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15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1.gif)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15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2.gif)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15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3.gif)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15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4.gif)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15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d8b0aef28f38fd3ef71360a97e9516c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15篇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1
一、课前透视。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一首充斥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斥情趣的特点,激发同学童心,引导同学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知我们科学知识的,同学简单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同学有肯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同学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神秘的爱好,培育同学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测的好习惯,有肯定词语积累。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测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神秘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知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四、信息资料
1、老师预备有关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同学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
小伙伴,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辞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方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方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斥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同学,激发学习爱好。
2、课件演示:
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同学观测。今日《植物妈妈有方法》这一课要告知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奇妙方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采纳同学喜爱的形式,引导同学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
〔二〕对话平台。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相互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沟通。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同学能说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沟通收获,培育自主读书的技能,体验读书的欢乐。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同学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沟通识字方法。引导同学在沟通过程中给生字找伙伴,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同学识字的热忱,相互沟通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爱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同学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同学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同学认读。
〔2〕同学观测字的结构,沟通书写留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同学练习。老师巡察。
在重视同学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留意同学的写字姿态,掌控基本的书写技能,培育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1、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2、诵读。
〔1〕老师范读,同学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同学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同学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竞赛。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同学的性格化行为,不能让同学进行单纯的仿照,要引导同学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演读。
〔1〕老师引读,同学尝试背诵课文。
〔2〕同学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同学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舞为主,参加为主。〕
加强同学的.诵读练习,加深同学自己的独特感受,进展语感,丰富同学的积累。
4、争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马虎的小伙伴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伙伴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同学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育综合素养。
〔二〕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同学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沟通。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育同学搜集和处理信息技能的同时,激发同学探究神秘的爱好。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同学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老师,指导重点。
4、同学再练写。
写字是同学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觉不足,实时改进,加强写字效果。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2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解并描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伙伴阅读。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低班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课件和,努力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教学情趣,力求做到以同学为主体,以乐学为主要形式,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从而达到了“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育同学探究自然的爱好,背诵及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起始环节我让同学们学习了第一节,同学们通过自由读找出了自己不懂的词语“四海为家”,紧接下来我的教学以学习“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为主,开展了对文中的二、三、四小节的学习。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片段内容的意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蒲公英的孩子们是怎样离开蒲公英妈妈的?书上用了哪个词语?〔纷纷〕纷纷是怎样的啊?在此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出示了蒲公英纷纷飘舞的画面,让孩子们直观的知道了,纷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出发。紧接着我相机询问了孩子们“你们想一想,蒲公英宝宝会在哪儿安家?”有的.同学说它会在田野安家,还有的说在墙角、山坡、森林安家等等。落在哪儿,哪儿就是它们的家,这就叫“四海为家”。这样我就很奇妙地解决了什么是“四海为家”这个难点了,也让同学感受到了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奇妙,一箭双雕。
另外,在学习第5节的时候,我抓住了同学的质疑,深化了对认真观测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借此机会,我把课文学习与上心看四周的事物之教育相结合,让同学明白: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了发觉美的眼睛。结合到同学的现实中,就是要留意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去感受生活。既避开了空洞的说教,又水到渠成地使同学深受启示。
当然,我还有效地进行了课外拓展,除了这三位植物妈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的传播方式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如有的同学说:“椰子的种子随水漂流,漂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石榴让鸟儿吃下去,种子随粪便拉到不同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睡莲的种子和椰子的种子一样,漂到哪里在哪里生根发芽。”还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说出榆树的榆钱、柳树的柳絮、槐树的槐荚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条件把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激发了同学观测自然的爱好,获得了更多知识。
整堂课我合理地运用了漂亮的画面和好听的音乐,使同学对植物产生了极大的爱好。让同学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引导同学在不断深入的探究性学习中,慢慢感悟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延伸拓展环节很好的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的设计以激发同学自主学习为目标,充分尊敬同学在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真正表达了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关系。执教这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指导书写方面辅导不够到位。朗读还让人余味尤尽。总感觉还不尽如人意。知识拓展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着重对同学朗读和写字的训练和指导,争取完善课堂,力求完满。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结合词语句子,确定“得”的不同发音。并能用“预备”造句。继续学习理解自然段内容的方法。
2、技能:
培育同学朗读课文的技能。
3、情感立场:
使同学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
使同学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同学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具预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
同学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控基本意义,以及能简约的应用。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正确、比较流利的朗读课文。
2、技能:
培育同学朗读课文和自主识字的技能。
3、情感立场:
培育同学识字的爱好。使同学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使同学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
所同学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控基本意义并会简约的应用。
〖教学难点
所同学字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控基本意义并会简约的应用。
〖课前预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理解什么是“植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导语:
开始读书了,我们应当怎样读课文呢,请读读要求?
