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品牌数码相机的优缺点数码相机市场的巨大利润吸引了无数的厂商蜂拥而至,但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很多品牌已经没有了踪迹,比如曾经很牛的宾得在2006年底被收购了。因此,目前在数码相机领域,绝对是日系厂商的天下,一线品牌中除了美国的柯达还在苦苦支撑以外(柯达已于2006年宣布将数码相机制造工厂全盘出售),其余全是日货;至于韩国的三星以及中国台湾的明基,中国大陆的爱国者等品牌其产品品质与一线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数码相机是少数集机、光、电(机械、光学、电子)于一体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有实力能够生产的厂商不多,能够做好的就更少了,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各厂商在机、光、电领域的实力就可以得出其产品品质的好坏。为了给消费者留下高深莫测的印象,某些生厂商往往会宣称自己的产品使用了卡尔•蔡司(CarlZeiss)、尼柯尔(nikkor)、莱卡(Leica)、施耐德(Schneider)等专业镜头,对相机不太熟悉的消费者难免会信以为真,被他们牵着鼻子走,直到上了当仍不会醒悟。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少见,对数码相机不太了解而又想尽快实现数码相机梦的消费者往往是常见的“受害者”。我们不能说“蔡司”、“莱卡”不好,但是“蔡司”、“莱卡”不一定就全是好镜头吧?总的来看,数码影像产业最著名的光学镜头生产商不外乎卡尔•蔡司、尼柯尔、莱卡、施耐德四家,其中蔡司、莱卡一般应用于专业领域的相机、太空成像等用途;尼科尔、施耐德则多应用于专业数码、单反等领域。所采用的镜头均会被打上醒目的标记,并且在说明书上详细标明,消费者到互联网上查询一下也能够轻易查到。比如说SONY和Panasonic一般都说自己使用的是“蔡司”、“莱卡”镜头,其实大家不要过分迷信。因为这些镜头也是“蔡司”、“莱卡”授权他们生产的,并不一定全部100%都真正出自原厂。由于数码相机结合了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因此,数码相机厂商也相应的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传统光学派,以佳能、尼康、富士、奥林巴斯、宾得、理光等为主要代表,它们都是传统影像器材厂商,光学技术实力雄厚,都有自己的镜头,但是除佳能、富士以外,其他公司基本上电子技术实力稍逊,绝大多数不能自己生产传感器(CCD);另一派是新兴电子派,以索尼、松下、卡西欧、三星等为主要代表,它们都是传统电子产品厂商,后进入数码影像领域,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实力,有些能自己生产传感器(索尼、松下),但光学基础普遍薄弱。数码相机常见品牌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线品牌、二线品牌和三线品牌。(一)一线品牌包括佳能、尼康、索尼、富士、松下、柯达共6个品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能力,成像质量较好,有较全的产品线,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其中某些品牌在数码单反相机方面亦有很强实力。一、佳能(成立于1933年11月,当时名为“精机光学研究所”。佳能(Canon)是日文“观音”的罗马字(Kwanon)演变而来。半个多世纪来,随着佳能新一代照相机的不但问世,佳能创造了世界照相机发展史上无数第一,“佳能”照相机品牌成为世界照相机最著名品牌之一。)目前数码相机行业公认的老大,拥有最为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其数码影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佳能拥有顶级的光学技术以及核心部件CMOS感光器的生产能力。其软件消噪技术独步天下,这保证了其具有很高的成像质量。其成像特点是色彩还原真实,噪点少,但风格偏软。无论是消费级相机还是数码单反机它都成绩斐然。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它的产品十分丰富,综合性能优异。