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亳州二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张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立即停止答题,仅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号返回舱B.环绕地球飞行的神舟十一号C.进入大气层的陨石D.天空中的白云2.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下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示意图。据此回答3~4小题。3.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属于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地月系D.太阳系4.对“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正确的认识是()A.都属于天体B.都是行星C.“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构成了天体系统D.“神舟十一号”是天体,“天宫二号”不是天体15.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条件是()A.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B.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回答6~7小题。6.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离太阳较远7.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9小题。8.图中天体M可能是()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A.①③④B.读图,完成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④⑤C.③⑦D.①④9.图中箭头显示了行星公转具有()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质性下图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11小题。完成10~10.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A.耀斑频繁爆发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C.全球降水增多1D.地球磁场增强1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读图回答12~13小题。()极大年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12.图文材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13.下列关于在太阳剧烈活动时期采取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行②尽量减少室外活动③关闭所有通信设施④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我国近地面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下左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下右图),完成14~15小题。14.下列关于我国近地面年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地B.江南丘陵因多山地C.西藏因海拔较高,D.四川盆地因海拔较低,太阳辐射较弱15.关于北半球区因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形,太阳辐射较弱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与近地面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一致B.由低纬向高纬均匀递减C.中纬度地区随纬度的变化最明显D.北极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是赤道地区的一半1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生物发展阶段开始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两栖动物时代C.被子植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17.原始人类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新生代第四纪C.中生代D.新生代第三纪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据此完成18~20小题。18.水平地层()A.下新上老B.下老上新C.同时形成D.陆地缺少19.地层不能够反映的是()A.生成顺序B.新老关系C.发展阶段D.时间长短20.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依据()A.化石种类和数量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C.岩石的绝对年龄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下图是在山东沂蒙山区的费县、平邑县等地发现的裸露于山体中的化石。据此完成21~22小题。21.该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A.显生宙B.古生代C.中生代D.第四纪22.当时山东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是()A.山地丘陵B.高原盆地C.平原谷地D.温暖海洋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23~24小题。23.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A.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24.莫霍界面大约位于该地地下()A.5Km处B.17Km处C.33Km处D.2900Km处2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1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小题。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D.大气组成成分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27.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C.密度减小D.湿度增大28.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A.迅速进行迫降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C.保持原有高度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29.下列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多云的B.夏季的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高太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D.日出前的黎明天空明亮3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31.由于大气的①霜冻多出现在晚秋多云的②夏季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天低③产生的温室效应,影响人类的生存热力作用()夜晚1④“高处不胜寒”A.①②B.②③C.②④3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D.③④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的宇宙无线电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据此完成33~34小题。“FAST”,它能收集微弱信号,33.射电望远镜A.地月系34.选择在贵州偏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B.太阳活动干扰小D.电磁环境比较好A.太阳辐射非常强C.天气变化影响小读图,完成35~36小题。35.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136.下图中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C.D.读图完成37~38小题。37.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D.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38.图中P、M、N三个箭头分别表示()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39~40小题。39.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A.①B.②C.③D.④40.图中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北风第II卷(非选择题)1二、综合题(共3大题,计40分)41.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4分)(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8分)(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是____界面。(6分)(4)G层叫____。(2分)42.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图甲为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图乙为某海岸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材料二: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的现象。(1)从图甲所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逆时针),若实验模拟夜晚的海陆风,则热水表示。(4分)(2)根据图乙中等压面分布,将abcd四地气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2分)(3)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4分)1(4)说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43.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北半球)”,回答问题。(8分)(1)图中甲处的(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_风;若图中气压数字均减半,变成布情况,则乙地的风向为__________风。(2分)(3)乙地的,原因是乙地_____________。(2分)(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丙与丁两地中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_,可能出是____________。(3分)气压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百帕。(1分)为高空某处等压线的分风力较甲地的风力现降水的1亳州二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10BDCADDBDBA11-20CCACCCBBDC21-30BDBADACDAB31-40DDDDAADBBA二、综合题41.(1)横纵(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