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预设目标:
1、熟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同学们,假如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共享欢乐、倾诉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共享欢乐、倾诉苦恼,还有恳求帮忙的、汇报状况的等等。
3、今日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洁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索,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教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状况说一说。
(1)小组沟通
(2)全班沟通
四、争论沟通,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教师倾诉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沟通: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沟通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暖和的感觉。
d、……
五、观看发觉,熟悉书信格式
1、自由观看两封信的格式,沟通自己的发觉。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假如说的事多,就应当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当写上致敬或祝愿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当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康”“工作顺当”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稳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依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日,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立刻回家。
2、学生练习,教师巡察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晰要说些什么内容。
3、留意书信的格式。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示学生避开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展书面交际。
【学情分析】
本课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简单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见解。
【学习目标】
1、熟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信封。)
1、提问:
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2、谈话:
书信是沟通思想、传递欢乐、倾诉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闻名的作家柯岩教师写了一封信,盼望得到帮忙。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二、指导阅读
1、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2、争论:
假如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舞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教师又是怎样对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教师的回信。
3、自读回信,思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朗读课文,感悟柯教师信中的语气特点:真诚、急躁。
三、总结延长
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觉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2、合作沟通,教师小结。
3、辩论会:
结合本班实际,自由组成正反方,绽开辩论。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正视自己
擅长沟通
【相关作业】
1、给自己的亲友写一封信,留意书信格式。
2、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读后感。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把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懂得与人相处之道。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提问:同学们,平常你与别人都是用什么方式沟通的?
2.小结:是的,我们沟通的方式有许多种,书信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忙我们沟通思想、传递欢乐、倾诉苦恼。今日我们上的课文内容就是两封信,请大家翻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观看比拟
1.师:先请同学们快速扫瞄一下课文。认真观看一下这两封信,找找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反应:同学们看大屏幕,说说这两封信有什么共同之处?
指名说根本格式。(课件出示原文,并标明格式的`名称)
3.师:同学们观看得真认真。请你们再认真看看这两封信,这些标出来的名称它们有什么特点?
(1)称呼。把对方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就和我们平常写得作文一样,开头空两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当写上致敬或祝愿的话。结尾的祝语分两行写,像“敬祝”、“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像“身体安康”、“安康欢乐”等字眼应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日期。信写完了还得写上署名和日期,署名和日期都写在这封信的右下角。我们在写的时候应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再写日期。
师:刚刚讲的那几点都是信的根本格式,我们以后写信的时候肯定要根据这样的格式写。
4、出示格式有误的其次封信让学生修改。
5、引导学生发觉:在内容上,一封是信,另一封是回信。(板书:信回信)
6、同学们的眼睛真亮啊,能说出这么多一样点和不同点,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地读读这两封信的内容。
三、说苦恼和缘由
1.请同学们大声读读第一封信,想想第一封信写了什么?(多指几名学生)
(张国强同学给柯岩教师写了封信倾诉了自己的苦恼。)
2.师:你真会概括啊!请你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用手中的笔把张国强的苦恼划下来。
3.反应:能在课文中找到张国强的苦恼吗?(指名)(课件出示)
我在班里原来好朋友许多。最近,我的作文在全国征文竞赛中得了奖,县报、市报都有记者来采访我。……有的还不理我了。
可过去喧闹惯了,现在进进出出……我感到孤独。
师:是啊,一个人进进出出好孤独啊。(卡片出示“孤独”理解意思)
4.张国强在这封信中向柯岩教师倾诉了苦恼,还倾诉了缘由,他认为疏远的缘由是什么?
(张国强同学认为同学由于他获奖而妒忌他。)
(1)师:对,你把这个词语读对了,你能再把这个词语读给大家听听吗?谁还想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你把这个词语读错了,跟教师来读读这个词语?谁还想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2)你能帮它找个近义词吗?(找的真棒)
5.张国强的苦恼和缘由我们都找到了,那我们来读读第一小节,从这段话中你又读懂了些什么?
(张国强是第一次给柯岩教师写信)
理解“冒昧”。
师小结:对啊,这是张国强第一次给柯岩教师写信,所以他用上了“冒昧”这个词语,那么我们再什么时候能用上冒昧这个词语呢?(假如学生打不上来)比方说你第一次打电话,就可以可以用冒昧这个词语。还有什么时候也可以用上冒昧这个词语呢?
(第一次请别人帮助,第一次问路……)
师:你已经会用“冒昧”这个词语了。
四、找缘由,说道理
1.过渡:读了张国强的信,我们知道了张国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柯岩教师在回信中却为张国强的心态而感到担忧。请同学们细细品读其次封信,找找柯岩教师是怎么解决张国强的苦恼的。你可以把找到的句子用笔划一划。
2.沟通:(课件出示)
(1)“你说是由于同学妒忌你。不排解个别人是这样……咱们还是从自己找缘由”(柯岩教师让张国强先从自身找找缘由。)
师“你还找到了那些句子?
(2)“一个人假如总是用自己的特长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顿前进,还会形单影只,非常孤独;假如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觉与学习别人的特长,他就会飞速地进步,越来越奋勉乐观。”
师:刚刚同学们在形单影只这个地方读的有点小疙瘩,这是个新的成语,跟教师把这个词语读读。谁能来说说形单影只是什么意思呢?
