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_第1页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_第2页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_第3页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_第4页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知己知彼,利用天时

地利,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读准“率”、“遣”、“惯”、“渡”、“策”、“盔”

等字,认清它们的字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调兵遣将”、“自

不量力”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反复地读中感悟“火攻”计

策之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反复地读中感悟“火攻”计策之妙。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板书:3万80万,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师述:但是在

特定的情况下,“3万”不仅不小于80万,甚至还大于“80”

万,你们信吗?在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就有这

么一个故事,板书:赤壁之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的课文,要求:

①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请多读几遍,

直到读通为止。

②边读边体会,自在读课文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①教师出示几幅有关“赤壁之战”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到

这幅图画,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立体

感受。(听觉、视觉、心理的角度等)

②出示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认读:

率领、夺取、调兵遣将、相持、计策、定惊、兵营、不计其

数、丢盔弃甲

③出示几个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

④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何感受?

(三)研读课文,体悟“火攻”之妙。

1、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却打败了曹军80万,原因何

在呢?不要说我们,就连东吴的许多士兵在战争胜利以后还迷惑

不解?为此,周瑜打算让黄盖在庆功会上来点破迷津,假如你就

是黄盖,你会怎样在庆功会上摆事实、讲理由,让大家心服口服

呢?仔细研读课文,从课文里找依据。

(学生展开研读,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对话。)

2、学生展开交流,教师点拨。

(可以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进行。)

例:

黄盖看准了敌人的强与弱,也分析了自己的强与弱,从而攻

敌之弱,扬己之长。

引导学生读悟相关语段,重点是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达到

读悟浑然一体——

1、“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就下令渡江。”

2、“曹军80万,我军才3万,……像逃也逃不了。”

3、“东汉末年,……周瑜的兵在南岸。”

△从“隔江相对”的形势联系后文周瑜趁东南风向北火攻曹

营体会火攻的可能性;

△从“曹军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体会火攻

的必要性;

△从“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想逃也逃不了。”体

会“火攻”的合理性。

(四)存疑结课,保持研读热情。

东吴这方面在开庆功会,总结胜利的经验,曹军其实也在总

结,你认为他们会总结什么?(失败的教训)他们又会怎样联系

实际总结这次惨痛的教训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练习。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随课堂动态生成)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2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

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后面部分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

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前面部分,有删改。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

一。它的起因是:东吴大将周瑜率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东吴大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对。战前双方都

在做战斗的准备:曹操为了大军渡江,叫人用铁索连船,周瑜针

对曹军弱点,决定实施火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

利,并做到有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

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

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初步学会抓住__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

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__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

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

合作探究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

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

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

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

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__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

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__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

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

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

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

样斗智斗勇的。

二、细读课文,认识故事人物。

㈠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

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

1、默读批注。

2、交流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⒊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

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

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⒋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

㈡交流探讨,认识人物形象。

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

⑴出示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①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

会反问句的语气。

②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

已经曹操傲慢轻敌。)

③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

⑵出示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

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

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①指名朗读信的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

学生可能会说

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

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

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

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

黑不易被发现。

③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

④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

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

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

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

2、学习“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

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

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①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曹操的心情如何?

②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

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

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

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3、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

⑴集体朗读程昱的话。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

——仔细观察,细心谨慎。

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

面一片火海。

⑵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

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

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

漫天彻地。

①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同桌之间交流。

③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④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

说想象到的情景。

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

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

里是岸。)

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

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

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

的,不计其数!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

么?

4、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

⑴“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⑵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

印象?

三、总结全文

“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

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

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

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

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

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

瑜。

四、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

五、作业布置。

1、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

曾此破曹公。

2、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

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

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

漫天彻地。

3、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

学们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火攻)

周瑜曹操

(三万兵)(八十万兵)

黄盖假降喜接降书

趁风行船笑迎黄盖

备引火船省悟已迟

二里点火叫苦连声

伏兵追杀登岸逃走

数军合围伤亡惨重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

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练习按事物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非…不可”、“果然”造

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懂得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

避短。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赤壁之战

二、介绍背景,解题

赤壁之战:发生在赤壁的战斗。

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东吴,想夺取东吴的

广大地方。“孙、刘”联合,又有东吴老将黄盖施苦肉计,东吴

大将周瑜乘势火攻曹军,以弱胜强,大获全胜。__记叙的就是这

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思考:交战双方都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

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边读边思考边在书上勾划。

2、简要汇报自己的收获。

3、预习生字、新词。

①字音

di4oti4oku9

调兵遣将眺望丢盔弃甲

②字形

眺:右边笔顺丿兆

缆:右上部的笔顺

③词语

相持:两方坚持对立,各不相让。

计策:对付某个人或者某种事情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

略。

自不量力: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

量。量,估量。

定睛:集中视线。

不计其数:没法计算它的数量。形容很多。计,计算。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丢盔弃甲: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盔,打仗时用来

保护头部的帽子,多用金属制成。甲,用皮革或金属做的护身衣

服。

无心应战:没有心思跟进攻的敌人打仗。

4、复习巩固。

四、理清顺序,划分段落

按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可分三段。

事情的起因。

第一段(1~2自然段):讲曹操南下攻打东吴,两军在赤

壁隔江相峙。曹操把船用铁索连起来,准备渡江。

事情经过。

第二段(3~4自然段)老将黄盖分析敌我情况,针对曹军

用铁索连船的错误,提出火攻的办法,得到周瑜的赞同。

事情结果。

第三段(5自然段~结束)黄盖写信给曹操,说愿意投降曹

操,曹操信以为真,结果黄盖驾船火烧曹营,大败曹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读课题,说说什么意思。

2、追问:双方都是谁?交战原因是什么?“曹操”凭什么

打?“周瑜”靠什么打?

