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业十二五规划解读与产业政策专题讲解第1页/共131页内容涉及“选修课教材”中的第一章:§1.1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1.2建筑业产业政策专题讲解§1.3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2第2页/共131页第一节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一、中国建筑业发展总体态势(一)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质量要求严、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
3第3页/共131页4第4页/共131页5第5页/共131页6第6页/共131页7第7页/共131页8第8页/共131页9第9页/共131页10第10页/共131页11第11页/共131页(二)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即2001-201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2.5%。201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77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703亿元,增长22.6%。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02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同比增长10.0%,高于GDP增速。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8%。12第12页/共131页13第13页/共131页14第14页/共131页(三)建筑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1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2085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928亿元。其中,新签合同额126922.3亿元,增长16563.4亿元。2007-2011年,合同总额与新签合同额额度逐年稳步增长,继2010年29.3%和29.5%的高增长率后,2011年显著下行,分别降为20.8%和15%,增长速度明显放缓。15第15页/共131页16第16页/共131页
201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稳步增长,达到4241亿元,同比增长831.9亿元,增幅24.4%。2011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在连续三年保持3.5%的水平后,略有突破,达到3.6%。与“九五”期末(2000年)产值利润率1.5%和“十五”期末(2005年)产值利润率2.6%相比,效益水平稳步提高。17第17页/共131页18第18页/共131页2000年以来,建筑业企业所得利润占利税比例逐年升高,从2000年占33.16%,增加到2010年50.43%。与此对应,税收所占利税的比例逐年降低,建筑业企业税负过重负的问题正逐步妥善解决。19第19页/共131页20第20页/共131页(四)完成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持续增长,完成100亿平方米住宅建设任务。2011年,全国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62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3.82亿平方米,增长19.5%。竣工面积29.22亿平方米,增长5.3%,两项指标均逐年稳步增长。其中,施工面积增速与去年持平,竣工面积增幅较去年相比有较大下降,降低了7.8个百分点。从2000年至2010年,全国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持续增长。21第21页/共131页22第22页/共131页23第23页/共131页2011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竣工产值35440亿元。其中,住宅及居民服务业用房竣工价值占房屋竣工价值的份额达到62.4%。24第24页/共131页25第25页/共131页(五)从业人数逐年增加,有效减轻社会就业压力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数648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1.5%;2011年,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4311.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3.6%。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5.6%,连续多年稳步增长。建筑业不仅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同时吸纳了城市化及农村结构调整所转移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有力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解决。26第26页/共131页
27第27页/共131页28第28页/共131页(六)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
。2011年,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动荡的影响,国内建筑业企业对外承包业务增长缓慢。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完成营业额与新签合同额增幅水平均低于2010年,分别下降了6.5和0.6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增速放缓。29第29页/共131页
30第30页/共131页31第31页/共131页(七)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速铁路、大体积混凝土筑坝、钢结构施工、特高压输电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32第32页/共131页33第33页/共131页34第34页/共131页35第35页/共131页36第36页/共131页37第37页/共131页38第38页/共131页39第39页/共131页40第40页/共131页二、建筑业发展状况的地区比较(一)各地区建筑业发展差异较大,强者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地区发展不均衡较为明显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排名前两位:江苏15062.2亿元;浙江14686.4亿元;江苏省和浙江省两省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5.3%,即全国建筑业四分之一的产值由这两个建筑强省完成,而且这一状况保持多年,体现了建筑市场竞争中强者恒强的特点。41第41页/共131页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的共有9省市,除江苏、浙江外,山东6501.7亿元;北京6214.3亿元;辽宁6170.6亿元;广东5859.1亿元;湖北5617.3亿元;河南5335.0亿元;四川5300.4亿元。这9省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共占全国比例60.1%。全国有13个省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在平均值3797.88亿元之上,在平均值以下的省市有18个。42第42页/共131页43第43页/共131页从建筑业总产值的同期增长情况看,西部省份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陕西33.8%;贵州32.6%;新疆33.2%;
重庆31.0%,西部十二省市中,有七个省市的建筑业总产值增幅均超过全国22.6%的平均增长水平。44第44页/共131页45第45页/共131页(二)受国家整体战略规划和投资影响,建筑市场分布相对集中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投资14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增速有所回落;中部地区投资82524亿元,增长28.8%,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69489亿元,增长29.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受政策倾斜影响,投资增速比上年提高。46第46页/共131页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52.8亿元,在国民经济行业20大门类中位列第13(见表1);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排名第2,仅次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比去年同期增长42.9%,(见表2)。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仍表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47第47页/共131页48第48页/共131页49第49页/共131页(三)建筑业发达地区建筑市场竞争更为激烈2011年,全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额126922.29亿元,比去年增加16563.39亿元,增长15%。江、浙两省继续包揽排名前两位,分别达到16468.18亿元、15143.43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4.9%。