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1.gif)
![生药学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2.gif)
![生药学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3.gif)
![生药学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4.gif)
![生药学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4fc3e8225aad72b15bf335d50ab4f5a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动物类生药概论
我国应用动物药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药用动物,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僵蚕、地龙等动物药67种,对其应用及疗效亦有明确记载。
第一页,共102页。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动物药461种,并将其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各部。虫鱼鸟兽乃至人兽的指(趾)甲、皮毛、粪、尿,悉皆入药。
第二页,共102页。近代《中国药用动物志》更是收载动物药多达1581种,临床各科广为使用。
第三页,共102页。文明古国的历史上都曾使用过动物药材,动物种类因地而异。在古埃及的几种古写本莎草纸医书中,埃伯斯(Ebers)发现的公元前1550年的医书记载着大约700种药物和800种药方,其中动物药有蜂蜜、胎盘、脂肪、肉、脑、肝、肺和血液以及粪尿、乳汁和胆汁。
第四页,共102页。动物入药常用讳名,如马屎曰白马通;另些名称更为优雅,如蚕沙(蚕屎)、夜明砂(蝙蝠粪)、五灵脂(鼯鼠粪)和望月砂(兔粪);人屎则称黄龙汤、人中黄,人尿称轮回酒、还元汤,主治大热狂走、骨蒸劳复,或止劳渴、润心肺,治癥积满腹、去咳嗽肺痿和难产胎衣不下。第五页,共102页。英国的1618年伦敦《药典》也包含许多动物药,如胆汁、血、爪子、鸡冠、羽毛、毛皮、毛发、汗液、唾液、蝎子、蛇皮、蛛网和地鳖。
第六页,共102页。动物药,中医称作“血肉有情之品”,可直接用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清代医家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功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且具有攻性”。叶天士曰:“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明确指出动物药的某些功效非一般植物药所能比拟。
第七页,共102页。药用动物资源现状
我国现有药用动物11门、33纲、141目、414科、879属、1581种,其中陆栖动物329科、720属、1295种,海洋动物85科、141属、275种。脊椎动物占较大优势,包含了约62%的药用品种;无脊椎动物共有10门、199科、362属、606种。
第八页,共102页。1981年中国正式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一些常用动物药受到限制,主要为哺乳类,如穿山甲、虎骨、熊胆、麝香、犀角、羚羊角、鳖甲、龙涎香、灵猫香、海狗肾等,因此,对这些常用动物药的人工养殖和替代品的寻找变得非常迫切。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类动物药,如虫类动物药资源十分丰富,疗效确切,应该是今后深入研发的重点。第九页,共102页。动物药的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由于动物药化学成分复杂,大多为大分子化合物,分离分析难度较植物药大,与植物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相比已远远落后。然而,由于其生物活性强、临床疗效高、含量丰富等特点又激励人们不懈地去探索动物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开发利用前景。
第十页,共102页。一、蛋白质(酶)、多肽及氨基酸类如蚯蚓中蚓激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原,某些蛋白组分有抗肿瘤活性;毒蛇中提取的蛇毒蛋白酶、蛇毒酶等蛋白质用于血栓治疗;哺乳动物尿液中的尿激酶、激肽释放酶以及胰脏中提取的弹性蛋白酶等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存在于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的脏器及豚鼠血清中的天门冬酰胺酶、精氨酸酶等临床用于治疗肿瘤;第十一页,共102页。在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糖蛋白,如圆蛤中蛤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活性;中华大蟾蜍的糖蛋白具有强心利尿作用;五谷虫胰蛋白酶、肠肽酶有助消化作用;从蝮蛇毒中分出的以精氨酸酶为主的无菌酶制剂(蝮蛇抗栓酶注射液)用于脑血栓及血栓闭塞性动脉炎有效。第十二页,共102页。多肽是一类活性强、作用范围广的活性成分,如高血压、胃肠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癌症、免疫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与畸形等疑难性疾病的起因和治疗,均直接与多肽有关。
第十三页,共102页。如脑肽类多肽在复杂的大脑活动(如感觉、情绪、欲望、记忆、思维、睡眠等行为)中可能起作用;一些动物药的毒肽如眼镜蛇毒主要用于晚期转移癌痛、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偏头痛等顽固性疼痛;蜂毒肽有强溶血作用和表面活性,能阻碍肌肉神经间的传导;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和溶解血栓的作用;蚯蚓中分得一种短肽具有抗菌活性;海绵动物、软体动物、昆虫及两栖动物皮肤中的抗生肽也用于抗细菌和病毒。
第十四页,共102页。动物药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治疗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地龙的解热作用与其氨基酸含量成正比;紫河车的氨基酸提取物对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治疗作用;牛黄的牛磺酸有刺激胆汁分泌和降低眼压作用。
