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川区铜溪镇2020年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定员编制表表7—1岗位类别岗位名称定员人数备注单位负责类站长1负责全面工作技术管理类技术员1技术管理工作财务与资产管理类出纳1兼物资管理运行类运行负责1兼岗安装维修类安装维修负责1兼岗合计55.2工程管理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合川区铜溪镇人民政府,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保证铜溪镇皂角村、弯桥村居民长期饮用安全卫生水,根据工程运行管理需要,搞好供水工程建设期和建成后的管理。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实施进度。按照《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区水利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镇(街)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指导,也可委派专人现场施工,作好工程施工记录,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办法和进度保证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5.3施工条件5.3.1交通条件:项目区内交通较便利,可直接通往皂角村、弯桥村各社,施工运输条件较好。5.3.2施工用水条件:施工用水可取附近山坪塘水。5.4建筑材料工程所需水泥、钢筋、条石、块石从合川购买,砂从就近地方购买。5.5工程施工方法5.5.1管道工程5.5.1.1PE管连接时管端应洁净,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热熔连接前、后,清洁焊接表面和加热工具。焊接表面污物应用洁净棉布擦净,加热工具上的聚乙烯残留物只能用木质刮刀切除。PE塑料管采用粘合剂粘接,粘接前接口表面污物应用洁净棉布擦净,保持管口干燥。5.5.1.2检查对接焊机是否与管材直径和规定的对接焊周期匹配。5.5.1.3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应符合热熔连接工具生产厂和管材、管件生产厂的规定,对接焊温度通常在200℃--235℃之间。5.5.1.4热熔连接保压、冷却时间,应符合热熔连接工具生产厂和管材管件生产厂的规定,在保压、冷却时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外力。5.5.1.5热熔对接:1)在对接焊机上夹紧管材和管件的插口端,清洁插口端;2)移动可动夹具,将管材、管件连接面在铣刀上刨平,取下铣刀,检查管端连接面,使其间隙不大小0.3mm;3)校直对接焊机上两对应的待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宜大于壁厚的10%;4)将加热工具放在两连接面之间;使对接焊机上的管材靠近加热工具并施加一定的压力,直到融化形成沿管材整个外圆周平滑对称的翻边为止;5)加热完毕,待连接件应迅速脱离对接连接加热工具,并应用均匀外力使其完全接触,形成均匀凸缘。5.5.1.6热熔承插连接:1)适用于直径63mm及以下PPR管材管件的连接,可用手动承插焊接;2)管材的连接端应切割垂直,并应用洁净布擦净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标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3)承插连接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处,使其在同一轴线上;4)插口外表面和承口内表面应用热熔承插连接工具加热;5)加热完毕,待连接件应迅速脱离承插连接加热工具,并应用均匀外力插至标记深度,在焊接时间内保持该位置不变,在至少10min的附加冷却时间内,不能让接头承受过大的应力。5.5.1.7塑料管道应埋设。铺设前挖沟应注意沟底平整,若遇岩石时应用土、砂填平沟底。5.5.1.8管道的安装应在地面操作,遇地面高低不平时应铺设木板使管道安装时保持平直,在连接一定长度后可逐步埋入沟底。5.5.1.9塑料管道铺设试压后再全部回填压实。在最初回填时应先将软土或砂覆盖在管材或管件上,然后再填入碎石等硬性填物。5.5.1.10管道在穿越公路等交通设施时,一定注意管道的埋深和回填,并且管道外加钢套管。5.5.2工程试运行工程按批准设计施工项目全部完成后,工程试运行的各项技术要求按《村镇供水规划技术规范》(SL310-2004)和《重庆市乡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DB50/T30-2000)执行。6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6.1环境保护6.1.1环境状况本项目区处于浅丘地带,由于长期的人为影响,大多为耕地,另外有村落。工矿企业较少,主要污染物为当地村民得生产生活垃圾,所以环境污染轻微。6.1.2环境影响预测工程施工主要供水管道沿线,施工线路较长,施工场地采取沿线分散布置的形式,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方式,沿线管道的埋置对施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施工工期短、施工人员少以及施工机械用量少,所以施工期产生的粉尘、噪声、废污水较少,因此不会对空气质量、声环境、水质造成不利影响;总的来说施工对当地环境与生态的影响不大。从环境的角度审议,不存在制约工程开工的环境问题。同时指出,由于外来施工人员的进驻,可能会使当地的流行性传染病发病率提高,此外,施工将对工地的植被产生一定的破坏,并造成小范围的水土流失现象。另外在管道铺设时,对公路路面及街道有一定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粉尘及噪音污染,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在夜间施工,尽量减少粉尘。6.1.3环境保护设计6.1.3.1施工区废水、废油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特别是粪便必须经过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完建后掩埋;生产废水经沉淀后排放,废油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用做燃料。