间接头时,工作井的尺寸还需考虑中间接头的安装和检修方便。4.4结构设计基本参数(1)工作井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2)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环境等级环境类别最大水胶比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露天环境、与无腐蚀性的水和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二(a)0.55C250.23.0(4)电力工作井防水等级为:三级,防水耐久性年限为:15年,工程采用水泥砂浆防水为一道设防,并设置排水管。4.5设计荷载(1)电力工作井墙体及井盖地面均布活荷载按20KN/m²设计选用。(2)电缆沟活动盖板以及工作井盖板均采用复合材料成品井盖。(3)电力工作井以及电缆沟活动盖板上方禁止车辆通行。4.6通信土建工程1、本次设计仅为通信管网通道设计,不含线缆设计。2、本项目中设计范围内通信管网主要考虑采取排管埋地敷设的形式,电信、联通、移动、有线电视等管线共用通信管廊,本次设计通信管线布置在道路前进方向右侧,管中心距路缘石1.30米,K0+920~K3+400规模为18孔通信排管,K3+400~K4+920规模为12孔通信排管,与规划保持一致。3、通信排管管顶在人行道下敷设时距地面为0.7米,车行道下敷设时距地面为1.0米。通信管网沿线间隔50米左右设置穿线井,便于穿线施工及检修维护。排管在交叉口设置过街管道,并在间隔200米左右设置过街预埋管道,形式为3行×3列9孔排管以满足周边地块发展需要。过街预埋管道管顶距地面为1.4米。交叉口处按规划预留12~18孔排管。4、为了使管道中的积水能流入人孔而便于清除,管道坡度一般应为0.3%~0.4%,最小不宜低于0.25%。通信井内设置Ф75PVC塑料管,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系统。(2)管材及检查井采用直径DN110双壁波纹管或蜂窝管。综合通信排管间隔50m左右设置一个通信人孔井。施工时请参照国标GJ13T-362及《通信线路安装》(X101-1~2)相关规定进行。本工程通信人孔井采用国标图集05X101-2,具体选用如下:小号直通型电缆井(混凝土),规格1600x1200,图集号05X101-2第37页;小号三通型电缆井(混凝土),规格2400x1350,图集号05X101-2第38页;小号四通型电缆井(混凝土),规格2400x1500,图集号05X101-2第40页;手孔井详见05X101-2第45页,墙厚采用240mm.5管线施工5.1管道放线本工程电缆沟、电力排管及通信排管放线均按节点坐标表严格放线,工作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工作井横轴线交点。5.2沟槽开挖管线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详见管道断面图),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位于高挖方地段,沟槽实施跳槽开挖。5.3地基处理(1)人行道下管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过街管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2)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4沟槽回填(1)管线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工作井位于车行道下时,应在工作井四周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宜小于80cm。(2)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3)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4)沟槽内砖、石、木块、纸袋等杂物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不得带水回填。(5)不良土质地段沟槽开挖时采取的护坡和防止沟槽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6)沟槽开挖后须及时施工、按规范要求及时回填,如遇下雨应遮盖,避免雨水浸泡路基和冲刷开挖放坡面。沟槽开挖后应对施工原因形成的沟槽和不平的也应同时进行处理,以防积水,影响道路路基及管网基础安全。5.5质量要求:(1)电缆沟和电力排管必须经电力试验单位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2)图中未尽事宜,应参照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5.6过街管线处理为保证道路路基压实度,过街电力、通信管线的沟槽应待路基施工完毕后进行反开挖,而后敷设过街管线。回填:电力按《电力排管断面图》处理;通信采用C25素混凝土进行回填。5.7地下管线标示地下管线标示安装于排管上方的地面铺装层,间距为15m,其表面应与地面铺装层相平。6分支接线(1)在道路电力排管侧线缆可就近接入电力工作井,所有分支接线由管线单位和产权单位自己设计施工预埋,设计提供相关的措施仅供参考,以相关实施单位要求为准,本次仅包含主线通道范围。(2)架空线下地拆除后在地上部分应加镀锌钢管靠墙可靠固定。(3)下地埋敷部分管道应在人行道地面做相应标识,以便后期维护检修。(4)所有接入建筑内的支管及分支附属管道均从电力工作井及预留接口处接出。(5)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每根管子只穿一根电缆,应做成直线,中间不能有弯曲段,以便于穿线。7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请电力、通信公司确认规模,施工中请电力、通信管线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参与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2)过街管线反开挖及回填段施工过程中,邀请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检查该程序。(3)管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到其它管道,须及时向业主报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4)本工程中有多处过街管线,施工时应注意与其他管线单位通力配合,避免平面及高程发生矛盾。(5)本次设计为电力、通信管线土建部分,但在施工中应与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协调施工,如遇现场开挖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即使通知设计,以便会同其他相关管线一道更改。(6)所有预制和浇筑的混凝土构件须保证表面平整光滑。模板的形状、规格应保证设计图纸要求所浇筑混凝土构件的规格和形状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边缘整齐,拼缝紧密、牢固,预留孔洞位置准确,尺寸符合规定。重复使用的模板,表面不得有粘结的混凝土、水泥砂浆及泥土等附着物。(7)施工前应、电力部门、业主及相关入住企业联系并充分沟通,征求意见,并进行审批,是否同意按本设计施工,如同意此设计,则按本施工图施工,如有异议请及时通知设计按相关单位意见修改。沟道及各节点大样工艺须征得电力公司同意后方可施工,并要求电力公司参与中间验收。(8)电力管线实施时,应根据现场情况与相交的所有道路电力管网延伸接顺,并预留接口与规划道路未实施的交叉路口电力管网接顺。如果过街管标高无法满足覆土要求,时可采用路面加固措施来保证过街管的安全。如遇管线和工作井位置有重合及冲突时,通告设计方确认后,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交叉口施工时,须与相交道路管线接口位置核对无误后实施,保证管线接顺。(9)土建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施工场地及基坑排水。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安全,采取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10)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11)施工单位在进行土石方工程时,应注意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支护、分层开挖。免槽壁失稳出现塌方,影响施工,甚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12)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所材料应选用国家现行的技术先进的产品,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设计选择的材料型号仅供参考,不做为订货依据,要求满足性能、规格和参数,并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认证和合格产品即可。(13)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和验收规程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14)本说明及设计图说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15)施工中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行处理。7主要工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