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21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英国政府日前宣布拟推出新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还要参加类似驾驶理论考试的安全意识测试,试图借问责制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使用。②被喻为“上帝之眼”的无人机不仅在军事、工业勘测、商业配送等领域功用丰富,在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据统计,2017年全球无人机的产量将接近300万架,比2016年增长39%,市值超过60亿美元。然而在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③上个月,一架无人机出现在伦敦盖特威克机场跑道上,导致数十架飞机无法降落,机场也短暂关闭。从无人机面世至今,全球各地不断有其干扰民航客机,造成后者延误、迫降甚至返航等情况。同时,无人机可能带来的对私人领域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窥视也引发担忧。各国政府因此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宽严幅度则相距甚远。④在法国,一名少年因使用无人机拍摄城市全景即被起诉,理由是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危害。根据法国目前颁发的法规,除机场、军事区等敏感地区禁用民用无人机,城市及周边地区,包括公路、公园、沙滩等公共场所上空同样禁用无人机。即使是私人区域,未经允许也不得随意对他人及其所有物进行拍摄,更不得以商业目的进行传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类似严格的举措也在施行。⑤相比之下,爱尔兰等国家的管理措施相对宽松,爱尔兰仅要求重量在1000克以上的无人机进行登记。英国交通部的研究也显示,400克以上的无人机就有可能对商用飞机的驾驶舱玻璃造成损伤。⑥毋庸置疑,维护公共及私人安全领域不受市场盲目逐利的侵害,乃是监管的第一大功能。但是,是否能采取合适的力度使之不损害行业发展的前景、不打击研发的积极性也是判断监管是否适当的重要标准,像英国运输部官员马丁·卡拉南所指出的,“要试图通过无人机新规优先保护公众,同时最大程度发挥无人机的潜力”。2016年年底,在美国的监管严规拒绝亚马逊公司测试无人机送货之后,英国作为“全新的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欣然接受了亚马逊的测试请求,而且亚马逊也只是在英国测试类似产品的“众多大公司之一”。⑦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新的业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带来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更新与比拼,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有效的监管一方面应该成为引导规范新兴行业发展的利器,另一方面则应成为帮助平衡其商业潜力与人们安全需求之间的天平。⑧完善的监管方案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发明”,其价值终会在时间的检验中得以呈现。(摘编自李应齐《给无人机立规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试图从源头强化管理,规范无人机的使用,拟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实名注册”。B.无人机被喻为“上帝之眼”,近几年来,技术和市场迅速发展,安全隐忧也在不断增加。C.各国政府在不断规划实施对无人机的管理,不过,美洲和欧洲的宽严幅度相距甚远。D.有效的监管方案既要引导规范新兴行业发展,又要平衡它的商业潜力与人们的安全需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英国拟推出新规入手,引出无人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隐忧问题。B.文章用较多篇幅列举了无人机的安全隐忧,引出各国加强对其监管的情况。C.文章以维护公私安全领域不受侵害为议论前提,阐发了严管无人机的主旨。D.文章引马丁·卡拉南的话,说明监管无人机既要考虑安全,又要有益其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求无人机操作员必须实名注册,就能从源头上对其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B.盖特威克机场飞机无法降落,是因为跑道上出现的无人机可能对其造成损伤。C.法国禁止在公路、公园等公共场所上空使用无人机,因其可能危害他人权益。D.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商业、服务模式更新背景下,实现有效监管尤为重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乡村教师(节选)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胁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发射奇点炸弹!”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1号随机点检测。”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开始3C级文明测试。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发射奇点炸弹!”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11号测试题未通过!12号测试题未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大约每秒1至10比特。”“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但,阁下,确实如此。”“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他们叫教师。”“教——师?”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B.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3C文明。双线互为呼应,并行不乱。C.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D.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5.文中划线句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6分)6.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而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附图: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

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选自腾讯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是因为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D.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地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元胄少英果,多武艺,美须眉,有不可犯之色。周齐王宇文宪见而壮之,引致左右,数从征伐。官至大将军。高祖初被召入,将受顾托,先呼胄,次命陶澄,并委以腹心,恒宿卧内。及为丞相,每典军在禁中,又引弟威俱入侍卫。周赵王宇文招知高祖将迁周鼎,乃要高祖就第。赵王引高祖入寝室,左右不得从,唯杨弘与胄兄弟坐于户侧。赵王谓其二子员、贯曰:“汝当进瓜,我因刺杀之。”及酒酣,赵王欲生变,以佩刀刺瓜,连啖高祖,将为不利。胄进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赵王诃之曰:“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叱之使却。胄瞋目愤气,扣刀入卫。赵王问其姓名,胄以实对。赵王曰:“汝非昔事齐王者乎?诚壮士也!”因赐之酒,曰:“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赵王伪吐,将入后閤,胄恐其为变,扶令上坐,如此者再三。赵王称喉干,命胄就厨取饮,胄不动。会滕王宇文逌(yōu)后至,高祖降阶迎之,胄与高祖耳语曰:“事势大异,可速去。”高祖犹不悟,谓曰:“彼无兵马,复何能为?”胄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辞死,死何益耶?”高祖复入坐。胄闻屋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高祖下床,趣而去。赵王将追之,胄以身蔽户,王不得出。高祖及门,胄自后而至。及诛赵王,赏赐不可胜计。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焉。后复征为右卫大将军亲顾益密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上令驰召之及胄见上谓曰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赐宴极欢。

