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想当一棵树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自学认识“炙、丫”,掌握会写字“默、聊、哇、姿、雅、炙、丫、幽”。注意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幽默”分别描述了树和人的哪些品质,体会“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含着的意思。过程和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朗读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趣。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字词,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观察自然、感悟自然。教具学具搜集有关资料,准备有关教具。预习要求1、自学课文的生字、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学认识“炙、丫”,掌握会写字“默、聊、哇、姿、雅、炙、丫、幽”。注意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幽默”分别描述了树和人的哪些品质,体会“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含着的意思。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讨论自己知道了什么。2.揭示课题,板书。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的特点:1.指名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2.组织学生讨论,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3.指导学生用一段话概括出树的特点。三、联系生活,理解课文,感悟诗情:1.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优美的语言,激起人们的思考、遐想与激情。下面大家细细品味诗句,看你能想到什么。2.课下的思考题:这首小诗是写树还是写人?课外找一找写树的诗句。3.读诗句,谈谈自己想到的事情,想到的人。4.课下搜集写树的诗文。四、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尽量用上诗中的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趣。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导入新课:1.检查学生朗读、背诵情况。2.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始终没有离开过绿色,离开过树木。古老的诗歌中有树《咏柳》,现代的诗文中更是有树《高大的皂荚树》《好大一棵树》《鸟的天堂》《白杨礼赞》……二、比较阅读: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诗文,与课文《想当一棵树》比较,有什么不同。2.引导感悟《想当一棵树》等诗文带给我们的启发。(描写一样事物,不仅要观察,还要思考。如作者不仅认真观察了树的特点,还思考了怎样做人。深刻的思考是这首小诗一个鲜明的特点。小诗表面写树,实际上是写人。在表达上,每一小节重复“想当一棵树”,各小节又以“先要……先要……先要……还要……”贯通起来,读来简洁明快,使诗歌有一种复沓的美感。3.说说自己找到的诗文和《想当一棵树》的异同。4.感悟揣摩观察、表达的方法。三、读诗文,听音乐,想画面:1.配乐范读课文。多美的诗歌,多美的文章,我们应该美美地读一读,直至熟读成诵。2.指导朗读背诵。四、续写仿写:1.从下面内容自由选择,完成一个片段。-------续写《想当一棵树》-------《我是水》-------《永远的太阳》……2.欣赏学生习作。板书设计我是一棵树沉默废话连篇姿态随波逐流雅量乐于奉献幽默轻松风趣课后反思课题2.美丽的“三潭印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自学认识生字,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注意积累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3.理解课文内容。过程和方法:图文结合,加深体会,朗读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自然和文化景观,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美丽的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了解作者怎样把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交代清楚,使人听来更加明白。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教具学具搜集有关资料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要求读的正确、流利。2、自学课文生字词语。3、画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学认识生字,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注意积累词语。2、练习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新课:1.暑假里,你都去过哪些风景名胜?学生谈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2.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欣赏一处风景名胜。那就是西湖美景“三潭印月”。板书。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要求:注意生字的读音;思考课文围绕“三潭印月”这一景点都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2.文中提到哪些景物和相关故事,画一幅图表示出景物的位置,简单介绍这些景物。三、尝试运用设问、反问介绍景物:1.朗读课文,讲述自己喜欢的景物或故事。能够运用合适的修饰词语,介绍喜欢的景物或故事。2.比较问句的不同形式和各自的作用。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相传……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因为……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四、课堂练习1.记写生字。2.自由朗读背诵课文。3.课后作业。认真研读课文,搜集有关资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自然和文化景观,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3.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交代任务,明确目标:1.上一课时,我们随作者一起浏览了美丽的“三潭印月”。今天让我们换一换角色,走进西湖,走进风景,走进文化,享受美景,享受生活。2.下面,请同学从给出的几个身份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做好准备跟大家回报,汇报时注意尝试使用课文中生动的词汇。(1)“三潭印月”景点播音员;(2)“三潭印月”景点导游;(3)一名曾到西湖领略过“三潭印月”美景的游客;(4)自己是三个石塔的设计与建造者;(5)自己就是当年的苏轼。3.学生在课上再进行选择,小组交流。二、汇报交流:注意;1.西湖是一个怎样的自然景观?2.以不同角色的口吻、身份介绍“三潭印月”、“三塔”,要说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无论以那种方式介绍西湖的“三潭印月”,都要以课本为依托,注意参考课文的内容,表达方式,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板书设计2.美丽的“三潭印月”人间仙境挖湖筑岛西湖小岛三塔造型别致人间天堂历史------景物------人物课后反思课题选读一“天涯”踏浪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并注意积累。2.理解课文,喜欢阅读有关风景名胜的介绍或游记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积累知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具学具教师自制课件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自学课文生字、优美的词语。