主要类型有:1、家用型低档手动机PowerShotA系列,适合打算认真学习摄影技术的新手朋友;2、时尚普及型PowerShotE系列3、超薄时尚型卡片机IXUSIS系列(适合年轻人,尤其适合广大MM,是各品牌中极少数能和索尼T系列争夺市场的型号);4、长焦型PowerShotSXIS系列,适合喜欢拍远景和动物的朋友;5、准专业PowerShotG系列,适合专业摄影师和有较高摄影基础的朋友。其消费级相机中最著名的是A系列和IXUS系列,市场占有率颇高。数码单反领域更是佳能的强项,其数码单反相机EOS系列拥有高达60%的市场占有率,佳能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全画幅机型的厂商,因此其顶级数码单反领域领先其余竞争对手。但其核心部件CCD感光器却来自其它厂商。二、尼康(尼康公司创建于1917年7月25日,由三菱财团(Mitsubishi)投资,合并三个光学仪器厂组成。当时,主要为日本国防部生产军用光学仪器。Nikon的名称由日文的“日本”(Nippon)和“光学”(kogakn)组合而成,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日光公司。创建初期,曾聘请几名德国光学技师,并于1932年开始生产尼柯尔(nikkor)镜头。如果你认真地看过电影《廊桥遗梦》的话,男主角伊斯特伍德所用的相机便是尼康F。尼康F的巨大成功为尼康公司在摄影界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成为135专业单反相机的标准。)拥有悠久的光学历史,一向以专业素质著称,成像以锐度高闻名,也是在数码单反领域唯一一家能跟佳能分庭抗礼的厂商。尼康和佳能从传统相机一直斗到现在的数码相机,有人戏言“佳能恒久远,尼康永流传”,(其实在日本有句话,叫本国人买Canon、外国人买Nikon。Nikon的特点是各类镜头比较全,价格适中。)但是尼康的优缺点都相当明显,尼康的DC在同类产品中往往是画面最好锐度最高的,微距也颇为强悍,但是电池短命、操作繁琐、反应偏慢是尼康绝大多数DC的通病。尼康近年来似乎把主要精力用于数码单反机的开发,对佳能紧追不舍,其数码单反相机D系列占有近30%的市场份额,而且性价比略高于佳能,深受专业摄影师的青睐。但其核心部件CCD感光器却掌握在其他厂商手中,而且目前尚无全画幅机型。尼康近来对消费级相机领域重视程度下降,(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差、美誉度下降、欠缺市场运作能力等原因)退步明显,其机型趋于单一,性能亦不突出,市场反应平平,没有叫得响的机型。相对于佳能,尼康的分类也是比较清晰的,总的分为两类,一是便携式数码相机COOLPIX系列,还有一类就是著名的数码单反相机D系列。消费级相机主要类型有:1、普及低端家用型L系列。2、功能强大的中端普通数码相机家用代表P系列;3、时尚轻薄前卫卡片机的代表S系列(如S2的防水,S4的旋转机身,S6的大屏无线);说到尼康的D系列,谁都知道这时尼康的单反代号。尼康的数码单反实在是有口皆碑,作为数一数二的一线光学大厂,凭借着丰富的产品线,镜头群俘虏了大批的色友。三、索尼索尼在数码摄影领域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牌,因为它并非专业的相机生产商,但它作为著名的家电及数码产品生产商,大胆涉足数码摄影领域,却取得很大的成功,至少在市场运作方面是这样,尽管不少专业用户对索尼嗤之以鼻,但它在中国大陆的消费级相机市场占有率却超过了佳能,甚至成为广大外行朋友购机之首选,这应该主要得益于它在家电领域培养出来的极高知名度。索尼的数码相机跟它的其它电子产品一样,走的是时尚路线,极为重视外观,造型十分时尚,尤其得到广大MM的喜爱,是GG们赠送MM礼物的首选,呵呵!索尼的致命弱点是光学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镜头,其大部分机型均采用德国卡尔·蔡丝的贴牌镜头,这成为内行们讥笑索尼的主要材料。索尼一直用自家的记忆棒(除了F828有CF、记忆棒双接口),这对注重性价比的玩家这是一个障碍。不过sony摄像机是老大,首推。但索尼也有自身的优势,它的电子技术实力雄厚,为多家相机生产商提供CCD感光器,这一点连佳能、尼康也不敢跟它叫板。索尼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其产品丰富,造型时尚,但其价格稍贵(不过有几款消费级旗舰还算不错)。主要产品系列有:1、S系列是中低端的实用机型,价格便宜(该系列没有采用卡尔·蔡斯镜头);2、T系列是超薄便携卡片机型,使用潜望镜头,此系列最为广大MM喜爱;3、W是中高端实用型消费家用机型(以数字区分,其中也有一些低端产品的如W110);4、H是长焦系列;5、α系列是索尼专业单反数码相机系列。