板书:曹操80万

周瑜3万

3、导语

这就是双方当时的基本情况,“东吴”3万人,而“北魏”

80万人,弱小的东吴面对的是强大无比的“北魏”,而战争的

结果怎样呢?弱小的东吴战胜了强大无比的“北魏”。这就是我

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个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也正是

留传至今,闻名于世的原因。那么,东吴军队究竟怎样战胜北魏

军队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的谁?在干什么?

抓词:非…不可,连船(画图)

3、说说这段写的是什么?

小结:通过这段学习,我们了解到“曹操”尽管有80万大

军,但他们都是北方人,不惯水战,只能战船相连。虽然东吴只

有3万人,却都善于水战。既然这样,俗话说“两军交锋勇者胜”,

“周瑜”一声令下,杀向曹军,行吗?不行。光凭勇气是不行的,

要想取胜,有勇还要有谋。

我们看一看,东吴是怎样用智谋的`。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黄盖”提出火攻。

说说“火攻”为什么好?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

追问:火攻是个好办法,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计策,这个计策

对于火攻好在哪里?

3、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说说是一个什么计策?

2、追问:“曹操”为什么就相信了呢?

小结:这部分讲的是——

周、黄定计假投降,

曹操相信喜洋洋,

双方赤壁大决战,

到底怎样?

接着往下学__!

3、轻声读3~6自然段,从书中找根据:周瑜以弱胜强的原

因是什么?

4、小组讨论。

5、集体汇报。

6、指名读6~10自然段,领会内容。

7、说说这段写了什么?

五、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说说写了什么?

2、总结: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面对强大的敌军,东吴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动脑筋,想办法,

看准对手的弱点,狠狠地打,使战斗取得了胜利。

3、质疑,还有不明白的吗?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

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

大战经过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

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

二、教学重点:

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

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领悟到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应该希望曹操取

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

四、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有关《三国演义》故事集

五、教学时间:第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趣,导入新课。

1、解题。

(1)请齐读课题《赤壁之战》

(2)“赤壁”是地名,你能否把题目变成一句话。

(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

(3)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

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2、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

(1)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能否用课文中

的比方告诉对方)

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鸡蛋-----碰(击)------------------------石头)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以少胜多)

(3)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

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4)出示写有上面这段话的幻灯片。

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

(__的主要内容)

(5)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

(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

(6)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

(用火攻打败曹操的。)

(7)把“火攻”加进去再说一说。

出示第二章幻灯片:]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

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周瑜用火攻打败曹操,。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8)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什么入手来概括课文的?

(课题)

(9)今后在阅读写事的__时,可以从课题入手,用提问题

的方法,逐一加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

果)来概括主要内容。

(10)进行简要复述

(二)、分析东吴取胜的原因在于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充

分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小组讨论】

1、“火攻”分哪几步进行的?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

每一步中双方的表现?

周瑜曹操

黄盖诈降骄傲轻敌

乘风攻敌信以为真

火烧曹营死伤无数

追兵掩杀丢盔弃甲

2、黄盖诈降曹操为什么会相信?(从信中分析)

3、周瑜凭什么断定诈降计一定能成功?

4、充分了解对方心理、特点叫做知己。那么与此相反的呢?

——知彼(板书知己知彼)

5、黄盖为什么选在有东南风的那天发动火攻?

(1)四人为一组用纸船演示一下东吴是如何火攻的?

(2)在演示的同时思考:东吴都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又避免了哪些不利之处?

(3)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参与讨论。

东南风——天时

曹操的人马驻扎在西北方向,东南风把火吹向西北——地利

曹军铁锁连船易于火攻

东吴发挥了擅长水战的优势而避免了长期相持、以少敌众的

不一之处——扬长避短

归纳板书: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7、大家再来读第三自然段黄盖的分析,你又有了哪些新的

认识?

(三)、发散思维,学习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三国之间

有混战了七十二年,才最后由西晋统一了中国。

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1)曹操胜了好

(2)东吴胜了好

(3)谁胜了也不好,都是老百姓遭殃。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种观点正确,曹操胜利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第二种观点只从东吴局部的利益出发,保住了一方平安,却

造成了长期的军阀混战。

第三种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对峙对老百姓的危

害最大。

2、教师归纳总结:曹操要想取胜,根本原因还是要做到“知

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这是赢得战争的最根本的

准则。

(四)、结课激趣,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广泛阅读

七十二年后,西晋大将王瀎正是吸取了赤壁之战的历史教

训,做到了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所以顺江而下

直捣金陵,灭掉东吴,完成了统一。大家课下可以看一

七、对教案设计的几点说明:

(一)本节课是我校在面向全校举行的交流性上课,通过本

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

1、在看板书讨论中,(课前看课件)使学生懂得在赤壁之

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

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

大战经过的方法。(特别是“火攻”的三步骤。)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

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具体落实在: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

