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研究_第1页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研究_第2页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研究_第3页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研究_第4页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9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研究【内容摘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规定了增值税由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型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的转型会对国家宏观经济以及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各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国家税收,但是对企业而言消除了生产型增值税下重复征税的问题,减轻了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因而很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描述性统计等方法深入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帮助企业对新的税制下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也为增值税政策的优化提出建议。【关键词】:增值税转型企业经营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目录TOC\o"1-3"\h\u10031一、引言 126969(一)研究背景 1(二)17369研究目的和意义 21363(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2274941、研究思路 215832、研究方法 24375(四)文献综述 3209341、研究现状 3209812、研究现状评述 517149二、本文研究理论基础 629989(一)增值税的相关基础介绍 6305951、增值税的定义 6181982、增值税的特点和优势 6124873、增值税的类型 654124、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历程 854125、我国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854126、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意义 954127、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 929989(二)最优税收理论基础分析 10305951、最优税收理论定义及标准 10181982、最优税收理论主要内容 10124873、最优税收理论对增值税转型的影响 116925三、增值税转型影响的理论分析 117133(一)增值税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127216(二)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127874(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 1210940(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1312492(五)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13283711、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1365392、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14109253、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14109254、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 1525326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分析 157133(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1571331、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1571332、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167133(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 1771331、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 1771332、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 187133(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分析 1825326五、增值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对策 19887714832(一)增值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971331、完成转型后增值税税制仍有待完善 1971332、农产品收购行为和发票管理上的不完善 2071333、纳税人认定标准和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 2071334、现行的一些税收管理制度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2071335、增值税转型过程中日常征管遇到的新问题 2114832(二)对增值税转型的建议和对策 2171331、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 2171332、对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建议 2271333、对征收管理的建议 2410589六、研究的结论 26一、引言(一)研究背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新修订的增值税实施细则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允许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对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增值税转型即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也称作增值税改革或增值税转型改革。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所包含的增值税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这样就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造成重复征税;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意味着这部分税金可以在税前抵扣。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其收入占国家税收收人总额的35%以上,地位举足轻重具有税收的一般作用,即增加财政收人、体现公平分配,其转型本身绝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增值税具有税收的一般作用,即增加财政收入、体现公平分配,其转型本身绝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通过进一步改革使得增值税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真正做到全覆盖、全链条、全抵扣,并加快推动中国税收立法进程是一个更大的命题。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经济环境趋于理性,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缩小地域经济差距,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增值税改革的决定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后,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是税制改革和国家现行财政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增值税转型改革是自企业所得税“两税合并”以来税制改革的又一个新突破。在经受金融风暴肆虐全球、严重冲击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国家及时出台增值税转型政策,不仅体现了短期内缓解企业压力、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意味着我国税收体制进一步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举措。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全面推开,将带来以下方面的促进效应:一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由于对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进项税一次性全额扣除,意味着固定资产购进越多,本期所纳增值税越小,利于企业扩大资本积累,加速设备更新。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既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基础产业的资金投入。整体上缓解我国产业结构不舍理的状况;二是这项改革将使增值税税制更加完善,增值税的“链条”也将更加完整。税收制度应遵循中性原则,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全面推开正是税制中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这项改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税收对市场机制的扭曲。