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教师介绍:谁不想寄情山水?谁不喜欢游览风景名胜?美丽的西湖让我们流连忘返,如诗的“三潭印月”让我们向往。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了解那里的美丽,体验“天涯”踏浪的乐趣。请大家读课文,一会准备向大家介绍“天涯海角”,并说说什么地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2.提问:“天涯海角”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三、以作者或游客的身份介绍“天涯海角”:介绍“天涯海角”,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讲述。提示:A、介绍的学生注意三个方面:(1)抓住“天涯海角”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就是课文的几个要点,想好介绍的先后顺序。(2)介绍要自然大方,使用普通话。就像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使人听来有亲切感,不要像读书、回答问题一样。(3)尽量使用课文中优美的词语。B、听的同学注意两点:(1)看这位同学什么地方介绍得好。(2)自己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还有什么建议。四、布置作业:1.参观自己喜欢的风景名胜。2.搜集整理有关本地风景名胜的资料。五、拓展延伸1.准备自己要介绍的景点。2.介绍交流:3.课后完成一个关于风景名胜的小练笔。板书设计“天涯”踏浪风景:海洋、天空------蓝色浑然一体渔帆、沙滩------白色遥相呼应海鸟-------偷吻海面椰子、仙人掌-------绿色诉说游人:寻找题刻拾贝远眺贝壳:有大有小各色各样眼花缭乱巨石:“天涯”“南天一柱”“我”:感叹……浮想联翩……课后反思课题语文乐园一课时四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长期积累词汇的习惯,进行词语的归类复习与巩固。2.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3.培养学生搜集阅读资料,快乐学习语文并积累知识。4.通过语文综合学习,融观察、阅读、交流、习作与一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重难点阅读欣赏与习作教具学具课前搜集资料,做好本次训练准备。预习要求1、从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比喻句。2、预习阅读短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自学文中不懂的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词语超市金钥匙二、教学过程:1.词语超市(1)自读词语,读一读,记一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进行归类、复习、巩固。(3)学生齐读词语体会。(4)读一读,写一写。2.金钥匙(1)读题,领会其意思。(2)教给我们在描写事物时,可以把它比作别的事物,这样能给人留下直观的印象,也就是用比喻的手法把事物描写生动。(3)读读文中的比喻句。(4)写一写比喻句。(5)读一读比喻句,增强记忆,加强理解。三、作业:1.把你写出的比喻句写在作业本上。2.在平时阅读时,多积累比喻句。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语文故事自主阅读二、教学过程:1.语文故事:(1)让学生认真、仔细阅读苏东坡“灵隐题联”的故事,知道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长河中,苏东坡的文学故事是很多的。(2)学生交流,说说你读了故事有什么感受?谈谈你对故事的理解。(3)阅读搜集,进行故事交流。(4)谈谈谁的故事选得有趣、讲述得生动,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2.自主阅读:(1)自读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交流(3)默读欣赏:用“------”画出你不懂的地方。用“——”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句。(4)文中“一群宝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有了新的生命”呢?(5)学生汇报交流。(6)再读,再次感悟。(7)指名朗读,领略童话色彩的记景抒情。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生活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1.让学生认真读习作要求。2.领会这次习作是完成一篇《我喜欢的一处景物》的习作。二、组织教学活动:检查学生学习准备。三、活动应注意些什么:1.明确习作提示。2.掌握习作方法:(1)结构安排;(2)抓景物特点,写感受。3.引导方法:把景物些具体、生动。四、活动程序:1.小组交流,说说你所喜欢的景物。2.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学生提问、评价。3.评选出优秀作文供大家欣赏。课题宿市邑山中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过程和方法: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逐句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预习要求1、把古诗读熟。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教学过程备注一、导人新课1、谈话导入: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一支灿烂的奇葩唐诗。它以其用词精炼、音韵和谐、意境深远赢得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喜爱。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唐诗吧,能给大家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再欣赏一段韩弘的诗《宿市邑山中》(板书课题)二、理解诗意1、初读质疑。2、再读解疑。3、组织交流自学收获。4、理解诗句意思。三、品味诗句1、请找出你认为用的最好的词语。2、组织学生交流,重点体会“暂”“飞”的妙用。四、体会诗的意境美1、师配乐朗诵(放古筝)曲),请同学们微闭双眼,展开想象,随诗人一同走进夜色中幽深神秘的石邑山。2、当你置身于夜色中的石邑山时,你看到些什么,有想到些什么?五、总结学法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2、搜集韩弘的其他诗篇,自学欣赏。板书设计浮云不共此山齐,赞叹、惊奇傍晚投宿所见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凄清、愁苦晓行山中所见秋河隔在数峰西。课后反思课题《望洞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具学具字典预习要求把古诗读熟,大致理解诗意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3、出示洞庭湖的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遥望:远望。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板书设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课后反思课题4、中秋节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主要通过自学认识“宵、祈、嫦、娥、佳、轼、娟”,掌握会写字“宵、载、拜、祈、俗、殿、佳、霜”2、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含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懂得圆月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相思。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搜集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教具学具磁带、录音机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歌谣。