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多媒体网络与无线网络_第1页
第七章多媒体网络与无线网络_第2页
第七章多媒体网络与无线网络_第3页
第七章多媒体网络与无线网络_第4页
第七章多媒体网络与无线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多媒体网络与无线网络主要内容多媒体网络概述流式存储音频/视频交互式音频/视频“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的改进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移动网络实验31、多媒体网络1.1概述计算机网络最初是为传送数据信息设计的。因特网IP层提供的“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以及每一个分组独立交付的策略,对传送数据信息也是很合适的。TCP协议解决英特网可靠交付问题。多媒体(包括声音、图像和视频)数据往往是实时数据(realtimedata)在发送实时数据的同时,在边接收端边接收播放(比如:视频会议)。原先使用电路交换提供可靠服务,但价格昂贵。多媒体信息的两个特点1.1.1时延与时延抖动问题因特网是非等时的模拟的多媒体信号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再组装成分组。这些分组的发送速率是恒定的(等时的)。传统的因特网本身是非等时的。因此经过因特网的分组变成了非恒定速率的分组。

tt因特网t模拟信号t采样后的信号构成分组恒定速率非恒定速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传送时延敏感(delaysensitive)的实时数据时,不仅传输时延不能太大,而且时延抖动也必须受到限制。实时数据少量分组的丢失对播放效果的影响。丢失容忍(losstolerant)也是实时数据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将可能不按序到达的分组按序的还原和播放。要使接收端能够将本来就存在的正常的短时间停顿(如音乐中停顿几拍)和较大迟延造成的“停顿”区分开来。方法1:在接收端设置缓存接收端需设置适当大小的缓存。当缓存中的分组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以恒定速率按顺序把分组读出进行还原播放。tT缓存(队列)恒定速率t非恒定速率有可能发生分组丢失T:做播放时延。分组发出1

2

3

4

5

6t到达分组数6543211

2

3

4

5

6t缓存时间缓存时间再推迟播放时间如果网络无时延推迟播放分组迟到网络出现时延分组1的时延分组到达1

2

34

5

6t实际的网络效果缓存使所有到达的分组都经受了迟延。早到达的分组在缓存中停留的时间较长,而晚到达的分组在缓存中停留的时间则较短。消除了时延的抖动增加了时延。方法2:序号和时间戳(timestamp)在发送多媒体分组时给每一个分组加上序号,按序还原和播放分组。增加一个时间戳,以便告诉接收端应当在什么时间播放哪个分组。1.1.2因特网提供的音频/视频服务类型流式(streaming)存储音频/视频 ——边下载边播放。流式实况音频/视频

——边录制边发送。交互式音频/视频 ——实时交互式通信。“流”一般定义为:具有同样的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协议标识符以及服务质量需求的一连串分组。1.2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播放流式存储的音频/视频的三种方法传统的下载播放多媒体的方法使用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使用媒体服务器1.2.1传统的下载播放多媒体的方法万维网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媒体播放器

GET:音频/视频文件

RESPONSE

音频/视频文件浏览器完整的文件步骤

用户从客户机(clientmachine)的浏览器上用HTTP协议向服务器请求下载某个音频/视频文件。服务器如有此文件就发送给浏览器。在响应报文中就装有用户所要的音频/视频文件。整个下载过程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当浏览器完全收下这个文件后,就可以传送给自己机器上的媒体播放器进行解压缩,然后播放。1.2.2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元文件就是一种非常小的文件,它描述或指明其他文件的一些重要信息。万维网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媒体播放器

元文件浏览器

GET:元文件

RESPONSEGET:音频/视频文件RESPONSE步骤浏览器用户使用HTTP的GET报文接入到万维网服务器。这个超链指向一个元文件。这个元文件有实际的音频/视频文件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万维网服务器把该元文件装入HTTP响应报文的主体,发回给浏览器。客户机浏览器调用相关的媒体播放器,把提取出的元文件传送给媒体播放器。媒体播放器使用元文件中的URL,向万维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报文,要求下载音频/视频文件。万维网服务器发送HTTP响应报文,把该音频/视频文件发送给媒体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边下载边解压缩边播放。1.2.3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也称为流式服务器(streamingserver),它支持流式音频和视频的传送。媒体播放器与媒体服务器的关系是客户与服务器的关系。媒体播放器不是向万维网服务器而是向媒体服务器请求音频/视频文件。媒体服务器和媒体播放器之间采用另外的协议进行交互。使用媒体服务器万维网服务器媒体播放器

