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_第1页
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_第2页
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万绍涛(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70)照片尺寸为20mm*30mm;最好不用红色背景摘要随着盾构法施工在城市地铁隧道中的应用,使得在盾构法施工中面临到的环境也越来越困难。以上海市12号线5标东兰路站~虹梅路站区间隧道为工程实例,介绍了一些在盾构施工中面临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的施工技术,对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对以后类似工程有照片尺寸为20mm*30mm;最好不用红色背景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小半径曲线穿越中图分类号U45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39ConstructiontechnologyofshieldtunnelinginthesmallradiuscurveWanShaotao(ChinaRailwaytwenty-fourbureaugroup,ShanghaiRailway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Ltd,Shanghai,200070)AbstractWiththeapplicationofshieldtunnelingmethodincitysubwaytunnel,makestofaceinshieldconstructionmethodintheenvironmentbecomesmoreandmorecomplex.ThispapertakesShanghaicityline125markofDonglanRoadstationtoHongmeiRoadstationintervaltunnelasanexample,introducessomefacesmallradiuscurveintheshieldconstructionthroughbuild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thedifficultiesencounteredintheconstructionprocess,areanalyzedemphatically,andputforwardsomesolutions,forlatersimilartheprojecthasacertainreferencefunction.Keywordssubwaytunnel;shield;smallradiuscurve;crossing1引言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3-xx-xx(年-月-日)随着各个城市的发展,地面交通已经不能够满足交通量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起先将目光转向地下,大力发展地下交通。近年来我国地下交通发展快速,很多二线城市已经起先修建地下轨道交通,而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线已多达十多条,因此,盾构法施工对环境影响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盾构隧道都是沿着道路下规划,但还是有一部分是需穿越上部建筑物,这时盾构掘进施工时对隧道四周土体产生的扰动和流失,引起地表沉降对上部建筑物影响比较大,简洁造成地面建筑物损坏。盾构在推动时,地面上建筑物的平安完全取决于地下土体的扰动;而在小半径推动时土体扰动比较大,简洁引起沉降,上部建筑物损坏的风险较大。土体扰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盾构机推动速度、出土量、注浆限制等等因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5标东兰路站~虹梅路站区间隧道为例,结合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科研项目,对盾构掘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总结。2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5标东兰路站~虹梅路站区间起始于东兰路站北端头井XK5+258.562m,止于虹梅路站西端头井XK5+746.866m,总长488.304m(共425环管片,其中35环—230环上方存在建筑物),在里程XK5+547.058m处设旁通道及泵站一座。