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主要通过自学认识“宵、祈、嫦、娥、佳、轼、娟”,掌握会写字“宵、载、拜、祈、俗、殿、佳、霜”2、朗读课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欣赏:出示一家三代在庭院里边吃月饼边赏月的中秋月夜图,配以古筝轻音乐。提问: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你家是怎么过中秋节的?2、揭示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中秋节》。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读课文,提问:课文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哪些知识?读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2、组织学生讨论。三、课外拓展课下搜集中秋节的资料,与同学共享。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文中蕴含的情感。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赏析诗句。中秋节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因为它历史的悠久、风俗的独特,更因为它象征着美好和团圆。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亮来寄托深情。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二、联系生活,体会情感1、说说自己家有没有出门在外的亲人,中秋节时,你用什么方式向他们表达思念之情?2、提问:中秋佳节,除了向自己的亲人表示问候外,你还可能向哪些人表示问候?3、小练笔。三、征求学生的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四选一)1、向同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次中秋节。2、搜集本地中秋节和各地一些独特的习俗,半一期手抄报。3、讲述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4、组织一次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板书设计4、中秋节时间地位活动由来传说诗句课后反思课题五、母亲的纯净水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懂得“穷”并不可怕,它也许是促进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产生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勇气,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3、能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写下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联系实际体会情感朗读体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重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懂得“穷”并不可怕,它也许是促进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产生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勇气,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教具学具磁性黑板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懂得“穷”并不可怕,它也许是促进人们奋发进取的动力,产生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勇气,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3、能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写下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母亲的纯净水》齐读课题。
课前大家已经读过了课文,说说你对课题有了哪些了解?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读书
(1)指名按部分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
板书字音读错和字音易错的词语,读一读:尴尬当即当做
(2)有没有读起来感觉不太好读的地方,练一练。
2、检查字词
(1)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你们记得怎么样了?现在浏览一下,一会儿我们听写。
注意把字写端正:下岗嘲笑节俭虚伪魔布不菲
(2)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尴尬、虚伪和随心所欲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有哪些不懂的或想弄明白的问题,在书上标记下来。
2、汇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依据学生说出的主要内容进行指导,注意要点要全、语言要简练——体现训练的过程(①一个小女孩,每逢上体育课的时候,都带着一瓶妈妈准备的纯净水;②一天,同学说她的纯净水像是凉白开,她很尴尬,当即扔掉了那瓶水;③回家后,她责问妈妈,妈妈给她讲了自己的看法,小女孩想明白了,以后一直非常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
(2)还有哪些不懂的或想弄明白的问题?在书上标注下来。
随着学生的提问简单板书并归类:
●围绕母亲的纯净水:
①母亲的纯净水是凉白开,为什么课文的题目还叫做“母亲的纯净水”呢?
②为什么后来……,她却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围绕小女孩的心情:
①小女孩不得不说母亲是对的,可为什么……,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从开始到后来,母亲的纯净水给小女孩带来了不同的心情)
●围绕理解母亲的话:
①“再穷,……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心穷”怎么理解?
②“如果把它看作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心灵的光芒……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明确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拟定学习方案。
1、下一步我们深入学习什么呢?一个是看看这篇课文应该弄明白什么,一个是解决我们感兴趣或者不明白的问题。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弄懂什么?——①从题目《母亲的纯净水》来看要弄明白问题纯净水②从课后习题来看,要理解母亲的话。这些也是我们同学想弄明白的问题。
方向1:母亲的纯净水:
为什么后来小女孩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时,她却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方向2:母亲的话
后来,小女孩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那以前呢?母亲的纯净水从开始到后来给小女孩带来了不同的心情,这些内容的体会是不是可以归到方向1?
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来拟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把怎么学设计出来)
交流:
(1)围绕母亲的话拟定:可以借鉴课后习题2
要想真正理解母亲的话,一定要联系上文。可以补充一个什么问题呢?(母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形成一个学习方案:
“那天晚上,她想明白了母亲的话……”联系上下文思考:
1、“母亲的话”指的是什么?
2、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3、“她想明白了”什么?