消费型增值税则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的积极性,并将新的技术和设备快速投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加技术含量,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效应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施生产型增值税,由于税负不平等而造成了企业向沿海地区投资集中,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增值税转型之后,促进了内陆地区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快发展,逐步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增值税转型改革实现出口彻底退税,增强国际竞争力。消费型增值税遵循终点退税原则,能够实现彻底退税,提高商品的内在使用价值,使商品价格能够真实、准确反映本国的生产状况,提高国际竞争力。(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增值税作为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征税范围广泛,税额金额高,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巨大。本文将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帮助企业对新的税制下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并为增值税政策的优化提出建议。现在的文献资料针对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实际影响特别是财务影响不是很多,实例研究更加少,因此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例研究法、描述性统计等方法深入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经营影响包括了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企业投资以及企业筹资活动。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理论研究法和比例研究法等。(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已有期刊和学术论文,分析提炼其中的重要观点进行思考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和发现新思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实证分析。(2)理论研究法从理论方面对增值税及增值税转型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阐述;运用举例推导和数学演算从理论角度对增值税转型产生的影响作出理论分析。(3)比例研究法分析研究增值税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并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据此得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产生的短期和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四)文献综述1、研究现状现有的国内文献资料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分析了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国家税收,但是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因而很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意义重大。对于企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有减轻企业税负的作用,能够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对企业财务信息和绩效也有积极影响。(1)增值税转型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郝艳华王晨张霞(2012)[1]认为增值税转型对煤炭企业的积极影响:有利于煤炭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化调整并推动专业化生产,增强煤炭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也有不利影响:实行增值税转型后,煤炭税负仍然居高不下。煤炭行业内部经营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煤炭企业的负担;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等问题。曹晓丽胡璟(2012)[2]以纺织业上市公司为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增值税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绩效。杨艳艳(2012)[3]在研究中却发现,风力发电企业作为增值税纳税环节比较特殊的一类企业,却因增值税转型而纠结。她以内蒙古的某风能有限公司为例,认为转型对其财务状况有影响,风电优于其他行业的即征即退50%的税收优惠无从体现;同时风电企业购入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由“一次性退税”改为“分期抵税”,增加了资金占用成本,影响了现金流。杨友孝利焕义(2012)[4]以珠三角外向型企业数据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当年新增允许抵扣固定资产多的企业受增值税转型影响较大,反之则较小;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电信行业影响较大,对固定资产投资较少的房地产业行业影响较小;增值税转型对区域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各个地区外向型企业增值税转型情况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王素荣、付博(2011)[5]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认为采掘业、水电煤气供应业和制造业是增值税转型受益较大的行业。同时增值税转型使得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有所提高,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了明显的有利作用。(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宋英华金瑛(2012)[6]认为增值税转型改革已基本实现其预期效果,消费型增值税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负担,从长远来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刺激经济发展。骆阳、肖侠(2010)[7]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披露的江苏省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为样本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增值税的转型,将使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的应纳税额降低,并且无论是在应纳税额上,还是在税负率上,都远远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增值税转型后江苏省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税收负担将大幅度下降。(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谭文凯(2012)[8]通过选择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利用差分内差分模型,分析增值税转型对微观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得出结论:增值税转型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同时,企业的营业利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李嘉明李苏娅(2007)[9]借助数学模型对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结论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都普遍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受益较大的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同时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王泽霞李兰(2012)[10]我国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类企业增加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且对资本构成相对高的信息技术业制造类企业的激励效应高于服务类企业。(4)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李彩霞(2012)[11]通过研究认为:增值税转型将增加企业净利润;提高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降低负债,提高短期负债能力。刘玉龙倪麟任国良(2012)[12]以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得出结论是短期来看增值税转型政策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较小,在短期内会增加股东财富;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由于增值税转型政策对投资、对产业结构会产生较大的调控作用,制造业类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有提高,股票价格也会相应提高。