长期从事破碎、拌和的人员,上岗时需戴上个人防护工具,并实行定时轮换制度。6.1.3.2固体废物处理本工程土石方开挖将产生一定弃渣,弃渣的堆置将直接影响自然环境、处理不好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开挖弃渣拟弃于规划渣场,渣场周围用大块石护坡,表面加以绿化。施工工地水土保持:边坡开挖的未覆盖部分,工程竣工后,加以护坡或绿化。6.1.4药剂环境保护本工程净水剂采用符合GB15892-2009标准的饮用水用聚合氯化铝,根据原水浊度的变化进行投加,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用化学法现场制取二氧化氯,投加量控制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因此不存在药剂污染。6.1.5生活环境保护新增水泵选用噪音低于65分贝的设备,并在泵房内运行,泵房设在离居民较远处,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噪音影响。6.2水土保持6.2.1综合说明本工程主要是供水管道组成。施工区域地形地貌以平缓浅丘为主,岩性多为泥岩,地表多为粘土覆盖,管线经过沿线为泥岩夹薄层砂岩透镜体,风化程度较弱,植被较好,不易造成水土流失。6.2.2水土流失预测管线土石方开挖就近堆放,由于管径小,管沟按规范要求回填后,基本上不产生弃渣,故不会产生水土流失。6.2.3水土流失预防方案水土流失方案制定的原则是“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谁损坏水土保持设施,谁补偿”。采用的技术标准:水电部1998年颁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管理规定》。为更好地解决因工程开挖、回填、弃渣等造成的水土流失,确保流域水土现状不被破坏,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植被损失,采用如下防治方案。管线开挖时将表层土专门堆放,其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冲走。管道安装完毕后,基槽全部回填,表层覆盖土还耕。总之,在施工中尽可能减少植被损失,妥善解决弃渣,完工后尽快恢复植被,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随着工程完建,水保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7建设征占地合川区铜溪镇2020年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饮水工程根据合川会议通知,管道临时占地不计算。补偿和安置费用按合川区人民政府《合川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办理。8劳动安全与卫生8.1设计依据及标准8.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及其附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编写提要;8.1.2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标准和规范。8.2安全8.2.1劳动安全8.2.1.1影响劳动安全因素分析该工程影响劳动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三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在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的缺陷,物质和环境的危险源,其中有化学方面的、机械方面的、电气方面的和自然环境方面等。8.2.1.2劳动安全指导思想1)。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各级领导,各职能系统都要负起责任,确保各项生产制度、计划、措施的实现。3)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4)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安全交底要认真细致,确实起到保证安全施工的作用。清水池工程特别应重视暴雨洪水和边坡开挖后形成土体滑坡等造成的灾害,因此,应做好洪水和气象灾害的防护工作,确保工程和人员、财产的安全。8.2.1.3施工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2)上下交叉作业及危险的出入口要有防护棚或其它隔离设施。距地面3m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挡板或安全网。3)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设置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以防行人跌落。4)施工现场要有交通指示标志,交通频繁的交叉路口应设指挥。5)坑槽施工,要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裂缝、疏松或支撑走动,随时采取加固措施。要根据土质、沟深、水位、机械设备重量等情况,确定堆放材料和机械设备距坑边距离。6)为了防止电器设备对人造成危害,施工中所有电器设备均设置接地保护装置。机械和动力机的机座必须稳固,机械转动的危险部位要设安全防护网、罩。7)为了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地沟、坑、井按规范要求设置盖板;有危险的吊装口、安装孔等处设安全围栏,排水管道预留并设盖板。8)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危险作业。9)减少自然灾害损失。暴风雨前后、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时,应立即排除。机械设备设临时壁雷装置;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要有防雨、防潮设施。当地地震烈度为6度,按抗震要求设防。