元文件浏览器

GET:元文件

RESPONSEGET:音频/视频文件RESPONSE媒体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WindowsMedia的元文件格式<ASXversion="3.0"><Entry><refHREF="Path"/></Entry></ASX>采用媒体服务器

下载音频/视频文件的步骤前三个步骤仍然和上一节的一样,区别就是后面两个步骤。4、媒体播放器使用元文件中的URL接入到媒体服务器,请求下载浏览器所请求的音频/视频文件。下载可以借助于使用UDP的任何协议,例如使用实时运输协议RTP。5、媒体服务器给出响应,把该音频/视频文件发送给媒体播放器。媒体播放器在迟延了若干秒后,以流的形式边下载边解压缩边播放。1.2.4实时流式协议RTSP

(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RTSP协议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工作,它是一个多媒体播放控制协议,用来使用户在播放从因特网下载的实时数据时能够进行控制,如:暂停/继续、后退、前进等。因此RTSP又称为“因特网录像机遥控协议”。要实现RTSP的控制功能,我们不仅要有协议,而且要有专门的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和媒体服务器(mediaserver)。万维网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媒体播放器

元文件浏览器媒体服务器音频/视频流

GET:元文件

RESPONSESETUPRESPONSEPLAYRESPONSE

RESPONSE

TEARDOWN

使用RTSP的媒体服务器

的工作过程浏览器向万维网服务器请求音频/视频文件。万维网服务器从浏览器发送携带有元文件的响应。浏览器把收到的元文件传送给媒体播放器。RTSP客户与媒体服务器的RTSP服务器建立连接。

RTSP服务器发送响应RESPONSE报文。RTSP客户发送PLAY报文,开始下载音频/视频文件RTSP服务器发送响应RESPONSE报文。 ......RTSP客户发送TEARDOWN报文断开连接。RTSP服务器发送响应RESPONSE报文。1.3交互式音频/视频

1.3.1IP概述狭义的IP就是指在IP网络上打。广义的IP还可以包括交互式多媒体实时通信(包括话音、视像等、即时传信IM(InstantMessaging)等。1996年3月,VocalTec公司推出IP网关,实现IP网络与公用网的通讯。IP网关的几种连接方法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电路交换

因特网PC到PC公用电话网IP

电话网关

因特网PC到固定电话机公用电话网IP

电话网关公用电话网IP

电话网关因特网固定电话机到固定电话机IP通话质量的两个决定因素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动(时延不应超过250ms)话音分组的丢失率。IP的端到端时延(1)话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要经受时延。(2)话音比特流装配成话音分组的时延。(3)话音分组的发送需要时间,此时间等于话音分组长度与通信线路的数据率之比。(4)话音分组在因特网中的存储转发时延。(5)话音分组在接收端缓存中暂存所引起的时延。(6)话音分组还原成模拟话音信号的时延。(7)话音信号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时延。(8)终端设备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产生的接入时延。IP的低速率话音编码的标准(1)G.729——速率为8kb/s的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声码器CS-ACELP(Conjugate-StructureAlgebraic-Code-ExcitedLinearPrediction)。(2)G.723.1——速率为5.3/6.3kb/s的为多媒体通信用的低速率声码器。线速路由器路由器的转发分组的速率。据统计,一个跨大西洋的IP一般要经过2030个路由器。若能改用吉比特路由器(又称为线速路由器),则每秒可转发5百万至6千万个分组(即交换速率达60Gb/s左右)。这样还可进一步减少由网络造成的时延。应用:SkypeSkype采用了P2P和全球索引技术提供快速路由选择机制,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由于用户路由信息分布式存储于因特网的结点中,因此呼叫连接完成得很快。Skype采用了端对端加密方式,保证信息的安全性。Skype使用P2P的技术,用户数据主要存储在P2P网络中,因此必须保证存储在公共网络中的数据是可靠的和没有被篡改的。Skype对公共目录中存储的和用户相关的数据都采用了数字签名,保证了数据无法被篡改。Skype的问世给全球信息技术和通信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也给每一位网络使用者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IP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TCPUDP信令协议服务质量IPv4/IPv6RTSPRTCPRSVPH.323SIPRTP应用层协议传送音频/视频SDP底层网络1.4.2实时运输协议RTP

