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史_第1页
中国近代教育史_第2页
中国近代教育史_第3页
中国近代教育史_第4页
中国近代教育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教育史第1页/共48页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有关香港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割让香港岛北京条约(1860年)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租借新界(界限街以北及邻近岛屿)九十九年第2页/共48页

六次革命运动1851-18641860-1895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1898戊戌变法1899义和团运动1911辛亥革命1919五四运动第3页/共48页主流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探索救国救民的过实质第4页/共48页中国近代的主要教育思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改革派教育思想洋务派教育思想维新派教育思想民主派教育思想新文化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第5页/共48页一、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萌芽(1840年—1860年)(一)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思想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第6页/共48页1、龚自珍改革封建教育的教育思想2、林则徐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教育思想反对经济侵略;反对军事侵略。3、魏源“师夷长技以夷制夷”向西方学习的实学教育思想

第7页/共48页“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叙》

第8页/共48页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教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教育近代化理论的奠定(1851年—1864年).

第一、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第二、提出了一个比较彻底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第三、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具有农民战争特色的军事教育体系。第四、建立了历代农民革命队伍中最完备的教育体系。第五、创造了新的农民革命的宗教(拜上帝教),并以之作为教育上的最高指导原则。第六、在批评封建旧文化方面作出过更多的努力。

第9页/共48页三、洋务教育思潮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1860年——1895年)

(一)洋务教育思潮的历史地位

第10页/共48页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第11页/共48页(二)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的标志

1、兴办洋务学堂

1862年6月11日成立,它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始,同文馆以培养外语人才和翻译外国著作为主要任务。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地址在北河沿,即后来北大三院图为同文馆大门旧址。

第12页/共48页2、兴办留学教育容闳(1828-1912年)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847年留学美国,1854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洋务运动力主教育救国。1872年起受命主持选派幼童赴美留学,开近代中国留学之先河,影响深远。晚年主持康梁变法及孙中山民主革命。他于1871年在家乡南屏创办“甄贤学校”,著有《西学东渐记》等。

禾田里的:“

A、B、C、D……”容闳的梦第13页/共48页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LongLongAgo——

一张清同治年间摄于上海的照片

那些怯生生的眼睛,那些紧闭的双唇,还有被优雅的握在手里的折扇。他们像一件珍贵瓷器的千百碎片,散落在美国和中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第14页/共48页

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右)和清政府邮传部副大使梁如浩(左)的幼童时代,英气勃发。面对即将奔赴前往新大陆,他们的目光和身姿,不正是“少年中国”的写照吗?泪水在母亲的眼中打转哦!新大陆第15页/共48页留美幼童直接登船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幼童”起程赴美。航行三十天,跨海三万二千里,在旧金山上岸。第16页/共48页大清的形象:在旧金山上岸后,幼童们穿上新衣服拍的照片惊涛三万二千里,好一个“为到金山上岸光辉”!第17页/共48页几个幼童到达美国初期时曾留下的照片数年后他们再次合影这两张有趣的照片,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变迁”。第18页/共48页在依依惜别之际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Boys,“留美幼童”。第19页/共48页詹天佑与京詹铁路“你忠诚的詹天佑”第20页/共48页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湖北兵工厂第21页/共48页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第22页/共48页建立强大的海军第23页/共48页大教育家张之洞第24页/共48页4、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思想

(三)张之洞的教育思想1、张之洞其人2、《劝学篇》其书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思想第25页/共48页

四、资产阶级维新教育思潮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深化与发展(1895年—1898年)

(一)维新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二)康有为、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三)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论争(四)维新教育思潮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26页/共48页

康有为(1858—1927),字长素,号广厦,广东南海县人,亦称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是我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入物之一。1895年4月,康有为赴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失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发动参加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清政府.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主张,这便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同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强学会。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中。教育家康有为第27页/共48页教育家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是维新运动杰出的宣传家、教育家。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17岁中举人。1891年入万木草堂,为康有为的学生。1895年帮助康有为发动组织了“公车上书”。1897年他开始任长沙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还组织南学会,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他帮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推动维新运动。戊戌政变后,他逃往日本,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从1920年始,主要从事著述、讲学,一生著作七、八百万言,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第28页/共48页1905年梁启超与梁思顺、梁思成、梁思用合影第29页/共48页第30页/共48页京师大学堂的学科设置第31页/共48页

教育家蔡元培第32页/共48页五、“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

第33页/共48页•

学生研究

——走向社会大课堂•

教师研究

——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师生共同研究

——在合作中教学相长第34页/共48页

一个民族或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住脚——而且光荣地立住——要以学术为基础的。

——蔡元培第35页/共48页

一、教育家的诞生

蔡元培(1868—1940)生平、教育活动和著作

出生——32岁(1868年——1898年底)系统接受封建旧教育,在科举道路上连连告捷。

•33岁——50岁(1899年——1916年)出任教育总长,改革封建旧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

51岁——60岁(1917年——1926年)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改革旧北大。

61岁——74岁(1927年——1940年)一是担任大学院院长,试行大学区制。二是主持中央研究院,奠定中国的科学事业。第36页/共48页1912年9月和夫人黄仲玉(左一)、女儿威廉(左二)、儿子柏龄在一起

蔡元培的三次婚姻印证思想的变革1924年蔡元培与夫人周峻在法国考察时摄影第37页/共48页(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1、五育并举提出的背景2、五育并举的基本内容

•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3、评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第38页/共48页蔡元培在北大第39页/共48页(三)大学教育的思想

1、大学性质——学术为基,深研学问

2、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学科设置——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4、教学制度——废年级制,行选课制5、行政管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中西兼容科学民主开拓创新

第40页/共48页(四)蔡元培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中国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杰出代表●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第41页/共48页(五)教育独立思想

1、教育为什么要独立?

2、教育独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提出教育独立的背景是什么?4、怎样评价教育独立的思想?第42页/共48页(六)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启迪?

第43页/共48页(七)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法指导1、注重收集资料2、注重阅读原著3、注重史料研究4、注重比较方法5、注重与时俱进6、注重创新思维第44页/共48页

对教育独立思想的重新认识和反思对“养成共和国健全人格”内涵的探析大学德育思想体系的探讨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西方教育思想家的比较

——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研究指南研究课题第45页/共48页

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一)壬寅学制(1902年)(二)癸卯学制(1904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