要求:
⑴借助拼音伙伴正确读课文。
⑵留意读书姿态要正确。
⑶觉得自己读的好,就为自己画朵小花吧。
(师:相信你认识今日的生字伙伴后,会读的更好。)
2、自主识字:
⑴猜猜今日,我们学什么字?(指名说)
翅预备降娃装刺肚榴却肩膀认真
(指名拼读生字,齐读,去掉拼音读。)
⑵学习生字:
翅预备降娃装刺肚榴却肩膀认真
①试分析字形:
指名分析结构。
②脑力大比拼,(小组争论)问:
A、你有什么好方法记这几个字形?(结合偏旁说一说。)
B、指名读词:
预备(表演加动作)、降落伞、石榴、娃娃(图片)、翅膀、肩膀(图片)。
C、小组争论:
试分析字形,指名分析结构。
⑶词语宝典:
①同学拿出预习卡片。
(四人为一组相互读读认一认。)
②出示词语:
同学自读,齐读。
三、课中休息
四、指导书写
师:看,谁是小小书法家?
1、指导书写:
⑴说笔顺,观测占格,生选难写字“降、榴”,主要指导“降”的书写,生范写,生练习。
⑵让同学自己看看其他生字怎么占格,自己试着书写:
翅:12与“翘”区分。
准:10与“谁”“推”“难”区分。
备:8与“各”区分。
娃:9与“挂,蛙”区分。
装:12上下:壮、衣。
刺:8左右。
肚7左右。
2、老师展示、同学评议。
五、练习巩固
1、快乐乐园:
(任选几个字,组成一句话或一段话,并说一说。)
翅预备降娃装刺肚榴却肩膀认真
2、读句子:
(指导朗读“多音字”。)
⑴孩子假如已经长大,就得告辞妈妈。
⑵那里有许很多多的知识,马虎的小伙伴却得不到它。
⑶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
3、生读课文,标出小节序号。
4、填空:
我读懂了()。
六、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内容,让同学知道几种植物不同的传播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读全文,思索:
这篇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它们是用什么方式传播种子的?
二、读词
蒲公英理解蒲公英借风传播种子:
纷纷苍耳动物石榴小鸟豌豆太阳
(有语气的读词。)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师问: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电脑演示。)
⑴怎样才叫“纷纷”呢?老师这儿有两种意思,你们依据刚才看到的情形来选择一下。
出示卡片:
①一个接一个。
②一起,一下子。
⑵孩子们是一个接一个地出发的,我们可以用“纷纷”这个词来表示。
⑶同桌互说:
蒲公英传播种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⑷利用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的孩子()离开妈妈。
2、师:苍耳是怎样传播种子呢?
