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3页
抗滑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挖孔桩施工平安技术交底一、根本平安要求1、为贯彻执行“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平安生产方针,保障工程施工中的人身平安及施工平安,预防事故发生,制订本规程。2、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平安技术交底和平安教育并考试合格前方准上岗。3、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有关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上岗,上岗时必须持证。4、施工人员身体应安康,并定期进展身体检查。凡患有不易从事某项施工作业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该项工作。5、施工现场应设置平安防护设施。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劳动保护和防护用品。6、施工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进展平安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二、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1、挖孔作业前须对吊装设备进展检查,检查合格并经试运行正常前方可进展作业。2、施工作业人员进出桩体内作业时必须由软梯进入。3、挖孔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人,作业时必须戴平安帽、穿雨衣、雨靴。4、挖桩作业人员和桩上人员要有联络信号,地面桩周围不得摆放杂物,每工作1h,挖桩作业人员和桩上人员进展交换。5、挖桩作业人员应注意观察桩壁变化情况。如发现坍落或护臂裂纹现象应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如有险情,应及时发出联络信号,迅速撤离,报技术人员制定整改措施。6、挖孔桩开挖前预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前准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材料,作好桩抢险加固准备工作。桩开挖引起流沙、涌土,或围护构造变形过大或有失稳前兆时,立即停顿施工迅速撤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平安,顺利进展。7、作好劳动保护工作,施工现场按规定布置平安警示标志、平安防护设施,为所有作业人员提供劳动部门规定的劳保用品。8、吊装作业,应统一指挥,严禁非指挥人员法令,指挥起重信号。汽车吊机的吊挂钢丝绳应符合要求,施工期间应有专人检修。9、施工用电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配电箱及开关必须防雨,设门并配锁。一切电气设备应安装漏电开关。使用吊笼、电葫芦等应有平安可靠的自动卡紧保险装置。要注意平安用电,井下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平安灯。10、桩身护臂必须高于原地面20-30cm,无人施工时桩身必须加盖板,以防杂物或人员调入桩内,盖板采用50mm的木板。11、井台面上操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尤其在挖桩作业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要认真观察桩内一切动态,保持与挖桩人员不断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桩体内设置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施工人员进入桩体内及挖掘施工全过程必须戴平安帽。12、施工期间设专人抽水,并检测地下水位,确保桩底无水施工,确保平安。13、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当提升出土时,挖桩人员应靠桩壁一侧挖掘,不可在桩身中心开挖,防止落石打击。14、提升机应使用钢丝绳并经常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对断丝超出规定的钢丝绳必须更换。提升机不可使用麻绳。15、钢丝绳应有足够的长度,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保证旋转轴上至少保存三圈,以防脱落。16、孔内如遇爆破,应立即排烟,入孔之前要检查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的浓度,当浓度超标时〔^3%〕,严禁下孔施工,设置通风装置,有毒有害气体消除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施工。三.工程危险源辨识及其危害分析根据本工程部管段内的施工特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以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危险源:高处坠落地面作业人员或过往人员不慎坠入桩孔中;孔内作业人员在上下孔过程中失稳坠落孔底。物体打击地面物体掉入桩孔中,孔中升降中的工器具掉下,活底吊桶或箩筐装载的弃土掉下,或绳索断裂、吊桶脱钩下击中孔底作业人员。淹溺遇有流沙或涌泥,或地下水位高、压力大,孔内瞬间大量涌水,孔内作业人员被淹没、掩埋。坍塌孔壁没有护壁设施,或未按土质情况采取防流沙、涌泥措施,孔壁坍塌,掩埋孔底作业人员。机械伤害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机械伤害,主要是施工机具的使用中,施工人员不按该机具的操作要求使用,或非操作人员操作等,而发生机械伤人事故。触电人工挖孔配备的施工机具中有局部电动机具和照明设施,因漏电造成作业人员触电。窒息或中毒挖孔施工过程中由于桩孔中可能存在有毒气体,使人有疲劳感,注意力减退,动作极易失误。人体因缺氧而窒息,吸入有毒有害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