8.2.2生产安全按规范要求设置灭火器,设防毒面具和劳保用具,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全部电气均需零接地保护。8.3卫生8.3.1劳动卫生措施8.3.1.1由于工程较小,且较分散,施工人员就近搭伙;教育施工人员增强个人卫生和防病治病意识,并注重饮食卫生。8.3.1.2发放工作服、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操作施工机械噪声大于85dB(A)的施工人员还应发放耳塞,保护听力。8.3.1.3根据工作性质、作业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施工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8.3.1.4夏季施工作业应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工作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防暑降温措施。8.3.1.5冬季施工时取暖,应符合防火要求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8.3.2生产卫生措施本工程水厂水处理场卫生满足设计要求。第二部分上山步道工程1工程概况彭家山和东山坪地处铜溪镇场镇南部。为了便于更好的开展林区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林区防火安全工作,拟新建设两条上山人行便道。本项目由铜溪镇人民政府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实施。项目建成后将为该林区建出两条森林防火通道,方便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发生。同时也方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解决好发展与保护间的矛盾问题,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受业主委托,我公司承担了铜溪镇彭家山和东山坪上山便道工程设计,我公司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踏勘,并收集了工程所涉及的相关资料,于2020年4月完成了此项目的设计工作。1.1本工程设计主要内容1.1.1铜溪镇东山坪上山便道:人行便道修建574.15m(其中平直段372.25m,梯步段201.9m),休息平台修建221.89m2,石凳安置15个,Φ300涵洞修建18m,排水沟修建360m,便道混凝土护栏399.41m,挡墙修建30m。1.1.2彭家山上山便道分两段实施。第一段:人行便道修建300m(其中平直段193.19m,梯步段106.81m),休息平台修建138.18m2,石凳安置7个,Φ300涵洞修建6m,排水沟修建71m,便道混凝土护栏157.60m;第二段:人行便道修建81.52m(其中平直段41.62m,梯步段39.90m),休息平台修建249.63m2,石凳安置11个,排水沟修建30m,便道混凝土护栏97m;2工程设计2.1设计依据工程设计执行的技术规范(但不限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2.2人行便道设计2.2.1基本情况本次拟修建人行便道956m,项目位于铜溪场镇南侧,村民居住较为集中,但没有上山便道,有些地方甚至陡峭难行,制约了林区管理工作、防火安全工作。且当地群众出行困难、危险,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针对彭家山和东山坪现状,本次拟新建两条上山便道。2.2.2横断面设计2.2.2.1路基横断面彭家山和东山坪上山人行便道路基宽度2.04m,路面宽度1.8m,两侧各0.12m宽路沿。2.2.2.2路基排水与防护挖方路段及傍山路堤和及相应梯步段均应设置边沟(详见平面布置图),边沟尺寸为0.2×0.2m,道路纵坡大于3%时,边沟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道路纵坡小于3%时,边沟纵坡取3%,边沟流水经涵洞或自然排水沟引致路基外。2.2.2.3路面结构人行便道路面结构采用3cm厚青石板面层+3cm厚1:3硬性水泥砂浆粘接层+10cm厚C15砼基础+10cm厚碎石层找平+4cm夯实土路基,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0%。在道路地面纵向坡比大于15%时,设置台阶,台阶每级高差15cm,踩面宽30cm。便道内侧设置排水边沟,采用C20砼浇筑,边墙厚20cm,底板厚20cm。2.3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表2.3-1主要工程量汇总表铜溪镇场镇彭家山和东山坪上山便道工程量统计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土方开挖m31962.762石方开挖m31328.743土石回填m3854.394100mmφ20-40碎石垫层m21794.245C15砼m3193.55630mm1:3干硬性水泥砂浆m22033.967500x300x30mm青石板m32033.968青砂石路边石m1532.629混凝土排水沟m461截水沟10青石板盖板500x800x50mmm46111花岗岩条凳个3312D300mm涵管m2413护栏m654.013施工组织设计3.1施工条件铜溪镇已建有村道公路与已经硬化的乡道公路、县道公路相接,交通运输比较方便。但上山材料的运输需要人工倒运。建设期间施工人员住宿,租用工地附近住家房屋;施工用水及饮水均为当地井水;施工用电采用20kw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彭家山和东山坪人行便道工程都处于低山丘陵地貌地区,最高海拔360米,最低海拔244米,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2.5℃,无霜期299-318天。土质多为灰棕紫泥和暗紫泥土壤。具有春雨、伏旱、秋绵、冬干的特点,在冬季和春初,气候条件对施工无不良影响,夏季气温高秋季多绵雨,对施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以上施工条件,必须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安排好施工进度计划。3.2建筑材料供应方案该工程与已建成公路相连,施工作业及材料运输较为方便。