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理论流派_第1页
文化社会学理论流派_第2页
文化社会学理论流派_第3页
文化社会学理论流派_第4页
文化社会学理论流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西方古典文化社会学所谓西方古典文化社会学,乃是指19世纪中叶以后以实证主义哲学和进化论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的文化社会学研究。虽然此时的文化社会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在综合社会学和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文化研究中并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联系起来,故这一时期又被称作“综合社会学”时期。第一页,共48页。

产生的时代背景1.欧洲17世纪的工业革命变动了西方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和人际关系,18世纪的启蒙思潮的影响以及19世纪实证哲学和进化论的影响,为古典文化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2.15~19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包括文化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3.古典文化社会学研究的产生是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第二页,共48页。古典文化社会学的杰出先驱人物1.法国孔多塞《人类进化史图解》(首次运用数学统计方法)2.英国弗格森《市民社会史》、《道德与政治科学原理》3.孔德的实证哲学思想及晚年的“人道教”思想4.英国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及进化论社会学思想5.英国麦克伦南《原始婚姻》6.瑞士巴霍芬《母权论》7.英国拉伯克《文明的起源》第三页,共48页。一进化论(19世纪后期)

进化(evolution)一词本义是“展开”的意思,指各种变化,不带有方向性。后来由斯宾塞把进化界定为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而发展的过程,但仍没有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的含义,即进化的未必是进步的。随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逐步普及和引申,进化演变成为一个带有“进步”或“发展”意义的概念。第四页,共48页。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整个世界是依据自然法则运行的,无论是对于分子或有机体的运动还是对于社会的运行来说,都是如此。

第二,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即无论哪个种族,人类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致的,而同样的心理或精神活动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演化进程。

第二,古典进化论又称为“单线进化论”,因为这一学派认为所有的文化都遵循着同样的路线向前进化,由“蒙昧”、“野蛮”、最后到“文明”。

第五页,共48页。1泰勒(EdwardTylor)(1832-1917)主张人类学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的第一人,提出用残存法进行研究。主要学术观点:(1)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Culture)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2)认为文化是进化的。

文化的进步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对宗教的进化提出最著名的“万物有灵论”。

第六页,共48页。主要观点:社会进化论

2摩尔根(LewisHenryMorgan)

(1818——1881):美国杰出的人类学家第七页,共48页。(1).蒙昧社会

低级蒙昧社会:以野果和坚果为食物中级蒙昧社会:食用鱼类和使用火高级蒙昧社会:发明了弓箭(2).野蛮社会

低级野蛮社会:制陶技术的产生中级野蛮社会:东半球始于动物的饲养,西半球始于灌溉农业以及用土坯和石头建筑房屋高级野蛮社会:冶铁技术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3).文明社会:文字的使用第八页,共48页。

“摩尔根在美洲,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四十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第九页,共48页。政治观念的发展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细胞,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一切文明民族的最初氏族都是母权制。家族观念的发展

(1)血缘家庭:

(2)普那路亚家庭(3)对偶家庭(4)父权制家庭(5)一夫一妻制

摩尔根的另一大贡献即是对亲属制度的研究。财产观念的发展

社会分工、私有财产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相继发生,是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十页,共48页。家庭进化和亲属制度的发展1血婚制家庭:对应于马来亚式的亲属制度

2伙婚制家庭:对应于图兰尼亚式亲属制度以上两大类亲属制度又被称为类别式的亲属制度,即不分直系和旁系,都统一用一个称谓。以下家庭的亲属制度又被称作为说明式的亲属制度,即直系和旁系都要分开。

3对偶制家庭:

4父权制家庭:5一夫一妻制家庭:第十一页,共48页。云南纳西族摩挲人的“走婚”

在云南的西北部,有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湖泊,其周围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族,他们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娶女不嫁,婚姻双方终生各居母家的婚姻形态,俗称走婚。第十二页,共48页。云南纳西族摩挲人的家庭结构与亲属关系

母系家庭:是一个祖母的孩子以及女儿的孩子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亲属制度中没有父亲,男性中只有舅舅,是否就是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蔡华的结论)第十三页,共48页。人类学概论14第十四页,共48页。亲属关系与称谓