整个隧道轴线基本是一段R=350m的小半径曲线,线路纵断面最小坡度2%,最大坡度11.77%,隧道覆土最小为8.87m,最大为11.23m。(见图1)图1东兰路站—虹梅路站平面图2.1地理位置及地质状况区间隧道沿线经过万源路旁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华一村小区、漕宝路下,掘进土层主要为④1灰色淤泥质粘土、④2灰色粘质粉土夹粉质粘粉土、⑤1a灰色粉质粘土层、⑤2灰色砂质粉土层,隧道中心标高为-7.938~-9.957m。2.2周边环境区间隧道将穿越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周边房屋及商铺,这段区域房屋较少,多为干货市场周边商铺,商铺及房屋都为砖砌结构,房屋基础为一般砖砌基础。隧道沿线进入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干货市场为框架结构,地基为长12m的φ500水泥搅拌桩。隧道进入华一村小区下,华一村小区主要为旧房屋,基础皆为一般砖基础。由于这些旧房屋都比较集中,不便利对齐进行后期加固。3施工重难点东兰路站~虹梅路站区间整条隧道为一条半径350m的小半径曲线,施工过程中限制难度大。隧道上部有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商铺以及华一村小区房屋,这些房子都为旧房屋,且基础较差,施工时沉降风险较大。盾构在穿越建筑物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限制主要取决于在掘进过程中的各种施工限制。由于上部房屋比较老而且集中,不便利进行后期加固,因此,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穿越建筑物施工技术的限制,主要还是盾构在小半径曲线推动过程中沉降的限制,确保上部房屋平安。4施工过程中技术限制4.1掘进工法盾构施工时的进度、施工次序等参数的调整会对工程岩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通过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合理地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削减施工扰动已被工程实践所证明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盾构穿越施工的重点是如何减小对地层的扰动,尽可能做到施工过程微扰动,施工终了无扰动(复原原状)。依据传统理论:导致地层隆起的因素是盾构的正面压力;导致地层沉降的因素是盾构姿态的变更、盾尾建筑间隙等引起的地层损失以及盾构掘进施工对土体的扰动造成的后期沉降。因此在施工时,主要考虑盾构机正面土压力和盾尾注浆,这是迎土面和盾尾平面二维空间的考虑方法。然而施工实践表明,盾构机偏转导致的挤压及空吸、盾壳摩阻剪切及土体粘附牵拉,以推力和速度等形式均对上部和四周土体的相互作用(包括盾构机壳和土体的摩阻力、盾构机曲线掘进时对周边土体的挤压力等)在地面沉降的变更中有明显的比重,盾构头部的影响、纠偏和侧摩擦力的影响和后续隆起的影响大约的比例是0.55:0.24:0.2。因此我们认为,盾构壳体、盾构机迎土面和壁厚注浆共同组成了影响沉降的多元系统,应实行和之相适应的考虑多元因素的“区域分控掘进法”进行施工。4.2严格限制盾构正面土压力土仓中心土压力值依据埋深及土层状况设定,压力波动限制在±0.02Mpa,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依据监测单位地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结合以往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推动土压值来确定盾构穿越隧道顶部建筑物的合理土压力值。安装在土仓内的土压传感器可以适时将刀盘前部的土压值显示在限制室屏幕上,盾构机操作人员依据地面监测信息的反馈刚好更改、设定土压力值。盾构施工中,土压力值是盾构推动过程中重要参数,它干脆反应了推动过程中螺旋机出土状况,通过土压力变更、螺旋机出土量以及土的性质综合分析,总结出在某中地层中盾构推动时接受多大的土压才能对四周土层产生最小的扰动。土压平衡式盾构就是通过盾构机土仓压力和土仓外水土压力达到平衡后,螺旋机通过出土削减土仓压力,而盾构机向前推动增加土仓压力从而和外界水土压力始终保持平衡这一原理来工作的,其原理见图2所示。图2土压平衡盾构原理图由土力学原理,正面水土压力的理论值:(1)其中,、分别为土、水压力;,为土的有效摩擦角;为开挖面中心处深度,、分别为土、水的容重;为地面超载[1]。盾构推动中的实际正面土压力可表示为:其中,为考虑土体扰动后性质变更、盾构推动速度、超载状况等因素时,正面水土压力的调整系数。