第十五页,共102页。二、生物碱类
动物药所含生物碱有多种类型。如蛤蚧及全蝎中的肉毒碱,为氨基酸衍生物,能防止室性心律不齐;河豚卵巢中的河豚毒素,属胍类衍生物,毒性极强,阻断柱突传导作用比可卡因强16万倍,并有松弛肌肉痉挛、减轻晚期癌痛的作用;
第十六页,共102页。动物胆汁中得到的胆红素属吡咯衍生物,有促进红细胞新生、血清抗炎、治疗肝硬变作用;蟾蜍色胺属吲哚类生物碱;箭毒蛙所含的哌啶类生物碱能麻痹骨骼肌;乌贼墨主要成分黑色素有止血作用;地龙的次黄嘌呤有抗组胺、平喘、降压作用。
第十七页,共102页。三、多糖类
动物多糖作用独特。如广泛分布于动物各种组织中的肝素用于抗凝;甲壳动物和昆虫体壁外的甲壳素用于抗菌抗辐射;棘皮动物粘多糖具抗癌和抗凝血酶活性;鲨鱼及深海软骨鱼骨骼所含杂多糖,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珍珠母原动物三角帆蚌等软体动物中所含葡聚糖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第十八页,共102页。四、甾体类
甾体类化合物在药用动物中广泛分布,化学结构变化多端,生物活性多样,如性激素、胆汁酸、蟾毒、蜕皮素及甾体皂苷等。属于性激素或性信息素的有紫河车中的黄体酮、鹿茸中的雌酮、海狗肾中的雄甾酮等。
第十九页,共102页。动物胆汁中发现的胆汁酸有近百种,常见的有胆酸、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去氧胆酸解痉作用明显;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能溶解胆结石,已用于临床。
第二十页,共102页。昆虫蜕皮激素以促蜕皮激素为代表,甲壳蜕皮激素以蜕皮甾酮为代表,这些昆虫蜕皮激素有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甾醇,降低血脂和抑制血糖上升等作用。蟾毒甾体有强心作用。
第二十一页,共102页。棘皮动物的海参纲及海星纲几乎均含皂苷,如梅花参中的梅花参素A、B,刺参中的刺参素A、B、C以及多棘海盘车中的海星皂苷等,这些皂苷一般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有抗真菌、抗辐射、增强白细胞吞噬的功能。第二十二页,共102页。五、萜类
萜类在动物中的分布广泛,结构奇特。斑蝥素为芫菁科昆虫分泌的单萜类防御物质,具抗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来源于腔肠动物海鞭的pseudopterosins,为二萜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消炎止痛作用;鲨鱼肝所含鲨烯是杀菌剂,并具有抗癌活性;海绵属动物含有的环烯醚萜类成分有抗白色粘球菌作用等。
第二十三页,共102页。六、酚、酮、酸类
海绵所含酚类成分siphonodictyal-A及siphonodictyal-B具有抗菌活性;麝香中的麝香酮有强心、抗炎、兴奋呼吸和中枢神经的作用;地龙中的花生四烯酸有解热作用;胆汁酸有利胆、溶解胆结石、镇咳祛痰、解热、抗菌抑癌等多种功用;蜂王浆中的王浆酸有抗菌、抗肿瘤作用。
第二十四页,共102页。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
(1)动物的干燥全体如全蝎、娱蚣、斑蝥、土鳖虫等。(2)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如蚯蚓、蛤蚧、蛇类中药等。(3)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石决明、牡蛎、蛤蟆油、龟甲、鸡内金、鹿茸等。(4)动物的分泌物如麝香、蟾酥等。(5)动物的排泄物如五灵脂、蚕沙等。(6)动物的生理或病理产物如蝉蜕、珍珠、牛黄、马宝等。(7)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等。第二十五页,共102页。第二节动物类中药的分类简述
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达一百五十万种以上。为了能正确地区别和更好地利用它们,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动物学的分类系统通常是以动物形态上或解剖上的相似程度为依据的。和植物界一样,动物界也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门、纲、目、科、属、种,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单位。现在动物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有的将它们分为33门,有的分为30门或28门。第二十六页,共102页。
与药用动物有关的有10门,它们是(由低等到高等):1、原生动物门(Protozoa);
2、多孔动物门(Porifera)又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药用动物如脆针海绵等;
3、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药用动物如海蜇、珊瑚等;
4、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5、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6、环节动物门(Annelida)药用动物如蚯蚓、蜈蚣、东亚钳蝎、南方大斑蝥、中华蜜蜂等;第二十七页,共102页。7、软体动物门(Mo11usca)药用动物如杂色鲍、马氏珍珠贝、三角帆蚌、长牡蛎、无针乌贼等;8、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药用动物如东亚钳蝎、少棘巨蜈蚣、地鳖、大刀螂、黑蚱、南方大斑蝥、家蚕、中华蜜蜂等;9、棘皮动物门(Echinodemata)药用动物如海参、海胆等;10、脊索动物门(Chordata)药用动物如海马、蟾蜍、乌梢蛇、黑熊、梅花鹿、林麝、牛、赛加羚羊等。第二十八页,共102页。
动物的命名大多数也和植物命名一样采用林奈首创的双名法。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分别表示动物学名的属名和种名,在学名后附加定名人的姓氏,如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L.。第二十九页,共102页。第三节重要动物类生药全蝎Scorpio[来源]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的干燥全体。第三十页,共102页。[产地]