工程建设需要的砂和水泥来合川城区,运距17公里,工程所需石材可就地取材,能满足要求。3.3施工便道该工程外购建材由汽车通过已成公路运至现场,不需要修建临时汽车运输施工便道。3.4施工用水用电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其石方开挖、条石开采和碎石开采采用柴油凿岩机和人工配合解决;工程建设用电采用小型发电机发电,能满足施工作业要求。施工用水主要是混凝土和砂浆的生产用水,采用当地灌溉用水解决;人工生活用水与当地村民一样取用自来水或井水。3.5工程施工3.5.1土石方开挖本工程土方开挖为基础开挖,宜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清除,开挖时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开挖。3.5.2土石回填土石回填应分层夯填密实,分层厚度30~50cm。3.5.3混凝土浇筑3.5.3.1水泥: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符合规范标准。3.5.3.2砂:施工用砂采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天然中粗砂。3.5.3.3石子:砼拌制所用的石子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3.5.3.4水:清洗骨料以及拌制砼的用水不得含有害物质及化学物质。3.5.3.5模板:模板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易产生漏浆。3.5.3.6拌和:砼拌和加入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拌和时间不少于2分钟。3.5.3.7砼运输及入仓:砼用动力翻斗车和手拉车运输,按各部位砼分别运输到浇筑点的平台上,利用人工入仓平仓。3.5.3.8砼振捣:砼入仓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3.5.3.9砼养护:砼浇筑后根据气候情况及时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5.4青石板铺设3.5.4.1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弹线→试排→刷水泥浆及铺砂浆结合层→铺青石板面层→灌缝、擦缝→养护。3.5.4.2青石板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满足铺砌条件,基层表面已清理,场地标高已测量并微调。3.5.4.3青石板品种、规格、须符合设计及大样图要求,有裂纹、缺棱、掉角、翘曲和表面有缺陷的石材须剔除,确保材料满足要求。3.5.4.4场地清理完毕,根据深化设计图纸进行弹线、试排,调整局部偏差。3.5.4.5青石板铺砌前基层应湿润并随铺砂浆随刷素水泥浆一道,铺砌作业的干硬性砂浆拌合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厚度宜高出面层水平线3~4㎜.铺好后用抹子排实找平。3.5.4.6青石板应先用水湿润,晾干后方可铺设。3.5.4.7踏步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踏步板块的缝隙宽度应一致,相邻踏步高差不应大于10㎜,每踏步两端宽度差不应大于10㎜,踏步板不得内倾。踏步面层应做防滑处理,齿角应整齐,防滑条应顺直、牢固。梯步的铺砌宜自下至上进行。3.5.4.8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及时调整,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面材表面平整度偏差为1.0㎜、缝格平直度偏差为2.0㎜、接缝高低差为0.5㎜,板块间隙宽度偏差为1.0㎜、踢脚线上口平直度偏差为1.0㎜。3.5.4.9铺砌完毕的区域应及时进行养护,专人看护,防止人为因素破坏。3.6施工组织及进度目标本工程为小型工程,根据基建建设规定,按照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施工技术水平高、施工机具设备先进、重合同守信誉的施工队伍承担施工建设任务,不允许转包和挂钩分包,确保工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工程建设应在准备充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建设时间。4实施保障措施铜溪镇场镇彭家山和东山坪上山步道工程项目技术难度小,各级政府支持度大,群众积极性高,村社需要迫切,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实施该项目切实可行。工程建设参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落实“四制”原则,由铜溪镇人民政府为项目业主,承担工程建设的管理职能,铜溪镇人民政府负责该项目的协调工作及按上级要求督促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施工及投资,工程建设严格履行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和投资。工程建成后,为使工程长期发挥作用,确保通行安全,建议由铜溪镇人民政府协调落实义务管理人员1~2人,在铜溪镇人民政府的行政指导下确定工程保护范围,开展运行管理、维护维修工作,保障工程安全运行。第三部分便民道路工程1项目概况1#便民公路工程是合川区铜溪镇村级公路。该村辐员面积较大,村中基本形成公路骨架,但仍有少部分社没有通公路,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为了改变这种不便的交通现状,合川区铜溪镇决定对该村2条公路进行通畅改造。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开发利用该区域内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完善该区域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城乡间的物质、文化、信息交流,提高沿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沿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2.1设计依据业主的意见和建议,满足地方发展需要的同时,尽量节省投资。