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党课讲稿)前言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就是今天我讲的“根与魂”的出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括为三个内涵:一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是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这里,我也把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到2018年5月5日期间发表的讲话做了一个关键词的解读。II価卓.在这几年的讲话中,他用的最多的是改革开放,247次;再有就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创新精神、理想信念等。“理想信念”里包括很多当代的概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用了很多的概念,比如精神命脉、文化基因、文化沃土、爱国主义,其中爱国主义用了48次。那么,何以为文化?〃文〃,纹理。《易经•系(ji)辞》说:“物相杂,故曰文。”“物相杂”,各种各样的东西汇聚在一起,杂而不乱,和谐共处。《礼记•乐记》说:“五色成文而不乱”,指不同色彩美好相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和而不同”。“化”,指变化、生成。《礼记•中庸》中的“赞天地之化育〃,是一种自然的化生长育。但是我们通常说的“化人”和简单的说“变化、生成”还不太一样。比如我们经常说融化,把什么给化掉,它有一种温润、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西汉以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词汇,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用武力来征服别人,他可能内心会有一些不屈服,所以你还要用文化来征服它。文化和武力是相同的作用,文化征服不了,等于最终还是没有把他征服。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属于精神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变成一个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外延非常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比如居住文化、家居文化、传统文化、当代文化,书法、绘画、茶酒都是文化,所以文化的概念非常丰富。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独特标识、价值源泉、文化基因三个方面。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创造中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我们的思想指引。下面我着重讲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的独特标识、价值源泉,以及其蕴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一)独特标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他提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提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关键词:修齐治平“修齐治平”是我们老百姓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齐治平,首先要讲修身,其次要讲家风、家规、家教,然后才能谈治国平天下。如果自己的小节都不注意,你还能谈何把家庭管理好,把自己的职业做好?关键词:尊时守位“尊时守位”也是我们的独特标识和文化基因。什么叫尊时守位?就是遵循天时规律,安守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周易》里讲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你得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时俱进。大家都往前走,尔也得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倶进。《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讲你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尊时守位,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儒家讲的“万物一体”,佛家讲的“一花一世界”,道家讲的“道法自然”,都有尊时守位的意思。关键词:知常达变“知常达变”就是不能守旧,得通达,知道变化。老子《道德经》里讲:“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鼓励创新,鼓励通达,鼓励变化,这是我们最传统的一些理念。《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里讲的兵法谋略,也强调要顺应时变。中医辨证施治的智慧,其实也是指导你大自然的变化和身体的变化要协调。这是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引发出来的,也就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关键词:开物成务开物成务出自《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得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成就一番事业。人与天、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地相配合,通过一种熟练的把心放到手艺里面的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有用之物。理解,然后形成一种理念,把它贯彻到具体实践当中去。(二)价值源泉关键词:讲仁爱重民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里有个关键词:讲仁爱、重民本。孔子讲“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揭示的是以仁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孟子讲“侧隐之心”,强调性善。大家都知道《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侧隐之心”是“仁”的发用,“王道仁政”是仁心的推广。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讲的“民吾同胞”;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这些都是讲仁爱。重民本是以人为本,把民本放在首要位置。关键词:守诚信崇正义现在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诚信、公正,这与传统文化的正心诚意是相通的。孔子讲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讲的“舍生取义”“浩然正气”,屈原《九歌》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关公的“忠义仁勇”,这些都是讲义的概念,也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关键词:尚和合求大同尚和合、求大同,这也是大同思想。《礼记•礼运•大同》《桃花源记》对理想社会的描述,近现代康有为《大同书》的思想,我们现在倡导的乡规民约,一些商会、协会提出的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原则,以及老百姓常用的“家和万事兴”等话语,这些都是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从个人到家庭、社会,再到全球的“协和万邦”,包括“计利当计天下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等思想,都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是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三)爱国主义关键词:先天下之忧(报国情怀)关于爱国主义思想,历史上太多精彩的故事、脍炙人口诗歌。爱国主义诗词,比如李广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霍去病的“饮马瀚海,封狼居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要把这诗词背后的爱国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再比如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表达了报国情怀。关键词: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天地有正气”;戚继光的“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郑成功的“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关天培的“挥刀赴南惟亲军,一死无地招忠魂”,这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描述浩然正气的诗词。关键词:丹心照汗青(献身精神)描述献身精神的诗词,比如: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邓世昌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激发了多少人为国家、民族献身。