其值一般粘性土中取1.05~1.12,砂性土中取1.13~1.15[1]。依据以上公式计算,穿越区域土压力设置如下表1,实际土压力设定值依据沉降数据值进行微调。依据隧道上部环境,将盾构穿越过程中分为2个区域,即18环~34环为调整段(Ⅰ区),35环~230环为穿越段(Ⅱ区)。推动压力设置值见表1。表1分区设置土压表kPa区域Ⅰ区Ⅱ区设置土压力195~196176~200调整段Ⅰ区特点及限制措施:Ⅰ区段的特点是盾构掘进断面处④1灰色淤泥质粘土。盾构机在Ⅰ区段推动时,速度为10~20mm/min,并保持195~196kpa压力。此段施工时重点留意限制同步注浆,依据监测反馈的状况实时调整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穿越段Ⅱ区特点及限制措施。Ⅱ区段的特点是盾构掘进断面处④1灰色淤泥质粘土和⑤1a灰色砂质粉土层。在推动至35环时进入穿越段Ⅱ区段,这个区段的特点是穿越盾构机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以及华一村小区。此段施工时限制推动速度在20mm/min以内,推动60cm左右,停顿20分钟,进行应力释放,然后再接着推动。在盾构穿越上部建筑物影响范围时,土压值依据穿越的不同阶段分别设定:穿越前,当盾构机和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之间慢慢接近时,土压值也应相应的减小;穿越中,此时土压力基本保持在最低位;并保持土压力由176~200kpa左右。穿出阶段,盾构头部脱出后土压力逐步复原至正常220kpa。4.3推动速度限制盾构机在推动过程中,土仓里土压传感器将实时的土压值传送给盾构司机,盾构司机再通过调整推动千斤顶来限制推动速度,推动速度限制在20~40mm/min。推动过程中保持推动速度、刀盘转速、出土速度和注浆速度相匹配,保持稳定,每日推动6环左右。4.4合理的开启铰接依据本工程的状况,公司在选择盾构机时特意增加了铰接功能。由于铰接部分在盾构机支撑环位置将盾构机分成了两个可以活动部分,提高了盾构在小半径曲线下推动过程中的灵敏度,大大的减小了推动时超欠挖对上部建筑的影响,使盾构机在推动时能够更好地对轴线进行限制,也提高了隧道成型后的质量。铰接角度(2)其中,L1、L2分别为铰接盾构的前体和后体长度,R为曲线半径,为盾构机在小半径曲线上的铰接角度,此角度应小于盾构机自身的最大铰接角度[2]。盾构在开启铰接前由技术人员计算出合理地铰接角度以及铰接千斤顶形成差并交底给盾构司机,盾构司机通过限制铰接千斤顶形成差来限制开启铰接角度。由于转弯半径都相同,所以铰接角度一旦开启,未经过技术人员交底更改都必需保持同一角度。铰接千斤顶行程差(mm)=千斤顶最大行程差×(左右铰接角度deg)/最大左右铰接角度deg[2]。4.5出土量限制盾构在推动过程中对四周土体进行不断地扰动,在小半径曲线推动时很简洁造成超挖现象,而超挖则造成土层损失,因此出土量的多少将对土层损失产生干脆关系。假定基准出土率时地层损失为0,则实际出土率变更时将引起附加的地层损失。(3)(4)式中,为一环长度内盾构的体积;为实际出土量;D²为刀盘直径;为盾构每环管片长度;为出土率,和土层性质有关[3]。若假定为基准出土率,为实际出土率,则由于出土率变更所引起的地层损失增量为:(5)式中,为超挖所引起的地层损失系数[1]。盾构机刀盘直径6.340m,管片每环长1.2m,因此盾构机的开挖断面为31.55㎡,每环的理论出土量为31.55×1.2×1=37.86m³,在盾构机穿建筑物时,将出土量限制在理论出值的98%,即37.86×98%=37.1m³左右,保证盾构切口上方土体能有微量的隆起(不超过1mm),以便抵消一部分土体的后期沉降量[4]。对每环的实际出土量和理论出土量进行比较,严格保持开挖面的土压平衡,削减对土体的扰动,防止超挖及欠挖。4.6同步注浆①浆液配比由于隧道处于微承压水层当中,为了能够让盾构推动过后对地面的沉降影响最小,因此我们选择厚浆作为同步注浆浆液,经过实际试验统计分析,厚浆浆液的具体配比如表2。表2同步注浆浆液配比表注浆量粉煤灰钠基膨润土细砂水石灰添加剂1m³300kg50kg1180kg285kg80kg3kg②注浆量在盾构施工中,由于盾构机的直径比管片圆环直径大,所以管片在脱离盾尾后会和四周土体之间留下确定的空隙。此空隙大小的理论值为:(6)其中,D为盾构外径;d为管片外径;为一环管片的长度[5]。在进行同步注浆时,浆液在填充此空隙时也会渗透入四周土体,因此所注浆量应还包括渗透入土体的,故注浆量可表达为:(7)其中:为注浆量调整系数,和土体性质、注浆压力、浆体材料及配比等有关[5]。每环压入量一般限制在“建筑空隙”的130%~180%,即2.15m³/环~2.97m³/环。而在本次穿越施工时,注浆量设定在2.5m³~3m³之间。③注浆压力由于盾构机在地面以下十多米深处,隧道四周土压力比较大,为了能够让浆液渗透入隧道四周土体而又对其不产生扰动影响,注浆压力就必需限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依据以往阅历,注浆压力取为1.1~1.2倍的静止土压力[5]。