索尼于2005年收购柯美(柯尼卡美能达)并利用柯美的技术于2006年推出其第一款数码单反——α100,引起不小的市场震动,索尼似乎想改变留给人们的“索尼=业余”的印象,但毕竟其根基尚浅,想被广大摄友们认可还尚需时日。四、富士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在胶片时代的很有名气,进入数码时代亦是小有成就。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其最引以自豪的有三点:其自主研发的SuperCCD、富士珑镜头和高ISO成像,这些特色在业界颇受好评,也赢得不少用户(富士珑镜头在专业摄像机市场有超过50%的占有率。)。一群相机拍同一个景色,富士DC的色彩往往是最鲜艳的,很能抓眼球。富士好像一直没有出过带旋转LCD或旋转镜头的DC,似乎是出于成本考虑。富士数码相机主要类型有:1、低端高性价比初级入门机A系列(适合初学者);2、J系列产品更加注重入门级用户的拍摄感受以及功能的实用性(现在的J系列取代了A系列的市场定位);3、时尚卡片机Z系列(是直接和索尼T系列争夺市场的型号);4、时尚轻薄机F系列(是汇集最新技术的家用消费机,富士F系列都以高ISO低噪点的特色而闻名);5、长焦S高端机系列;6、SPro系列代表单反机;富士相机成像色彩鲜艳(色彩处理也是可圈可点的,不过比Kodak还是差了很多时间的积淀),产品素质可圈可点,尤其是长焦机颇受好评。但在数码单反领域,富士的底气就明显不足,机身全由尼康代工,机型单一,市场占有率很小,不过在影楼倒是挺受欢迎。富士数码相机的有三个主要缺点,一是大多数相机采用XD卡(后期机型已经大多采用兼容XD卡和SD卡),这种卡只有富士和奥林巴斯两家采用,通用性差,而且价格昂贵;二是富士相机由于起点ISO高,噪点较多,三是紫边较为严重。富士对绿色红色不敏感。五、松下松下跟索尼很相似,也是靠做家电起家的厂商,跟索尼一样也是个“杂家”,所以特征很相似,而且也和索尼一样找个德国镜头品牌合作,给自家DC贴一点“专业”的金。松下数码相机向来以界面设计优秀,易用性好,操作性优秀而著称。做为消费机厂商,松下的主线相机定位于中端用户,由于其代言人滨崎步的宣传作用,又由于其在其他家电领域的地位,松下的数码相机在市场上拥有了很高的用户群。虽涉足数码影象行业时间不长,但其电子技术实力雄厚,能自主研发CCD感光器。其弱点也是光学基础薄弱,大部分机型均采用德国莱卡的贴牌镜头。其产品成像还算可以,只是噪点控制能力稍差,而且价格较贵。松下亦是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也是最早将光学防抖技术应用于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的品牌。其产品丰富,造型时尚,主要产品类型有:1、LS:家用入门机型;2、FS:时尚普及机型3、FX:卡片时尚机型(原装日本制造,是目前松下较畅销的一个系列);4、LX:时尚全能机型;5、LZ:入门长焦机型;6、FZ:长焦系列机型;7、TZ:紧凑型长焦机型;8、L:数码单反机型。松下产品一向以长焦为其所长,是各品牌中最先搞长焦DC的,再有就是著名的那款相机FZ20由于使用恒定的F2.8大光圈在消费级相机领域声名显赫,颇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还有近两年新推出的LX系列相机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率先使用独特的16:9幅CCD,十分适合拍风景照,因而名噪一时。松下也于2006年推出了第一款数码单反,跟奥林巴斯一样采用4/3系统,造型莱卡味十足,但似乎一点也不受欢迎。高ISO噪点因为CCD面积不大的原因,依然比较多,而且高ISO时候也是偏向“油画化”,这是“很松下”的特色。六、柯达一线品牌中唯一的非日系产品,美国著名的影象器材生产商,历史悠久,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柯达一直扮演着传统影像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的角色,并一度占据了全球70%的胶卷市场。在胶片时代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便出自柯达。2003年,柯达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在这一年,柯达传统胶卷销量呈大幅度下滑趋势。