谁获胜好?)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1)曹操胜了好

(2)东吴胜了好

(3)谁胜了也不好,都是老百姓遭殃。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

第一种观点正确,曹操胜利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第二种观点只从东吴局部的利益出发,保住了一方平安,却

造成了长期的军阀混战。

第三种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对峙对老百姓的危

害最大。

(二)为完成以上目的,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人人参与,以达到人人动脑思考

的效果;并面对农村学生实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2、打破课堂常规,采用四人一组,围桌而做的方式,以利

于学生讨论,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提出“你希望谁获胜”这一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促使其积极思考,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4、教师及时借阅《三国演义》,增强文化基奠。课上激发

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课后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进行指导。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号称、计策、失信、自不量力、

调兵遣将、不计其数、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

及骄兵必改的道理。能按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周瑜的军队用了哪些具体办法打败曹军;按

问题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1、一张三国时两军地理位置示意图。

2、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提示课题,简介背景,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

讲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简要复述火攻经过。

第三课时:复述,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做练习题。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对《赤壁之战》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

道了东吴的周瑜要火攻曹操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__

的后面部分,请同学们打开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默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既然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马上去火攻就行了呗,为

什么还要想个计策呢?(火攻是个好主意,但是由于两军隔江相

对,曹操人多势众,防范又很严,强攻是不行的。要火攻就必然

要在曹军不防的情况下去接近曹军。怎样才能过江去接近曹军,

使曹军不防而攻打曹军?所以必须要想个巧妙的计策,用智谋火

攻。)

2、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这句话说明什么?

就这么办是指的什么?怎么办这里说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这句话说明周瑜赞同并采纳了黄盖的计策。指按黄盖的计

策办。没有写出来的好处:①略写,节省笔墨;②制造悬念,引

起兴趣。)

(二)讲读课文5-11自然段。究竟黄盖的计策是什么?周

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火攻曹军的?(板书:东吴--→火攻--

→曹操)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一读课文的5-11自然段,看看书

中插图,对照课后第3题思考,可用笔在书上划批,也可同桌议

论。

1、集体讨论:你认为周瑜火攻曹军是分几步实现的?(从

整体入手,指名学生概括回答,并逐一进行五个步骤的板书:黄

盖投降、选时北进、兵船在后、点火烧船、周瑜追杀)

2、细读课文,深入讨论周瑜火攻曹军的每一个步骤。

⑴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一步黄盖假降。先指名读,然后提问:

①从信中,你们认为黄盖去投降是真的还是假的?曹操认为

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从这节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②曹操欢喜得了不得说明了什么?(板书:麻痹轻信)。

③黄盖的这封信为什么会使老谋深算的曹操麻痹轻信呢?

(因为黄盖的信是为了促使曹操相信,以便有机会接近曹军,这

是经过东吴深思熟虑的,他们精心研究了曹操,抓住了曹操狂妄

自大、不可一世、喜欢奉承等弱点。在信中说东吴弱小,不是他

的对手,又贬低周瑜而称赞曹操,最后还表示了投降诚意。曹操

见黄盖是东吴名将,信内又说得真诚,还说要带兵士和粮草来投

降,这就可增强自己势力,削弱东吴力量,焕散东吴军心。加上

他通过探子的情报,盘问送信的人未发现破绽,因此,曹操相信

了黄盖的信。)

⑵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二步选时北进。

①黄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有了接近曹军的机会,那么什么

时候北进为好呢?

②为什么要选东南风很急这一天呢?说明了什么?(主要是

便于从南岸向北岸顺风行船。风大一方面可使船速更快,以免曹

操发现问题,便于尽快火攻;一方面可使火燃大,火攻的效果就

大,既烧连环船,还能借风吹的力量,烧到岸上兵营,把曹军烧

得更惨。说明了东吴是经过周密策划的。)

③曹操有否防备呢?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有防备。

曹操亲自到船头查看,有巡逻的兵士,发现情况向曹操报告。)

④当曹操看到挂着黄字旗的船向他开来,既然有防范,为啥

不出击,还笑呢?他这一笑,与前面的欢喜有啥区别?说明了什

么?自读曹操笑着说的话,先理解以下词语意思,接着理解句意,

然后再回答这道题。失信什么意思?

(说话不算话,失去了别人信任。)

没有失信呢?(说话算话,得到别人信任。)

果然什么意思?(真的,果真,的确,确实)

你是怎样理解曹操说的这句话的?(黄盖说话算话,没有骗

我,写信来投降,现在真的就来了。)

然后回答曹操为什么要笑,这个笑表示什么,与前面的欢喜

在心情上有啥区别。

(让学生联系前文理解,前文说曹操接信后,只是欢喜,但

黄盖还没行动,所以不放心。他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一方面说明

他有警惕,亲自查巡,一方面也说明他在等黄盖带兵士和粮草来

投降,心里不踏实。这一天,看见挂着黄字旗的船来,就认为黄

盖说话算话,果然来投降了,所以笑了,这一笑说明他放心,心

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同时,还说明他对黄盖失去了戒备,

而深信不疑。由于曹操对黄盖的深信不疑,对东吴北进创造了有

利条件,这是东吴精心策划的火攻之计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板

书:深信不疑)