朱林(2012)[13]通过实例“金益化工”研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变化并加以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可见,税制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而且投资效率随着固定资产逐年折旧而得以持续和上升,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王素荣,蒋高乐(2010)[14]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后各行业的受益程度,发现增值税转型受益较大的行业有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和制造业。接着,研究了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的影响程度,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在增值税转型前后变化的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将会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2、研究现状评述现有的研究对增值税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研究,增值税对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转型会使国家的税收收入减少,但是由于刺激了企业的投资活动,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转型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也较全面,覆盖了投资活动、经营绩效、税负、以及不同行业的差异等等。但是现在的研究针对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产生的实际影响特别是以实例为基础的财务影响不是很多,因此我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二、增值税转型、企业财务概述及本文研究理论基础(一)增值税概述1、增值税的定义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货物的增值额征收的并由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承担的一种流转税,即生产经营者销售货物时,向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金与购进货物时支付的进项税金之差为增值税税金。增值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中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2、增值税的特点(1)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或提供劳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就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新创造的价值额,由于人们不论是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品生产,还是经营商品批发、零售业务或提供服务,都会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商品和劳动的附加值,因此,增值税可以课征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领域,环节。(2)增值税具有多环节征税的特征,是一种新兴的流转税。增值税由于只对货物或劳务销售环节中没有征过税那部分增值额征税,而对转移到销售额中在以前环节以征过的那部分不再征税,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因此,人们将增值税称为一种对传统的流转税种去弊存利的新型流转税。(3)增值税对资源配置不会产生扭曲性影响,具有税收中性效应。一种货物或劳务在其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管经历多少生产和流通环节,实行增值税是都是对其销售中的增值额的征税,挤兑销售额中属于企业或劳动所创造的,没有征过税的那部分销售额进行征税,而对销售额中属于转移过来的,以前环节征过税的那一部分销售额则不再征税,这就是是增值税对经济活动的干扰大为减弱,从而不至于扭曲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4)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本来就具有税负转嫁的可能性。对应税商品各个环节的经营者而言,他们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只是把从购买者那里收取的税转交给政府,而经营者本身未承担增值税税款。这样,随着交易活动在应税商品的各个流转环节逐次展开,应税商品的经营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因为政府从购买者那里收取了该应税商品所承担的税款,当应税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时,该商品在以前所有环节已缴纳的税款连同本环节的税款,片全部转嫁给了最终的消费者。可见,增值税的税收负担具有完全的转嫁性,作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者并非增值税的真正负担者最终消费者实际上是增值税的最后归宿,因此增值税属于典型的间接税。3、增值税的类型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其根本区别在于课征增值税时,对企业当年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如何进行税务处理,三种对固定资产价值扣除的不同处理方法,使三种不同类型增值税税基所包括的范围大不一样,生产型增值税税基最大,收入型增值税次之,消费型增值税最小。(1)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除包括增值税纳税人新创造的价值外,还包括当期计入成本的外购固定资产价款部分,即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理论增值额和折旧之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这一课税基数大体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在征税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该种类型的增值税的特点是: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而且越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重复征税就越严重;不利于鼓励投资,但可以保证财政收入。我国增值税转型前采用的就是该种类型的增值税。目前,生产型增值税主要为印度尼西亚采用。(2)收入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是指对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只允许扣除当期计入产品价款的折旧部分,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当期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各增值项目之和。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这一课税基数相当于国民收入部分,故称为收入型增值税。该类型的增值税的特点是: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一致,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但由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是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的,且转入部分没有合法的外购凭证,故给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了这种方法的广泛采用。目前,主要有阿根廷、摩洛哥及部分中东欧国家采用。(3)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指计算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外购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购入的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当期的全部销售额扣除外购的全部生产资料价款后的余额。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这一课税基数仅限于消费资料价值的部分,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该类型的增值税在购进固定资产的当期,因扣除额大大增加,会减少财政收入,但将鼓励企业投资。这种方法最宜规范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因为凭固定资产的外购发票可以一次将其已纳税款全部扣除,既便于操作,也便于管理,所以是三种类型中最先进、最能体现增值税优越性的一种类型。目前,该类型增值税为欧盟各国及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也是增值税发展的主流。我国于2009年4、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历程