(2)围绕母亲的纯净水:
可能1:当她可以……为什么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课文哪些地方提到了母亲的纯净水,读一读,想想为什么?(结合了课题)
可能2:母亲的纯净水只是凉白开,曾经使小女孩感到委屈、酸楚,后来为什么她又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呢?(母亲的纯净水使小女孩心情变化这条线)读读相关的语句,也可以写写批注。
(以上两个均可以作为学生自拟的学习方案)
教师建议:每逢体育课,小女孩都会拿着母亲的纯净水。但是她的心情前后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结合相关的情境来感悟。在此基础上理解后来她为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饮料时,还是喜欢喝母亲的纯净水就迎刃而解了。
形成学习方案:
1、每逢体育课,小女孩都会拿着母亲的纯净水。她的心情前后有什么不同?读读相关的句段,选择让你感受深的地方写写批注。
2、为什么当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饮料时,她却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默读课文,思考。
五、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2、能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写下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纯净水》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依学习方案自主探究、因需交流
三、共议交流
(一)母亲的“纯净水”带给小女孩不同的心情。
每逢体育课,小女孩都会拿着母亲的纯净水,可她前后的心情却是不一样的,谁来说一说?(高兴→委屈、酸楚→沉静)
1、“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
(1)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有体育课,她接过母亲的纯净水的时候,心里虽然隐隐有点不安,但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完成填空:
她接过瓶子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不安。因为__________。但是,她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同桌合作朗读指名读
过渡:一次体育课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哪儿给你的感受最深呢?
2、“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大家沉默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一瞬间,她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她很尴尬,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1)大家都读一读,为什么她觉得“很尴尬,当即扔掉了那瓶水”?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
(2)她听了母亲的解释。知道母亲是对的,为什么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呢?
(1)引导:课文哪部分写到了同学的嘲笑?读一读出示第9自然段
(2)当时,她感到“很尴尬,当即扔掉了那瓶水”?为什么呢?
过渡:又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她想明白了。
3、沉静地回答“是。”
后来,再去上体育课。当同学有意问她“里面装的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过渡:不仅这样。再后来,当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时,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这是为什么呢?(二)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相机出示:
“那你听听我是怎么想的。”母亲说,“我们是穷。但是穷有什么错?富也罢,穷也罢,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穷人不见得可怜,富人也不一定高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
1、母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对小女孩说这些话的呢?2、母亲跟小女孩讲这些话,想让小女孩明白什么呢?
引导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小女孩和母亲分别是怎么看待穷的?引导2:如果因为穷而看不起自己会怎么样呢?(希望破灭)——这就是心穷,心要是穷了,就真的穷了。
过渡:那天晚上,小女孩想明白了母亲的话。
4、“她想明白了”什么?出示:
估计学生能理解到小女孩想明白了:穷不是一种耻辱,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对穷的认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学生难于理解。
引导1:对于家里穷,小女孩曾经怎么认为?现在呢?(一种耻辱→一种生活状态,要改变它)
引导2:小女孩还想明白了什么呢?(理解难句:如果对“穷”的看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未来)师生合作朗读(师读如果……)
5、是母亲的话改变了小女孩对穷与富的看法,以至于使小女孩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我来读母亲的话,请你们读出与母亲的话相对应的小女孩的话。(师读生接读)
引导深入: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纯净水时,她却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三)读懂课题
解决疑问: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课题叫做《母亲的纯净水》?现在谁能解答这个问题。(母亲的纯净水,使小女孩对穷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吸引人;表达了小女孩对母亲的爱;……)
五、写出你对文中“小女孩”或“母亲”的评价。
故事中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怎样评价她们呢?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下来。
小女孩:很懂事(隐隐不安、母亲是对的);听从教导(想明白);从母亲的纯净水事后,她能正确地认识“穷”与“富”;心中永远铭记着妈妈的教导……
母亲:一向节俭;善于理解人(体育课拿纯净水,与女儿的对话);言传身教(听听我是怎么想的);心不穷……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文章读给你的家长听,听听他们是怎么评价文中这对母女的?