⑶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三步兵船在后。

①默读思考,东吴去火攻一共准备了几种船?这几种在火攻

中各派什么用场?(在书上勾画批注)二十条大船干什么用?如

何点燃?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些船里装的易燃物品,而用不是

也不是而是这个句式来写出?你明白了什么?(这是针对假降信

上的内容来写的,究竟是不是装的兵士和粮草呢?用了不是、也

不是,用而是特别强调是装的火攻用的易燃物品。同时,这个句

式也暗示着:曹操,你估计错了,你高兴得太早了。让我们明白

了黄盖是假投降,真进攻,字里行间还带有幽默讽刺曹操上当了

的味道。)用小船干什么?(点火后上小船撤退。)用兵船干什

么?(装兵士,追杀敌人。)

②东吴准备得这样充分、周密,当黄盖的船已快速向曹操冲

来的情况下,曹操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板书:高兴不防)

⑷学习、讨论计策的第四步点火烧船。一方作了如此充分周

密的准备,另一方又无防备,此时正是东吴进攻的最好时机,东

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请默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结

合看文中插图,边看边思考,边注上符号,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

老师巡回。

集体讨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可穿插以下的

小问题:

①为什么黄盖要在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时下令点火?(说

明连点火的距离也考虑得很具体。因为离得太远烧不到连环船,

离近了易被发现,不利火攻。)

②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写出了火攻的威力?从这些词句中你

看出了什么?在书上注上符号。(火攻厉害,东吴的计策很不简

单,火攻厉害,风助火势,火助风威。曹操上当惨败)(板书:

上当惨败)

⑸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五步周瑜追杀

①对逃上岸的曹操,东吴采取的什么办法?(周瑜带兵追

杀)。

②不可一世的曹操此时的下场如何?(板书:带兵逃跑)

3、小结提问:凡看过《三国演义》书的同学,都知道曹操

在当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深通兵法的军事家和足智多谋的政治

家,但是,在赤壁这一仗上,他为什么会败在弱小的东吴手下呢?

而东吴为什么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

出示小黑板:

⑴骄兵必败。

⑵东吴必胜原因:观察分析,知己知彼周密策划,麻痹敌人

利用时机,攻其弱点紧密配合,攻其不备

4、默读课文,结合板书,简要复述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

策打败曹军的?(先让自己复述,然后指名复述)

三、启发激励: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究竟

三国鼎立是怎么回事?在那时还有哪些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历

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三国演义》

的书来读。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6

教学目标:

1.按照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读课文,理解课文。

2.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

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理解,来找出东吴胜利,曹军失败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

课件出示:《三国演义》主题歌。

2.说三国,道三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谈三国吧。

大家看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

儿?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板书:长江。

浪花淘尽英雄。在《赤壁之战》中,我们熟悉了哪些人物?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周瑜、黄盖、曹操。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大将军指挥3万兵马,击溃了曹操的

80万雄师,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真

是了不起。为什么东吴区区3万兵士却能打败曹操的威猛之师

呢?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来解答这个问题。

二.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赤壁之战前,交战双方的形势怎

样?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答案。

1.学生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说,并找出课文相应的词句。根据学生的回答,

课件出示。

3.关于双方兵力的对比,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你

能把它找出来吗?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什么叫自不量力?句子中的鸡蛋指什么?石头呢?黄盖要

使曹操相信,周瑜的什么行为自不量力?

你能把这个句子改成意思相同,但语气有所不同的句子吗?

三.继续讨论。

1.教师提问:大战在即,黄盖观察到了敌我双方的形势,

他向周瑜提出了什么建议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火攻。

周瑜听了黄盖的话,让黄盖把火攻的计策献上来。

2.教师提问:课文有没有通过黄盖的话直接把计策的具体

内容写出来?

我们大家比曹操聪明多了,我们都知道黄盖设计了一系列的

计策来对付曹操。你们怎么知道的?

让我们分组朗读一下课文第三段,想一想火攻的计策是怎样

实现的。

4.学生分组朗读后,教师指示:接下来,我们分成4人小

组来讨论一下,黄盖火攻的计策是怎么一步步地实现的。

5.设计情境对话。

课件出示。

这里有一个小剧本,可台词不完整。我拣个便宜,我就来扮

演周瑜,谁来扮演黄盖呀?指名学生上台,说:“你来扮演黄盖,

必须把黄盖的话补充完整,能做到吗?”对其他学生说:“我们

在表演的时候,希望大家认真地看,给我们提提意见。”

师生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评价。

6.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知道了火攻是通过

黄盖写信假降、准备装着炸药的船只、趁着东南风出发、火烧曹

营、周瑜带兵追击这么几个步骤来完成的?火攻的结果怎样呢?

课件出示图片。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复述一下战争的结果。

学生集体复述。

四.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人,却

能打败曹军80万,原因在哪里?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原因的语句来。

学生自读。教师调整好课件,巡回检查。

2.能说明东吴胜利,曹操失败原因的句子,你找到了哪一

句?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黄盖是周瑜手下一名聪明的老将,你认为他的聪明体现在什

么地方?

我军的弱点是什么?曹军呢?教师板书:知己知彼。

黄盖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态度是怎样的?你能用胸有成竹的

语气来读一下这段话吗?指名读,集体读。

3.你还找到了哪句?

学生说“不错……硫磺。”一句。

周瑜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东南风很急的日子来袭击曹操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天时地利。

课件出示,比较句子。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基本一致,可很显然,第二个句子比第一

个句子要生动。你觉得,第一句好在什么地方?

你能仿照这个句子,用“不是……也不是……而是……”来

写句子吗?