(1)我国在1984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我国自1979年下半年开始引进增值税并在极少数地区试点。从1983年1月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的两大行业和三种产品试行增值税。1984年10月,结合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我国对原工商税进行了改革,将其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至此,我国正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增值税。1986年,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完善增值税征税办法的若干规定》,完善了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使增值税向着统一和简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当时我国实行的增值税由于距国际规范化的增值税相差甚远,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增值税。(2)我国在1994年建立了规范的“生产型增值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12月25日,财政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二者同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在1994年实行的新增值税,对原有的增值税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了规范化的“生产型增值税”,并以增值税改革为核心建立了新的流转税制格局。新流转税法以实行全面的“增值税”为主,在征收“增值税”(3)我国从2004年起推行了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从2004年7月1日起,财政部门在东北地区的八大行业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试点只在部分行业中实施,并且只采用了进项税增量抵扣,即纳税人当年准予抵扣的所列进项税额一般不超过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当年没有新增增值税税额或新增增值税税额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应留待下年抵扣。2007年7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挺进中原”,中部地区六省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八大行业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改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7月4日宣布,东北老工业基地现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政策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2008年8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的通知,主要涉及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被确定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将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范围。(4)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提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5、我国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

(1)新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新《条例》第10条将固定资产从不能从销项税额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中删除,这意味着自2009年起凡购置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即可予以抵扣销项税额,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排除在上述设备范围之外,从而标志着我国增值税政治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新《条例》中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范围仅限于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内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值得注意的是,新《条例》仅仅准予抵扣2009年1(2)改革范围覆盖全国,取消地区与行业限制2004年、2007年及2008年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仅涉及了部分地区的部分行业,且试点办法有所不同。此次改革则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原先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政策的东北、中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以及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也都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总体范畴内,执行相同的政策。(3)税率的变化为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在扩大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抵扣范围、降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负担的同时,调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低到3%。(4)取消了与生产型增值税相关的优惠政策新《条例》删除了执行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5)采用全额抵扣方法,不再采用试点地区的增量抵扣办法。

(6)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同时,将矿产品增值税率恢复到17%。

7、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资源约束型经济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要使当前经济能够持续、平稳发展就需要刺激投资、拉动消费、克服通货紧缩。(2)当前国际税收改革趋向于减税,以不含税价格出口产品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提高本国产品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税款抵扣不足,即使按照增值税法定税率计算退税,出口产品仍然含有一定的增值税。产品出口成本中,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所含已征税款得不到退税,不利于扩大我国产品出口。这样可以使产品成本降低,国际竞争能力相对有所提高。(3)减轻缓解企业的投资负担,对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新速度,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方面都有提高和升级。在转型改革后,矿山企业外购设备将纳入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整体税负将有所下降。所以,将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有利于公平税负、规范税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4)生产型增值税存在重复征税的不合理性。由于我国推行的是“生产型”而非“消费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款不予抵扣,因此,仍存在重复课税现象,并由于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重复课税的程度也不一,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5)增值税抵扣项目审核比较困难。由于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在实际工作中就出现了如何准确划分固定资产与非固定资产的问题。虽然财务会计制度对此做出了规定,但具体到一些单位价值超过标准、但使用年限不够,或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却不到标准的项目,尤其是低值易耗品和修理零配件,是否作为固定资产,容易与企业发生分歧。同时,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多抵扣的目的,往往将大修理化整为零,增加了税收管理工作的难度。(6)不法分子利用扣税差异,偷逃国家税收。目前我国增值税允许抵扣的凭证种类多,扣除率不一,加上主要是依靠人工审核,辨别真伪较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扣税差异,大肆偷骗国家税款,使国家利益受损。(7)增值税转型改革将消除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有利于鼓励投资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增值税转型后可以减轻小规模纳税人的负担,由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不抵扣进项税额,其增值税负担不会因转型改革降低。因此,主要措施就是降低其增值税率。考虑到现实经济活动中小规模纳税人混业经营十分普遍,实际征管中难以明确划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因此转型改革后,将小规模纳税人6%与4%的两档税率统一降低至3%,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小规模纳税人的负担。(二)最优税收理论基础分析1、最优税收理论定义及其标准最优税收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办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最优税制理论是建立在系列严格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有三个:(1)完全竞争市场假设;(2)行政管理能力假设,即任何税收工具的使用都不受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限制(总量税例外),并且行政管理费用是相当低廉的;(3)标准福利函数假设,标准福利函数给定了衡量最优税制的目标,即实现福利最大化;[15]2、最优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最优税收理论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最优商品税理论、最优所得税理论、商品税与所得税的组合理论。