2、思考本单元后面的习作。板书设计5、母亲的纯净水
小女孩:高兴→酸楚→沉静→喜欢
母亲:(认识改变)穷课后反思课题酸枣情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师生情。过程和方法:结合实际朗读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师生情。重难点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师生情。教具学具磁性黑板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2、自学文中不理解的字词。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新课人世间有跟多高尚美好的情感,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感受的是浓浓的亲情,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欣赏一篇文章《酸枣情》。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边粗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讨论课文主要内容。三、学习表达方法。1、提问:作者是怎样透过小事,表达孩子对老师的一片深情的?2、这篇课文在写作顺序上与我们以前见到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3、学生的讨论重点要放在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上。4、初步了解倒叙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4、作业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法。板书设计师生情烦躁---火冒三丈---震惊---激动---悔恨课后反思课题语文乐园二课时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长期积累词汇的习惯,进行词语的归类复习与巩固。2.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3.培养学生搜集阅读资料,快乐学习语文并积累知识。4.通过语文综合学习,融观察、阅读、交流、习作与一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重难点阅读欣赏与习作教具学具课前搜集资料,做好本次训练准备。预习要求收集关于月亮别称的相关资料。预习《我和妈妈走月亮》。自学不认识的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词语超市金钥匙二、教学过程:1.词语超市(1)自读词语,读一读,记一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进行归类、复习、巩固。(3)学生齐读词语体会。(4)读一读,写一写。2.金钥匙(1)读题,领会其意思。(2)初步感知倒叙写法的作用:一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探求文章内容的兴趣;二是避免了叙述的平铺直叙,使行文有一定的变化。三、作业在平时阅读时,多积累比喻句。读文时多体会写作顺序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咬文嚼字自主阅读二、教学过程:1.咬文嚼字:(1)让学生认真、仔细阅读“咬文嚼字”的故事,知道月亮有许多形象叫法。(2)学生交流,说说你读了故事有什么感受?谈谈你对故事的理解。(3)阅读搜集,进行故事交流。(4)谈谈谁的故事选得有趣、讲述得生动,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2.自主阅读:(1)自读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交流(3)默读欣赏:用“------”画出你不懂的地方。用“——”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句。(4)文章反复出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也起到了什么作用?(5)学生汇报交流。(6)再读,再次感悟。(7)指名朗读,领略童话色彩的记景抒情。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生活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1.让学生认真读习作要求。2.领会这次习作是完成一篇《介绍中秋节》的习作。二、组织教学活动:检查学生学习准备。三、活动应注意些什么:1.明确习作提示。2.掌握习作方法:(1)结构安排;(2)记叙这次活动,注意叙述方法。3.引导方法:具体场面要写清,同时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四、活动程序:1.小组交流,说说你所喜欢的景物。2.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学生提问、评价。3.评选出优秀作文供大家欣赏。单元测试(二课时)(内容详见试卷)课题6、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臂”,会写“辨、鼠、淘”四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利用手头的工具书自学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和不理解的字词。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查找我们现代所用的书和信的都有那种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书、信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和热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1、学习会写字和会认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书、信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教具学具1、教师搜集有关古代人类生活的小故事。2、学生搜集现代人类的通信方式。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2、搜集有关现代书的种类和现代通信方式。教学过程备注教学目标:1、学习会写字和会认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趣学文1、教师讲述课前搜集的一个体现古代人类生活的小故事,引出课题。2、根据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中解惑1、初读课文,自学文中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3、小组内解决质疑问题。4、全班学生交流学习收获5、教师讲解“结绳记事”的由来及发展,丰富课外知识。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可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介绍了几点内容?(2)、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不用文字的书”这一方面内容?哪些段落介绍了“不用文字的信”的内容?(3)、文章是怎样把两部分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呢?抓住“不但如此”这个句子,学习过渡句的作用。2、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3、集体汇报交流。四、教师总结:这节课,你们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了古代人类记事和通信的方法,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而且你们还掌握了一种更重要的阅读方法,那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边读书边思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这种方法,相信你们读书的收获会更多。五、作业设计:1、规范书写本课的八个字,并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掌握。2、继续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简单的书、信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和热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巩固基础: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二、细读课文,深入学习初步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1、自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想想:作者再例举我国及其他国家古代记事方法来说明“不用文字的书“的特点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读中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2、思考: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向大家介绍了古代通信方式的呢?读中感悟。三、合作学习,交流汇报1、以小组为单位,充分的阅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合作学习,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课文说明的内容。2、教师强调:无论采用哪中学习方法,都要成分阅读课文。3、学生合作学习。4、展示学习成果。四、古今对比,畅想未来1、请学生谈谈现在我们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和通信的?2、启发学生畅想未来的人类又将如何记忆、通信的。五、课后总结:这篇说明文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了解了古代人类简陋、朴实的生活,这更加让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好处,也将给予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六、作业:1、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给家人听。2、给生字找出三组形近字或音近字。板书设计书:绳结贝壳6、不用文字的和变化巨大信一根枪、一支箭三只死动物、五支箭课后反思课题7、可爱的地球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查字典理解体会四组近义词的区别:维持---维护、渺小---微小、炙热----炽热、充斥----充满。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联系实际、图文结合读思促情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能正确地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宇航员的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教具学具地球被污染的图片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2、搜集地球被破坏都有那些方面。