究其原因,原来是数码技术的兴起让消费者逐渐摆脱了对传统胶卷的依赖。柯达是色彩标准的制定者,并能自主研发CCD感光器,曾经推出过全画幅的数码单反(2004年退出了单反市场),但柯达的光学基础薄弱,采用德国施耐德的贴牌镜头和柯达RETINAR非球面全玻璃镜头。2006年8月1日柯达全盘出售数码相机制造工厂给伟创力国际有限公司,柯达将继续保留所有知识产权和专利,以及柯达商标、柯达商业名称、柯达客户、客户信息和客户关系、柯达产品功能规格、柯达数码相机设计和柯达数码相机的各项技术。现在在数码相机领域就相当于一个营销公司。目前柯达主打消费级相机,凭着“非日系”的光环,和较高的性价比,柯达赢得了不少用户,尤其是几款长焦机(如当年的DX6490,一代经典哪!)很受欢迎。其产品的综合素质已完全有能力同日系机抗衡。主要机型有4大系列:1、C系列为简约系列。2、M系列是柯达2007年8月份推出的一个新系列,代表了火热的时尚风潮和超高的性价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超薄和高性能,这一系列的机型还以丰富的机身色彩而著称。3、V系列为时尚轻薄系列,v系列中的v570开创了双镜头数码相机的先河,具有鲜明的特点;4、Z系列为大变焦系列,是柯达一直以来颇具口碑的一个系列,以长焦和完备的功能著称,长期以来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5、DCSPro为数码单反系列。柯达的数码单反做得挺高端,但是消费DC很一般,最大特点是成像色彩鲜艳,比真实的景物要鲜艳不少(不得不提的是Kodak的色彩还原绝对是全球第一,Kodak就是吃这碗饭的,这里提到的色彩还原并不是100%还原本来色彩,而是还原为大部分人更喜欢的色彩。)讨人喜欢,但细节、锐度表现略差。从操作来讲,Kodak是最简便的,冲印照片不用裁剪,如果是家庭用傻瓜机,Kodak是首先。旋转LCD之类的设计也几乎没有,这也使得价钱往往比较有吸引力。近两年柯达在市场策略上有不少失误,总体开始走下坡路,但不管怎么说,柯达仍是目前非日系的最佳选择。(二)以上说了一线品牌,我们再谈一下二线品牌。二线品牌包括奥林巴斯、理光、宾得、卡西欧、三星、莱卡、适马7个品牌。这其中前五个都是老牌传统影像器材制造商,但在数码相机崛起后,它们落后了,也许是以前在传统相机领域取得的成就太大,使它们固步自封吧!而卡西欧、三星则都是从电子行业转入影像行业的。二线品牌基本上不掌握多少核心技术。一、奥林巴斯把奥林巴斯放入二线品牌也经过相当多的权衡,毕竟它是个老牌影象器材生产商,在胶片时代就闻名遐迩。而且数码相机产品也不少。但是我们毕竟主要考查的是近几年它在技术开发和市场运作方面的表现。和富士正相反,奥林帕斯的色彩往往是最素的,和富士摆在一起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般都要后期加些饱和度。不过奥林帕斯的白平衡一向是最令人放心的。奥林巴斯早几年在数码相机领域的表现还算不错,推出过数款经典机型,但到了后来就变得越来越不思进取,似乎是把搞研发的钱都拿去拍广告了。其数码单反采用非主流的4/3系统,注定没什么前途,市场表现亦不理想。准专业DC方面,奥林帕斯做得还算不错,画面、功能、速度、电池都处于中上水平,而且没有明显缺点。但是消费级相机退步更是厉害,在迷你时尚DC方面,奥林帕斯的口碑不是很好,做不过佳能和美能达,在各地市场上已经很少看到奥林巴斯这个品牌,给人留下的印象恐怕就剩下漂亮的代言MM了。奥林巴斯跟富士一样,采用通用性差的而又昂贵的XD存储卡(后续机型已逐渐使用XD和SD双兼容),客观上也限制了自身的市场发展。奥林巴斯的主要产品系列有:1、低端家用机FE系列;2、全能手动机SP系列;3、时尚轻薄机μ系列;4、时尚轻薄三防机μSW系列;5、单反机E系列;二、理光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有着非常辉煌的胶片时代,那时它的地位犹如今日在数码相机领域的佳能、尼康。然而进入数码时代以后,由于实力限制基本只做迷你机型,它的表现一落千丈,性能同佳能尼康等一线厂商相比差距明显,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其产品种类更是少得可怜,仅有那么2、3个系列,连后起的三星等都不如。理光的特色则是广角和快速反应。理光是数码相机中最先搞广角概念的,其所有相机全部使用广角镜头:其中R系列算是小有名气了,该系列的参数看上去非常完美:广角、1mm微距、5~7倍的长焦、全金属机身、电池耐用,而且价钱也不算贵,简直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然而遗憾的是相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成像质量却是它的最大弱点:噪点较多,专业人士根本无法忍受。