学生写,交流。

4.曹军80万,却负于东吴区区3万兵马,你觉得曹操有没

有责任?你从__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先出示

第一句。

(1)这句话说明曹操有没有怀疑黄盖是假投降?他为什么

不怀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骄傲自大。

(2)出示第二句和第三句。显示第二句。

失信是什么意思?句子中哪个词语写出了曹操对黄盖投降

一点都不怀疑?曹操相信黄盖没有失信,说明他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大意。

让我们用骄傲自大、得意洋洋的语气一起来把曹操的这句话

来朗读一遍。集体朗读。

(3)课件出示第三句。

你能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而意思不发生改变吗?指名学生

发言。

五.教师总结:因为周瑜和黄盖能知己知彼,巧用天时地利,

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打击敌人。所以,东吴赢得了胜利。而曹操却

因为骄傲自大而失败了。我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

能学习周瑜和黄盖这种实事求是的品格,在各方面都能取得进

步。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这是……

我要把这幅作品送给我们班级,希望大家多学习我们祖国优

美的古代文化。

资料提供者: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7

一、课文分析

__是历史故事,是依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

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

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

少胜多,大败曹操于赤壁的故事。

1、课文一开头告诉“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写出两军隔江相对的形势。然后点出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于

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这就是火烧赤壁的起

因。

2、黄盖向周瑜献策,提出火攻之计,这是因为:曹军80万,

我军才3万,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另外,曹操把船都

连接在一起,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3、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却能打败曹军80万。因为黄盖、

周瑜知已知彼,看准了敌人的弱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以弱胜

强,以少胜多。

二、重点学习: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简要复述课文。怎样做到长话短说

呢?例如,对《赤壁之战》我们要抓住时间:东汉末年;主要人

物:曹操、周瑜、黄盖。课文的第一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包括

两点:1、曹操率兵南下,要夺取东吴,与周瑜的兵隔江相对。2、

曹军的弱点:坐不惯船,曹操叫人把船连起来,铺上木板,练水

上打仗的本领。第二段虽属于事情发展的基本过程——定计,但

不是重点,可以复述得简略些,只要点明黄盖定了什么计就可以

了。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分五个步骤简要地复述清楚,

注意哪些该复述,哪些可删去,哪些可合并。

三、难点分析:

(难句理解)“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

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具体的内容?因为下文

有这一计策的描写:黄盖写信向曹操假降,趁东南风起的这天,

用20只船,都用幔子遮着,船上装满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

磺,后面拖着几只小船向北岸驶去。等船队离曹营很近时,就命

令士兵把火点着,士兵们上了小船,解开缆绳,让20条火船冲

进曹操的船队。

课文这样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避免了内容的重复,使__

结构严密,语言简洁,引人入胜。这是写__的一种技巧。

四、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描述的是东汉

末年黄巾起义(公元1__年)开始,到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公元

2__年)止,前后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全书以魏、蜀、吴三国

的兴亡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各个统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

矛盾和斗争。小说结构宏伟严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简洁

流畅,以至成为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顶峰之作。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太原人。他根

据《三国志》和有关传说资料,经过再创作写成了这部我国古代

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8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熟读全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学会运用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

避短的方法来对待学习、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与难点: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学法指导:诵读自主合作探究练习巩固

知识

●赤壁之战的典故和成语

典故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苦肉计官渡之战草船借箭借

东风三气周瑜

成语三分天下鞠躬尽瘁

●历史已经随着江水远去,硝烟已经散尽,很多人说曹操如

果听取贾诩的建议就不会失败,但我想曹操有他自己的看法

在感叹曹操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羽扇纶巾”的

周瑜,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潇洒,和乌林那惊天动地的

一把大火

公元209年的第一场雪就这样被映红了……

此正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深锁二乔

复习提纲: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将军禽操2.五万兵难卒合

3.顷之,烟炎张天4.雷鼓大震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荆州与国临接2.备南走

3.致殷勤之意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7.鼎足之形成矣8.刘琮束手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11.权起更衣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13.地方数千里14.当横行天下

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6.邂逅不如意

17.初一交战18.去北军二里余

19.北军大坏20.北面而事之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敬贤礼士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必蹶上将军4.乘犊车,从吏卒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6.可烧而走也

7.瑜等率轻锐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10.操悉浮以沿江

11.英雄乐业12.备南走

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一)实词

1.此帝王之资也2.二子不协3.与操有隙

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7.如其克谐

8肃宣权旨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10近者奉辞伐罪11.权以示群下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13.不复料其虚实

14今以实校之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24.上建旌旗

2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二)虚词

1.比至南郡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3.向察众人之议4.累官故不失州郡

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6.顷之,烟炎张天

五.特殊句式

1.刘备天下枭雄2.我,子瑜友也

3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4豫州今欲何至

5.行将为人所并6.我,子瑜友也

7.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于)江东

8.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导学案2(鲁人教版必修1)

《赤壁之战》教案设计5(鲁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孙权的形象——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

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二)认识鲁肃、周瑜、诸葛亮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

(三)了解史料剪裁从属于作者历史观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常用文言词。

次:①临时驻扎。例:引次江北。②次序。例:余船以次俱

进。

当:①抵挡。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应当。例:

当横行天下。③会。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方:①方法、计谋。例:助画方略。②将要。例:方与将军