演示:拿一株苍耳,请一位身着羊毛衫的同学从苍耳旁经过。
问:你们看,他身上怎么啦?书上用了哪个词,你们看还可以用哪个词语表示?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苍耳是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的?利用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的孩子()离开妈妈。
3、同学自学:
豌豆和石榴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电脑演示豆荚在太阳底下炸开的`情景。)
出示句子: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看看图,你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吗?听老师读,比较一下哪一种读法好。
⑴慢读: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⑵较快读: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为什么呢?我们一起用较快的速度来读这句话。
4、师:我们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四种不同方法。蒲公英要靠风,也就是说有风的日子才能传播;苍耳要靠动物来传播;而豌豆呢,只要在太阳下一晒就能传播。石榴靠小鸟来传播。你们比比看,谁的方法最好,最简单。书上是用哪个词来说明豌豆的方法比其他两种好的呢?所以我们读“更”字时要突出它,读重音。
5、读最末一段:
为什么马虎的小伙伴得不到它?
6、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传播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四、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4
1.专出名词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傍晚不开放。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豌豆:豌豆属于豆科,蝶形花科,豌豆属,属长日性冷季豆类。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因其茎秆攀援性而得名。圆身的.又称蜜糖豆或蜜豆。扁身的别称许多,又称为青豆、荷兰豆等。
豌豆作为作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是世界第四大豆类作物。我国是仅次于加拿大世界第二大豌豆生产国,在世界豌豆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背景资料
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得,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弹,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到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觉,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苍耳子。刺猬先生感到很古怪:
“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的!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先生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好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刺猬先生问好并请他有空去做客。
当小兔离开时,刺猬先生发觉,有三颗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了小白兔的毛上,并欢乐地唱起了歌:“小苍耳,骑‘白马’,没腿也能跑天下,告辞妈妈和家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刺猬先生乐了,他究竟懂了苍耳是怎么来的。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的13个认读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有观测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神秘的爱好。
过程与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培育同学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测的习惯,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同学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神秘的爱好,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学新课前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出示实物)咱们来猜一猜,认一认这些都是什么。你都在哪里见过呀!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日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农村孩子课外读物少但接触自然多的现象,利用实物让同学猜和认,极大地调动了同学学习的欲望和新奇心。]
二、内容研讨。
1.(1)自由读文,自同学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请拼音伙伴来帮忙。
(2)检查自学状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游戏,开火车读)
旅蒲降娃纷苍洼啪炸蹦察识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读音的?
摘苹果游戏。(规章: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外形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同学上台读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并嘉奖一张字画。)
师:植物园传播的种子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园王国探究大自然的神秘吧!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依据同学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同学识字的热忱,相互沟通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同学营造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1)师范读。
思索:种子把植物称作什么?(妈妈)
“植物妈妈”指的是什么样的植物?(已经成熟的植物)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3种: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
(2)全文共分为几小节?(5小节)
(3)哪几个小节向我们介绍了这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234这三个小节)
指名分小节读、小组学习。
说说这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选择一种方式把这个小节讲给大家听。
3.汇报。
(1)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预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一吹,种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2)师小结:蒲公英妈妈是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呀!我们一起来看看。
(3)(出示蒲公英的实物)谁有方法让它“离开妈妈,四海为家”?(让同学拿蒲公英上台表演)用了什么方法?(板书:吹)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很多种子有高有低地落下来)
这叫什么?在书上找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纷纷出发)
文中哪个词告知我们风往哪里吹,种子就往哪飞?(乘着风)
师概括:蒲公英的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自身条件,风)
课件出示:多有意思呀!谁情愿读给大家听听?(男女生合作读)
过渡句:蒲公英妈妈这么有方法,苍耳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
(4)师:“铠甲”是什么?刺在这里又起什么作用?(挂住动物的皮毛)是全部的动物都能挂住吗?(不是)谁能给老师举个例子?
生:仙人掌上面的刺就不能挂在动物的身上。
师:(出示苍耳的实物)老师做个试验,让苍耳挂在衣服上,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田野山洼)还可能去哪里?(板书:动物皮毛带)
豌豆妈妈的方法是什么呢?(让豌豆在太阳光底下晒太阳,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豆子们就蹦跳着离开了妈妈。板书:晒太阳)
4.启发引导。
(1)师你觉得它们哪一种的方法最好?为什么?(自由发言)
(2)这些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从哪里可以知道?