此外还有中端的G系列、GX系列和高端的GR系列,其中GR系列独树一帜地居然使用定焦镜头,据说成像质量不错,颇受某些专业摄友们推崇。三、HOYA宾得日本老牌光学厂商,传统的影象器材生产商,技术势力雄厚,有着辉煌的光学成就,在胶片时代的风头甚至盖过佳能和尼康。但其市场运作极不成功,尤其是在数码时代,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追赶不上数码时代的潮流,而市场逐渐被拥有大量资金投入的佳能、尼康占据。在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与其他厂商进行合并才能保持发展(于2007年10月1日日本HOYA股份公司(以下简称HOYA)进行合并宣布并进行统一经营的基本意向。合并后的新公司名称将改为HOYA宾得HD股份公司(英文名:HOYAPENTAXHDCorporation)。新公司主要精力将集中在医疗设备方面,包括内窥镜、眼内镜头等产品。整合后的新公司,将以光学、映像、材料等共同技术作为基础,在健康护理、光学、信息电子、眼部护理、影像系统等领域进行最优化的发展。其中信息电子和眼部护理领域的收入原本就很稳定,合并后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健康护理领域是新公司的战略增长点,而光学领域经过垂直整合,将双方的事业进行质的转换,从而实现对竞争力的强化。),宾得在中国大陆的广告投入约等于零,致使其知名度极底,除了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恐怕没几个人听说过。在数码单反领域,宾得K系列机型不多但性价比不错,成像色彩诱人,不过市场表现并不理想(这得归功于它的宣传策略),而且核心部件CCD掌握在其他厂商手中,但随着2006年两款新机K100D和K10D的上市,宾得大有升温之势,而且其一款中幅数码单反也即将上市。宾得在消费级相机领域表现平平,由于实力限制基本只做迷你机型,而且价格偏贵。主要产品系列有:1、低端卡片机W系列;2、低端家用机M系列;3、全能手动机*istD系列;4、中端时尚机A系列等。四、卡西欧传统的电子技术厂商,后涉足数码影像领域,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由于实力限制基本只做迷你机型,前几年还马马虎虎,近两年明显走下坡路。其产品类似索尼,主要走时尚路线(时尚、好玩、价钱低),卡西欧致力于把相机做得更小更薄,几乎是卡片机的代名词,其产品除了HIGHSPEED系列属于高端手动机以外,其余如Z系列、S系列、V系列等都是时尚卡片机,而且还很喜欢搞彩色外壳。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代表产品。高ISO噪点多,是卡西欧“一贯的问题”,而画质偏弱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优势在它的电池,电池电量多是其他数码相机比不了的,但是照相效果不是太好,液晶屏相对较暗,技术上不是很过硬,出去旅游不是特别在意成像效果的话可以买,不用常常换电池。另外有的型号有防水套装,不过要另外加钱,比较贵。五、三星韩国著名电子厂商,涉足数码影象行业时间不长,技术实力远比不上日系厂商,但进步飞快。三星几乎只做家用机,近期出的时尚机其实也不是很小,至少和佳能、卡西欧没法比。画面质量倒也中规中矩三星也是主打消费级相机市场,风格类似索尼,走的是时尚路线,其相机外形大都小巧玲珑。尤其是2006年推出的“蓝调”系列家用DC外型的确抢眼。最近三星对其产品系列代号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主要产品系列有:1、低端家用型S系列;2、低端卡片机蓝调L系列;3、中端家用型蓝调NV系列;4、中端时尚轻薄型蓝调i系列(代替原来的V系列,比较明显的缺点是只凭DIS数字防抖缺少光学防抖);此外还有数码单反GX系列推出,虽然用的是宾得的机身、施耐德的镜头和索尼的感光器,但总算象征性的有了。三星的致命弱点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传感器CCD和镜头都要仰仗别人供给,(产品多数用的是索尼的感光器和贴牌施耐德的镜头)。高ISO噪点也是三星的软肋之一。三星想树立自己在摄友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喜欢一机多能的用户一定要留意三星,它是这一方面的佼佼者。