主产于河南、山东等省。野生或饲养。[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第三十一页,共102页。[性状鉴别]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成绿褐色,前面有l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七节色较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质脆,易断。气微腥,味咸。以完整、色黄褐、盐霜少者为佳。
第三十二页,共102页。第三十三页,共102页。[显微鉴别]
粉末黄棕色。①体壁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一边微尖突,密布细小颗粒,可见凸起的圆形毛窝,刚毛常于基部断离;断面观内、外表皮纵贯较多微细孔道;未角化外表皮呈类圆形凸起。②横纹肌纤维侧面观明带较宽,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③刚毛体部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④有脂肪油滴。第三十四页,共102页。第三十五页,共102页。[成分]主含蝎毒(buthotoxin),尚含甜菜碱、三甲胺、牛黄酸、卵磷脂等成分[功效]性平、味咸微辛,有毒。驱风,镇痉。用于小儿惊风抽搐,大人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破伤风等症。第三十六页,共102页。鹿茸CornuCerviPantotrichum[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第三十七页,共102页。[形态]第三十八页,共102页。第三十九页,共102页。[产地]
花鹿茸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等省,品质优。马鹿茸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东北产者习称“东马茸”,品质较优;西北产者习称“西马茸”,品质较次。现均有人工饲养。第四十页,共102页。[采收加工]
分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锯茸:夏、秋两季锯取鹿茸,立即进行煮烫等加工后,阴干或烘干。砍茸: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绷紧脑皮,进行煮烫等加工后,阴干。第四十一页,共102页。[性状鉴别]
1.花鹿茸(1)锯茸呈圆柱形,多具1~2个分枝;具1个侧枝者习称“二杠茸”,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枝顶钝圆,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桩”,长9~15cm,较主枝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光润,多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部毛密,下部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第四十二页,共102页。
锯口面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外围无骨质。体轻。具2个侧枝者习称“三岔茸”,主枝长23~33cm,略呈弓形而微扁,较二杠茸细:分枝较长,先端略尖,下部有纵棱线及突起小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气微腥,味微咸。第四十三页,共102页。二茬茸(再生茸):和头茬茸近似,但主枝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茸毛较粗糙,皮灰黄色,锯口外围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第四十四页,共102页。(2)砍茸为带头骨的茸,茸形与锯茸相同,亦分二杠或三岔等规格。两茸相距约7cm,脑骨前端平齐,后端有1对弧形骨,习称“虎牙”。脑骨白色,外附脑皮,皮上密生茸毛。气微腥,味微咸。
均以茸体粗壮、主枝圆、顶端丰满、质嫩、毛细、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
第四十五页,共102页。2.马鹿茸
亦有锯茸和砍茸两种。形状与花鹿茸近似,但较粗大,分枝较多,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4个以上者习称“三岔”、“四岔”等。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以茸体饱满、体轻、毛色灰褐、下部无纵棱及疙瘩者为佳。
第四十六页,共102页。[显微鉴别]
梅花茸粉末:淡黄色。①表皮角质层表面颗粒状,茸毛脱落后的毛窝圆洞状。②茸毛的毛干表面由扁平细胞(鳞片)呈覆瓦状排列的毛小皮包围,细胞的游离缘指向毛尖,皮质有棕色色素,髓质断续或无入毛根常与毛囊相连,基部膨大作撕裂状。③骨碎片表面有纵纹及点状孔隙;骨陷窝呈类圆形或类梭形,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沟纹。横断面可见大的圆孔洞。④未骨化组织表面具多数不规则的块状突起物。⑤骨化梭形细胞多散在。第四十七页,共102页。第四十八页,共102页。[成分]含骨质。又据报告含胶质及蛋白质,灰分中含钙、磷、锰等。[功效]性温,味甘咸。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用于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遗精、腰膝痿弱、虚寒带下及久病虚损等症。第四十九页,共102页。麝香Moschus[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kiiFlerov、马麝M.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第五十页,共102页。第五十一页,共102页。[主地]
主产于四川、西藏、陕西、甘肃等省区。以四川、西藏产量大、质量优。四川省马尔康、都江堰市,陕西省镇平,湖南湘潭,安徽霍山等地均已建场养麝,现已能提供部分麝香商品。第五十二页,共102页。[采收加工]