(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RTP为实时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运输,但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多媒体数据块经压缩编码处理后,先送给RTP封装成为RTP分组,再装入运输层的UDP

用户数据报,然后再交给IP层。RTP是一个协议框架,只包含了实时应用的一些共同的功能。RTP自己并不对多媒体数据块做任何处理,而只是向应用层提供一些附加的信息,让应用层知道应当如何进行处理。RTP的层次从应用开发者的角度看,RTP应当是应用层的一部分。在应用的发送端,开发者必须编写用RTP封装分组的程序代码,然后把RTP分组交给UDP插口接口。在接收端,RTP分组通过UDP插口接口进入应用层后,还要利用开发者编写的程序代码从RTP分组中把应用数据块提取出来。RTP也可看成是

运输层的一个子层RTP封装了多媒体应用的数据块。由于RTP向多媒体应用程序提供了服务(如时间戳和序号),因此也可以将RTP看成是在UDP之上的一个运输层的子层。运输层应用层IP数据链路层物理层RTPUDPRTP分组的首部格式12字节序号位01381631有效载荷类型版本PXM参与源数时间戳同步源标识符(SSRC)参与源标识符(CSRC)[0..15]…发送RTP分组UDP用户数据报IP数据报IP首部UDP首部RTP首部RTP数据部分(应用层数据)1.4.3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RTPControlProtocol)RTCP是与RTP配合使用的协议。RTC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服务质量的监视与反馈、媒体间的同步,以及多播组中成员的标识。RTCP分组也使用UDP

传送,但RTCP并不对声音或视像分组进行封装。可将多个RTCP分组封装在一个UDP用户数据报中。RTCP分组周期性地在网上传送,它带有发送端和接收端对服务质量的统计信息报告(已发送的字节数、分组丢失率、抖动等)。1.4.4信令标准1:H.323H.323是ITU-T于1996年制订的一个名称很长的建议书,1998年的第二个版本改用的名称是“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包括系统和构件的描述,呼叫模型的描述,呼叫信令过程,控制报文,复用,话音编解码器,视像编解码器,以及数据协议等,但不保证服务质量QoS。H.323终端使用H.323协议

进行多媒体通信分组交换网(例如,因特网)H.323H.323终端H.323终端

H.323标准指明的四种构件(1)H.323终端(2)网关——网关连接到两种不同的网络,使H.323网络可以和非H.323网络进行通信。(3)网闸(gatekeeper)——所有的呼叫都要通过网闸,因为网闸提供地址转换、授权、带宽管理和计费功能。(4)多点控制单元MCU(MultipointControlUnit)——MCU支持三个或更多的H.323终端的音频或视频会议。H.323网关用来和

非H.323网络进行连接因特网公用网网关网闸H.323终端

多点控制单元MCUH.323的协议体系结构音频/视频应用音频编解码视频编解码RTCP登记信令呼叫信令H.245控制信令RTPUDPTCPIP信令和控制数据应用T.120数据1.4.5信令标准2:

会话发起协议SIP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H.323过于复杂。SIP是一套较为简单且实用的标准,目前已成为因特网的建议标准。SIP协议以因特网为基础,把IP视为因特网上的新应用。SIP协议只涉及到IP的信令和有关服务质量问题,而没有提供像H.323那样多的功能。SIP没有指定使用RTP协议,但实际上大家还是选用RTP和RTCP作为配合使用的协议。SIP系统的构件SIP系统的两种构件是用户代理和网络服务器。用户代理包括用户代理客户和用户代理服务器,前者用来发起呼叫,而后者用来接受呼叫。网络服务器分为代理服务器和重定向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接受来自主叫用户的呼叫请求,并将其转发给下一跳代理服务器,最后将呼叫请求转发给被叫用户。重定向服务器不接受呼叫,它通过响应告诉客户下一跳代理服务器的地址,由客户按此地址向下一跳代理服务器重新发送呼叫请求。SIP的地址十分灵活可以是号码,也可以是电子邮件地址、IP地址或其他类型的地址。但一定要使用SIP的地址格式,例如:号码sip:zhangsan@8625-87654321IPv4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一个简单的SIP会话