亲属关系:人们通过婚姻和家庭而结成的相互关系。人类学对亲属关系的区分和使用更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中采用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亲属。人类的亲属关系表现在语言里就是人类学上所说的亲属称谓制度,这是社会文化中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系统。第十五页,共48页。亲属称谓制度第十六页,共48页。对进化论的批评1人类社会不可能是单线进化的,有着多种方式2氏族制度也并不是普遍存在,母系到父系的进化也并不存在3人类社会并没有统一的规律总之,文化进化论容易陷入文化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泥潭。第十七页,共48页。

在进化论基础上产生了传播论

传播学派又称为“文化圈学派”、“德奥历史文化学派”。

1、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是:拉策尔(FridrichRatzel):人类地理学派

——“文化要素是伴随着民族迁徙而扩散开去的。”第十八页,共48页。格雷布纳尔(FritzGreabner):文化圈理论

——世界上只有少数优秀民族才能创造和发展文化。施密特(WilhelmSchimidt):

文化圈进化论

将传播论和进化论结合起来,描绘了人类进化图式:狩猎采集→园艺种植、畜牧→农业文明第十九页,共48页。第二节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学

由于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和斯宾塞进化论的社会学企图以单一直线的进化公式概括一切社会现象,但它解释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所存在的畸形关系、变态心理、无端争吵和骚乱突起等社会乱象,因此,西方兴起了一股反实证主义—进化论的社会思潮,使西方社会学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伴随着西方社会学从古典综合社会学研究走向经验研究或应用研究,文化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等分支社会学便逐步独立出来。第二十页,共48页。

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

由于西方各国社会学家对社会和文化的理解不同,他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把握和界定不同,因此便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社会学含义:一是作为综合社会学的文化社会学,二是作为对文化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以下我们重点介绍作为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1.美国文化社会学强调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它是对文化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2.法国文化社会学主要体现在爱弥尔·涂尔干的著作中,他把文化看作社会事实(制度)。

3.英国文化社会学主要表现在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著作中,分别以《文化论》和《社会人类学》为代表。第二十一页,共48页。(一)历史特殊论(20世纪初)

弗朗兹·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美国“民族学之父”

代表作:

《种族、语言和文化》、《原始艺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人类学教程》等。第二十二页,共48页。1、博厄斯的主要贡献是:(1)最早提出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2)认为社会调查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概括。

(3)提出“历史特殊论”。博厄斯说:“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以,企图从各民族独特的历史中得出普遍、抽象的理论或发展规律的进化论观点是不可靠的。”因此必须从研究每个族的历史开始。

第二十三页,共48页。2、美国历史学派的基本理论

(1)文化独立论。

文化本身是个独立的整体,研究民族文化要了解它的整体结构,而各种文化又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模式,因此任何用单一原因推论文化形式的企图都是错误的。(2)著名的文化相对论理论(culturerelativism)。

博厄斯认为,各民族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不能用高低等级加以划分。因此,评价一种文化的价值,不能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任何一种文化只能从该文化的内部去研究、去理解。

第二十四页,共48页。(二)心理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

(20世纪40年代)1本尼迪克特:

代表著作:《文化模式》(1934)《菊与刀》(1944)第二十五页,共48页。(1)文化因素就像一套供人选择的项目,有些民族选择了这些因素,并形成了自己的形貌,另一些民族则选择了其他因素,并形成了别的形貌。(2)不同的文化形貌决定了不同的人格的形成。(3)因而,文化就会产生它的性格特征,成为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整体。

第二十六页,共48页。

2、米德:代表作:三部曲:﹡《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1930)、﹡《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第二十七页,共48页。

(1)一个人的成年人格的形成,深受其所处的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不同文化或社会的儿童的抚养方式,对于人的个性形成有着关键的影响。

(2)那些被认为是由生物因素所决定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其实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如:“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别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文化条件的反映。”