(3)指名读第1小节.
(4)“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什么?(种子)
“长大”是什么意思?(已经成熟了)
“四海为家”是指种子要搬到哪里去安家?(世界各地)
“植物要旅行”指植物要干什么去?(处处生根发芽)
5.植物妈妈的方法许多,同学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该怎么做呢?(认真观测)
(1)齐读第5小节。
(2)“哪里”指的是什么?(大自然)“它”指的是什么?(知识)
师总结:我们要想猎取更多的知识,就要学会认真观测,养成好的习惯,常常到大自然中去查找知识,探究神秘,从植物妈妈的“方法”中,我们感到大自然的奇异。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同学独立自主学习的技能、让同学在相互解答中彼此相长,既加强了理解又让同学体会到同伴互助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把从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我大胆放手让同学自己提出问题,适当启发诱导,让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效评价。
1.按课文的内容填空。
(1)蒲公英妈妈预备了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
(2)苍耳妈妈预备了___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传播种子。
(3)豌豆妈妈预备了___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
2.刚才同学们说得都特别好,你们可真的不简约啊!老师还要告知你们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和神秘,你们想知道吗?
(1)椰子成熟了会自己落下来,落到水里就漂走了,漂到哪就到哪安家。
(2)石榴成熟了就会裂开,小鸟飞来会吃到它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会随着它的粪便出去,种子落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
(设计意图: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在培育同学搜集信息技能的同时,激发同学探究神秘的爱好。)
(3)下面同学们把你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画下来,好吗?
(展示台:我是最棒的)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可以让同学在合作中获知,激发同学的爱好,又可以加强他们的荣誉感。)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方法
蒲公英降落伞风吹
苍耳铠甲动物皮毛带
豌豆豆荚太阳晒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能让同学一目了然,同时还能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班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文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生动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作品。全诗共五节,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解并描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伙伴阅读。
上课伊始我利用“猜一猜”“认一认”的游戏导入新课,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于是我便让同学质疑,然后带着疑问来共同学习课文,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结合农村孩子课外读物少但接触自然多的现象,利用实物让同学猜和认,极大地调动了同学学习的欲望和新奇心。
依据同学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既调动同学识字的热忱,相互沟通识字方法,又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了给同学营造一个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我大胆放手让同学自己提出问题,适当启发诱导,让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足:设想是美妙可行的,但究竟是一种教学实践,难免涌现偏差、不妥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学习课文时,我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没有给同学充分的考虑问题的时间,我没能仔细地倾听同学的讲解。不够着重环节,给同学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和失去了肯定的指导性。有的地方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并且加快了说话的语速,以致于同学的思路没有完全的打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肯定要取长补短,再接再厉!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测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神秘的爱好。
教学重点:
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知我们的知识。
教学预备:
生字卡投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文;
1、由秋天植物的种子成熟引入,设问导入课文。
2、齐读课题
〔1〕知道“植物妈妈”“孩子”分别指植物和它们的种子。
〔2〕用补充课题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同学听、辨,订正字音。
2、同学同桌相互听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为”是多音字〕
3、同学自己读课文,要求
〔1〕勾画沟通: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并作上符号。
4、老师和同学一起整理出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在朗读中感悟;
1、读第1节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同学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练习读好问句。
2、朗读2、3、4节
〔1〕说一说:你最观赏哪一位妈妈的方法?为什么?