主叫方被叫方OK:地址ACKINVITE:地址,选项建立会话BYE终止会话电话交谈通信ttSIP登记器的用途

——跟踪被叫方——

主叫方被叫方INVITE查找回答电话交谈ttSIP代理服务器SIP登记器INVITEOKOKACKACKBYEtt2、“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

的改进

2.1使因特网提供服务质量服务质量QoS是服务性能的总效果,此效果决定了一个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服务质量的服务就是能够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的服务。服务质量的性能指标包括可用性、差错率、响应时间、吞吐量、分组丢失率、连接建立时间、故障检测和改正时间等。服务提供者可向其用户保证某一种等级的服务质量。主机H1和H2分别向主机H3和H4发送数据1.5Mb/s链路H1H2H3H4R2R1H1H21.5Mb/s链路输出队列1Mb/s的实时音频数据FTP文件数据需要给不同性质的分组打上不同的标记。当H1和H2的分组进入R1时,R1应能识别实时数据分组,并使这些分组以高优先级进入输出队列,而仅在队列有多余空间时才准许低优先级的FTP数据分组进入。主机H1和H2分别向主机H3和H4发送数据1.5Mb/s链路H1H2H3H4R2R1H1H21.5Mb/s链路输出队列1Mb/s的实时音频数据高优先级的FTP文件数据应当使路由器增加分类(classification)机制,即路由器根据某些准则(例如,根据发送数据的地址)对输入分组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类别的通信量给予不同的优先级。主机H1和H2分别向主机H3和H4发送数据1.5Mb/s链路H1H2H3H4R2R1H1H21.5Mb/s链路输出队列数据率异常的实时音频数据FTP文件数据路由器应能将对数据流进行通信量的管制(policing),使该数据流不影响其他正常数据流在网络中通过。例如,可将H1的数据率限定为1Mb/s。R1不停地监视H1的数据率。只要其数据率超过规定的1Mb/s,R1就将其中的某些分组丢弃。主机H1和H2分别向主机H3和H4发送数据1.5Mb/s链路H1H2H3H4R2R1H1H21.5Mb/s链路输出队列数据率异常的实时音频数据FTP文件数据应在路由器中再增加调度(scheduling)机制。利用调度功能给实时音频分配1.0Mb/s的带宽,给文件传送分配0.5Mb/s的带宽(相当于在带宽为1.5Mb/s的链路中划分出两个逻辑链路),因而对这两种应用都有相应的服务质量保证。主机H1和H2分别向主机H3和H4发送数据1.5Mb/s链路H1H2H3H4R2R1H1H21.5Mb/s链路输出队列1Mb/s的实时数据总数据率已超过了1.5Mb/s链路的带宽。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让一个数据流通过1.5Mb/s的链路,而阻止另一个数据流的通过。这就需要呼叫接纳(calladmission)机制。数据流要预先声明所需的服务质量,然后或者被准许进入网络,或者被拒绝进入网络。1)

区分服务DiffServ

(DifferentiatedServices)DiffServ在路由器中增加区分服务的功能,区分服务有时也简写为DS,具有区分服务功能的结点就称为DS结点。DiffServ将IPv4协议中原有的服务类型字段和IPv6的通信量类字段定义为区分服务字段DS。路由器根据DS字段的值来转发分组。利用DS字段可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DS字段现只使用前6bit,即区分服务码点DSCP(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首部04816192431版本标志生存时间协议标识总长度片偏移填充首部检验和源地址目的地址可选字段(长度可变)位首部长度数据部分固定部分可变部分区分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1998年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使用这个字段区分服务服务等级协定SLA

(ServiceLevelAgreement)在使用DS字段之前,因特网的ISP要和用户商定一个服务等级协定SLA。在SLA中指明了被支持的服务类别(可包括吞吐量、分组丢失率、时延和时延抖动、网络的可用性等)和每一类所容许的通信量。DS域(DSDomain)网络被划分为许多个DS域

DiffServ将所有的复杂性放在DS域的边界结点中,而使DS域内部路由器工作得尽可能地简单。内部路由器边界路由器内部路由器BBBBDS域DS域边界路由器中的各功能块的关系内部路由器边界路由器(入口)边界路由器(出口)分类器标记器整形器测定器根据DS值进行转发调节器分组入分组出丢弃2)管制机制目的:平均速率网络需要控制一个数据流的平均速率。这里的平均速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分组数。峰值速率峰值速率限制了数据流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的流量。突发长度网络也限制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漏桶管制器