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除去囊壳,如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家养麝直接用挖勺从活麝香囊中挖取,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第五十三页,共102页。[性状鉴别]毛壳麝香
呈球形、椭圆球形或扁圆球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2~4cm。开口面的革质皮棕褐色,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1小囊孔,直径约2~3mm。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第五十四页,共102页。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或“云皮”)。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以个饱满、皮薄、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第五十五页,共102页。第五十六页,共102页。第五十七页,共102页。麝香仁
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断面棕黄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称“散香”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微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内皮膜和细毛。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毛。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碱。以当门子多、质柔润、香气浓烈者为佳。第五十八页,共102页。第五十九页,共102页。[显微鉴别]
麝香仁粉末:棕褐色或黄棕色。用水合氯醛液装片观察,呈淡黄色或淡棕色团块,由许多不定形颗粒状物集成,半透明或透明。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不规则的晶体;并可见圆形油滴,偶见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组织。第六十页,共102页。第六十一页,共102页。[成分]主含麝香酮(Muskone)。此外含脂肪、树脂、蛋白质、无机盐类等。
第六十二页,共102页。[理化鉴别]
(1)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2)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用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第六十三页,共102页。(3)取粉末少量撒于炽热坩祸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第六十四页,共102页。[功效]性温,味辛。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用于惊痈昏迷、中风痰厥、寒邪腹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附注]1.人工麝香:系根据天然麝香的分析结果,以合成麝香酮(dl-muscone)为主,按规定比例与其他物质配制而成。人工麝香与天然麝香的性质与作用近似。
2.灵猫香:为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Virerriculain-dicaDesmarest或大灵猫ViverrazibethaLinnaeus会阴泌香腺的分泌物。主含灵猫香酮,作用与麝香类似。第六十五页,共102页。第六十六页,共102页。牛黄CalculusBobis[来源]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的干燥胆结石。第六十七页,共102页。牛黄在我国药用数千年,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牛黄味苦平,主惊厥,除邪逐鬼。
第六十八页,共102页。牛黄又称犀黄,西黄,心黄,丑宝,牛属丑,故隐其名为丑宝。本品主要来源于家畜黄牛,也偶有来自水牛和牛科动物牦牛的胆结石,另外还有野牛所生的牛黄。生有牛黄的病牛,身体多枯廋,食量少,饮水多,行走无力,眼红无神。第六十九页,共102页。
目前以牛黄配伍的中成药不下数十种,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等。为满足需要人工牛黄已合成。人工牛黄以牛胆汁或猪胆汁为原料,经人工制造而成。人工牛黄有明显的解热、抗惊厥、祛痰和抑菌的作用,与天然牛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因此一般认为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的疗效基本一致。第七十页,共102页。[产地]
全国各地屠宰场均有生产、主产于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
[采收加工]
宰牛时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如有结石,立即取出,除净附着的薄膜,阴干。第七十一页,共102页。[性状鉴别]
可分蛋黄及管黄两种。
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四方形或三角形,直径0.6~3.3cm(24.5cm)。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有的粗糙具裂纹。体轻,质松脆易碎,易分层剥落,断面金黄色,可见细密的同心层纹,有的夹有白心。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入口有清凉感,嚼之易碎,不粘牙。取本品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第七十二页,共102页。管黄
呈管状,或为破碎的小片,长约3cm,直径l~1.5cm。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有裂纹及小突起,红棕色或棕褐色。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
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
第七十三页,共102页。第七十四页,共102页。第七十五页,共102页。[显微鉴别]