〔2〕通过课件演示,援助同学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同学在书上勾出关键词语。
〔3〕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关键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同学体会读、表演读。分小组进行朗读竞赛。
4、试着背诵课文。
四、作业
1、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背诵课文。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
掌控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巩固朗读、背诵;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分组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同学选取自己最感爱好的一节进行背诵,提高背诵爱好。
4、“接龙”方式检查背诵状况;
二、进行字词训练,识记生字;
1、读“读读抄抄”里的词语。
〔1〕强调词语重叠时轻声的读法;
〔2〕认真观测: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点?只观测不回答。
〔3〕同学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生字,练习口头组词;〔“知识”中的“识”读轻声〕
〔2〕同学沟通: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字?〔区分“己”“已”的不同;〕
〔3〕老师小结同学的'识字方法,确定同学的思维方式;
〔4〕巩固:在网站中通过文字游戏了解同学对生字的掌控状况。
3、指导书写;
〔1〕重点示范独体字的写法:〔通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确定笔画位置〕
〔2〕示范三个女字旁的字的写法〔指名在黑板上写,然后进行笔画整理〕
4、练习写一写生字,老师课堂巡察,看笔顺及写字姿态是否正确。
三、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
1、学了课文,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2、教育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多观测。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各一行。
2、向伙伴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方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带刺的铠甲四处生根发芽
豌豆豆荚炸开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7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测就能获得很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同学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观测、探究的爱好。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同学对自然的喜爱和观测自然的爱好。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
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非常有趣。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
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方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方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方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方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测知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沟通反馈,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觉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
〔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方法?
〔板书:传播种子〕
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假如已经长大,重点指导最末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方法呢?把她们的方法划出来。
〔三〕这些方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爱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爱?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爱?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援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猛。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兴奋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假如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爱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援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比较: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伙伴,今日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方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方法还有许多许多,还有什么方法呢?请小伙伴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沟通。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觉?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方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方法特别多,那里有许很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伙伴能得到它?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爱好。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
〔同学沟通〕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
〔仿照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椰子妈妈有个好方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很多多,高兴奋兴,进进出出,花花绿绿,快欢乐乐,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板书:
植物妈妈有方法
蒲公英降落伞
苍耳穿铠甲
豌豆晒太阳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8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习爱好。
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漂亮的植物图片,让同学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依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同学对植物的爱好和喜爱。)
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漂亮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方法》。
二、初读课文,铺设感情基调
自读思索: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答:我读的是,我似乎看到了;闻到了;听到了;摸到了;
三、总体感知,讲读第一小节。
孩子长大了,是不是肯定要离开妈妈?你从诗中哪一个字明白这个道理的?
1.教学多音字得。
(出示三个句子)谁能为句中的三个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
2.孩子指的是什么?什么叫四海为家?
3.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啥方法?
四、细读观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美语言。
(一)、情境导入:你想知道植物旅行的方法吗?想去田野里看一看吗?闭上眼睛,跟我一起走进漂亮的田野──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老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好的音乐动情地朗诵二至四小节。)
(二)、带着对录像片的回味,自读二至四小节。
你最喜爱哪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
(依据同学的回答状况适时讲解这些内容,不必按顺次。)
(三)、设置情景,观赏蒲公英。
设境赏景,体会词义。
将从田野中采来的蒲公英呈现,观测它的形态;然后让同学试着吹一吹,一边吹一边观测,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它的种子是怎样飞出去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你能用什么词来代替纷纷?
2.缘语生像,仿照练习。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纷纷呢?
播放录像片断1:下课了,孩子们伴着欢快的音乐纷纷从教室里涌出来,度过开心的课间非常钟。
依据录像补充句子:下课铃响了,。
播放录像片断2: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燕子纷纷飞向南方。
依据录像,说一句或几句话。
3.学以致用,实践创作。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纷纷说一句或几句话吗?
(四)、体会苍耳和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苍耳:谁喜爱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为什么?
出示苍耳实物,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
豌豆:你为什么喜爱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指导朗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读出豌豆宝宝离开时的欢乐、可爱)
五、启发思索,训练发散思维;创作实践,学习体会诗的语言。
植物妈妈的方法还有许多许多,你还知道哪些种子传播种子的方法?
说说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淌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靠风来传播)
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诗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
六、课堂小结,激发想象,进行言语交际训练。
这首诗学完了,看着课题,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些什么?你能向同学或家长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结语:大自然中的植物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盼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觉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植、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会写“方法、假如”等8个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词的精确。有技能的同学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4.激发观测植物、了解植物神秘的爱好。
【教学重点】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同学留心观测身边事物的爱好。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句式,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奇异。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的14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蒲公英、苍耳、豌豆、油菜花”几种植物的图片。
老师口述:
1.认识这些植物。孩子假如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周八方去呢?
