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心理问题汪伟涛_第1页
小学儿童心理问题汪伟涛_第2页
小学儿童心理问题汪伟涛_第3页
小学儿童心理问题汪伟涛_第4页
小学儿童心理问题汪伟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儿童心理问题汪伟涛第1页/共20页小学儿童的心理问题第2页/共20页

近年来,在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因此,分析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寻求有效的对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第3页/共20页儿童心理问题是指儿童的心理发育偏离了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理发育特征,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相比,在性格、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几项异常,但还不是精神性疾病。儿童期时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以及由于功能发育迟缓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我国儿童中的各种行为、情绪问题的发生率也很高,约占儿童的10%左右。这些儿童虽然照常在校、托儿所学习,但常常是成绩不好或品行不佳,或成绩、品行均差的"双差生"。在这些儿童中以后发展为人格障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较其它儿童高,学业、工作成绩也较其它儿童为低。第4页/共20页不吃饭逃学等等口吃尿床好动说谎适应障碍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等等自闭症癫痫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特殊问题一般问题第5页/共20页活动量过大的孩子容易坐立不定、整天跑东跑西、爬上爬下、话多、手势多、父母或老师往往非常讨厌这种孩子,他们有时会认为这些孩子是故意捣蛋的。

一般而言,这些孩子的特徵有:

·注意力难以集中。

·肌肉协调不良。

·缺乏抑制力,挫折容忍度偏低。

·情绪不稳易发怒。

·过度敏感。儿童过度好动的可能原因有三种:一是家庭压力太大、二是轻微的脑部受损、另一种是天生就属於活动型的孩子。治疗可分成二部分,积极方面应尽量减低家庭压力,怀孕时不要乱服成药;消极方面则可使用镇静剂,降低孩子的活动量(但不宜长久服用),在教学上则尽量安排消耗体力的或简单的活动,并时时给予必要的增强。第6页/共20页典型自闭症的孩子,目光与言行都不与人接触,常使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而且脾气异常强烈,他们同时会固执的爱听某种旋律或爱玩某种玩具,甚至具有灵巧的动作及想法。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的兴趣比对「人」来得高,有时甚至会把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玩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复且节奏性的动作;对於喜欢的东西相当执著且一成不变。产生自闭症可能的原因有:遗传、脑伤以及父母对子女冷漠的管教态度等。其治疗方法,积极方面:应注意自己的管教态度、适时提供爱及关怀、并为其设计适宜的学习环境。消极方面:则应给予行为治疗,例如用代替学习或社会性增强等方式来建立自闭症儿童的人际关系,饮食行为等。第7页/共20页

如何鉴定儿童的心理问题?第8页/共20页

1.行为与年龄的关系:每个年龄的孩子都有一般的行为表现与发展程度,如果你发现孩子比其他同龄孩子落後许多,最好能送医检查。

2.异常行为出现的频率:假如怪异行为偶尔才出现一次,父母就暂时用不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经常产生,甚至经过约束後仍无法矫治的话,就得注意并寻求治疗。

3.对日常生活妨碍的程度:假如孩子的问题已严重干扰孩子正常生活或学习的话,就须求助於心理专家了。

4.观察孩子是否已有其他相关的并发症。

第9页/共20页但鉴定本就是一件相当棘手的工作,而其准确与否更影响治疗成效。以上只有我提出几项参考标准,仅供父母作为判定的标准(然而若想正确的判定可能就得请教心理专家或精神科医师。)

第10页/共20页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少年儿童自身弱点的不良倾向

学校教育失误的不良影响

社会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第11页/共20页现代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父母的期望,这种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以下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不科学、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第二种态度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造成子女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此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据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产生消极情绪,如不爱学习、敌视同学等。由此可见,家庭破裂会使儿童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第12页/共20页人的心理是由各种心理成分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统一体。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的少年儿童,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他们一方面发现新的自我,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此时期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因此,少年儿童自身的人格弱点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

第13页/共20页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致使许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育,甚至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具有完美的个性和人格要比拥有智慧和能力更为重要。因为社会用人已不仅仅考核专业技能,却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较好的人才。可见,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给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且,学校也存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有的教师挖苦、讽刺学生,更有甚者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的学生或家长有钱有地位的学生另眼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除此,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挂在口头上,口号喊的响,却无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

第14页/共20页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广泛和复杂的。不良的社会舆论导向、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往往使少年儿童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面前感到无所适从,这对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害的。社会风气中的积极方面如新风尚对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人格有促进作用,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会腐蚀少年儿童的心灵,有些少年儿童效仿某些成年人讲究吃喝玩乐,说大话、假话骗人。

第15页/共20页转变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正确引导

创设轻松、自由的家庭气氛

少年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16页/共20页转变多年形成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作为教育的实实在在的行动。长期以来,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是惟一的出路,致使我国从小学教育就只强调考分,而不顾个性、人格的完美成长。为了考高分,家长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让孩子有休闲的时光,无休止地补习各种文化课,使孩子四体不勤,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试名次,一旦考试失利,便哭闹不休,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因此,现代教育必须认真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少年儿童积极乐观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态度,让他们懂得,无论将来做什么,只要对社会有用,就是成才。

第17页/共20页坚持正确引导,是少年儿童心理特点所需求的。首先,针对少年儿童共有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根据学生实际及少年儿童迫切需要解决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其次,父母应注意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偏差进行正确指导。如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培养优等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家庭条件优越学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的自信心,以塑造各种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品质。这里所说的面向全体,就是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相结合,使每个少年儿童都得到健康发展。

第18页/共20页家庭是少年儿童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