二、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革命时期,很多的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身,产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一)为民族独立为人民解放关键词: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他强调:“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最近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展览,叫《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里面做了一个红船的模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别形象。比如我们看一些李大钊的老照片,很多人都以为李大钊五十几岁,实际上李大钊就义的时候年仅38岁。李大钊从容就义,当时绞刑架三次才把他绞死。当我看到这个文献的时候,真的感受到早期革命家坚定的意志。他有一句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他身上有着学者的精研的精神,又有着革命者的坚定意志。关键词: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是中国革命非常艰苦的时期。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他强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关键词:苏区精神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世代传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关键词:长征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时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和游击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争。西北地区红军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一起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党组织以及党领导的各方面力量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都为长征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征途中的故事非常感人,支撑着当年红军一直走下去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词: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从一些文献中大家可以感受到。比如,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为人民服务》;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范文澜同志的《中国通识简编》;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延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一个教材。关键词: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Ill邓小平同志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二)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关键词:铁人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他们展现出建设新时代的精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关键词: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填词作《念奴娇》:“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焦裕禄带领人民改变兰考恶劣的自然环境,这首词表达了人们对焦裕禄的感情。关键词:雷锋精神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1961年10月20日的雷锋日记激励了几代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关键词:两弹一星精神邓稼先一生致力于研究两弹一星,28年妻子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去了。他的故事,让今天的我们听起来仍然能够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的强大使命感和责任感。习近平同志2011年1月26日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2008年,习近平同志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强调,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加强党的建设,彰显党的战斗力。2008年地震以后,我也参加过汶川重建的工作,当时条件非常地差。我们帮助汶川的博物馆整理一些因为地震毁坏的东西,体验非常深。当时美国同行也给打电话,说没想到你们恢复得这么快。我们在这方面确实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让人看到在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党的坚强的战斗力,带领群众重建家园。我最近带人去汶川参观,那里几乎看不到地震的痕迹。如果你想去了解当时的地震情况,可以到地震博物馆,那里还能够看到当时的场景。当然,当时身处灾区的人们一直都记忆犹新。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强调的,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加强了党的建设,彰显了党的战斗力,也彰显了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好服务,做好坚强后盾的理想信念。关键词:改革创新精神邓小平同志1982年9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全国代表大会所致的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创新精神是我们现在依然要坚持、弘扬的精神。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这部分我讲三方面内容: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一)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展览,这个展览改变了以往办展览的做法,解读了马克思究竟是怎样一个人;马克思主义怎样中国化,怎样在中国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一系列书籍,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读马列,怎么从马列当中汲取力量,怎么从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对今天的年轻人非常有启发作用。关键词: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
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墓碑上刻着一句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你用各种方式来解读世界,但是关键你得去做,你得去改变世界。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关键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关键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现在社会上也在举办一些活动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最近也举办了一个活动,叫“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幼儿园、中小学试点讲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诚信、友善的古代故事,非常受欢迎。关键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关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我也经常被外国人问到,说中国人有信仰吗?你们信仰什么?其实中国人非常有信仰,中国人信仰什么?普通老百姓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共产党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普通百姓信仰的那些跟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联。关键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最近我们国学中心在研发一系列的宣传传统道德的展览、展示、展演,包括想把全国最优秀的作品展演拿到我们的剧场里来演出,不断地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我们也想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反映核心价值观理念的题材,做成年轻人喜欢的话剧、舞台剧、小品等,并尝试一些新媒体的做法,在网上宣传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我们有《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北京市也推出了一些相关的文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