2.植物妈妈有方法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寻答案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3植物妈妈有方法〕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引起同学学习爱好,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留意生字的读音。
2.同学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状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留意读准读准平舌音“粗、刺”,翘舌音“知、识、植”,前鼻音“纷”,后鼻音“更”。
②识记
偏旁加熟字的方法识记生字:去是“法”,女口是“如”,月去卩是“脚”。
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认识“娃”和“她”字。如:蛙一娃,他一她。
用认读字组成词语的方法识字“植物、假如、四海为家、旅行、预备、纷纷、带刺、底下、炸开、离开、观测、知识、马虎、得不到”。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同学认读。
植物植树四海为家旅行旅游预备备好纷纷纷飞带刺尖刺底下垫底炸开炸弹离开分别观测警察马虎粗大得到
〔重点指导生字:平舌音“刺粗”,翘舌音“植炸察”,“纷”为前鼻音等。〕
〔2〕学习多音字:为〔wéiwèi〕;得〔děidedé〕
练①读句子,找发觉。
A.那里有许很多多的知识,马虎的小伙伴得不到它。
B.孩子假如已经长大,就得告辞妈妈,四海为家。
在这里,“得”在第一句中读“dé”,是“猎取”的意思,在第二句中读“děi”,是“需要”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是“de”,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为”读“wéi”,意思是“做、当做、变成、被”的意思,还有一个读音是“wèi”,是“替、对、向”的意思;组词如下:
为wéi〔犯难〕〔作为〕得děi〔就得〕
wèi〔由于〕〔为了〕dé〔得意〕〔得到〕
②读一读:de(跑得快)〔唱得好〕
A.由于〔wèi〕他知道自己错了,你们就不要为〔wéi〕难他了。
B.这道题你虽然得〔dé〕数对了,但是过程不对,就得〔děi〕扣分。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苹果多。〔读对一个,就摘下了一个苹果。〕
【设计意图:多音字的学习,从读音、意思进行比较,更是放在详细的语境中区分意思不同,读音不一样。】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四海为家为了办事或巡游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
旅行①多而杂乱。②接二连三地。
纷纷指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5〕检查自读状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法如脚它娃她毛更知识
1.同学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测笔顺,掌控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娃识”。
形近字比较:去-法他-她手-毛如-知
组词扩展:“更加它们”等。
2.指导书写
〔1〕观测生字书写特点,沟通。
〔“法脚娃她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如知”左宽右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它、娃、更、脚”同学练写。
“它”的下部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娃”的右边由两个“土”组成;
“更”的第六笔是撇。
“脚”留意写得高低错落有致;“脚”和“法”中都有“去”,但大小不同,在“脚”中小,由于“脚”由3个部件组成且笔画多,而“去”在“法”中大。
由于笔画的长短疏密不同,“娃”留意多横等距离、长短不取齐;
“如”和“娃、她”都是女字旁,由于“如”右边是“口”笔画少、竖短、形方,所以女字旁要大些;“如、知”都是右边有“口”,右边“口”和左边“口”写法上略有不同:左“口”小居上中部,如,“吓、呀”,右“口”稍大居中下部。
练同学练写,老师巡察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比,实时改正。
【设计意图:书写的指导,要有重点,采纳一看二写三对比的方法。规范同学书写,提高同学学习爱好。】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植物传播种子方法的词语:乘着风纷纷出发蹦着跳着炸开
〔2〕表示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
2.练习运用:练习用“蒲公英苍耳豌豆”说话。
蒲公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穿上带刺的铠甲,挂住动物的皮毛,豌豆被晒在太阳下,啪的一声就离开了妈妈。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方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重点)
3.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测大自然的爱好。(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切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介绍的几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核心问题导入,切入课文重点,把握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一共有几小节?〔5小节〕
2.本文主要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品读释疑
〔一〕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孩子假如已经长大,就得告辞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方法?”