会猎于吴。③刚。例:操军方连船舰。④方面、地区。例:挟天

子以征四方。⑤古代计算面积用语,正方形(各边长度相等)。

例:地方数千里。

计:①出计、谋划。例:今为君计。②计谋。例:备用肃计。

将:①将领。例:命猛将统兵数万。②统帅、带领。例:彼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③将要。例:将顺江东下。④扶持。

例:出郭相扶将。⑤助词,无义。例:宫使驱将惜不得。

蹶:①跌倒。例:一蹶不振。②使受挫。例:必蹶上将军。

立:①站立。例: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②使成。例:足以

立事。③即、立即。例:公子立自责,似无所容者。

乃:①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于是。例:乃罢

会。③才。例:骑乃得过。④乃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夷:①削平。例:今操芟夷大难。②平坦。例: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③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名。例: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走:①快跑、逃跑。例: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②使逃、驱

赶。例:可烧而走也。

卒:①士兵。例:以疲病之卒御孤疑之众。②死。例:鲁肃

闻刘表卒。③终于。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容易误解的语言现象——二字相连却并非双音词。

①地方(土地纵横各……)[例]地方数千里。

②妻子(妻和儿女)[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③北面(面向北)[例]北面而事之。

④交通(相交而后通达)[例]阡陌交通。

⑤无论(不要说)[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于是(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

(三)__突出了孙权什么性格、特点?

分析: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孙权不甘心受制于人,坚持

采取对抗的方针,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但又持谨慎态度:对刘

备,在了解他的兵力后,才和他结成联盟;对臣下,允许他们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是主张迎降,也不加以责罚。而在充分

比较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作了最后决断之后,则坚决制止迎

降的言论。他的深思熟虑和坚决果断的作风,使他掌握了战争的

主动权,成为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9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内容导入。

在赤壁,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的80万军队,原

因是什么呢?

哪位同学知道“赤壁”在哪儿?作战双方是谁?

(“赤壁”位于现在湖北武昌市,长江边上。作战双方是曹

操和周瑜。)

(板书:赤壁曹操周瑜)

曹操和周瑜为什么要打仗,周瑜又是怎样取胜的呢?我们一

起来分析这篇课文。

二、讲读第1段——鲁肃献策

第一层次(开头——权即遣肃行)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试译,教师纠正、补充,然后师生共

同研讨问题。

2、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作者在这一段具体介绍了战斗发生的时间——东汉末年

地点——赤壁;

交战的双方——曹操和东吴的周瑜;

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曹操在长江北岸,周瑜的兵在长江

南岸。

这次战事的目的是曹操“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同时也可以看出曹操是这次战争的发动者,周瑜“调兵遣将”

是为了抵抗曹军。)

很明显,战争发生的原因是曹操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从道义

上讲是不正义的,但是他们人员众多,来势凶猛。周瑜也毫不畏

惧,调兵遣将与曹军隔江相对。这场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我

们继续往下看。

(板书:南北隔江相对)

3、是谁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他是怎样分析形势的?

明确:是孙权的谋士鲁肃。

他首先分析荆州的地位:“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要求学生解释:险固——险要坚固;士民——老百姓;殷富—

—丰厚富足。)“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解释:有—

—占有;资——资本、凭借。)这段话既分析了荆州之重要,又

符合孙权南面称孤的心意。鲁肃此话,从侧面揭示了赤壁之战的

起因和性质,成为全文提纲挈领之笔。鲁肃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

况:①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合作),军中诸将,各有彼此。(有

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②刘备与操有仇恨,寄寓于刘表,

表恶(wu)其能而不能用。这种形势,当然对孙权有利。

4、鲁肃根据这种情况又提出了哪些对付的办法?

明确:两种可能、两种准备。一种可能是如果刘备与刘表同

心,则宜“抚安”(抚慰拉拢);另一种可能是刘备与刘表“违

离”(矛盾、背离),则宜别图之(想办法),以济(成就)大

事(指南面称孤之事)。

5、上面的两种可能、两种准备,是从战略着眼,若从眼前

来看,鲁肃又认为应采取什么行动呢?

明确:鲁肃主动要求:①奉命吊表二子(慰问居丧的人),

并慰问军中掌权的人;②说服刘备抚表众,共治曹操。

6、鲁肃劝说孙权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与刘备、刘表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曹操,这样做

的结果是“天下可定也”。“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一“恐”一“即”,可见这一行动的急切性和达到目的必然性。

讲读第1段第二层次(到夏口——樊口)。

指名朗读第1段第二层次,并要求学生试译,教师点拨,疏

通文意,然后研讨问题。

1、在孙权派出鲁肃时,局势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变化?

明确:①操已向荆州;②琮(刘表第二子)已降操;③备南

走(逃跑)。所以,鲁肃尽管晨夜兼道(加速度赶路),也难以

赶在曹操之先,可见形势严重。

2、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

明确:①宣权旨(传达君命),致殷勤(恳切慰问)之意,

以诚打动刘备;②宣传孙权的“聪明仁惠”(聪繁明智、仁爱慈

惠),敬贤礼(动词)士,江表(江南。表,外;在古代以中原

为中心,江南为表,故称“江表”。这是一个古代文化常识,学

生应记住。)英豪,咸(都)归(使动)附(依附)之。上面讲

的是孙权的品德和政策及所得的“人和”条件。接着又从地利和

实力方面来说明:“已据六郡(地广),兵精粮多”(实力雄厚)。

③说明吴巨是平庸的人,且地点偏远,不宜依靠。从三方面来看,

刘备何去何从已经十分清楚,故结果必定是“备甚悦”。

3、既然“备甚悦”,为什么鲁肃还要与诸葛亮拉关系?