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会写字和会认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入: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当宇航员从太空中俯瞰我们这颗云蒸霞蔚、生机勃勃的行星时,当月球上的摄影机拍下一轮巨大的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时,我们都会为眼前的景象怦然心动。这就是我们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这就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故乡。作为地球的女儿,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题目是“可爱的地球”,我们重点抓住哪个词来理解课文呢?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语,自己或小组合作解决。2、检查学习成果,分组读课文,同时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满目凄凉、抹杀、相抵、自行焚化”的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地球的可爱之处。4、学生反馈信息。三、课堂小结:今天,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们增进了对地球的了解。大家如果有兴趣,课下搜集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作业设计:1、规范书写生字。2、结合课文内容,搜集资料,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点准备下节课汇报交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2、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交流汇报:1、课文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地球的特征,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选出你感兴趣的一个方面介绍给大家。2、自由畅谈,在交流中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激发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1、是啊,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着我们,它曾经是那样的美丽壮观,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母亲却不住地发出悲惨的哭泣。播放课件:地球被污染2、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3、“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重点理解“微小、美丽、脆弱”的意思)三、升华情感1、带着对地球深深的热爱之情,把大家最想对地球母亲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然后说给大家听。2、学生思考准备,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地球母亲的情感。四、课堂总结: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近几年,世界各国都重视环保,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制定了各种环保纪念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可爱的地球。五、作业设计1、设计保护地球的广告语。2、办一期以“可爱的地球”为主题的手抄小报。板书设计7、可爱的地球微小美丽脆弱妥善维护倍加珍惜课后反思课题8、富饶的海洋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3、了解海洋的慷慨与富饶。4、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图文结合激发兴趣读中促思读中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海洋的慷慨与富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具学具1、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师)2、搜集有关海洋的知识。(学生)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并概括短意。2、搜集一些大海的名字以及海洋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会认字和会写字,讨论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自己喜欢的句段。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染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3、导入:然而,最使我们爱慕的还是大海的富饶与慷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入第八课《富饶的海洋》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2、检查学习效果,对于重点的字词给予指导,如“琼浆玉夜、并驾齐驱、汹涌澎湃”等词语要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并交流读书收获。三、学习课文,欣赏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2、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并抓住重点词句说出自己的见解。3、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作者在这一段中直接抒发了对海洋的喜爱赞美之情。你认为哪写得好?为什么?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朗读比赛,师生评议。四、课堂练习:1、用“每当……就……;每当……就……”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2、给“无边无际、诗情画意”等词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五、课堂小结:六、作业设计:1、背诵第一自然段,书写课后生词。2、搜集有关海洋的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海洋的慷慨与富饶。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熟读课文,突破重点:1、默读课文2-7自然段,围绕课题,思考: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海洋的“富饶”?海洋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1)、学生按要求学习课文。(2)、汇报交流2、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作者除了介绍海洋的“富饶”的特点外,还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3、海洋的“慷慨”表现在那些哪些方面?4、通读全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文章的脉络。二、激发学生情感,畅想未来1、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文章在表达上的作用。2、带着对海洋的热爱之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大胆幻想,自由畅谈未来的海底生活。4、展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海洋的课外知识。三、课堂小结:在刚刚迈入21世纪的时候,人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空间。四、作业设计:1、结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编一个小故事,畅想未来的海底生活。2、用绘画的形式展现未来的海底生活。(选作)板书设计爱8、富饶的海洋最爱慷慨富饶憧憬未来课后反思课题选读三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记忆移植”带给我们的有趣生活。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记忆移植”带给我们的有趣生活,培养学生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具学具生字、词语卡片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并概括短意。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合作交流理解重点的词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非常有趣的诗歌。2、板书课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3、齐读课题,启发学生,读了诗题,你有什么想法呢?4、带着好奇心,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理解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随机正音,帮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同桌再次练习朗读课文。4、汇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质疑。理解重点词语:出类拔萃、嫁接、启迪三、作业设计1、继续熟读课文。2、正确、规范的书写课文中的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记忆移植”带给我们的有趣生活。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展示、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模仿创作: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结构方式,模仿诗歌进行再创作。2、结合《语文乐园三》中的提示、要求写一篇习作,完成后交流创作成果。三、推荐阅读,延伸扩展四、课堂小结:这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大家学得很投入,很积极,不仅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五、作业设计:1、整理修改自己的作品,准备在教室的墙壁上展示。