1.“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指种子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
这里的“旅行”是指?〔植物种子四散离开,各找自己落脚的地方。〕
2.指名读第一小节,思索: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使读者读起来亲切、有趣。
师讲解:拟人的修辞手法
概念: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语言、神态、动作、思想和感情等。
作用:给予事物人的感情、动作等,使所写事物更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儿歌,从写作手法入手,教会同学遣词造句的技能。】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小节。
自读第二、三、四节,用笔画画,诗中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三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1.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文,说一说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借助风力传播种子。〕〔板书:蒲公英风传播〕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依据同学回答出示:“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降落伞”指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外形就像个降落伞。〕
“纷纷出发”是什么意思?〔一个接着一个飞走了。〕
〔2〕请几个同学表演蒲公英种子纷纷出发的样子。
〔3〕采访这些种子:你要到哪里去?心情如何?
预设:
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那儿简单安家。
就要离开妈妈了,心里很担心,不知前途如何?
很舍不得妈妈,但是自己长大了,对将来充斥盼望和憧憬。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小节。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1〕从插图中找到苍耳妈妈、豌豆妈妈并讲讲它们的方法。
〔2〕说说孩子们是怎样出发的。
苍耳借助动物皮毛传播种子。
豌豆经过太阳的暴晒,失去了水分,炸开后跳出了豌豆宝宝。
〔板书:苍耳挂动物皮毛
豌豆:太阳晒〕
〔3〕演一演。
〔4〕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以俏皮、喜悦的语气读。
【设计意图:从扶到放,熬炼同学的自学技能、与人合作沟通的技能。】
〔三〕学习最末一节
1.找这一小节中找找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许多许多”——“很多很多”
反义词“认真”——“马虎”。
练仿写词语。
例:许多许多
例如:打扫打扫休息休息考虑考虑讨论讨论
2.自由读最末一小节,思索:这一小节写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告知小伙伴平常要养成认真观测的好习惯。大自然中的知识有太多太多,只有有心的孩子才能获得其中的知识,马虎的孩子只会白白错过。〔板书:方法多〕
〔四〕延伸课堂
你知道植物还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椰树的传播依靠流水。
石榴依靠小鸟传播。
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
柳树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
四、课堂拓展
推举阅读儿歌《蒲公英》
听儿歌《蒲公英》,了解蒲公英的样子和它传播种子的方式,能把儿歌背下来更好呦!
五、总结课文主旨
这首诗歌运用形象的比方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知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异,我们要学会认真观测。
六、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使之具备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思想和感情等。
举一例: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微笑。
练一练:
秋天像我们走来。〔改写成拟人句〕
例如:
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要留心观测身边的大自然。
八、主题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的果实会炸裂,把种子弹向四方;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淌的海水传播种子。
九、当堂检测
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蒲公英:风吹
苍耳:挂动物皮毛认真观测,
豌豆—太阳晒发觉更多
方法多
课后反思
胜利之处:
自读自悟培育技能
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约,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图,看着图片同学理解课文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中我让同学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自读自悟,尽量表达同学自主参加阅读实践的过程。如初学课文的时候,自读思索: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而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重点带同学学习第2节,我先让同学自己读、然后画一画、再想想、最末指名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师生共同争论第3节,同学自己学习第4节。这样用“教──扶──放”这样几个步骤,教给同学读书方法,并让同学在课堂上多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同学的语言技能、思维技能、认识技能统一进展。
不足之处:
老师的评价对同学的学习很重要,今后多在评价语言上下点功夫。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同学观测事物和喜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预备:
插图、生字、生词卡片、幻灯片;蒲公英、苍耳、豌豆实物标本。
教学重点:
记忆生字,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了解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朗读课题,提出思索问题。
二、同学自由读课文:
要求:
1.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2.一边读一遍画出二类生字。
三、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读12个二类生字。
2.分析生字:
植:左右形近字:值植物植树种植
物:左右实物物件物品动物
纷:左右纷纷众所纷纭大雪纷纷
就:左右就是就业就好
能:左右可能不能能不能技能
洼:形近字:哇蛙娃泥洼坑洼
晒:形近字:洒晒太阳日晒暴晒
粗:左右粗大马虎大叶粗犷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3.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引导同学质疑。
1.“植物妈妈”指什么?