(leakybucketpolicer)分组到达漏桶中最多装入b

个权标拿走权标准许分组进入网络等待权标在任何时间间隔t

内准许进入网络的分组数=rt+b标记注入漏桶的速率为每秒r

个权标3)调度机制“调度”就是指排队的规则。如不采用专门的调度机制,则默认排队规则就是先进先出

FIFO(FirstInFirstOut)。当队列已满时,后到达的分组就被丢弃。先进先出的最大缺点就是不能区分时间敏感分组和一般数据分组,并且也不公平。在先进先出的基础上增加按优先级排队,就能使优先级高的分组优先得到服务。分组按优先级排队高优先级队列低优先级队列分组到达路由器调度分组离开路由器分类器(服务员)路由器高

高高低4)加权公平排队WFQ

(WeightedFairQueuing)分组离开路由器分组到达路由器调度分类器w1w2w3123路由器加权公平排队WFQ分组到达后就将分组进行分类,然后送交与其类别对应的队列。队列按顺序依次将队首的分组发送到链路。遇到队列空就跳过去。给队列i

指派一个权重wi。队列i

得到的平均服务时间为wi/(wj),这里wj是对所有的非空队列的权重求和。队列i将得到的有保证的带宽Ri

应为

因特网的质量服务分组离开路由器分组到达路由器调度分类器w1wn队列1…b1r1bnrn…队列n路由器分类管制WFQ调度3、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覆盖范围常见的无线网络1Gb/s100Mb/s10Mb/s1Mb/s100kb/s10kb/s用户数据率PANLANMANWANZigBee蓝牙超宽带802.11g,a802.11b802.162G移动通信3G移动通信4G移动通信Wi-FiWiMAX802.11n3.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IEEE802.11标准)1)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AP1AP2一个基本服务集BSS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所有的站在本BSS以内都可以直接通信,但在和本BSS以外的站通信时,都要通过本BSS的基站。AP1AP2基本服务集内的基站叫做接入点AP(AccessPoint)其作用和网桥相似。AP1AP2AP1AP2一个基本服务集可以是孤立的,也可通过接入点AP连接到一个主干分配系统DS(DistributionSystem),然后再接入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构成扩展的服务集ESS(ExtendedServiceSet)。AP1AP2ESS还可通过门户(portal)为无线用户提供到非802.11无线局域网(例如,到有线连接的因特网)的接入。门户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网桥。AP1AP2移动站A从某一个基本服务集漫游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到A的位置),仍可保持与另一个移动站B进行通信。概念1、与接入点AP建立关联一个移动站若要加入到一个基本服务集BSS,就必须先选择一个接入点AP,并与此接入点建立关联。建立关联就表示这个移动站加入了选定的AP所属的子网,并和这个AP之间创建了一个虚拟线路。只有关联的AP才向这个移动站发送数据帧,而这个移动站也只有通过关联的AP才能向其他站点发送数据帧。几种不同的接入固定接入(fixedaccess)——在作为网络用户期间,用户设置的地理位置保持不变。移动接入(mobilityaccess)——用户设置能够以车辆速度移动时进行网络通信。当发生切换时,通信仍然是连续的。便携接入(portableaccess)——在受限的网络覆盖面积中,用户设备能够在以步行速度移动时进行网络通信,提供有限的切换能力。游牧接入(nomadicaccess)——用户设备的地理位置至少在进行网络通信时保持不变。如用户设备移动了位置,则再次进行通信时可能还要寻找最佳的基站概念2:热点(hotspot)现在许多地方,如办公室、机场、快餐店、旅馆、购物中心等都能够向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接入Wi-Fi的服务。这样的地点就叫做热点。由许多热点和AP连接起来的区域叫做热区(hotzone)。热点也就是公众无线入网点。现在也出现了无线因特网服务提供者WISP(WirelessInternetServiceProvider)这一名词。用户可以通过无线信道接入到WISP,然后再经过无线信道接入到因特网。移动站与AP建立关联的方法被动扫描,即移动站等待接收接入站周期性发出的信标帧(beaconframe)。信标帧中包含有若干系统参数(如服务集标识符SSID以及支持的速率等)。主动扫描,即移动站主动发出探测请求帧(proberequestframe),然后等待从AP发回的探测响应帧(proberesponseframe)。2).移动自组网络