2、将教师推荐的阅读材料与家长共同欣赏,并交流感受。板书设计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幻想现实希望(有趣)(启迪)(探索努力)课后反思课题语文乐园三课时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长期积累词汇的习惯,进行词语的归类复习与巩固。2.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快乐学习语文并积累名人名言。4.通过语文综合学习,体会先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加以说明,体会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重难点阅读欣赏与习作教具学具课前搜集资料,做好本次训练准备。预习要求1、读会词语超市,背诵名人名言。2、自学阅读欣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词语超市金钥匙二、教学过程:1.词语超市(1)自读词语,读一读,看谁读的最准确。(2)指名读词语,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3)推火车读词语。(4)听写词语,了解学生的听写情况棵。(5)任意挑选几个词语,用这些词语说句子。2.金钥匙(1)读题,领会其意思。(2)说明:说明事物的时候,会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如: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等。(3)读读《可爱的地球》和《富饶的海洋》,看看在这两篇文章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体会他们的好处。(4)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一种事物,选择一种说明方法来加以运用。三、作业:1.搜集自己喜欢名人名言。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名人名言自主阅读二、教学过程:1.名人名言:(1)自由读名人明言,要求读准、读通。(2)指名读名人明言。(3)提问:你了解了哪句名言,试着说说你的理解。(4)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简单说说各句名言的意思。(5)说说你搜集的名言,和前后桌的同学相互交流。2.自主阅读:(1)自读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交流(3)默读短文,思考: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的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4)教师小结:这篇小短文先提出问题,然后逐一说明此问题,使文章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5)教师再出示与这篇文章的结构相同的文章供学生阅读,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6)课下搜集一些科学知识,探究出问题的根源,写出一篇科学小论文。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生活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1.让学生认真读习作要求。2.领会这次习作是完成一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习作。二、组织教学活动:检查学生学习准备。三、活动应注意些什么:1.明确习作提示。(1)想象可以大胆一些,但有要现实基础,合情合理。(2)习作要紧紧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生活该是多么有趣“这个意思展开,选取你想象的最有趣的一两见事来写,要写具体。四、活动程序:1.小组交流,说说你准备将谁的记忆移植给你,你将发生什么变化?会有什么样的一段经历?。2.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学生提问、评价。3.评选出优秀作文供大家欣赏。课题9、《“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1、讲述小说的特殊性,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2、运用质疑的方法,通过交流学习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2、通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重难点重点、难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疑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教具学具1、自制的生字卡片。2、交流讨论的问题。预习要求1、查找关于雨果的作品,你读过那些。2、这篇课文与我们前面学过的描写人物的优秀品质有那些不同。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学习多音字“号”和“强”。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以及构成小说的四要素。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在夜晚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欲知详细情况,请同学们来认真的学习第九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学习文中不理解的字词。2、指名检查朗读,订正字音。3、交流重点词语的解释。“小心翼翼”“镇定自若”“失魂落魄”“巍然屹立”“照例”4、多音字。“号”“强”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合作学习,交流问题。(1)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二深入研究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2、小组交流。3、汇报探究结果。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①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②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①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②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所有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③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l)“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3)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三、总结拓展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四、布置作业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2、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紧扣下列问题:①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②“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10*长城在我心中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会课文“遐、戈、巅”等11个会认字和“岭、戈、魂”等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默读、感悟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长城,体会长城的伟大,唤起他们对民族,先辈,祖国的庄严神圣的感情。2、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了解长城,体会长城的伟大,唤起他们对民族,先辈,祖国的庄严神圣的感情。3、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具学具小黑板挂图、长城有关资料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做好批注。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遐、戈、巅”等11个会认字和“岭、戈、魂”等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都知道长城吗?把你了解的长城跟大家说一说。2、老师小结: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长城的文章《长城在我心中》(老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问题。2、指名读课文。3、学生可指出解决不了的词语由教师指导。三、指导朗读⒈指导朗读⑴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想象“青青牧草”“茫茫林海雪原”“万里沙海”……⑵仿照第一段的朗读,体会,学生自己练读第二、三、四自然段。⒉开展朗读比赛⑴读你想读的语段。可以自己读,也可以跟同学合作朗读。⑵先小组内比赛,推选出优秀者在班上展示。四、学生质疑“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自己先查相关资料,想办法解决。五、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的历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了解长城,体会长城的伟大,唤起他们对民族,先辈,祖国的庄严神圣的感情。3、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长城在我心中》,老师也让你们去搜集资料,你们有收获吗?二、质疑解难师: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问题还记得吗?通过查找资料,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在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到长城的神秘而幽深。理解它为什么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的灵魂。-学生回顾。谈了这么多,我想现在你对长城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我们伟大的祖国上、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拿起我们笔,把我们的感受写一写。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11古诗二首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这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教具学具课文朗读磁带、录音机小黑板预习要求教学过程备注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李白