2.2设计标准根据测设计合同,并结合本公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公路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标准设计,在特别困难路段采用重庆市农村公路设计指南低限指标,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困难路段采用15公里/小时),1#便民公路基宽度4.5米,行车道宽度4.5米,路面为20cmC30混凝土路面;2.3设计采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4测设经过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测设项目组,确定项目负责人。2.4.1导线测量平面坐标系统为:独立坐标系,测区内平面控制网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全站仪测设。GPS测量精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按四级施测。当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个别点的间距允许作适当增减。实际平差结果为∶相邻点间最小距离0.18km,最大距离0.7km;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13mm。接收卫星信号困难地段,采用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按二级导线施测。当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个别点的间距允许作适当增减。实际平差结果为:相邻点间距离均为0.55km左右;最弱方位角闭合差13″,最弱导线相对闭合差1/15340。2.4.2原路恢复测量及本项目起、讫点接线道路等级的调查2.4.2.1项目组进场后,首先对原路进行了恢复测量。根据已施测完成的导线点,对原路的中心线、高程、宽度及道路旁建筑物等都进行了精确测量,为与老路合理衔接、减少拆迁、合理布线做好准备。2.4.2.2原路路况调查通过原路的恢复测量及实地调查,查明了原路路基宽度0.5~4.5米,为等外级公路,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及安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沿线老百姓正常出行。2.4.3纸上定线根据合同书的要求,结合原路的具体情况和本项目起讫点接线道路等级,拟定了本项目为技术标准按计算行车速度20公里/小时(困难路段降低采用15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5米,行车道宽度4.5米和相应的支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2.4.4实地放线根据确定好的路线方案,全线采用GPS结合全站仪放线。放线尽可能在导线点安置仪器进行,对必须设支点的不良通视地段均控制每个导线点的连续支点不超过两个,以保证放线的精度。在公路上的中桩采用水泥钉系红色塑料条嵌牢。放线按实际地形变化点加桩,间距一般为10~20m,平曲线主点桩,百米桩,公里桩一般均进行敷设,进退距离根据实际地形控制。2.4.5横断面测量全线横断面测量以抬杆法测量为主,个别高差大的地段采用全站仪施测。同时,外业期间对测量结果随时进行抽查,要求满足检测限差:高程:±【(h/50)+(L/100)+0.1】m水平距离:±【(L/100)+0.1】m2.4.6路基、路面调查现场调查沿线地形地貌、自然山坡的高度、坡度、沿线水田的耕作深度、出露岩层的岩性、边坡稳定情况、有无地质病害发生过、有无地下水出露、弃土场位置;调查了原有公路的挖方边坡稳定情况;调查沿线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划及与本路的关系;调查河流及堰塘的不同水位;调查沿线公路、农村道路、机耕道的现状;调查沿线地表水的排泄情况等。根据以上调查和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初步确定了路基边坡坡比及所要采取的工程措施。野外调查时,路基调查人员与桥涵调查、地质调查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在现场基本确定桥涵位置,路基与桥涵的衔接关系以及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一些地质因素。2.4.7涵洞调查调查了沿线水系及农业灌溉系统,与地质、路基路面调查人员一道合理选择涵洞位置;计算汇水面积,确定涵洞孔径。2.4.8地质、杂项、料场等调查按照《公路勘测规范》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对沿线的地质、征地拆迁、料场等进行了详细调查,其资料满足内业设计的需要,符合规范要求。3沿线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3.1地理位置本项目详见地理位置图。3.2区域地质概况据野外调查,区内出露地层简单,第四系主要为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e)、残坡积粘土(Q4el+d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基岩。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3.2.1第四系人工填筑土(Q4me)主要分布于表层,岩性为碎石、块石、粘土等,呈杂色。其中粘土为可塑状,块碎石粒径一般2~40cm,含量为15%~30%不等。碎块石成分为砂岩、泥岩,呈次棱角状。呈松散~稍密状。堆填杂乱,堆填时间3年以上。填筑土主要分布在原有道路及居民房屋基础周边地带。填筑土厚0.7~2.0m不等。3.2.2第四系残坡积粘土(Q4el+dl)在勘察区范围内分布较大,厚度一般为1.0~1.5m。粘土为褐黄色、灰色,切面平整,可搓成条,呈可塑状,无摇振反应,具光滑面,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主要分布于整个勘察区的原始地面表层和填土下部。3.2.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区内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互层。