最优商品税理论研究在既定的财政收入目标下,应当如何对各商品课税,才能做到效率损失最小;最优所得税理论旨在分析和解决课税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问题;商品税和所得税的组合理论这种比较两者之间的优劣问题。最优税收在实质上就是从公平和效率的意义上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税收,或者说是在社会对公平的期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最佳平衡的征税方式。3、最优税收理论对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一方面,最优税收理论运用寻求权衡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和方法,是在一定假定下,以减少税收抑制性效应的分析体系。从方法论上讲,最优税收理论是数学中最优化方法应用于经济问题的结果,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求极值而得出的规则。这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税制结构是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的。另一方面,最优税收理论促使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更加理性。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当对需求较缺乏弹性的商品课以较重的税收以减少税收的额外负担,但如果这些商品主要由低收入者所消费,那么出于公平考虑,应当对其以较低的税率课税。最优税收理论虽然提出了一些指导税制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但运用这些原则在增值税转型中运用、而且在第一次就达到最优的观念是不切合实际的。现实的做法是通过对增值税转型进行一系列旨在提高社会福利的改革,以逐渐接近最优的税收制度。所以我们应该把最优税收理论和税收改革结合起来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税种或税率筹集一单位政府收入的社会边际成本,并用最低成本的税收来代替成本较高的税收,并由此找出用最小成本筹集税收收入的方法。实际上,最优税收理论的大多数模型我们在税收改革分析中都可以采用。具体地说,最优税收理论可以用来对各种税制改革方案进行详细的测算,借助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辨别出不同方案的优劣,但使用标准模型时应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增值税税制改革不是寻找最佳的而是较好的税收制度。本文旨在评价、运用最优税收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政策启示。三、增值税转型影响的理论和对财务分析(一)增值税转型理论影响分析增值税转型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进而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但同时刺激了企业的投资,因而很好的促进产业的升级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也意义重大。增值税转型对于不用行业的影响并不相同,一般认为采掘业、水电煤气供应业和制造业在增值税转型后受益较大,然而对于风力发电和煤炭采集等企业受益很小甚至会有负面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年新增允许抵扣固定资产多的企业受增值税转型影响较大,反之则较小;增值税转型对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的行业影响较大,反之则较小;增值税转型对区域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各个地区外向型企业增值税转型情况并不能很好地代表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1、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改革已基本实现其预期效果,由于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必将减少增值税额,以及相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减轻了企业的税费。因此消费型增值税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负担,从长远来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刺激经济发展。如果使用生产型增值税,那么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全部支出包括买价、进项税、以进项税为基础的城建税和教育附加、含增值税的运输费用(可能包含增值税的安装费用)。举例说明:假设A企业购进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不含税价是1000万,直线折旧法,折旧年限是10年(残值0),名义所得税率25%,名义增值税率17%,城建和教育附加为10%,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是5%(不计运费)计算生产型及消费型下的实际税费支出。生产型增值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17%1000*17%=170城建税及教育附加10%170*10%=17进项税中每年计提折旧的部分170/10=17因折旧而少缴的所得税25%17*25%=4.25少缴的所得税中城建税及教育附加17*25%=4.25少缴的所得税中城建税及教育附加(现值)4.25*(1+5%)-1=4.04少缴的所得税中每年进项税折扣额合计(现值)4.25*(1+5%)-1+4.25*(1+5%)-2++4.25*(1+5%)-10=32.82企业实际税费支出:170+17-32.82-4.04=150.14(万元)消费性增值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仅有买价、扣除税费后的运输费用。当期直接减少了增值税额187万元,同时城建税及教育附加也为0。每年少计提折旧额17万元,因此由折旧而少缴的所得税和城建及教育附加费用相比生产型增加了34.86(32.82+4.04)万元。企业实际税费支出比生产型增值税下减少了:170+17-34.86=150.14万元由此可见增值税转型对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巨大积极意义。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消费型增值税有着极大的优势。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可以在购入的当期一次性将已缴的增值税款计入进项税用以抵扣销项税,进而减少了企业的税务支出。一般来说转型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受益较大的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同时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这是因为购进固定资产不仅能够减轻企业的税负,也能通过增加的固定资产扩大产量,获得更多的营业和销售收入,推动企业的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更长远的发展。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从理论上看,增值税转型对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绩效水平均有有促进作用。上章已经有所介绍,企业的财务绩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投资及筹集情况。具体来说,由于增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有所提高;由于减少了税务支出,企业的流动性会增加,进而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提高;由于现金流入的增加和现金流出的减少,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也会得到改善。1)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由于税负减轻以及营业收入的增加,增值税转型会增加企业的净利润。短期来看增值税转型政策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较小,在短期内会增加股东财富;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由于增值税转型政策对投资、对产业结构会产生较大的调控作用,制造业类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有提高,股票价格也会相应提高。这是由于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下,由于应纳增值税税额本身不是利润表的项目,因此,增值税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影响利润,进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而这种影响是轻微的。2)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理论上,由于增值税税额减轻,使得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交税费减少,进而流动负债和负债总额均有所减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所增加,提高了企业的流动性,提高短期负债能力。但是企业的负债水平与许多因素有关,税负的金额也仅占企业流动负债的一小部分,因此增值税税额的减轻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是有限的。3)对企业投资的影响。2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持续高速增长。因此,增值税转型可以通过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的差异性税收政策,构建由投资总量增长模式向技术增长模式转变的制度激励机制。由于进项税额的抵扣对企业现金流产生影响,使企业的投资倾向于能够带来进项税额抵扣的设备投资,促进企业设备投资与配套投资大幅度的增加。另外增值税转型对设备投资的回报要求降低了,企业设备投资计划的可行性分析将会有更大的可能性通过。