明确:因为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决策人物,对刘备有左右作

用。故鲁肃又以“我,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友也”来使诸葛亮

放心。故结果必然是“备用肃计”。(在这里提到诸葛亮,为下

文他的出场伏笔。)

4、第1段第二层小结:这一层写鲁肃会见刘备,初步奠定

联合抗曹的基础。

鲁肃献计

鲁肃说孙权

鲁肃会刘备

荆州的地位:各派的情况

对付的办法:应取的行动

劝备与孙权联合

与亮定邦交

齐心抗曹

备用肃计

二、讲读第2段——诸葛回访

1、第一段重点写鲁肃,这二段重点写诸葛亮。诸葛亮是在

什么样的形势下出使东吴的?

明确:操军占荆州,乘胜东下,孙刘危急存亡在即。(要求

学生讲解“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和“事急矣,请奉命救于(向)

孙将军”两句。

2、诸葛亮怎样游说孙权的?

明确:①纵谈形势,闭口不谈“求救”。他把孙权、刘备、

曹操放在同等位置上来谈,突出敌军强大(“今操芟夷大难,略

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要学生翻译这几句。)并用“英

雄无用武之地”句保持了刘备“遁逃于此”的尊严。②采用攻心

战术,反激孙权。诸葛亮指出了孙权的两条出路,一条是率领“吴

越之众”与曹操“抗衡”(指定学生讲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

国抗衡”句。“以”:率领,动词。“中国”:曹操占据的中原

地区)。另一条是投降(要求学生翻译:“若不能。何不按兵束

甲,北面而事之?”“按”:停止使用。“束”:收起。“兵”:

武器。“甲”:铠甲。“北面”:面向北。古代皇帝南面而坐,

臣子北面而朝。这里指投降)。接着抓住孙权的矛盾心理“外托

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警告他“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最后,把刘备比作“守义不辱”的壮士田横,不愿处在曹操之下,

从而使孙权勃然大怒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

于人!吾计决矣!”(指名学生讲解这一句。)由此可见,诸葛

亮的激将法,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3、诸葛亮怎样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的?

明确:①刘备虽败但实力犹存。(“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

精甲万人。②曹有三大弱点;一、远来疲敝,强弩之末,必蹶(挫

败)上将军。(要求学生讲解“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句)

二、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心不服曹操。(要学生翻

译:“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4、诸葛亮预见的战争结局是什么?

明确:孙权与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必矣”。此后是三足鼎

立局面的形成。(讲解“鼎足之形成矣”句。)

5、诸葛亮游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一句承上启下,为

下文波澜突起的事态过渡。)

6、小结:这一节写诸葛亮出使东吴,精辟地分析了形势,

针对孙权的犹豫心理采用激将法攻心,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

心,使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的酝酿。这一段表现了诸葛亮出色的

外交、军事才能。

三、讲读第3段——降战之争

1、曹操遗(wei)权书的内容是什么?其用意何在?

明确:一、强调自己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人(“奉辞伐罪”);

二、强调声势浩大,势不可挡(“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

军八十万众”,麾,旗帜,代军队;束手,捆起手来,意即投降。);

三、威胁挑战(“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正要和将军在东吴会战。)

这是一封带有恫吓、威胁的战书,其用意是给东吴施加压力,威

胁其投降。这种信也暴露了曹操骄横不可一世的态度。古人云:

“骄兵必败。”由此伏下了曹操必败的根源。

2、曹操的战书在孙权部下产生了哪些反应?

明确:“权以(之)示群下,莫不响震(震动)失色。”反

应极其强烈,由此可见。主和派的首领长史张昭认为“势力众寡”,

极力主张“迎之”(投降)。主战的鲁肃却“独不言”,一个“独”

字既突出了他的主战态度,又反映了投降派一片吵嚷的会场情

况。

3、鲁肃怎样说服孙权主战的?

明确:一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待“权起更衣”时,才“追于

(到)宇(屋檐)下”,向孙权进言,这样既可以避开主和派的

围攻,又能显示自己的诚心。二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上,为孙权着

想,使孙权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要求学生讲析鲁肃的一段话,

这段话采用对比手法,设身处地,情辞十分恳切。)结果是使孙

权叹息“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而称赞鲁肃能“廓开(阐明)

大计,正与孤同”。

小结:这一节写孙权内部主降派和主战派的斗争,孙权经鲁

肃的说服,同意主战。这一段写得富于戏剧性,而人物形象又各

具个性特点,如曹操的骄横;张昭的投降嘴脸,因“曹公”一词

而显;鲁肃的诚挚;孙权能虚心听取正确意见。

四、第四段——周瑜论战

学生齐读这一段,让学生质疑,疏通文意,然后共同研讨问

题。

1、周瑜怎样分析已方的有利条件的?

明确:①孙权“神(非凡)武雄(杰)才,兼仗父兄(父孙

坚、兄孙策)之烈(功业)”;②“割据江东,地方(方圆)数

千里”;③兵精足用(物资充足)。①讲门第出身(古人非常重

视这一点),②讲幅员辽阔,③讲实力。

2、周瑜怎样分析敌方的不利条件的?