(自组网络,adhocnetwork)自组网络是没有固定基础设施(即没有AP)的无线局域网。这种网络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自组网络AEDCBF源结点目的结点转发结点转发结点转发结点移动自组网络的应用前景在军事领域中,携带了移动站的战士可利用临时建立的移动自组网络进行通信。这种组网方式也能够应用到作战的地面车辆群和坦克群,以及海上的舰艇群、空中的机群。当出现自然灾害时,在抢险救灾时利用移动自组网络进行及时的通信往往很有效的,移动自组网络的子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ork)由大量传感器结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的自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是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一般并不需要很高的带宽;在大部分时间必须保持低功耗,以节省电池的消耗。存储容量受限,因此对协议栈的大小有严格的限制。对网络安全性、结点自动配置、网络动态重组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传感器结点的形状(a)和组成(b)存储器CPU传感器硬件电池无线收发器(a)(b)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的应用领域环境监测与保护(如洪水预报、动物栖息的监控);战争中对敌情的侦查和对兵力、装备、物资等的监控;医疗中对病房的监测和对患者的护理;在危险的工业环境(如矿井、核电站等)中的安全监测;城市交通管理、建筑内的温度/照明/安全控制等。3.2802.11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802.11无线局域网可再细分为不同的类型。现在最流行的无线局域网是802.11n,而另外(802.11a、802.11b、802.11g)的产品也广泛存在。

802.11的物理层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法:直接序列扩频DSSS正交频分复用OFDM

跳频扩频FHSS(已很少用)红外线

IR(已很少用)

常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频段数据速率物理层802.11b2.4GHz最高为11Mb/sHR-DSSS(直接序列扩频)802.11a5GHz最高为54Mb/sOFDM(正交频分复用))802.11g2.4GHz最高为54Mb/sOFDM802.11n2.4GHz5GHz最高为300Mb/sMIMO(多入多出)与OFDMOFDM(正交频分复用)3.3802.11无线局域网的

CSMA/CA协议无线局域网不能简单地搬用CSMA/CD协议。在无线局域网的适配器上,接收信号的强度往往会远小于发送信号的强度。若要实现碰撞检测,在硬件上需要的花费就会过大。在无线局域网中,并非所有的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而“所有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正是实现CSMA/CD协议必须具备的基础。CSMA/CA协议的思路要尽量减少碰撞发生的概率。在无线局域网中,即使在发送过程中发生了碰撞,发送方也要把整个帧发送完毕(因为发送方并不知道发生了碰撞)。因此在无线局域网中一旦出现碰撞,在这个帧的发送时间内信道资源都被浪费了。链路层确认802.11无线局域网在使用CSMA/CA的同时,还使用停止等待协议。这是因为无线信道的通信质量远不如有线信道的,因此无线站点每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完一帧后,要等到收到对方的确认帧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帧。这叫做链路层确认。帧间间隔所有的站在完成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继续监听)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的通称是帧间间隔。帧间间隔长度取决于该站欲发送的帧的类型。高优先级帧需要等待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优先获得发送权。若低优先级帧还没来得及发送而其他站的高优先级帧已发送到媒体,则媒体变为忙态因而低优先级帧就只能再推迟发送了。这样就减少了发生碰撞的机会。CSMA/CA协议的原理源站必须把它将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在MAC帧首部中有一个持续期字段,填入在本帧结束后还要占用信道多少时间。当信道从忙态变为空闲时,任何站要发送数据帧,不仅都必须等待一个帧间间隔时间,而且还要计算随机退避时间,以便再次重新试图接入到信道。这样做就减少了发生碰撞的概率。802.11标准也是使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但具体做法和以太网的稍有不同。802.11标准允许要发送数据的站对信道进行预约源站A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先发送一个短的控制帧,叫做请求发送RTS(RequestToSend),它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这次通信(包括相应的确认帧)所需的持续时间。若媒体空闲,则目的站B就发送一个响应控制帧,叫做允许发送CTS(ClearToSend),它也包括这次通信所需的持续时间。A收到CTS帧后就可发送其数据帧。使用RTS和CTS帧