但如果想买来哄外行MM又想省钱的话,三星倒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应该说三星的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毕竟它在电子技术方面还是很有实力的。相信如果要发一个“进步最快奖”,恐怕非三星莫属。谁能保证三星将来不会成为第二个索尼呢?六、莱卡德国品牌,传统光学镜头厂商,后加入数码相机领域,产品不多,在国内几乎见不到。莱卡也出自己的数码相机,但是价钱高高在上。七、适马日本传统光学镜头厂商,情况与莱卡差不多。生产的单反相机镜头质优价廉廉,为众多摄友所喜爱。说完了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其余的就都是三线品牌了,牌子非常众多:一、三洋(加工型企业。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OEM厂商,为奥林巴斯、尼康等著名厂商作代工生产)虽然三洋一直以来为多家名牌数码相机代工,也具有CCD研发实力,但是其自身品牌的相机在市场上并不占优,三洋数码相机在中国市场上也很少见。不过平心而论,三洋有些数码相机还是不错的,颇具创意。前段时间有确切消息称,三洋首席执行官村上佐野为敲定三洋的半导体子公司买家而奔走着。在此之前,三洋已经裁员1.4万人,超过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而且三洋的冰箱、光盘、DVD播放机、卡式摄像机、手机和信用卡、信贷等业务也被一一卖掉。面对三洋多年亏损的各个分公司和事业部,村上佐野表示,属于非卖品范畴的只有电池和太阳能业务。二、通用提到GE,多数国人马上想起这家公司是大名鼎鼎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创立的,脑海里也会联想起电视里GE的海水淡化广告。其实,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从1892年公司成立迄今,GE已建立了50余个经营实体。除了大家熟悉的照明设备和海水淡化,以下这一长串都是GE的强项: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基础建设、水处理和安防技术,到医疗成像、家用电器、商务和消费者融资等等。自道琼斯工业指数榜设立,GE就是当时榜上的12家公司之一,时至今日,它也是唯一一家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2006年的它的盈利达到了惊人的168,307百万美元,在同年全球评选最好的100个品牌中,业务多样化的GE更占据了第4名,仅次于同属美国品牌的可口可乐、微软及IBM。2007年6月27日,GE通用电气的数码相机产品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一个全新的数码相机品牌,通用电气具备自身的优势、自身的特点。GE数码相机系列揉合了美国文化色彩及日本的高科技,积极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力求成为中国的GE,成为为中国消费群体所熟知、认可的GE。在这样杰出的品牌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基石下,GE宣布成立通用影像公司(GeneralImaging),正式进军数码相机市场。在这个专业团队中,首席工程设计师曾经设计过索尼Walkman、VAIO笔记本和奥林巴斯的Stylus系列相机,而多位渠道主管也分别是原三星、理光的营销业务主管。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不同,并非只能拥有特别技术的企业就可独占市场。数码相机除镜头还有很多关键部件,GE也有令其它厂商令人羡慕的技术。比如说它的塑料,您或许知道苹果iMac的成功,在于第一次把色彩和圆弧造型引入向来比较呆板的计算机产品领域。在上市第一年,其销量就达到200万台。使苹果一举摆脱多年亏损的境地,股价迅速从15美元飙升到70美元。但您知道吗?乔纳森•伊夫为iMac挑选的第一块柔和纯净的乳白色塑料就是来自通用电气塑料集团(GEPlastics)的色彩研究实验室,这个色彩中心能够将1000多种不同的色彩与特殊效果使用到塑料中,为电子产品的生产商提供原材料及应用方案,而且使其产品更加环保。。在GE塑料中,有一个树脂材料系列叫Visualfx,它本身就能实现雾金、动态磷光或荧光外观、有机散射体等视觉效果,或者随着不同视角而变换颜色的效果,采用这种技术,相机的外壳就免去了与涂料、喷漆加工有关工序。