进入前十名的还有北京、广东、辽宁、山东、湖北、四川、上海、河南,新签合同额均超过5000亿元,十省新签合同额总量占全国的65.1%,发达地区建筑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辽宁省新签合同额排名继2010年由第十名上升到第七名后,2011年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占到第五位。50第50页/共131页51第51页/共131页(四)建筑业发达地区的从业人数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水平错位2011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的地区共14个,与去年相同。14个省份的从业人数占全国总从业人数的82.4%。其中,江苏和浙江从业人数分别达到626.04万人、622.03万人。从业人数超过200万的省份还有山东315.83万人、四川290.97万人、河南241.27万人。与2010年相比,从业人数减少的地区为四川、上海、江西、山西、吉林、海南、西藏7个地区。四川从业人数减少最多,比2010年减少14.21万人。52第52页/共131页53第53页/共131页从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来看,2011年除黑龙江、吉林外,其他29个地区劳动生产率同比均有所提高。排在前六位的是:上海377402元/人天津373706元/人北京334260元/人湖北312400元/人陕西293525元/人广东285804元/人六地区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全国229220元/人的水平,其余25个地区则均处于全国水平之下。54第54页/共131页(五)建筑市场更为开放,在外省完成产值逐年提高2011年,各地区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35335.62亿元,比2010年增加6110.39亿元,增加20.9%。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30.0%,与2010年相比,减少0.7个百分点。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居前三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北京,分别达到7338.98亿元、5721.23亿元、3724.49亿元。三省市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全国跨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的47.5%,比去年增加1.4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上海、湖北、福建,跨省产值均超过1400亿元。55第55页/共131页从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本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即外向度来看,北京、浙江、上海排在前三位,外向度分别为59.93%、49.98%、40.87%,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以及江、浙省份对外拓展能力强。其中,北京较去年的62.84%相比有所下降,浙江、上海外向度略有提升。外向度超过40%的还有福建、江苏、湖北、天津、山西、陕西6省。56第56页/共131页2001年-2010年,我国建筑业跨省完成的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状态,建筑市场日趋开放,但各地区建筑业外向流动性却有很大差别。2010年“外向度”(在外省、市完成的产值占本省、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排名前五位的地区是北京、浙江、福建、山西和天津,分别达到62.84%、48.24%、40.43%、39.89%和36.68%,对外拓展业务力度较大。
57第57页/共131页58第58页/共131页(六)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的建筑业企业2011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82.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7.31亿美元,增长18.7%。完成营业额排在40亿美元以上的是广东131.42亿美元、山东74.72亿美元、江苏60.01亿美元、上海59.41亿美元、四川48.87亿美元、湖北40.67亿美元,六地区总额占全部营业额的58.4%。与2010年相比,增幅最大的是福建,同比达到114.1%的高增长率。其他增长较快的省份还有陕西、海南、江西,增长均达50%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的建筑业企业以及四川、湖北等省对外开拓能力在逐步加强。59第59页/共131页60第60页/共131页第二节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目前仍然存在着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的完成,城镇化建设的稳妥推进,民生的保障和有效改善,新兴产业、能源产业、运输产业的顺利发展,就业形势的改观,也会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61第61页/共131页
一、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1、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2、发展模式粗放,管理手段落后,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3、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4、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低,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5、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高。由此导致建筑业存在严重的“三低一高”现象,即产值利润率低、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集中度低、市场交易成本高,这也给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埋下了隐患。62第62页/共131页二、建筑业生产方式落后1、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建筑产品生产链条处于分裂状态,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采购相互分割,企业无法形成总承包管理能力,不能进行整体协同优化管理。2、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建筑工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63第63页/共131页三、建筑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1、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2、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3、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64第64页/共131页四、政府监管有待加强1、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2、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3、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65第65页/共131页第三节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一、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经济背景二、建筑业“十二五”规划内容要点三、“十二五”时期的建筑市场亮点66第66页/共131页一、中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经济背景(一)建筑业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近十五年,中国经济以年平均9.9%的速度增长。国内专家预测,在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8%—9.0%。据世行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67第67页/共131页
1、经济增长依赖于消费、投资、进出口的共同推动
(1)“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不同
(2)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68第68页/共131页2、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名义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100%近十五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3%如果按十六大提出的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计算,2000年GDP为89468亿元,翻两番后为35787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18%则名义投资增长率为(7.18%)/(43%)*100%=16.70%如果按十七大提出的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计算,则名义投资增长率为15%左右。