第二十八页,共48页。极端重视整体性的社会文化研究,以及人类文化研究中经验调查和实证分析的重要性。其“集体意识”概念对人类学的文化研究具有普遍性的影响。

二法国文化社会学的代表是涂尔干和莫斯第二十九页,共48页。

运用社会整体观、社会决定论以及跨文化比较方法,对早期澳大利亚原始宗教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仪式进行了严密而细致的分析。在宗教起源的问题上,他反对泰勒关于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的观点,并主张任何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对于宗教的功能,他认为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在仪式上,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增加社会道德责任感,使人们产生向心力,加强团结,同时也使个人觉得更坚强,更有自信心。第三十页,共48页。

涂尔干的侄子莫斯在《礼物》一书中探讨了礼物交换这一人类存在较为广泛的习俗,进行系统比较研究,提出礼物交换的馈赠模式和互惠原则(人们进行交换并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道德义务,维持着社会稳定)。在初民社会,礼物表达、联结和创造了社会关系,具有超出礼物的物质价值以外的价值。第三十一页,共48页。人类学中最著名的案例夸富宴“夸富宴”(potlatch)的词义是“散尽”(give-away)的意思。在这类宴席上,主人请来四方宾客,故意在客人面前大量毁坏个人财产并且慷慨地馈赠礼物,,把他们所拥有的大量的物品和财产都拿出来分掉。这就是著名的用财物交换声望的典型案列。第三十二页,共48页。三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

1922年,英国人类学界同时出版了两本著作: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布朗的《安达曼岛民》

——功能主义学派的“出生证”第三十三页,共48页。1、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代表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论》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几个要求:(1)学会当地人的语言(2)必须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3)参与观察一年以上第三十四页,共48页。“功能”主义

(1)“功能”就是“满足需要”,就是事物与制度的“作用”。(2)一切文化和社会现象都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不可缺少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的每一个现象,都像生物肌体的每一个器官一样具有一定的“功能”。

人基本有两种需要:基本需要(即生物需要)和衍生需要(即文化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类才创造出了第二性的环境,即文化。文化体现的正是人的需要;人本身的需要是文化存在的基础。

第三十五页,共48页。2、布朗(1881—1995)与结构功能学派

主要著作:《安达曼岛上的居民》《社会人类学方法》。布朗创造了社会人类学的学科,他认为应把文化作为社会体系的一部分进行研究,文化的功能在于维持一个社会的结构,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布朗以后,“结构”取代了“文化”,结构分析取代了文化分析。

第三十六页,共48页。布朗的社会结构概念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第一,社会结构是指人与人组合的各种关系体,如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制度就是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户籍制度)。

第三,人与人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指文化制度、观念、价值、仪式)却是稳定的。

第三十七页,共48页。法国结构主义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ClaudeLevi-Strauss),他被称之为“结构主义之父”。

第三十八页,共48页。结构主义的基本内容:

结构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各个事物的构造形式或外表;二是指各个事物的组成部分或构成原料。前者是属于事物的外表和形状,是事物量的方面;后者是事物质的方面。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结构是稳定和固定不变的,它不易被发现,但又是一种真正的实在。第三十九页,共48页。

结构主义的方法结构主义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整体、总体的强调。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解释整体的部分。他们认为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都深藏着一种内在的支配表面现象的结构,人类学的任务就在于寻找这种内在结构。如对“亲属系统”的研究,包括两个体系:一个是称谓体系,一个是态度体系。称谓体系是其表现,态度体系则是其背后决定因素。第四十页,共48页。第三节当代西方文化社会学

当代的西方文化社会学是新的“综合”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了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文化研究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解释外,产生了新进化论、文化的象征和解释范式。同时社会学理论研究开始出现向文化研究转向的趋势,认为当代社会文化因素与整个社会结构的相互渗透,使得社会结构越来越采取象征化的性质和形式。第四十一页,共48页。一新进化论

代表人物:

莱斯利·怀特(LeslieWhite,1900—1975)

主要观点:

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他将能源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

第四十二页,共48页。二象征人类学的文化解释象征人类学视文化为象征系统。主要特征:(1)把文化看成是通过象征形式表现的意义模式,或者把文化看作是传达形式的体系,人们将其世代相传,加以继承。(2)解读文化现象所传达的信息成为人类学的主要工作。象征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是特纳(《象征之林》)和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第四十三页,共48页。

三解释人类学

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