而GE生产的Lexan树脂更是频繁地出现在一些手机与数码相机框架和电池盖等设计上,这种聚碳酸酯材料有很好的弹性模数,还有钢琴烤漆效果,内部有闪亮晶点或材料边缘可以聚光,省去了电镀、硬化、蒸镀等一些传统的表面处理工艺。还有GE更佳出名的NORYL树脂,由于NORYL树脂涂层的线缆比传统涂层线缆更细,因此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增加电子元件容量,从而有助于提高了相机的整体性能。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买第二部数码相机,消费者的要求也从只单纯的追求性能,提高到对外观、环保等方面的全面考量。GE数码相机进入中国,就很好的考虑到国人的变化。GE同时发布的8款数码相机各有特长:从超薄卡片到12倍长焦;从1200万的像素到3200的ISO感光值;从3英寸液晶显示屏到CCD移位防抖;从低不过1400元到高不过3000元的售价;从生物塑料到再生纸包装,可是说这些产品很好的诠释了GE品牌“致力研发开创优质产品,价格实惠相宜,保证令顾客称心满意”这一理念。在产品的外观、质量、环保及性价比上给予消费者一个崭新的选择,强调了GE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彰显个性与身份,给予消费者与众不同的意义,抓住了对生活品位有要求的消费者眼球。毕竟数码相机产品集光机电于一身,仍然需要各方面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沉淀,作为初次进入数码相机领域的厂商,即便是通用电气也理应给其一定的时间。诚然,GE在相机领域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从目前来看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也绝非不可能完成。相信假以时日,其产品的综合性能一定会有所突破。但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厂商之所以纷纷转型,也大都缘于没能掌握数码相机的核心技术,GE会不会跟柯达一样,让我们拭目以待。三、爱国者(目前中国内地数码相机厂商仅剩爱国者与明基。)爱国者自2005年推出数码相机以来,爱国者数码相机每年以10倍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关注度和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六名的不俗成绩。同时,凭借着其稳定过硬的产品性能和品质,精美的外观设计和制作工艺,爱国者积累14年完备的服务规范和遍及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至2007年底,爱国者数码相机实现了用户使用满意度以5个百分点领先于日系品牌平均水平的骄人成绩。国产数码相机厂商纷纷退出的原因很多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专利掌握在日系厂商手中,加上日系厂商也采用降价策略,所以中国本土厂商生存空间很小,大部分都处于亏损状态。国产数码相机最终的命运究竟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四、雅西卡也是一家有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字号了,特别是在胶片时代也曾经叱咤风云。前身是八洲精密制作所,成立于1945年,主要生产钟表和电气仪器。1949年改称八洲精机株式会社,开始进行照相机的生产。1956年公司又改称为八洲光学工业,确定yashica商标,1958年改为yashica株式会社,同年推出yashica44和yashica35相机。1960年公司推出第一台单反相机yashicaptamatic,1966年发表了yashicaelectro35,开始了35mm自动曝光相机的生产。雅西卡的双镜头反光相机具有悠久的历史。1953年推出6×6cm的yashicaflex,1958年推出4×4cm的yashica44,1970年生产的yashicamat124g运用了电测光技术,可使用120和220两种胶卷,被专业和业余摄影人员当作主力机。70年代yashica公司与德国镜头生产名厂卡尔蔡司公司合作,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在1974年的科隆博览会上发表了contaxrts单反相机。此后,推出了一系列的contax单反相机产品。