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讲义必修上 第1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讲义必修上 第1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讲义必修上 第1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讲义必修上 第1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讲义必修上 第1单元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素养链接]1.能够运用文献、实物、口述等多种类型史料,说明西汉走向鼎盛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能够识别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基本历程和丝绸之路线路图的相关信息,认识中外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进步性,增强民族国家观念的认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理解东汉中期出现的社会危机,认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唯物史观)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郡国并行制(1)性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2)结果①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②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叛乱,后被平定。3.“文景之治”(1)背景:汉初,人口税减,社会经济极为残破;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政策。(2)措施: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结果: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1.细节点拨:汉朝建立之初,利用民众对秦王朝残厉法制的不满,顺从民意,进行了政治改革。为与民休养生息,采取了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这是道家思想第一次登堂入室。2.概念阐释:“文景之治”,指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3.问题思考:曹参(?-公元前190年)是汉朝第二位相国,在任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老百姓歌颂他说:“萧何为法,齐如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汉初老百姓对萧规曹随的认识反映了什么?提示:曹参任相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政治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官吏选拔制度——察举制监察制度——在地方设刺史,对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思想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开拓疆域,发展对外关系(1)出击匈奴: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丝织品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3)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1.一家之言:(教材P21思考点)汉武帝之所以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主要是因为:“推恩令”实行之后,各诸侯国被拆分为大量受郡县管辖的封国,此举虽然瓦解了诸侯国的势力,但却加大了朝廷监管各地的难度。为了进一歩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负责对地方官吏、豪强势力进行监察,这一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官吏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不同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化理解:对盐铁官营制度的评价(1)积极作用:盐铁官营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2)局限性: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如不少铁器质量低劣、规格不合要求、价格昂贵等。3.问题思考(1)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的意图是什么?提示: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王实力。(2)从“大一统”的角度看,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提示:通过思想的统一达到政治的统一。三、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与王莽政权(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王莽政权:王莽推行的改革措施不切实际,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纷纷起义,23年,王莽政权被推翻。2.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1)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光武中兴:光武帝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整顿吏治,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发展文教,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3.东汉政权名存实亡(1)外戚宦官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各谋私利,相互争斗,政治黑暗。(2)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3)黄巾军起义: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发动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4)军阀割据: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1.一家之言:(教材P24问题探究)材料表明,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是东汉王朝衰败的重要原因。不同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深化理解(1)“光武中兴”,一是指光复汉政权,二是指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三是指汉王朝再次出现盛世景象。(2)外戚干政现象外戚亦称外家,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指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政的现象,外戚干政现象是君主专制下皇权专制的结果,反映了宗法观念的延续,往往会造成政治黑暗或朝廷内部矛盾斗争激烈。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成就(1)《史记》:司马迁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2)《汉书》: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成就(1)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2)乐府诗:是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3.医学和科技(1)医学①《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2)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3)造纸术: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一家之言(教材P23学思之窗)《上林赋》在内容上描写了帝王的奢侈无道,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在写作风格上,体现了汉赋铺张夸饰、规模宏大的特点。《江南》这首五言汉乐府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画面。《行行重行行》是一首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语言朴素自然,通俗易懂,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不同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概念阐释:纪传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纪传体始于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3.知识拓展: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一、全面理解“汉承秦制”1.“汉承秦制”的表现(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度,如御史大夫。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时实施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2.作用(1)积极作用:巩固了新兴的处于上升时期的封建政权;维护了中国统一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原与边疆的交流;形成了一套封建教育制度和人事制度。(2)消极作用:皇权无限扩大;封建特权制度化、普遍化;封建道德、礼教体系化。深化探究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汉承秦制”(完成有关填充)(1)运用主客观原因理解汉初的治国之道。汉初尊奉道家思想,实行“无为而治”。其主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观上由于长期战争,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提示:吸取秦朝灭亡教训,欲图长治久安(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汉承秦制,但有因革”是指汉代并非简单完全模仿秦制,而是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制,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_____________的变化对秦制作了从内容到形式的调整和变化。提示:主、客观条件(3)透过现象看本质:汉初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提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加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统治者吸取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具体措施如改进农具、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兴修水利等。3.科技的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4.各族人民间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唯物史观“休养生息”,是指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上看,其旨在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恢复。深化探究史料《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盐铁论·错币第四》又云:“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史料中“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反映了什么?提示:汉初统治者实行宽松的经济政策以复苏社会经济。三、汉武帝的强盛之道政治①颁布“推恩令”;②中外朝制度;③察举制度;④刺史制度;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经济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③推行均输平准;④颁布算缗、告缗令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民族关系①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漠南、河西、漠北之战;②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③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对外关系①张骞通西域;(后来汉宣帝时期设西域都护府);②开通丝绸之路深化探究史料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民族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史料反映了汉朝统治者是如何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体现了什么特点?提示: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管理机构对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家国情怀(1)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2)汉武帝开疆拓土,中国版图向北、向南、向东、向西都大幅扩大,并为后世几千年的中华版图奠定了基本格局,汉武帝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发展,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1.