企业的投资行为也主动的向国家政策靠拢,一方面是根据税收中性的考虑,对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企业主动配合实施转型,期待能够由于税负公平而使企业的竞争地位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企业会对转型的推行路径产生影响,为获得并保持转型带来的超额收益,企业有强烈的动机来采取行动,并有可能对转型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增值税抵扣直接减少了利息资本化后的入账固定资产成本,增值税抵扣金额转入了企业利润,从而有效提高了以后年度的投资收益率。因此,增值税转型会直接强烈刺激企业投资,从而连锁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房屋建筑物的投资和机器设备的投资被称之为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在增值税转型后,同样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房屋建筑物所包含的税款不能给予抵扣,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机器设备所包含的税款可以抵扣,这样一来,房屋建筑物投资的成本是不变的,机器设备投资的成本由原来的含税成本变成了不含税成本。因此,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增值税的抵扣,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时,会对现有的房屋建筑物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对机器设备的投资加大,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企业的技术含量。企业的利润增长方式也有所改变,最后使国民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改变。4)对企业筹资活动的影响。筹资决策是指企业为满足融资的需要,对筹资的途径、数量、时间、成本、风险和筹资方案所进行的评价和选择,从中确定一个资金结构最优的分析判断过程。筹资决策的关键就是在众多的筹资渠道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要在借款与权益资金之间做出选择,使企业获得运行和发展所需资金的来源。因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筹资方式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发行股票、债券和通过向银行借款都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和向银行借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偿债能力,因此,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筹资渠道是否畅通有着直接的影响,偿债能力强,则筹资渠道就比较畅通,相应的筹资成本就低。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作为衡量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也是银行作为向企业发放贷款和确定利率的重要指标。增值税转型使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有所降低,使企业交纳增值税金额减少,企业资金存量增加。企业资金存量增加的好处是:(1)能够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率,从而利润增加.(2)使企业减少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盈利能力增强。(3)使企业能够有足够资金偿还贷款。因此,企业增值税的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是有利的,使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增加,同时畅通了企业的筹资渠道,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分析1、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分析(1)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1)直接降低企业外购设备的入账价值,减少企业所购设备折旧期内每期的折旧额,进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经营成果。本次增值税转型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包括运输费用、非增值税税款、保险、安装费等)。税制改革后将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制度,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就不再包含增值税这一项。以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的设备类固定资产成本为比较基准,假设所购设备执行基本税率17%,那么可以直接推算出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成本的降低幅度为:17%÷(1+17%)=15.54%‚也就是说这部分比例像存货一样,可以作为进项抵扣,而不包括在固定资产的成本当中。因此,这部分比例将不用计提折旧,从而使企业每期的设备折旧额也相应地降低了15.54%,设备折旧额的降低导致企业当期营业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当期的营业利润。由于税制改革并不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如营销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和其他业务经营,所以,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也相应提高。2)减少企业当期营业税金及附加,进而影响企业当期经营成果根据本次税改的规定,企业外购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允许从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扣除,因此,当期企业应交的增值税将减少,并且以企业应交增值税为基数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随之降低,即降低了企业当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并最终提高企业的营业利润。3)减少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进而影响企业当期经营成果根据2008年颁布并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和2007年起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入账价值是一致的,不论企业选择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与税法规定的是否一致,企业购入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不再包含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所以企业每期计提的折旧额都会不同程度的减少,并考虑税改对企业当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影响,企业当期的应纳所得税额和所得税费用也随之减少。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净利润,其幅度为:15.54%×(1-25%)=11.655%。(2)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1)增加企业营业收入,进而影响企业当期经营成果本次增值税转型,把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分别由6%和4%统一调低到3%。当企业对外销售货物的含税价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的营业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幅度:工业企业为[(1+6%)÷(1+3%)-1]=2.91%,商业企业为[(1+4%)÷(1+3%)-1]=0.97%。与前段所述的一般纳税企业一样,由于税制改革并不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如营销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和其他业务经营,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也相应提高,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净利润,其幅度:工业企业为2.91%×(1-25%)=2.1825%,商业企业为0.97%×(1-25%)=0.7275%。2)减少企业当期应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进而影响企业当期经营成果。由于本次税改使企业的增值税征收率降低,企业每期应交的增值税将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因此,企业每期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将随之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也随之降低。企业经营成果有所增加。

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