69第69页/共131页3、建筑市场容量与投资额的数量关系建筑市场容量=投资总量*(55-65)%70第70页/共131页4、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1)大众消费拉动增长
(2)重化工业主导增长
(3)城市化进程推动增长
(4)就业压力迫使增长
(5)成本优势促进增长
(6)科技创新驱动增长
(7)资源环境矛盾倒逼增长71第71页/共131页(二)宏观调控对建筑业未来的影响1、宏观调控的措施自2010年10月份至今,央行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利息。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收紧。2011年1月26日新国8条出台,此后先后有10多个城市出台限购政策。调控目标是调整经济结构,控制通货膨胀,防止资产泡沫,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和民心。72第72页/共131页2、宏观调控的影响“从紧”的信贷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建筑业的影响不可避免;短期看,对于建筑业总量的影响有限,产品结构影响明显,盈利环境影响较大(商品房开发减少,保障房增加;已签合同相对饱满,新签合同会有量和结构性变化)不同规模资质企业面对问题有区别;建筑企业经营条件尤其是资金趋紧,项目开发建设的风险加大;长期看,不改变建筑业中长期持续增长的基本判断和大趋势(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73第73页/共131页(三)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对建筑业的发展要求
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的建造技术、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
74第74页/共131页(四)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建筑产品需求旺盛2009年,在建项目35万个;2010年,在建项目45万个;2011年,在建项目50万个。75第75页/共131页(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相互影响进一步加剧1.建筑市场的全球化2.项目管理的国际化76第76页/共131页二、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内容要点(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以继续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为着力点,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支撑,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行业发展指导,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77第77页/共131页2、基本原则(五大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加强政府对建筑市场秩序、质量安全的监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
78第78页/共131页——坚持行业科技进步与规模增长相结合。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逐步改变建筑业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注重提高队伍人员素质,提升建筑业的科技、管理、标准化水平,使行业科技进步与产业规模同步发展。
79第79页/共131页——坚持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发展相结合。适应国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展需要,引导企业合理调整经营布局和业务结构,拓展国内市场;
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的支撑引导作用和工程设计咨询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的对外工程承包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80第80页/共131页——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
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81第81页/共131页
——坚持深化改革与稳定发展相结合。
继续推进国有大型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改制重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完善工程建设法规制度,健全市场机制,保障建筑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建筑业稳定发展。82第82页/共131页3、发展目标(六大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如下目标:
(1)产业规模目标
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83第83页/共131页(2)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84第84页/共131页(3)技术进步目标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85第85页/共131页(4)建筑节能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
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86第86页/共131页(5)建筑市场监管目标
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基本健全;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推行;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87第87页/共131页(6)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有效遏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到2015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1%以上。
88第88页/共131页(二)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九大措施)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政府投资工程组织实施方式的改革,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方向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2)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各方主体市场行为,拓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给予中小建筑企业相应扶持政策,提供融资、信息、政府采购优惠、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积极引导建筑周转材料、设备、机具等租赁市场发展。
(3)大力发展专业工程咨询服务。营造有利于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为业主或委托方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
89第89页/共131页2、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1)健全建筑业技术政策体系。
建立工程关键技术目录,完善技术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总结、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继续加大“建筑业10项新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制定推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90第90页/共131页(2)建立完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企业通过开展战略联盟、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与创新。91第91页/共131页(3)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研究和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门窗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通用性、可置换性,以标准化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一些适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鼓励和推动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单式全装修交房。
92第92页/共131页(4)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涵盖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信息化标准的编制,促进行业信息共享。
运用信息技术强化项目过程管理、企业集约化管理、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设计、建造、工程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行业管理的技术进步。