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将恢复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与民休息”的政策取得显著成效。2.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强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积极有为,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3.光武帝刘秀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西汉后期的教训,采取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等措施,东汉前期社会出现繁荣景象。4.两汉人民以高昂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分封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答案B解析周秦之制分别是分封制和郡县制,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了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2.汉武帝时期,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皆为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但讲议朝政,奉诏治事,决事禁中。有关汉武帝“加官”举措不正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启用近臣,裁抑相权C.建立内朝,抗衡朝臣 D.形成内阁,皇权独揽答案D解析设内阁辅政是在明朝;汉武帝通过启用近臣,建立内朝,形成中外朝(内外朝)制度,以内御外,加强了皇权。D项错误,符合题意。3.下面文物“直行铭文夔凤镜”出土于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也有类似的铜镜出土。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丝绸之路沟通中外交流C.手工业品遍销世界各地D.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答案B解析在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洛阳西郊等地都出土了类似的铜镜,这说明中亚地区和中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故B正确;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是在商周时期,故A错误;C项错在“遍销世界各地”,说法绝对,故错误;材料中信息不能得出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故D错误。4.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中的场景最早开始于()A.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答案D解析汉武帝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5.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形成“光武中兴”局面B.表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皇帝依靠外戚掌权治国答案B解析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不可能形成“光武中兴”局面,故A项错误;图片既反映了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也反映了外戚专权的直接原因,因此D项表述片面,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6.《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该编纂者认为中国古代数学应该()A.注重实用性 B.涉及领域较为狭窄C.服务于农业 D.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可知,该编纂者认为中国古代数学应该注重实用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数学研究领域是否狭窄,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故D项错误。课时作业分层训练题组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政治语汇中,常可看到“拨乱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刘邦“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西汉前期,起到“拨乱反正”作用的措施是()A.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王B.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C.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推行盐、铁的统一生产和销售答案B解析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故A项错误;汉初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促进了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符合“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故B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统一思想,与平定天下无关,故C项错误;推行盐、铁的统一生产和销售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措施,故D项错误。2.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上述做法()A.扩大了王国辖区,加强了中央集权B.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提供了借鉴C.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D.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仅仅是将吴、楚、赵、齐四国旧地分封给皇子,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将封地分封给13个皇子,实际是削弱了其各自的实力,后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也是通过削弱王国实力,解决王国问题,故B项正确;吴国等本身就是分封的同姓诸侯王,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的政治体制是在西汉初年形成的,汉景帝时着力削弱封国势力,故D项错误。题组二西汉的强盛3.(2020·杭州月考)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体现出的思想是()A.皇帝独尊 B.“大一统”C.分权共治 D.以民为本答案B解析“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反映的是“推恩令”的实施,这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就是实现思想上的一统。综合可知,“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大一统”思想,故B项正确。4.汉武帝时期规定:凡经营工商业、放高利贷、囤积货物取利者,包括无市籍的商人,各自都要估算自己的财产如实向官府呈报,国家按其呈报财产的总数的6%收缴财产税。这一法令()A.抑制工商业者 B.即“推恩令”C.即均输平准 D.即“与民休息”政策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故选A项。5.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答案A解析“无为而治”是由于汉初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国力强大,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表明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故A正确;B、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6.汉初,匈奴铁骑四十万,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均不敢撄其锋。西汉晚期,熟悉西北军情的陈汤指出“胡兵五而当汉兵一”。对陈汤此说从武器角度解释合理的是()A.汉武帝北击匈奴,令胡人一蹶不振B.胡人步兵迎战汉人骑兵,机动性差C.中原冶铁技术先进,武器性能领先D.胡人闲时游牧战时当兵,骑射不精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西汉后期汉军对付匈奴的力量逐渐增强,主要原因是西汉后期发明淬火等冶铁技术,促使武器质量上升,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从武器角度说明,不符合题意。题组三东汉的兴衰7.东汉初年,诸将上书愿击匈奴。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刘秀拒绝了武力解决匈奴问题的主张,但修复民族关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可得出刘秀不想仿效前朝汉武帝的做法,他认为应爱惜民力,不打没必要的战争,更应在政治上防止权臣当道,故B项正确;材料中刘秀主张对北境采取守势,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出讨论的是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吏治问题,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8.光武帝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故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即所谓“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举措()A.削弱了地方权力 B.使得台阁至上C.利于加强皇权 D.能抑制外戚干政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的变革,不涉及地方和外戚,故A、D两项错误;材料中虽体现了“事归台阁”,但是尚书台由皇帝直接指挥,说明皇权得以加强,故B项错误,C项正确。9.(2020·长沙一中模拟)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微弱答案C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关系,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题组四两汉的文化10.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多参照《史记》体例编纂而成,宋人郑樵评价说“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这是因为《史记》()A.首创纪传体,有条理记载历史B.内容丰富,真实记载历史事实C.富有批判精神,讽刺腐朽统治D.取材广泛,保留大量古籍文献答案A解析史书多参照《史记》体例编纂,“不能易其法”,强调的是《史记》的体例方法的深远影响。《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来记述历史人物和事件,使历史记载富有条理性,为后世所沿用,故A项正确。11.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A.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B.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C.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答案C解析材料不能反映造纸术的传播方向,排除A项;纸在西汉时期的用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据材料中考古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以及史料记载可知,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故C项正确;据材料推断不出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排除D项。12.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最恰当的理解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呈现缓慢的抬头之势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有效治理D.西汉士人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答案D解析秦亡于其暴政,A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从材料可以看出,文景时期对法家思想持怀疑的态度,但不代表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C项错误;材料指出了法家思想的缺点,是对法家思想的质疑,结合西汉初期的时代背景可知,这是西汉士人根据秦朝灭亡的事实得出的教训,故选D项。13.汉武帝推行均输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出售。这一举措()A.增加了中央政府财政收入B.维护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C.实现了国家对物价的管制D.阻断了对匈奴等边疆民族的贸易答案A解析均输法使封建政府除了得到符合需要的地方贡纳之外,可以从贩运贸易中得到大量收入,又减省了某些不必要的贡品远程运往京师的耗费,同时也加强了各地的物资交流,并限制了从事长途贩运贸易的大商人的活动,故A项正确。14.汉昭帝死后,中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丞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