会使整个网络的效率有所下降。使用RTS和CTS帧会使整个网络的效率有所下降。但这两种控制帧都很短,其长度分别为20字节和14字节,与数据帧相比开销不算大。若不使用这种控制帧,则一旦发生碰撞而导致数据帧重发,则浪费的时间就更多。3.4802.11无线局域网的MAC帧802.11帧共有三种类型,即控制帧、数据帧和管理帧。下面是数据帧的主要字段。字节22666260~23124帧控制持续期地址1地址2地址3序号控制地址4帧主体FCS协议版本类型子类型到DS从DS更多分片重试功率管理更多数据WEP顺序位22411111111MAC帧首部802.11数据帧的三大部分MAC帧首部,共30字节。帧的复杂性都在帧的首部。帧主体,也就是帧的数据部分,不超过2312字节。这个数值比以太网的最大长度长很多。不过802.11帧的长度通常都是小于1500字节。帧检验序列FCS是尾部,共4字节到DS从DS地址1地址2地址3地址410AP地址源地址(A)目的地址(B)——01目的地址(B)AP地址源地址——A-APAP-B地址4用于自组网络1)802.11数据帧的地址2)帧控制字段类型字段占2位,指明802.11帧的类型(控制帧、数据帧和管理帧)。子类型字段占4位,用来把某种类型帧再划分为若干个子类型,有线等效保密字段WEP(WiredEquivalentPrivacy)占1位。若WEP=1,就表明采用了WEP加密算法。3)序号控制字段序号控制字段占16位,其中序号子字段占12位,分片子字段占4位(不分片则保持为0。如分片则帧的序号子字段保持不变,而分片子字段从0开始,每个分片加1,最多到15)。重传的帧的序号和分片子字段的值都不变。序号控制的作用是使接收方能够区分开是新传送的帧还是因出现差错而重传的帧。这和运输层讨论的序号的概念是相似的。4)持续期字段持续期字段占16位。CSMA/CA协议允许传输站点预约信道一段时间(包括传输数据帧和确认帧的时间)。这个时间被写入到持续期字段中。协议规定最高位为0时才表示持续期持续期不能超过215–1=32767(微秒)。3.5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WirelessPersonalAreaNetwork)

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自组网络,不需要使用接入点AP。整个网络的范围大约在10m左右。1)蓝牙系统(Bluetooth)最早使用的WPAN是1994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的蓝牙系统,其标准是IEEE802.15.1。蓝牙的数据率为720kb/s,通信范围在10米左右。蓝牙使用TDM方式和扩频跳频FHSS技术组成不用基站的皮可网(piconet)。皮可网(piconet)Piconet直译就是“微微网”,表示这种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非常小。每一个皮可网有一个主设备(Master)和最多7个工作的从设备(Slave)。通过共享主设备或从设备,可以把多个皮可网链接起来,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扩散网(scatternet)。这种主从工作方式的个人区域网实现起来价格就会比较便宜。蓝牙系统中的皮可网和扩散网MMSSPSSSSSP皮可网2扩散网皮可网1M——主设备S——从设备P——搁置的设备2)高速WPAN高速WPAN用于在便携式多媒体装置之间传送数据,支持11~55Mb/s的数据率,标准是,。IEEE802.15.3a工作组还提出了更高数据率的物理层标准的超高速WPAN,它使用超宽带UWB技术。UWB技术工作在3.1~10.6GHz微波频段,有非常高的信道带宽。超宽带信号的带宽应超过信号中心频率的25%以上,或信号的绝对带宽超过500MHz。超宽带技术使用了瞬间高速脉冲,可支持100~400Mb/s的数据率,可用于小范围内高速传送图像或DVD质量的多媒体视频文件。3.6无线城域网WMAN

(WirelessMetropolitanAreaNetwork)

2002年4月通过了802.16无线城域网的标准。欧洲的ETSI也制订类似的无线城域网标准HiperMAN。WMAN可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无线接入(固定的、移动的和便携的)。在许多情况下,无线城域网可用来代替现有的有线宽带接入,因此它有时又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iMAX

(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常用来表示无线城域网WMAN,这与Wi-Fi常用来表示无线局域网WLAN相似。IEEE的802.16工作组是无线城域网标准的制订者,而WiMAX论坛则是802.16技术的推动者。正式标准802.16d(它的正式名字是802.16-2004),是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2~66GHz频段)。802.16的增强版本,即802.16e,是支持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2~6GHz频段),它向下兼容802.16-2004。IEEE802.16m标准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