93第93页/共131页(5)组织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重点加强对建筑节能、环保、抗震、安全监控、既有建筑改造和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重大工程、地下工程、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究机构和试验室,成为国家或地方某工程领域专项技术研发基地。94第94页/共131页3、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1)严格履行节能减排责任。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责任,着力抓好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和稽查。各类企业应当自觉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各项节能减排标准,确保节能减排标准落实到位。
95第95页/共131页(2)鼓励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材料。
建立有利于建筑业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工法、产品向工程建设标准、应用转化,降低碳排放量大的建材产品使用,逐步提高高强度、高性能建材使用比例。推动建筑垃圾有效处理和再利用,控制建筑过程噪声、水污染,降低建筑物建造过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等节能减排技术集成项目试点,全面建立房屋建筑的绿色标识制度。96第96页/共131页4、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1)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质量检测、竣工验收备案、质量保修、质量保险、质量评价等工程质量法规制度。研究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负责人带班、隐患排查治理和挂牌督查等安全监管法规制度。逐步形成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管理的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不断完善建设工程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抗震设防、节能环保的工程建设标准。
(2)严格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有关机构的质量责任,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质量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政府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法规制度。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层级的监督检查,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97第97页/共131页(3)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逐步建立以质量安全巡查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场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实行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积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积极推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建立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工程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增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
98第98页/共131页5、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1)加快法规建设步伐。出台《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明确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责任,遏制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任意压缩工期、压低造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承包单位转包、违法分包行为。
推进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制度建设,落实执业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99第99页/共131页(2)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加强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等标准合同范本,出台施工承包合同监管指导意见。完善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强化企业的现场管理能力、质量安全和技术水平等指标考核,修订出台建筑业企业、工程勘察资质标准。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修订工程监理规范,开展工程监理项目标准化试点。加强施工许可管理,修订《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注册人员诚信行为标准,健全诚信信息采集、报送、发布、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工程担保、保险制度。100第100页/共131页(3)加大市场动态监管力度。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建筑市场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不满足资质标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及时实施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能。督促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动态监管,定期汇总通报各地监管情况,加强对地方检查执法情况的监督。
101第101页/共131页6、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1)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
积极引导企业制订人才发展规划,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以专利技术和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
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引导和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专业培训机构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
102第102页/共131页(2)加强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发挥其在控制质量安全、规范市场行为中的独立性及中坚作用。加强注册执业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执业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
103第103页/共131页
(3)加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制定发布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明确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位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上岗,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04第104页/共131页
(4)建设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建立健全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建筑农民工培训工作,构建适应建筑业行业特点和要求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建筑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重点依托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建筑劳务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依托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培训;推进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证书的持证上岗制度。推行建筑劳务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探索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形成稳定的新型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105第105页/共131页7、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1)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制重组。加强对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引导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改制。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型建筑企业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推进中小国有建筑企业股份制改革,优化和完善产权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国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基本完成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建立体现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企业产权制度。