(选自《隋书·元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复征为右卫大将军/亲顾益密/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上/令驰召之/及胄见上/谓曰/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

B.后复征为右卫大将军/亲顾益密/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上令驰召之及胄/见上谓曰/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

C.后复征为右卫大将军/亲顾益密/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上令驰召之/及胄见/上谓曰/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

D.后复征为右卫/大将军亲顾/益密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时/胄下直/上令驰召之及胄/见上谓/曰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胜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我国古代专指在帝王旁边侍候的大臣,即近侍、近臣。

B.禁中,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禁中”。

C.鼎,在我国古代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D.床,在我国古代不仅是供人睡卧的用具,也是一种简易的坐具。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胄英俊武勇。年少时习多种武艺,长得一表人才,威风凛凛,令人敬畏,北周齐王赞赏他,并招他到身边随自己出征打仗。

B.元胄警惕性高。赵王想要刺杀时任丞相的高祖,元胄识破了赵王的诡计,以相府多事为由,多次提醒高祖离开是非之地。

C.元胄为人忠诚。他不畏惧赵王的呵斥,扣刀入室护卫高祖;当赵王要追赶高祖时,元胄掩护高祖并与其一起逃出。

D.元胄威名远扬。当时突厥部落多次侵犯边境,但自从元胄被朝廷授予灵州总管的职务后,北方夷人就十分畏惧。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①赵王欲生变,以佩刀刺瓜,连啖高祖,将为不利。

②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胄不辞死,死何益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经行岚州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D.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15.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表达了诗人不惧挫折、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3)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被列为高发疾病。据统计,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约50%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其患病率为非糖尿病者的4倍。这绝不是。动脉血管闭塞后,肢体远端足部就会发生缺血,表现为患足皮肤发凉、发麻、退行性变,严重的患者出现足部坏死,也会出现医学上特有的间歇性跛行现象。糖尿病足一旦发生感染,后果,最轻微的表现是蜂窝织炎,皮肤发红发烫,重一点的,皮肤充满水泡,甚至破裂。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避免病情不加剧,出现坏死、感染乃至不得不截肢。其实糖尿病足并不可怕,不必,关键是要尽早察觉,。我们建议患者自学一些简单的检查方法,学会给脚“号脉”,包括摸摸足部皮肤温度是否降低、脚是否有麻木感。进一步可以进行血管彩超或下肢血管的CT检查。如果发现有动脉闭塞现象,首先要考虑积极开通血管。()。随着国内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的兴起,糖尿病足的血管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解决。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开通血管,类似于心脏支架手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危言耸听波谲云诡闻风丧胆亡羊补牢B.危言耸听不堪设想谈虎色变防患未然C.骇人听闻不堪设想闻风丧胆防患未然D.骇人听闻波谲云诡谈虎色变亡羊补牢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为避免出现坏死、感染,病情加剧乃至不得不截肢的情况,应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B.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以避免病情加剧,出现感染、坏死乃至不得不截肢。C.一旦出现这些问题,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以避免病情加剧,出现感染、坏死乃至不得不截肢的结局。D.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为避免病情不加剧,出现感染、坏死乃至不得不截肢的情况,应马上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所以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B.由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因此进行动脉搭桥术,且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是传统方法C.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所以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D.传统方法是进行动脉搭桥术,一般需要身体基础条件好,因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还是很高的,手术后恢复也比较慢20.下面是一位大学新生在开学班会上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我诞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今年18岁,从小涉足艺术,在钢琴方面有造诣,同学们以后如果在艺术方面叨扰到我,我一定不吝赐教。同在屋檐下,祝愿我们共同进步。21.请综合分析以下两个图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017年浙江省选考科目呈现的状况,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6分)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被同行打败,而是因为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方便面品牌崛起,而且因为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打败卖自行车的店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你对上述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800字。语文模拟考试答案1.C项,“美洲和欧洲的宽严幅度相距甚远”曲解文意。文章只是说爱尔兰等国家相对宽松,没有显示美洲与欧洲的差距。2.C项,文章主旨分析不当。本文主旨不是严管无人机,而是对其要有完善的监管方案。3.A项,“就能从源头上对其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说法过于绝对,实名注册对强化管理和规范使用有重要作用,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应考虑多种因素。选项说法不正确。4.D(小说没有表现悲剧主题,引发的是读者的崇敬之情)5.①构思巧妙: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串接起了两个不同时空故事,即一方面银河系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过程中探触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小山村碰巧成为探测点;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上这个偏僻山村有师生间知识文明传承。②制造悬念,让读者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更加关注。③突出主题:为山村小学的师生成为拯救地球的英雄埋下伏笔,表现了悲情的英雄主义主题。(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6.①坚守使命:柔弱者在困境中用知识、良知、师德等对传承文明使命的坚守。②尊重文明:碳基舰队在探测到3C级以上文明行星上的生命迹象后让炸弹转向,以保护有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碳基舰队惊叹地球的5B文明,师生生命体之间知识的传承。③敬仰崇高:崇尚教师的奉献坚守。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用原始方式艰辛地推动地球人类文明进步,歌颂卑微的生命凭借崇高的精神传承至高的文明。(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7.C(A项,第三则材料没有指出“海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B项,根据材料一可以知道,“海归”回国并非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而且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D项,不是体现文化吸引力,而是体现文化归属感。)

