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4篇汇编_第1页
《声声慢》教案4篇汇编_第2页
《声声慢》教案4篇汇编_第3页
《声声慢》教案4篇汇编_第4页
《声声慢》教案4篇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hundredmeinahundredmouths,Iamanangelbutalsoadem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

模块。《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

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

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

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

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

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

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

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巧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味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

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

情感。

四、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对宋词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

赏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宋词也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学习诗词。

2、学生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

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个性

差异,需要学习者认真品味、欣赏。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

3、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

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

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

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

听我国的著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介绍作者:

教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她

的词,能回忆一下吗?

学生: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教师: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李清照呢?(点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越,婚姻美满。

父亲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和赵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他们夫妻流

域南方,不久赵明诚病死,接着书画、金石尽失,李清照境遇孤

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始终无安身之所,过者动荡无定

的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2、朗诵:

(1)自由朗读

要求:找出全词中表现作者心境的一个词——“愁”(板书:

愁)

(2)齐读。要求读出愁苦感。

(3)教师配乐朗读。

教师:我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味儿?语调和语速怎样?

学生:语调很低沉,语速也很慢。

(4)再请一名同学起来配乐朗读。(教师评价)

3、赏析课文:

(1)、教师:请同学们划出整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

学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带领全班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话。)

(2)、教师:除了这一句难道就没有了吗?

学生:第一句。

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进行赏析

这三句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凄凉、悲愁。

这三句十四个字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你赞

同吗?

①、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

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

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徘徊

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这三句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只是因为叠词吗?

《声声慢》教案篇2

【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2、3。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诵读研读赏析品悟)、合作探究、展

示交流、教师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年),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齐州章丘人(今属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

画金苦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丈夫辗转下江南,

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无儿

无女,孑身一人,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

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短语来概括她的一生:

少年繁华中经丧乱晚年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

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

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

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写作背景】

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

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家破国亡夫死的

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者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情)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分组品读】

提示:1、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

2、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3、抓住词中描绘的画面来品读

4、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5、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读

【听读思考】

1.请用一个字概括__的内容

---------------------------------------------

2.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词人的心

绪?---------------------------------------------

《声声慢》教案篇3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词人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意境。

(3)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一句?

四、具体分析

(一)导入思考: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逝在任上,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

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这是一首悼亡诗,主旨是哪一句?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反问句式,意味绵长,

感慨深沉,一唱三叹,发人共鸣。突出“愁”之深之重(亡国之

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二)探究作者选取了哪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的?

就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谈谈个人看法。明确:淡酒/急风――

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意绪全无,愁云更浓重北雁――丈夫故

去,锦书不再,雁叫声声心欲碎“愁”〈黄花――花开花落,无

人共摘,难堪彻骨孤独梧桐/细雨――化用,以声衬情,顿挫凄

绝㈢名句欣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明确:“寻

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

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

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

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

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也。”“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

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

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

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

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

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

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

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

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戚戚”,它不但没有

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

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

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五、小结课文

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

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

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

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

空间。全词尽管没有写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觉却是“一字一

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

更能感染人。

《声声慢》教案篇4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一、导入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许多诗人或词人在此,留下了

大量的动人诗篇,然而__令人动人的便是那“见月伤心,听风落

泪”的多愁善感之作。多愁善感,似乎就是女子的代名词,或许

也只有女子才能拥有这样细腻的情怀。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一位将“愁情”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声声慢》。

(板书:标题和作者)

对于李清照这位女词人,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吧!初中的时

候我们就学过她的一首小令《如梦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

一下这首词。(全班背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尽兴

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从这首

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少女,那么如此活泼开朗的少

女为什么会成为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呢?这便与她的生活经

历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有那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女词

人呢?(引入作者简介)

二、作者简介

(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对作者作个简要的介绍,然后教师进

行明确。)

[明确]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

清丽柔媚;

后期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词风哀怨凄苦。

三、朗诵,初步感知词人的愁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这时的李清照已尝

尽了颠沛流离之苦、忘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所以在朗读这首词的

时候,我们应该以一种哀伤、凄婉、缓慢、低沉的语气来诵读。

1、生齐读

2、师范读

让学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呢?

(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也就是课本注释7来思考

这个问题)

明确:内心难以排遣的愁绪(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生个人自由朗读,并给出自读提示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

品读,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四、诗歌赏析

1、提问: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知,词人是愁绪满怀的,似乎要被愁所淹

没,就如她在《武陵春》中所写到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那么是什么触动了她的愁绪,让她愁绪难耐呢?(这

时我们就必须抓住诗歌中的一些重要的.意象进行赏析)

2、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并让

学生从其他诗歌中去再次体会这种情感。

①详析“酒”意象(“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那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诗歌中有哪些是含酒的诗句

呢?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

窕之章”,“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

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人们开心的时候会喝酒,忧愁的时候也会喝酒,于是酒在文

学中便拥有了两层含义,一是喜,一是悲。

现在我们回到今天学习的这首词上来,在词人的眼里酒是喜

的还是悲的呢?词人是怎么来描述酒的?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

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是愁的象征。

②略析“秋风”意象

词人喝酒不仅仅是为了消愁,也是为了抵御晚秋凄凉的冷

风。秋风会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秋风起,秋叶便会飘落),

那么此时的秋风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秋风起兮白云飞,草

木黄落兮雁南归。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会

渲染一种愁情。

③详析“过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明确:

1)雁到秋天,由北向南飞,词人亦四北方人,到南方来避

难,所以是“旧时相识”,但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只能客居江

南,这便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2)古有“雁足传书”之说,此刻她的相思之情将要寄托给

何人呢?于是心中的那份亡夫之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