三.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找出诗歌里不理解的字,词。四.播放课文录音磁带,学生轻声跟读。
五.学生自学古诗
1.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了解诗歌的大意。
2.诗题:望天门山。望:就是观看,欣赏。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景色。
3.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自学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象画出来。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
八.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
2.默写《望天门山》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题临安邸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
2、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重难点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教具学具小黑板预习要求1、把古诗读熟,尽量能提前背诵。2、借助工具书挥着舒适、了解古诗大意。教学过程备注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古诗。二、学习《题临安邸》1、过渡: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什么去了?(齐读《题临安邸》)2、讨论:王师、权贵、皇帝,他们干什么去了?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在对话交流中相机做以下引导和点拨:①“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是一副怎样的醉态呀?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说话,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后两句。②在这帮酒囊饭袋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③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质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三、整体参读,体察诗蕴1、北方的壮丽河山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学生齐读《题临安邸》。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在“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痛恨声中,你感受到了作者那一颗怎样的心?2、沉沦的是无道昏君,堕落的是无耻佞臣。(课件播放MTV《满江红》)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
四、作业:背诵古诗。板书设计题临安邸
南宋权贵寻欢
醉
忧国忧民课后反思课题选读四高原汽车兵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在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描写环境、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自读、感悟、了解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象张全林那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重难点1、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描写环境、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象张全林那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具学具小黑板、有关资料预习要求1、自学课文。画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好句子。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并且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学过程备注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吗?我们都被船长的精神震撼了,老师让大家课后再读读《高原汽车兵》,不知读过的同学,你们的心里是否再次涌起敬意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读课文,而后回答问题。三、交流感受,学习方法。1、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有关内容,相机指导。2、结合课文,说说“魔域”是什么意思?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魔域”用“”画出来。然后在小组中交流。4、本文的重点是赞美张全林,那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描写恶劣的气候呢?(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5、面对这样一个可怕的“魔域”,面对这们恶劣的气候,张全林是怎样做的呢?他又是怎样说的呢?6、指导朗读体会张全林的话“咱们高原共产党人不是常说这样一句话吗……就是倒下,头也要朝着西藏。”7、四个小时后车队终于翻越了雪山,可同学们想一想,这四个小时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呢,这四个小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呢?三、总结:1、张全林不愧为共产党员,他确实是一座生命的路标。我们为有这样的军人而骄傲、自豪。如果你还想了解他更多,课下可以搜集相关资料。2、学生体会朗读。3、学生展开想象,互相交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四课时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长期积累词汇的习惯,进行词语的归类复习与巩固。2.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3.培养学生搜集阅读资料,快乐学习语文并积累知识。4.通过语文综合学习,融观察、阅读、交流、习作与一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重难点阅读欣赏与习作教具学具小黑板预习要求课前搜集资料,做好本次训练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词语超市金钥匙二、教学过程:1.词语超市(1)自读词语,读一读,记一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进行归类、复习、巩固。(3)学生齐读词语体会。(4)读一读,写一写。2.金钥匙(1)读题,领会其意思。(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题解恰当地使用它们,对表达意思有很大帮助。(3)读读文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4)你还能写出来几个吗?(5)读一读,增强记忆,加强理解。三、作业:1.把你写出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2.在平时阅读时,多积累这样的词语。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咬文嚼字自主阅读二、教学过程:1.咬文嚼字:(1)比较“练”和“炼”这两个音、形、义三个方面区别。(2)学生交流。(3)理解“练”“炼”两个字的意思。(4)读读书上两组词语,加深理解。2.自主阅读:(1)自读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2)学生交流(3)默读欣赏:用“------”画出你不懂的地方。用“——”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句。(4)学生汇报交流。(5)再读,再次感悟。(6)指名朗读,体会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语文生活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1.让学生认真读习作要求。2.领会这次习作是写一次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二、组织教学活动:检查学生学习准备。三、活动应注意些什么:1.明确习作提示。2.掌握习作方法:(1)结构安排;(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3.引导方法: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生动。四、活动程序:1.小组交流,说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面对的。2.小组代表在班内汇报,学生提问、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应急管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飞机结构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课程理念与地理课程改革》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有限元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高考物理总复习《恒定电流》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 重庆工信职业学院《广告策划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信息系统审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美术学院《建筑设备自动化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键IC进料检验规范
- TGDRX 1006-2024 城镇燃气特殊作业安全规程
-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全册(人教版)
- 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器官损伤
- 房屋代持协议协议书2024年
- 2025年中考英语热点时文阅读-发明创造附解析
- 《飞机载重平衡》-课件:认知配载工作流程
- 服装新店开业活动促销方案
- 小学美术课堂案例分析
- 企业管理干股入股合作协议书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