(1)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1)减少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当期应交的增值税从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影响来看,过去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不能抵扣,会计上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在现金流量表上体现为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税制改革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具体范围见第一段中增值税转型内容)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当期将比过去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将少交纳增值税,最终导致企业现金净流量在过去基础上的增加。2)减少企业购买固定资产当期应交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根据前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当期应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影响分析,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当期将少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最终导致企业现金净流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3)增加企业持有固定资产期间应交的企业所得税根据前述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分析,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将比过去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每期将多交纳企业所得税,最终导致企业现金净流量在原有基础上的减少。(2)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分析1)减少企业每期应交纳的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教育费附加根据前述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本次增值税转型,小规模纳税企业营业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值税征收率降低,企业整体应纳增值税税负额有所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现金净流量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其幅度:工业企业为[1-3%×(1+6%)÷(1+3%)×6%]=48.54%,商业企业为[1-3%×(1+4%)÷(1+3%)×4%-1]=24.27%。2)增加企业每期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根据前述增值税转型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本次增值税转型,小规模纳税企业营业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企业应纳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却有所减少,所以,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分析增值税转型对纳税企业到底会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仅涉及到所得税?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把生产型增值税(税改前)和消费型增值税(税改后)税基进行比较。下面笔者以简化的实例试作比较分析。如甲企业购入机器一台,价值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假设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其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在生产型增值税形式下,甲企业在购入机器设备时不允许抵扣增值税,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11.7万元。在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里,每年的折旧额为1.17万元。该笔费用可以冲减利润,即每年可以使甲企业少缴所得税1.17×25%=0.293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0.293×6.1446(年金现值系数)=1.797万元。随着机器设备的使用,它的价值转移到产品当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形成销项税额,这部分销项税额虽然不是甲企业负担而是由甲企业产品的购买方负担,但税务机关确实对该机器设备重复计征了增值税。总的看来,甲企业购买机器设备实际上缴的税款为增值税1.7万元,折旧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1.797万元。在消费型增值税形式下,甲企业在购入机器设备时的增值税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会计处理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10万元。在该机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里,每年的折旧额为1万元。该折旧额每年可以使甲企业少缴所得税1×25%=0.25万元,折算成年金现值为0.25×6.1446(年金现值系数)=1.536万元。由于在购入时增值税已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因此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对于甲企业来讲,它没有负担增值税,折旧额抵减收入共少缴所得税1.536万元。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增值税,还涉及到所得税;不仅涉及到购买机器设备的当期,而且涉及到机器设备整个寿命期。这种转变可以使甲企业因为避免重复计征增值税而少缴1.7万元,但从折旧抵减收入得到少缴所得税的好处却减少了0.26万元(1.536-1.797)。因此,甲企业一共可以获得税收上的好处是1.44万元(1.7-0.26),而不是1.7万元。四、增值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对策(一)增值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纳税人认定标准和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2)除上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而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统一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调整为3%,这就对税务机关在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时仍沿用以往需区分工业和商业而采取不同的认定标准的做法提出了挑战。另外,按财税[2009]9号文件的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小水电电力、砂石料、砖、瓦等,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而同样经营以上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则为3%,对实行简易征收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有税负过重和不公平的感觉。2、企业农产品收购行为管理的不完善。(1)由于农产品收购发票由企业自行开具,自行申报抵扣,既是付款凭证,又作为抵扣税款的凭证,企业往往利用提前或滞后开具发票的,人为调节产品的成本,甚至以虚抬单价、虚增数量等手段多计进项抵扣税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2)农产品收购业务分散,投售者均为农业生产者,索要发票意识差,而且大部分为现金交易,难以通过银行对其收购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3)目前农产品收购发票虽已采用电脑开票,但尚未建立一整套防伪开票、认证系统,交叉稽核工作也无法及时有效实行。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中难以验证每位投售者的真实性,对农产品的盘库也很难进行全面核实,事后税务检查调查取证工作难度大,对企业开具收购凭证的真实性监督手段乏力。3、现行的一些税收管理制度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消费型增值税采用统一的购进扣税法,外购项目所包含的税金,可以一次性全部扣除,有利于加强发票管理,简化了计税核算的程序,但由于纳税人外购和自制的不动产不属于扣税的范围,仍需区分允许抵扣和不允许抵扣项目。随着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现行的一些税收管理制度和原来所开发的软件变得不相适应,如何尽快地修订、完善这些制度,开发新的软件、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以适应增值税转型后的征收管理需要,是对税收征管工作新的挑战。4、增值税转型过程中日常征管遇到的新问题。按照增值税转型的相关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现发现有部分企业在2009年1月1日前已经签订了购买固定资产协议,为了达到抵扣进项税额的目的,人为调整固定资产入账时间,要求销售方推迟开票时间,开具2009(二)对增值税转型的建议和对策1、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1)严格固定资产的采购与抵扣。在选择固定资产供货商的时候,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以获得更多的进项增值税抵扣以及税收优惠。采购固定资产时,要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采购时不能明确固定资产的用途(例如有可能是汽车等一些自用消费品),应先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待后期明确固定资产用途的时候,再根据税法规定看是否能抵扣进项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能否全额抵扣,还与当期的销项税有关,销售旺季一般可全额抵扣,销售淡季却难以一次性抵扣完,需要递延到下期继续抵扣。因此固定资产的更新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规模和行业特点进行科学规划。