明确:①操有后患:马超、韩遂在关西割据。②操扬短避长:

舍鞍马,仗舟楫。③天时不利:盛寒,马无槁草。④北方士兵不

习水战,必生疾病。

3、周瑜对敌我双方的客观分析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

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比上文讲的“正与孤同”的

口气强硬多了,由此可见孙权决计抗曹。

4、周瑜与鲁肃同属主战派,但一为武将,一为文官,一为

谋士,一为将领,掌握军权,两人的性格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来?

明确:周瑜直言不讳,开口就骂曹操是“汉贼”,而鲁肃只

称其名,比较平和;周瑜说曹操是“送死”,鲁肃只说:“共治

曹操”。一文一武的口气完全不同。周瑜开朗真率,鲁肃机智沉

着,个性各异。

五、第5段——孙权决断

学生齐读这一段,并提出重点词句进行翻译,在初步掌握词

句的基础上共同研讨问题。

1、孙权既然已决计抗曹了,周瑜为何还要写信给孙权?

明确:为了报告军情,进一步消除孙权的担心。从“愿将军

勿虑”句可以看出周瑜上书的用意。

2、曹操的军力究竟多少?周瑜的兵力多少?

明确:曹操号称水步八十万,其实只有十五六万中原军和七

八万刘表的降卒,而周瑜却只需“兵五万”,“自足制之”。

3、孙权怎样部署兵力的?

明确:①选兵三万,令周瑜、鲁肃、程普为前锋;②孙权亲

自带兵续发,作后盾。

六、布置作业:

1、整理判断句式

2、指出句式,并翻译:

①豫州今欲何往?②子瑜者,亮兄瑾也。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10

(一)谈话,交代故事背景。

(板书课题)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战例。你们一

定想知道它发生的历史背景,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斗的过程怎

样,结局如何?请听: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

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

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

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

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号称八

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

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在一起,

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样打,还得想个计策。

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

他就这么办。

那么,“火攻”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呢?黄盖是怎么办的呢?

让我们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了解故事情节。

读第一遍,注意生字新词的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自己觉

得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次。

读第二遍,注意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

边作简明的批注,想想故事的发展、高潮和结果是什么。

(三)细读,认识故事人物。

再读课文,思考:在赤壁之战过程中,曹操的神情动态前后

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此文转自淘.教。案?

在个体默读、画句、思考之后,教师可组织全班交流。

(四)练读,深入理解故事。

1.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

的步骤?

2.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

印象?

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够获得胜利?

4.抄一抄,背一背。

○词语采集:

满江火滚喊声震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

○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

曾此破曹公。

○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

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

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

漫天彻地。

附:板书设计

1.东汉末年:孙权联合刘备抗击曹操

周瑜黄盖诸葛亮

(注:供介绍历史背景用)

2.周瑜火攻曹操

(三万兵)(八十万兵)

黄盖假降喜接降书

趁风行船笑迎黄盖

备引火船省悟已迟

二里点火叫苦连声

伏兵追杀登岸逃走

数军合围伤亡惨重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2021年赤壁之战教案11

课题:《赤壁之战》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理解掌握自不量力、

计策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课文主要意思。

(4)、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改课文分段。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3万>80万)

(1)、问:哪个多,哪个少?指名学生回答。如果你手上

有三万兵,你能打败人家的80万大军吗?

(2)、在我国古代的三国时期,就有一个叫周瑜的大将军,

以自己的3万军队击溃了曹操的80万军队,成为我国历史上著

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板书:以少胜多)这的确是非常了不

起的。那么周瑜是怎样以自己区区的三万兵力击败曹操的80万

军队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寻找答案。一起来学习一

下(板书:19、赤壁之战)我们先看这个题目

题目的“之”是什么意思?(的)那么,课题的意思就是:

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这发生在赤壁的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曲荡气回肠的歌曲吧!领略一下1700

多年前的壮观与激烈吧?

2、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多媒体出示: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鱼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师念此词一遍,说三国,道三国,一直以来人们都为三国的

故事所倾倒。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三国演义》的故事,

更多的是一起来谈三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谈一谈三国

吧。

大家看这首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告诉我们事情发生的地

点是什么?随机板书:长江

再看第二句:浪花淘尽英雄问:《三国演义》大家认识三

国演义里面那些人物呢?(指名回答)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还真

是了解不少。今天学习的《赤壁之战》,请大家今天我们要熟悉

那些人物?他们是不是称得上是英雄?

3、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音,给每个小节标上记号。

2、仔细读每一小节,看看自己究竟知道了什么?

4、检查自读情况

(1)、问:通过读课文,那些人物在本书中出现了?他们

能不能称得上是英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周瑜——

统率三军、击溃曹军;黄盖——献计火攻,火烧曹营;曹操——

骄傲自大,落荒而逃)

(2)、大家谈得都很有道理?下面,我们再来思考这几个

问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回答?

(投影出示:(1、黄盖向周瑜说的计策——用火攻,你认

为好不好?

(2、敌众我寡、不宜久持、应速战速决2、曹操战船连接,

不利行动

(3、战船及其帆篷、绳索、木板等都是易燃之物

(投影出示:(1、黄盖假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怀疑?)

(2、曹操骄傲自大,盲目乐观2、曹操深信黄盖的话

(3、黄盖的船伪装的好,使曹操不容易发觉其中有诈。

过渡:通过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