粉末用水合氯醛试液装片,不加热,至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团块由多数黄棕色或红棕色小颗粒集成,遇水合氯醛液,色素迅速溶解,并显鲜明金黄色,久置后变绿色。第七十六页,共102页。[成分]
主含胆汁色素,其中主为胆红素(bilirubin)及其钙盐;胆汁酸类包括胆酸、去氧胆酸等以及牛磺胆酸盐、甘氨胆酸盐等;胆固醇。另含脂肪酸、卵磷脂、粘蛋白、平滑肌收缩物质、酸性肽、多种氨基酸和无机盐类。第七十七页,共102页。[理化鉴别]
(1)取粉末0.1g,加60%醋酸4m1,研磨,滤过,取滤液1m1,加新制的糠醛(新蒸馏至几乎无色)溶液(1→100)lml与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加水65ml,混合)10ml,置70℃水浴中加热10min,即显蓝紫色。(胆酸反应)(2)取粉末少量,加氯仿1m1,摇匀,再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胆红素反应)
第七十八页,共102页。(3)取本品粉末的氯仿提取液,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7: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荧光斑点。第七十九页,共102页。[功效]性凉、味苦。有小毒。清心开窍,定惊,解毒。用于内服治高热神志昏糊、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疽疔毒等症。第八十页,共102页。[附注]人工牛黄是参照天然牛黄的已知成分配制而成。人工牛黄的疗效与天然牛黄类同。第八十一页,共102页。第八十二页,共102页。蟾酥Chansu
BufonisEnvenom解毒消肿,通窍,止痛
团蟾酥、片蟾酥、东酥第八十三页,共102页。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bufogargarizans
Cantor黑眶蟾蜍
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耳后腺及皮肤腺)中华大蟾蜍第八十四页,共102页。产地团蟾酥主产于山东莒南、临沂、莒县、日照,河北遵化、玉田、蓟县,安徽宿县、滁县,湖北汉川等省。片蟾酥主产江苏镇江、泰兴、苏州,浙江萧山、慈溪山东产者称为“东蟾酥”、“光蟾酥”、“光东蟾酥”。第八十五页,共102页。商品种类蟾酥夏、秋二季捕捉(采浆高峰期为6-7月)洗净,待表面干燥,用铜镊子或指甲套(忌铁器),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采酥后的蟾蜍,放养30天后,又可捕捉取酥,采集过程忌与铁器接触。浆液要在24小时内进行加工,以免变质。60℃以下烘箱干燥,成品色泽较好。团蟾酥用铜网滤去杂质,放入圆形模型或揉匀制成扁圆形饼块,晾干,即为,块重60-100g,为主要的出口品。片蟾酥涂于竹箬、玻璃或瓷盆上晒干或低温干燥,即为,又称片子酥、盆酥。第八十六页,共102页。性状特征团蟾酥1、扁圆形团块,直径3~10cm,厚5~10mm,重67~100g。2、表面紫红色或棕褐色,光滑。3、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半透明,角质状,微有光泽,遇水即泛出白色乳液。4、气微腥,味初甜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棋子酥团蟾酥第八十七页,共102页。第八十八页,共102页。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mm。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江苏片蟾酥山东片蟾酥第八十九页,共102页。粉末淡棕色。甘油水装片呈淡黄色、半透明、不规则碎块,并附有砂粒状固体。水合氯醛加热装片碎块透明并渐溶化。浓硫酸装片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四周逐渐溶解缩小而呈透明的类圆形小块,显龟裂样斑纹,放置稍久渐溶解消失。水装片加碘试液不含淀粉。显微特征第九十页,共102页。化学成分l、强心甾类蟾毒配基类干燥加工过程中的分解产物。有华蟾毒配基、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约、羟基华蟾毒基、蟾毒配基、远华蟾毒基及海蟾蜍精等;另含洋地黄毒苷元、沙门苷元等。蟾毒类存在于加工前的蟾酥分泌物中。2、吲哚类生物碱蟾酥碱、蟾酥甲碱、去氢蟾酥碱、蟾酥硫碱及5-羟色胺等。3、尚含甾醇类、肾上腺素、多种氨基酸、吗啡等。第九十一页,共102页。1、水试法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2、检查吲哚类粉末0.1g,加甲醇5ml,浸泡1h;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再加硫酸数滴,则显蓝紫色。3、检查甾醇粉末0.1g,加氯仿5ml,浸泡1h;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许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4、TLC以蟾酥药材、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为对照品进行TLC,供试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和一个红色斑点。5、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检查第九十二页,共102页。矿物类生药
从《神农本草经》起,历代本草均有矿物药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载有玉石类药物41种,《名医别录》增加矿物药32种,《新修本草》增加矿物药14种,《本草拾遗》又增加矿物药17种,在唐代矿物药就达104种之多。宋代《证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2购销合同范例
- 公共部位施工合同范例
- 上海工业厂房合同范例
- 修模师傅合同范例
- 云浮差旅机票服务合同范例
- 人力支援采购合同范例
- 企业股权分红合同范例
- 买卖新旧楼板合同范例
- 临时借用厂房合同范例
- 上海合租室友合同范例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质保管理制度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激励机制(6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