短期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要注意对规模的控制,防止对盲目和过度投资对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负债水平和经营风险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固定资产的长远投资方向,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2)将企业的财务投资规划与企业税收规划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购买固定资产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固定资产购买时可能产生的税收优惠。进而将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与企业税收规划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投资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税收优惠的双赢效果。(3)调整会计科目,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由于增值税抵扣存在着时间差异,企业可增设“待抵扣税费”科目,并在此总账科目下设置“待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明细科目。其借方登记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支付(取得)的待确认的进项税额,如发生固定资产退回或税务机关认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则用红字在借方冲回;贷方登记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转出。这样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固定资产抵扣的状况,更能够做好经营和投资的规划。(4)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收购行为的管理。农产品收购企业支付农产品收购价款,金额达到银行转帐支付条件的必须采用银行转帐方式支付,农产品收购企业必须开设银行专户,用于农产品收购款项结算,农产品收购价款一律通过专户支付,付款凭证(收购发票)必须经农产品投售人签字盖章。健全农产品收购企业台帐管理,建立健全出入库制度,收购环节必须做好过磅单、检尺单和入库凭证,领用时要健全出库制度,各环节要有经办人签字,收购发票要有销货人签字盖章,保证原始基础资料真实完整,防止收购企业弄虚作假,虚开、多开收购发票计算抵扣税款。2、对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建议(1)扩大固定资产的界定范围2009年增值税的全面转型标志着中国的增值税全额抵扣方式的确立,推动了中国增值税的发展。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增值税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对固定资产界定范围也较有限,不利于企业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优惠,促进企业全面持续的发展。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增值税转型,有赖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扩大。增值税应该扩展到所有行业,对国内消费的商品和劳务普遍征收,从生产环节、进口环节、经营环节、提供劳务服务环节直至最终消费,不区分何种商品、劳务,都统一按单一税率征税。现在能够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有生产经营用途的机械、运输等生产设备,但是对于用于生产用途的厂房等生产用途建筑物却未被纳入抵扣范围,然而这些固定资产却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为了让企业经营风险降低,激励企业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可抵扣的固定资产的范围应当进一步扩大。(2)税制征收制度的完善和“营改增”的推广目前我国增值税条例规定增值税主要包括提供劳务和销售货物的企业,而对一些交通运输、保险、建筑等行业依旧实行营业税。然而这些行业却与制造业息息相关,这样的税制会阻碍制造业原材料购入和商品销售的过程,也造成了增值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进一步推动“营改增”的实践,将原本征收营业税的企业转为征收增值税能够克服重复征税的弊端,对于大部分企业可以降低税负;尤其对于小企业,提高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后,众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可以按照3%的征收率纳税,税负降低明显。进而推动了税收征收制度的完善和长远发展。(3)适当调整税率保证财政收入因为调整税率,虽然企业的税额增加,但由于外购生产资料不再征税而减少了征税范围,所以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并不会增加多少。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应实行有升有降的税率调整,但整体税率水平应略有下降。同时清理增值税优惠政策,减少优惠项目,使增值税名义税率和实际征收的税率水平趋于一致,或尽量缩小其差距。在对固定资产等资本品全部彻底抵扣下避免大幅降低税率而增加财政压力;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避免税负的调整而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清理和减少增值税减免优惠规定,简化和规范了税制,便于税收征管,符合“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改原则。对个别或少数产业、行业因增值税转型而使税负明显过低的,可通过调整消费税或者开征其他商品流转税予以解决。(4)尽快完善增值税法律体系建设自1994年我国正式实行增值税以来,始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为法律依据,而其法律效力仅仅是行政法规层次,没有上升到真正意义的立法层次上。这不仅危及增值税本身的正当性,违背了“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而且会使统领整个税法体系的龙头法--《税法通则》的制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借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广之机,将修改后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纳入法律体系,正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健全我国税法体制的当务之急。立法机关应在国务院颁布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增值税的实践,尽快制定并颁布增值税法,在此基础上由国务院制定颁布实施细则,以全面提高增值税这一主体税种的立法级次,确保增值税法的权威性与稳定性。(5)进一步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增值税的基本原理要求征收范围宽泛,一方面可以避免从事性质相同的经济活动主体,有的纳税,有的不纳税,或税负不平等,有失公平的问题产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拓展,相应地影响了地方收入,需要对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进行适当调整,改变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适当提高地方分配比例,或就现有税种重新进行分配。由于增值税转型后逐步扩大了进项税金的抵扣范围,因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负将有所下降,但是这一税负减轻不会惠及按征收率实行简易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当前改革方案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区分工业6%和商业4%两档征收率,而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仍旧偏高,违背增值税中性、公平原则。因此,考虑到我国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且都存在发育不良、竞争力低的现状,应该在今后的增值税改革中逐步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使具有发展潜力的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被排斥在增值税抵扣链条之外,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和更加实惠的发展机会。3、对征收管理的建议(1)不断改善增值税的运行基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现金交易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损害增值税的运行基础,造成一些纳税人采用进销不计账的方式进行偷税。尤其是商业零售企业面对消费者,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往往采取进销不入账的方式,增值税零申报、负申报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出现几年无税可缴。另一方面,个体及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很大,但其所交纳的税收占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并没有上升,有些地方甚至呈下降趋势。客观事实表明,我国税收运行环境是制约税制改革以及税收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税制改革中不断改善税制运行的进程,深入调研,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公平的税收制度实现真正的公平,从而有利于税收本身顺利运行。(2)提高增值税征收环节配套措施应审慎、合理、有效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与世界各国比较,已属较高水平,且现行税制结构呈现的流转税主体现状已不利于税收调控职能的发挥。此外,完善税制后,强化增值税内控机制,堵塞税收流失漏洞而增加的增值税收入,绝大部分归中央财政享有,因此该方案的实施成本应从中央财政收入增量中负担,建议调整税率。目前,应尽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