④后期补浆盾构掘进时,在穿越区域中除常规同步注浆外,假如上部建筑或者地面出现连续沉降状况,则进行补偿注浆,一般状况在管片脱出盾尾5~6环后,接受水泥浆对管片后存在的空隙进行补偿注浆,对两隧道穿越影响区段的土体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为此,利用每环管片预埋注浆管孔,在盾构穿越后对该区段四周土体进行水泥注浆加固,注浆依据地面监测状况随时调整,注浆施工时一般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尽量削减对速到四周土体的扰动。⑤盾尾密封在盾构穿越建筑物时,盾尾密封比较关键。首先盾尾密封刷接受优质的进口盾尾刷,盾尾油脂也接受优质的进口油脂;在推动过程科学的压注盾尾油脂,保证每环的油脂压住量在30kg以上;限制好盾构姿态,保证盾构盾尾间隙匀整;合理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防止压力过大击穿盾尾;准备好海绵、棉胎等应急物资,防止盾尾泄露。4.7盾构姿态限制盾构曲线推动或纠偏推动时,盾构姿态的变更对四周的影响很大。原来地下工程就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盾构在推动过程中很简洁产生轴线偏差。盾构在曲线推动时要纠偏,还要调整坡度,所以实际开挖断面是椭圆形。盾构轴线和隧道轴线偏角越大,对土体扰动也越大。盾构掘进时姿态的变更对四周土体的影响如图3所示。图3盾构掘进姿态变更对四周土体的影响在区域分限制掘进法中,盾构的平面曲线限制是重要的环节。在盾构穿越过程中由于盾构姿态调整形成的外侧挤压区对盾构四周土体的隆起有明显影响。因此在急曲线穿越时应开启盾构铰接,预先调整盾构姿态等方法来抵消这种影响,以削减对建筑物的扰动。4.8严格限制盾构纠偏量盾构在进行纠偏时,必定会对四周土体进行扰动,产生超挖现象。在盾构机进入鑫品南北干货批发市场建筑前,已经处于水平曲线条件下施工。这时,盾构机应将铰接提前开启且开到适宜角度,确保盾构在水平曲线下能够顺当转弯,减小纠偏量。在此时,盾构机应将盾构姿态调好,包括垂直坡度,在后面穿越过程中,保持这种姿态以不大于40mm/min速度匀速推动,推动过程中做好测量工作,发觉出现偏差时应刚好纠偏,但纠偏不行过急、过大,限制好每环的纠偏量不大于10mm(高程、平面),限制盾构变坡不大于1‰,以削减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影响[6]。4.9管片拼装由于项目部全部盾构机千斤顶在正常状况下已伸出600mm,而管片长度为1200mm,为了确保拼装质量,千斤顶行程必需在1800mm以上才能进行管片拼装。在管片拼装前,先对盾尾存在的杂物进行清除,然后进行盾尾间隙测量,依据测量的结果再分析确定出管片拼装是否须要加贴楔子进行纠偏,而在清理杂物以及测量盾尾间隙这段时间里,盾构机四周土体也基本稳定下来了,这时已满足拼装的基本要求。拼装前,应检查管片及黏贴的止水带是否无破损现象,如有应立刻修复,不能修复的必需更换管片。拼装时,支配娴熟的拼装手进行拼装,每拼装完一块管片,应在确定将固定此块管片的千斤顶顶上后才可去拼装下一块管片,整个拼装过程必需保持在快而不乱的状况下进行,管片拼装完应刚好将螺栓拧紧,等此环管片脱出盾尾后需再次进行复紧。拼装手在拼装管片时,盾构司机必需全程监督,确保拼装人员的平安,也要监督拼装质量。4.10改良土体穿越建筑物的过程中土层性质差异较大(上硬下软)对掘进不利,可以利用加泥孔向前方土体加膨润土或泡沫剂来改良土体,增加土体的流塑性[6]。其一:使盾构机前方土压计反映的土压数值更加精确;其二:确保螺旋输送机出土顺畅,削减盾构对前方土体的挤压[6];其三:刚好充填刀回旋转之后形成的空隙。4.11加强监测盾构穿越前对所穿建筑物进行调查、评估和检测,为制定穿越方案供应依据,房屋穿越过程中,派驻专业检测单位人员实时检测房屋平安,以便制定应对措施,房屋穿越后沉降稳定后再进行一次房屋检测,作为工后评估和修复的依据(假如有)。盾构穿越前,对隧道穿越过程中将影响到的建筑物布置自动监控点,监控点都接受无线放射数据,施工现场值班中控室干脆接收监测数据。在施工前,监测单位也在穿越影响范围建筑物布置了人工高程监测点,对人工监测的数据和自动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及校核。依据盾构和建筑物的接近程度,分段分时加密设置地表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穿越初期为2h一次,如遇变形量超过报警值,应进行跟踪监测。以下是隧道正上方一栋房屋四个监测点F275—F278在穿越前后及过程中的沉降累计变更曲线图(见图4)。图4F275—F278累计沉降累计变更曲线图5穿越后施工措施由于压注同步注浆浆液时,可能由于浆液质量差或者注浆量不足而导致仍存在确定间隙,此时地面照旧会沉降。依据实际状况(监测结果)须要,在地面沉降比较严峻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