8.A(B项,“都源自”错,材料二中有“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D项,“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错,材料三为“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的作用;E项,“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错,根据材料二可以知道,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

9.作答本题,文中相关的信息有:“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答案: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发展。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营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以及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人生追求。解析:本题的答题区间是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从国家政策、国家实力、社会环境、个人追求等方面概括原因。10.C“右卫大将军”为官职名,作“为”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上”为名词,在句中都是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B。句子翻译为:后来征召回朝任右卫大将军,高祖对他更加亲密。曾经有一个正月十五,高祖和贴身近臣登高赏月,当时元胄在值班,皇上下命令用快马把他招来,见到元胄,皇上对他说:“你与别人登高赏月,比不上和我一起登高好!”设宴招待,极其高兴。

11.A

“左右”指在身边侍候的人,不是专指帝王身边的。

12.C“并与其一起逃出”错误,原文是“高祖及门,胄自后而至”,意思是“高祖到达相府,元胄也回来了”。

13.①句子翻译为:赵王想生发事变,用所佩戴的刀子切瓜,不断地请高祖吃瓜,将要对高祖不利。(得分点:生变:生发事变;连:不断;啖:吃。)

②句子翻译为:兵马都是他家的东西,一旦他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不怕死,但这样死又有什么益处呢?(得分点:悉:都;不辞:不怕;益:好处,益处。)

参考译文: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元胄多次跟随齐王出征打仗,官至大将军。高祖刚被征召进朝廷,将被周宣帝托付后事,高祖先叫元胄,其次才叫陶澄,将他们一起当作心腹之人,常常住在高祖的卧室内。高祖当了丞相后,元胄主管宫廷中的禁卫军,又引弟弟元威入宫当侍卫。周赵王宇文招得知高祖将要取北周而代之,于是就邀请高祖到自己的府中,赵王将高祖引进卧室内,左右侍从不得跟随,只有杨弘和元胄兄弟坐在门边。赵王对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和宇文贯说:“你们进室内去献瓜,我趁机将他刺杀。”饮酒正酣时,赵王想突起事变,拿所佩带的刀切瓜,不断地让高祖吃瓜,将要刺杀高祖。元胄进屋说:“丞相,府中有急事,您不能在这里多呆了。”赵王大声喝斥说:“我和丞相谈心,你是干什么的?”赵王想把元胄喝斥走,元胄瞪圆双眼,怒气冲冲,握刀闯入内室。赵王问他叫什么名字,元胄照实回答了,赵王恍然说:“你不是以前跟随齐王的吗?的确是壮士啊!”于是赐酒给他喝,并且温和地说:“我哪里有什么不好的意图呢?你何必如此猜测我警惕我?”不一会儿,赵王假装呕吐,准备进入后门,元胄怕他又有诡计,急忙走过去扶住赵王,使他坐入席中的上位,像这样做了几次。后来,赵王声称自己口渴,命令元胄到厨房中去取茶,元胄不动。不久,恰逢滕王宇文逌到来,高祖亲自走下台阶迎接他,元胄趁机对高祖耳语:“情况很不妙,您一定要快点离开这儿。”高祖还是没有明白,对他说:“他又没有兵马,能把我怎么样?”元胄说:“兵马都是他们的,一先下手,大事就完了。我虽然不怕死,但死又有什么益处呢?”高祖又进室中坐下,元胄听见屋后有披铁甲的声音,于是立即请高祖说:“相府事急,你怎能如此久坐?”于是扶高祖下床,急促地离去。赵王将要追赶高祖,元胄用身体挡住屋门,使赵王不能出来追赶。高祖到达相府,元胄也回来了。后来高祖杀了赵王,给予元胄的赏赐数也数不清。当时突厥多次骚扰边疆,朝廷因为元胄一向有威名,授给他灵州总管的职务,北方部族很害怕他。后来征召回朝任右卫大将军,高祖对他更加亲密。曾经有一个正月十五,高祖和贴身近臣登高赏月,当时元胄在值班,皇上下命令用快马把他招来,见到元胄,皇上对他说:“你与别人登高赏月,比不上和我一起登高好!”设宴招待,极其高兴。14.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A项错在“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全诗并非一味悲凉。15.①用琴声比喻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