〔能传播种子,繁衍后代的植物〕
2.他有些什么方法?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有几小节?
2.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画出不懂的地方。
3.读第一小节: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的'意思?
4.地第二、三、四节:了解三种植物视怎样传播种子的?〔两个条件:本身条件;外界条件〕
5.读第五小节:“许多许多”说明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6.小组争论:说说你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三、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疑问语气〕
用引读方式指导朗读。(停顿重音感情)
四、指导背诵。
提示:
1.看图画指导。
2.先背开头、结尾两段,再依次记住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
五、作业: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分小节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听写生字。
二、读词语。
炸开马虎啥方法得到
预备观测晒太阳技能
三、读一读,写一写。
1.读词语:
植物告辞知识四海为家
山洼方法纷纷出发
2.写话。
自己选择喜爱的词语说话。
四、填一填。
升粗轻失
降——〔〕重——〔〕
细——〔〕得——〔〕
五、连一连,说一说。
1.读词语。
2.想一想怎样连。
3.你还能说这样的词语吗?
六、作业:
写方格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预备降落伞〔风〕
植物妈妈有方法挂动物皮毛〔动物〕
太阳晒炸开〔太阳晒〕
植物妈妈有方法的教案11
原文
孩子假如已经长大,
就得告辞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方法?
蒲公英妈妈预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方法,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方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方法许多许多,
不信你就认真观测。
那里有许很多多的知识,
马虎的小伙伴却得不到它。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同学对自然的喜爱和观测自然的爱好。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
第二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令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非常有趣。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方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妈妈有些什么方法?
②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方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方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带着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语:旅行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测知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沟通反馈,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觉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指导书写“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方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第一节。是啊,孩子假如已经长大,……
重点指导最末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方法呢?把她们的方法划出来。
〔三〕这些方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爱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什么喜爱?
〔四〕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喜爱?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都在风婆婆的援助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4、朗读体会。现在我就是蒲公英妈妈,你们是我的孩子。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么你想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猛。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兴奋呀。现在让我们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第三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什么不懂吗?理解“铠甲”: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假如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喜爱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么样援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练习背诵。
四、小结
小伙伴,今日我们认识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她们的方法都很好,其实植物妈妈的方法还有许多许多,还有什么方法呢?请小伙伴们回去后请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网络、书籍上查找,下节课我们再沟通。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什么发觉?
2、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方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方法特别多,那里有许很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伙伴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1、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爱好。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同学沟通〕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仿照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反思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二班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一首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Z 44938.2-2024机械电气安全第2部分:保护人员安全的传感器的应用示例
- α-Apooxytetracycline-生命科学试剂-MCE-3621
- PB-22-7-Hydroxyisoquinoline-isomer-生命科学试剂-MCE-3092
- L-Arginyl-L-alanine-生命科学试剂-MCE-1970
- BDW-OH-生命科学试剂-MCE-6441
- 4-Chlorocathino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4146
- 1-Methyl-3-amino-4-cyanopyrazole-生命科学试剂-MCE-7778
- 2025年度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合作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种植基地租赁与经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货车驾驶员劳动合同(货车驾驶与车辆融资租赁)
- 小学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课件
-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 金锁记优秀课件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单词表(默写版)
- 格式塔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
- (汽车制造论文)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
- 幼儿园手工教学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以自贡市幼儿园为例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 《智能投顾 大数据智能驱动投顾创新》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企业应急管理及能力提升培训课件精选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