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训练的原理_第1页
人际关系训练的原理_第2页
人际关系训练的原理_第3页
人际关系训练的原理_第4页
人际关系训练的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人际关系训练的原理一.人际关系的一些心理学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悔改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这个实验表明,若第一印象形成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续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近因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表现出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很深刻、很强烈的影响。心理学家卢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热情外向型特点,然后介绍冷淡内向型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冷淡内向型特点,后介绍热情外向型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都是第一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表现为首因效应。卢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他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对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美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的品质。这就好像在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做“光环作用”。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这种效应。光环效应实际上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和扩张的结果。在光环作用状态下,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扩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隐退到光的背后被别人视而不见了。【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象自己因为什么心理导致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的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出一辙。同理心最基本的意义就是了解别人的经验、行为与感受,就像当事人所体会到的一样,尽其所能从当事人的观点来了解当事人,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同时将你所感受、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知道,从而容易赢得当事人的认同和好感,是人际交往或辅导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自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教育心理学中有“互悦机制”和“自己人效应”之说。“互悦机制”即是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这是人际间的一种自然心理规律。一旦有了“互悦机制”之上的良好人际关系,其中。。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就算对方提出的要求、任务让自己很为难,也不会轻易拒绝。同样一个观点或一件事情,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提出的,接受起来既快又容易。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则会本能地加以抵制,这种心理现象就是“自己人效应”。【名片效应】名片效应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斯很快地缩小之间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可以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刺猬效应】“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后来教育心理学家根据这一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日常相处中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投射效应】心理学家罗杰斯做过这样的实验: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着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这种投射效应反映的一个侧面。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良方。【霍桑效应】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这个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员31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该工厂进行了一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请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效率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府”。二.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聆听的技巧】越是善于聆听的人,人际关系就越融洽,因为聆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相关技巧:(1)耐心聆听。(2)虚心聆听。(3)会心聆听。【谈话的技巧】(1)要选择适当话题。(2)要讲究对话。真正成功的对话,应该是相互应答的过程。(3)要及时转移话题。(4)要注意“小”事。①让先。让别人先说。②避讳。应聪明地避开某些对方忌讳的话题。③谦虚。应避免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学。④诚恳。交谈的态度以诚恳为宜。⑤幽默。幽默可为社交增添愉快气氛。⑥口头禅。口头禅固然能体现个性,但语言累赘的口头禅应该割除。【非言语交往技巧】(1)服饰技巧。服饰要整洁美观,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同时要照顾所在群体的习惯。(2)目光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听讲者应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关注。(3)体势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注意自己的动作、手势等。(4)声调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能否恰当地运用声调,也是能否顺利交往的重要条件。(5)距离技巧。男性最不喜欢别人占据他对面的座位,女性最不喜欢别人坐在她旁边。在人际交往中,随意闯入对方的个体空间是犯忌的,也是失礼的。在异性交往中,这种空间距离的分寸感尤为重要。【消除同学间误会的策略】(1)心地坦然。发生误会后不妨坦然置之,进行“冷处理”。(2)气量恢宏。对于那些错怪自己的人,不要怀有怨恨。(3)寻根溯源。要头脑冷静地分析误会产生的根源,找到症结所在。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不妨“有则改之”;如果不在,那也不必着急,因为“时间是澄清误会的良药”。(4)对症下药。可以与误会者心平气和地面谈,也可转托其他人做解释。【正确对待同学背后议论的策略】(1)端正认识。对正确的议论,我们应虚心听取;对不正确的议论,不妨“左耳进,右耳出”,不必耿耿于怀。(2)我行我素。要敢于正视别人的议论,不怕别人议论,善于从别人的议论中吸取“养料”。(3)敢于斗争。对那些带有造谣、中伤、诬陷性质的闲话,应及时向教师、家长汇报,争取他们的帮助,向背后议论者提出批评。(4)善于斗争。爱背后议论别人的人,常常是一些心胸狭隘、浅薄无聊的人。对于这种人,应该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对待之。【正确对待被同学嫉妒的策略】(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向嫉妒者表露自己的勤奋与努力。(3)主动帮助嫉妒者。(4)主动求助于嫉妒者。(5)让嫉妒者也来分享欢乐。三.人际关系训练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的分析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问的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本单元人际关系训练内容包括1节心理辅导课:“高山流水觅知音”以及5个拓展训练项目:“相识就是缘”“串名字”“个性名片”“撕纸”“倾听与回馈”。“狐狸和仙鹤的故事”讲述同理心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小小的“缘分”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心理相容的原理;情境表演则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高山流水的故事则为学生展现了一幅令人向往的愿景。“相识就是缘”“串名字”“个性名片”,是从首因效应这一心理学效应出发而设计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在学生尚不熟悉的时候开展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促进同学间相互认识,也可以在愉快的活动中让学生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为班集体的后续建设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撕纸”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的过程。所以良好的沟通指的就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过程,不是你一个人在发表演说、对牛弹琴,或者是让对方唱独角戏,而是用心去听听对方在说什么?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回馈给对方。沟通过程中可能因沟通者本身的特质或沟通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