理解“形单影只”的意思是孤独,一个人的意思。
师:信任同学们熟悉这个新成语之后,这段话读得更通顺。一个人起……
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是呀,柯岩教师就是要我们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板书课题),这样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也都应当要明白这个道理。
(齐读:一个人……)
6.过渡语: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只要彼此交心,相互扶持,才能有很大的收获。那柯岩教师小时候明白这些道理吗?(不明白)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能不能把它读一读。(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
①生读:“我小时候是个傲慢的孩子……也并未真正入耳。”
②齐读。
师:是呀,直到后来柯岩教师她不断碰钉子,摔跟头……又在生活中看到很多比自己优秀千百倍的人,这才渐渐理解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深意。于是她学着发觉别人的特长,一点一滴改正自己的缺乏,渐渐的就拥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
7.同学们,两种不同的心态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道理吗?
学生举例说说。
8.同学们,带上你此时的体会,最终一起读读今日的课题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五、小练笔
1.张国强同学第一次向柯岩教师写了这封信,柯岩教师的回信中语句亲切感人,字字在理,看得出来,大家学习后都有很大的触动。张国强看了回信,心里更是久久不能安静,他仔细地反省了自己,现在他又和同学们和好如初了。他想给柯岩教师回一封信,表达对柯岩教师的感谢之情。他会写些什么呢?请拿出你的纸和笔,帮忙张国强同学写几句的感谢的话给柯岩教师回封信吧,在写的时候请肯定要留意信的格式。
2.学生练写。
3.沟通,幻灯出示学生的小练笔,让其他学生再一次回信的格式和内容。
六、作业:把小练笔的内容抄写在书上。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妒忌、孤独
回复:从自身找缘由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书信格式: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示学生避开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展书面交际。
【学情分析】
本课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简单理解,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理念】
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见解。
【学习目标】
1、熟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信封。)
1、提问:
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2、谈话:
书信是沟通思想、传递欢乐、倾诉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闻名的作家柯岩教师写了一封信,盼望得到帮忙。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二、指导阅读
1、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2、争论:
假如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舞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教师又是怎样对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教师的回信。
3、自读回信,思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朗读课文,感悟柯教师信中的语气特点:真诚、急躁。
三、总结延长
1、自己归纳书信的格式,发觉去信与回信的异同。
2、合作沟通,教师小结。
3、辩论会:
结合本班实际,自由组成正反方,绽开辩论。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正视自己
擅长沟通
【相关作业】
1、给自己的亲友写一封信,留意书信格式。
2、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读后感。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熟悉并理解本课需要把握的七个生字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3、通过课文学习书信的格式和书写。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书信的`格式和书写。
【教学预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师:森林里,一群鸟儿正在争辩,争辩什么呢?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漂亮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动听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苍鹰说麻雀鼠目寸光。同学们,听了它们的争辩你有什么看法呢?
(全班沟通)
师:(板书课题)谁来说一说一对这句成语的理解?
过渡: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课文又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赶快翻开课本看一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我会读:指名认读生字词。
3、我会填:指名填空;选词造句。
三、抓住主要问题理解课文
1、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讨:
(1)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哪些话使你印象深刻?
(4)你还有哪些新的发觉或问题?
2、思索问题:学生自主阅读思索
3、解决问题:全班沟通。
4、提出新的问题:
这封信对你有帮忙吗?
你妒忌过别人吗?别人妒忌过你吗?
通过柯岩教师的回信,哪些句子使你受益匪浅?
你还有新的发觉或问题吗?
四、学习书信的格式和书写。
1、通过学习这两封信,你在书信的格式及语言上有什么发觉?再读一读课文,把你的发觉圈出来。
2、学生自读自画并沟通。
3、教师归纳:
(1)格式:
A、称呼
B、正文
C、祝愿语
D、署名和日期
(2)语言
用其次人称,犹如在与对方面对面交谈,亲切。
4、小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教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准备怎么做?假设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认真想一想,然后给柯岩教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留意信的格式。
五、作业布置。
连续完成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讨教:作文获奖──妒忌、孤独。
回复: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从自身找缘由
书信格式:
1、称呼
2、正文
3、结尾
4、署名和日期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是由两封书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写给柯岩教师的信,另一封是柯岩教师的回信。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示学生避开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展书面沟通。写回信的书面训练跟这篇课文整合设计在一堂课中,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高课堂效率,到达读和写、积存和运用的真正结合;另一点就是为学生深入地思索和沟通成长中的.问题供应一次真正的时机。
学习略读课文,教师要敢于放手,才有利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因此,我在课前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先从自身去找长、短处,当学生知道了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观赏和敬重别人,自然就会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更好的理解了。
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还是提炼出了两大问题:一、张国强为什么要写信给柯岩?二、柯岩是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的?然后,学生进展充分的阅读和思索,并在小组内沟通。由于学生已对自己的长、短处有了充分地熟悉,在沟通中,学生的发言很热闹,也有各自的见解。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书信的格式,我让学生先在书上标下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的位置,课后,让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相互沟通、消退误会,也可以是沟通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展书面交际。
就这样,我顺势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还有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展,有例文带着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本次习作也不用教师多费心,学生根本上都能抓住来信的要点,来充当知心姐姐帮忙王虹解决苦恼。写信的格式也把握得较好。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构造很特殊,是由两封信组成的。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明白尺有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工业彩色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嵌入式格栅荧光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脑镇痛泵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编程玩具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商场地产景区蛇年元宵节情人节发财(好巳花生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物流协议合同
- 智能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合同
- 2025委托代销合同样本新范文
- 三方消防工程合同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公安校园安全工作培训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合理用药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