1980年的contax137md相机率先把石英振荡技术用于照相的数字显示,1985年的contax159mm将最高快门速度提高到1/4000秒,1990年的contaxrtsIII相机应用陶瓷压片以提高相机的焦点精度。1983年日本京瓷(kyocera)公司合并了雅西卡公司,推出了一批用kyocera牌号,但由雅西卡电子技术和蔡司光学技术结合的单反相机。由于yashica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kyocera,京瓷公司保持yashica作为本公司所有产品的注册商标,yashica作为一代名机继续在世界各地畅销。雅西卡FX3,这个系列凭借出色的性价比曾经风靡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大陆市场,号称最优秀的平民135机身(其实主要是便宜),也是凤凰等国鸟主要的参考和仿制对象。一个有着如此辉煌历史的品牌,重出江湖自然会受到关注。但是已经上市的EZ8032和EZ7033实在令人失望,似曾相识的造型和参数决定了它们贴牌机的血统。这和很多已经堕落的大品牌为了保证“存在”,寻求代工产品充门面的做法如出一辙,谈不上惊喜。无数先行者的例子已经证明,雅西卡如果甘心于贴牌,那么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半死不活的维持,惟有参考理光模式,把自己在胶片时代积累的精华应用到DC制造当中,才可能有满意的收获,样品阶段的AV1400-HD承载了这种期望,不仅因为它有1400万的高像素,型号后缀的“HD”字样也颇为暧昧,难道又是一款支持HD级别视频拍摄的多功能DC?五、明基(听说明基也出了旋转LCD的机型,不过这个LCD只能水平反转,但垂直反转的应用才是最多的,水平反转LCD除了自拍就没别的什么用途了。至于明基DC的总体情况……看在其价钱的份上就不挑什么毛病了,当玩具应该还是可以胜任的。2007年05月18日,台湾电子大厂明基表示,将出售数码相机业务给佳能,预计将在6月底完成交接。估计佳能将接收70名相关研发人员及设备与材料。仅保留品牌)六、宝丽来是著名的快速成象相机品牌,在台湾被称为拍立得。宝丽来公司成立于1937年,以制造快速成象相机而闻名。此外,宝丽来公司还生产数码相机和太阳眼镜。在2008年2月,他们宣布停止制造拍立得底片,转往发展数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培训师资引进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开发权转让居间代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安全防护设备及服务租赁合同4篇
- 2025业绩目标达成股权激励与员工股权激励绩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培训项目监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气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两居房车租赁与民宿合作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水路联合运输货运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文化产业发展担保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贷款担保合同违约责任4篇
- 2025年度杭州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及反思(更新)
- 充电桩项目运营方案
- 退休人员出国探亲申请书
-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高中物理竞赛真题分类汇编 4 光学 (学生版+解析版50题)
-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笔记
- 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策略国内外
- 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永辉超市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优化(12000字论文)】
- 孕妇学校品管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