泥岩(J2s-Ms):呈紫红色、暗紫色,泥质结构,局部含砂质较重,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灰绿色条带。上部完整性差,岩芯破碎,呈碎块及散体状,部分地段已风化成土状,岩质软,物理力学性质差,为强风化层,一般厚0.7m~3.5m。砂岩(J2s-Ss):呈灰色、褐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上部岩芯破碎,呈短柱状,岩质软弱,锤击易碎,完整性较差,网状裂隙发育,为强风化层,厚度一般为0.7m~2.4m。3.3工程地质评价拟建线路地形地形总体平缓,路段区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地下洞室等不良地质现象及软弱夹层存在。基岩为泥岩和砂岩,物理力学性质好。基岩强风化带发育厚度一般较薄。无断层存在。地下水贫乏。线路现状稳定,适宜道路改建。4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4.1砂料、石料、钢材、木材等采购本项目所需建材考虑就近购买,通过汽车运输至工地。由于本工程沿线各级公路完善,交通便利,地产材料均可车运,直达工地。4.2工程用水用电工程沿线村落较多,工程用水、用电都很方便。5执行强制性条文情况5.1路线公路用地范围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6.7.2条;曲线超高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7.5.1条;停车视距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7.9.1条。5.2路基路基设计标高执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8.1.2条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1.0.8条;路基填料选择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3.3.1条;路基压实与压实度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第3.3.2条。5.3桥涵桥涵设计荷载执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第1.0.6条、第1.0.9条、第4.1.2条、第4.1.6条、;第4.3.1条、第4.3.2条、第4.3.5条;桥涵用各种材料及砌体的各项极限强度执行《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第3.3条;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和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执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3.1.3条;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执行执行《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第3.1.4条;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执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3.2.2条;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执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3.2.3条;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9.1.1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执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9.1.12条等。5.4地质勘察勘察评价准则执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第3.1.4条;路基详勘执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第6.2.2条;桥位详勘执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第6.3条。第四部分工程预算编制原则和依据1项目划分合川区铜溪镇2020年农村移民安置区精准帮扶项目设计预算的项目划分和编制方法主要参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派遣双方协议书七篇
- 个人建筑承包协议
-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病因介绍
- 机械基础 课件 模块八任务三 联轴器与离合器
- (2024)黄金选矿剂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 全景式数字游民洞察报告
- 兽医寄生虫病学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佐乐米贴鼻子课件
- 养老院老人洗浴卫生管理制度
- 养老院老人紧急救援人员培训制度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4统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试卷(8篇)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教科版)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打印版】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解析
- EN1779-欧洲无损检测标准
- 【数据结构】A类停车场管理系统
-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ppt
- 机械原理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