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陆游】诉衷情·宝月山作-仲殊-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1页
【诉衷情 陆游】诉衷情·宝月山作-仲殊-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2页
【诉衷情 陆游】诉衷情·宝月山作-仲殊-阅读答案鉴赏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诉衷情陆游】诉衷情·宝月山作|仲殊|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诉衷情·宝月山作|仲殊|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仲殊①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②才点,月到门时。

【注】①仲殊:僧人,曾住杭州宝月寺。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21.上阕中的“乱”字用得很有分量,请简要赏析。(2分)

22.请具体赏析本词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词人心境的。(5分)

21.(2分)“乱”字在这里有热闹、热烈的意思,表现出西湖盎然的热闹景象、侬丽的暮春之景。((写出“乱”的意思1分,点出西湖景色特点给1分)

22.(5分)上阕描绘的是动景:杨花飞、莺啼乱;下阕描绘的是静景:闲庭、窗帷、篆香、月色。以动衬静,借美景表现闲情。(3分)下阕中闲庭、篆香、月色给人幽静、空灵之感,表现了词人的洒脱、从容自在,这是一种难得的超然的心境。(2分)

鉴赏

此词为暮春即兴之作。在词中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并在其中寄寓了自己洒脱旷达的襟怀和自在从容的行止。词之上片写嫣然独绝的湖畔春景,以表现动态美见胜;下片以表现深静之意境见工。上下两片,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颇具珠联璧合之妙。

上片首句“清波门外拥轻衣”,写受风的衣裾,膨松松地拥簇着自己往前走,衣服也象减去了许多分量似的。一个“拥”字下得极工炼,与“轻衣”的搭配又极熨贴。一种清风动袂、衣带飘然的风致,就这样被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写罢湖上的和风,接着写柳絮。古代杨柳飞絮是暮春的使者。随风飘荡的杨花陪伴着自己走上寺门的归路。“相送飞”三字将一种殷勤护持的情意传达出来了。“西湖”句由景物描写折到时令,笔意一转,带出下文。“水树乱莺啼”五字重涂浓沫,俨然一幅江南春色图画。丘迟《与陈伯之书》所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佳丽景色,并于此五字中见之。特别是这个“乱”字下得很有力量。由此可以想见,一个缁衣白足的诗僧,徜徉在湖边山脚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纷乱的茑声,组成一幅惬意的游春图景。词的上片,将春色之丽写得荡人心魂,美不胜收。

换头一起三句,点出寺宇阒寂、僧寮清幽的场景,而用一“归”字与前片关合,以实现这一场景的转换。曰“闲”,曰“小”,曰“初”,皆涉笔轻灵,雅称其题,仿佛把人带进一个红尘不到的世界。

结拍三句,进一步烘托寺中的环境,补足前意。抓住这钟声、篆香和月色,三个有时间特征的景物来加以刻画。结语悠然,有竟体空灵之妙。撞钟击鼓,为佛门旦暮必行的功课。卢纶“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出关言别》),杜牧“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赠惟真上人》),都是描写晚钟的名句。仲殊即景写来,亦实亦虚,尤有远韵。接着又拈出“篆香才点”与之作偶,更觉笔有余妍。用“篆”定形容回旋上升的烟缕,真是工致入微了。以晚钟之远韵匹篆香之烟痕,是声与色、与大小之对比,又都取景目前,真如天设地造一般。“月到门时”,本是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