106第106页/共131页(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建筑企业。进一步落实国家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将非公有制建筑企业纳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按照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思路,鼓励非公有制建筑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等领域。
鼓励集体建筑企业在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107第107页/共131页8、加快“走出去”步伐
(1)完善相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配套政策,规范对外承包企业市场行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有关税收、信贷、保险、担保等扶持政策落实。
加快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加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进程,为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108第108页/共131页(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导企业选择优势领域、重点区域,大力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加快工程设计企业“走出去”步伐,形成资金、设计、建造、设备综合优势,带动设备、建材出口。
鼓励我国建筑企业以合资、合作或者投资收购等方式,在当地成立企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拓展业务领域。109第109页/共131页9、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服务、沟通、自律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设,通过行业自律公约、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等措施,大力倡导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诉求,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参与有关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培训、科技推广、经验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
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增强凝聚力,提高社会公信力,使行业协会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团组织。110第110页/共131页
三、“十二五”时期的建筑市场亮点(一)“十二五”时期建筑市场的发展基础城镇化及新城建设区域发展一体化、网络化引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环境治理及国土整治资源调度工程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111第111页/共131页环境治理要求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非常脆弱,需要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大规模整治大江大河治理防险加固路基及道路环境治理资源采空区治理等112第112页/共131页能源及资源调度水、电、煤、气的平衡调度粮食、矿产资源的全球平衡设施制造业大国的物流设施113第113页/共131页114(二)“十二五”时期产业范畴的建筑市场热点住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航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等)水利工程地下空间开发高端制造业基地(能源及新能源建设)园林绿化及环境整治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民生工程第114页/共131页1、住宅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为27平米,成套率为81%。未来对于住宅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尤其是增长极地区)带来的城市新增人口的需求、城镇居民改善型需求以及不可避免的投资需求。115第115页/共131页政府将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未来五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2011年已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共投资1.4万亿。商品住宅投资在2009年25619亿元的基础上,相当时期可以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局部年份可能会有回落。116第116页/共131页2、公路、机场2008年,我国公路总里程368万公里(建起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主干道,公路通到了几乎所有县,但城镇之间的连接还有差距)到2009年底,中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达6.5万公里。美国2004年为654万公里。目前,美国拥有约10万公里高速公路,居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年飞机起降为175万架次,运送18亿人次;美国为986万架次,运送74亿人次,是中国的4倍。
117第117页/共131页“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由7条放射线、9条纵线和18条横线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8.3万公里,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加大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比重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标准公路。(“十二五”时期的公路投资规模大约为2.2万亿元人民币)
118第118页/共131页建设北京新机场,扩建广州、南京、长沙、海口、哈尔滨、南宁、兰州、银川等机场,新建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研究建设成都、青岛、厦门等新机场。加快新一代空管系统建设。
119第119页/共131页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建成天津、重庆、沈阳、长春、武汉、西安、杭州、福州、南昌、昆明等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规划建设合肥、贵阳、石家庄、太原、济南、乌鲁木齐等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
120第120页/共131页至2011年制定规划的36个城市中已有2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获得国务院的审批。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超市给排水课程设计
- 藏族舞蹈课程设计
- 草苁蓉医学研究报告
- 草原沙化的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彻砖环保生产设备采购合同
- 2024版瓷砖产品研发与测试合同
- 二零二四年产品设计与开发合同
- 2024年度围挡施工在某建筑工程中的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光伏发电系统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医疗设备租赁及服务合同
- 建设项目管理费用(财建2016504号)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小猫》课件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大学
- 瑞幸咖啡案例分析
- 陶瓷托辊企业标准
- 幼儿园故事课件:《精忠报国》
- GB/T 7744-2023工业氢氟酸
- 艺术系列各专业职称资格名称一览表
- 参会嘉宾签到表【范本模板】
- 2023年中老年保健食品洞察报告-魔镜市场情报-202308
- 物料样品承认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