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1.gif)
![《诗词三首》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2.gif)
![《诗词三首》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3.gif)
![《诗词三首》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4.gif)
![《诗词三首》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81f6f97172d184998f0cb79d191273f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本诗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
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
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
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
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
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
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
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
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
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
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
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
“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
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
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
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
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
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
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
太行吗?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化用了什么典故?
用意何在?
明确:前一句化用了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的典故;后一
句是伊尹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的典故。作者在此化用
这两个典故,表明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
一番伟业的信心。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作者化用典故刚刚有了信
心,为何又开始感叹行路难?
明确:当作者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
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
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表现出
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说明作者最终拥有了
怎样的心境?
明确:说明了作者又对前路充满信心,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
作者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
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
是他唱出的最强音。
目标导学三:赏析本诗艺术手法
探究: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
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原因在哪里?
明确:(1)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2)诗人
的浪漫主义气质,以及不畏前途艰险的豪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会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
一、导入新课
提问: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酬,即是酬答,以诗相答;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作为答谢。那么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怎样一首诗让他竟写诗答复呢?
这首答复诗又写了怎样的内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
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
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
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
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教学提示】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学习本诗,引导学生关注写作背景。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歌,理解诗歌
1.作者为什么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明确: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白居易提到“二十三年折太多”,
作者既是写酬答之诗,便从此处作起,而“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
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十分荒僻偏远,刘禹锡想改革
时弊,遭到打击,却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如此之久,其愤慨心情也就不言
而喻。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
用?
明确: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指西晋
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
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
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
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载,王质入
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
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
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作者用这两个典故,
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确:“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
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
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
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
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4.请比较《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
说两首诗谁的境界更胜一筹。
明确: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原本只是感喟,诗中
多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而刘禹锡的回赠诗,虽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
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两句,更显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目标导学三:朗读诗歌,把握主旨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说说本诗的主旨。
明确: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
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
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
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
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
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水调歌头》
1.反复朗读本首词,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3.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
词吗?(预习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
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
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
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
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
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
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
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
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教学提示】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宋代文学的
最高成就。词按字数的多少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有词牌,
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严格的字数和平仄要求,一般的词人只负
责“填词”就行了。词的内容一般分为上、下片或上、下阕。词基本分为
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代表: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苏轼、
辛弃疾。
目标导学二:朗读诗歌,把握节奏
1.初读文本,借助工具书梳理字词。
2.教师范读或播放范读音频,学生模仿着读,并在朗读中把握朗读节
奏。
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
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上阕:写月下饮酒(写景),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
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抒情),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3.上阕写到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请结合下面提示做简要分析。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
一再遭贬。其时,他和弟弟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
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4.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反映了
他矛盾的心理?他最终是否选择了乘风归去?
明确: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
现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矛盾的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便说明他最终选择了入世。
5.下阕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
的“无眠”是否还有深刻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绿色能源项目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油田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度人工智能应用信息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二手房意向金合同范本(含交易保障)
- 2025年度互联网+教育平台共建合同
- 提高工作效率的策略计划
- 如何提升社区参与感计划
- 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动力计划
- 2025年铸造造型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隔膜电解装置合作协议书
- 润滑油、润滑脂培训课件
-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展示
- 课题申报书: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行动成效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 3学会反思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国土个人工作总结样本(3篇)
- 无人机法律法规与安全飞行 第2版民用航空人员管理
- 2025陕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益普索X空中云汇-2024年B2B外贸企业出海白皮书 -全球支付及金融平台 赋能B2B外贸企业竞争力
- 2025牢牢坚守廉洁底线严守廉政职业底线主题课件
- DB31-T 451-2021 净水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选择、使用及更换技术规范
- 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指南修订要点解读(2025)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