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知识及政策内容_第1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知识及政策内容_第2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知识及政策内容_第3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知识及政策内容_第4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知识及政策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0/1第一部分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知识及政策内容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出口退(免)税的基本规定 1-14\o"CurrentDocument"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主体范围 1\o"CurrentDocument"二、出口企业退(免)税认定管理 2\o"CurrentDocument"三、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 2-4\o"CurrentDocument"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4\o"CurrentDocument"五、出口货物退(免)税检查 4\o"CurrentDocument"六、出口货物退(免)税证明管理 4-5\o"CurrentDocument"七、出口货物退(免)税单证备案管理 5-7\o"CurrentDocument"八、出口企业退(免)税办税员管理 7-9\o"CurrentDocument"九、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 10-14\o"CurrentDocument".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基本规定 15-41\o"CurrentDocument"一、“免、抵、退”税的概念 15\o"CurrentDocument"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基本要素 15-16三、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16-18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四“免、抵、退”税的计算举例 18-21\o"CurrentDocument"五、免税进口料件处理的两种办法:购进法和实耗法 21\o"CurrentDocument"六、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 22-24\o"CurrentDocument"七、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申报期限 24-26\o"CurrentDocument"八、对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的规定 26\o"CurrentDocument"九、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特殊规定 27-38(一)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小型企业、六类企业的管理规定 27-29(二)四类视同自产产品的管理规定 29-30(三)委托代理出口的有关规定 31(四)对小规模纳税人出口或供应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 31-32(五)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的退税规定 32-38\o"CurrentDocument"十、对通过海关监管仓出口的货物的退税规定 38-41\o"CurrentDocument"十一、其他有关规定 41♦出口退(免)税的基本规定《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见国税发【1994】031号)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企业范围、货物范围、税种、税率、计税依据及具体计算、期限和地点及预算级次作了明确规定。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税收新情况的不断变化,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也正在不断地改革、补充和完善,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将更加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做到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主体范围根据现行退(免)税政策规定,我国出口退(免)税的主体主要包括:.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工)贸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的无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特准退(免)税企业。这类企业有:(1)将货物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对外承包工程公司;(2)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3)将货物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而收取外汇的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4)在国内采购货物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企业;(5)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通过国际招标机电产品的中标企业;(6)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所使用出境设备、原材料和散件的企业;(7)对外进行补偿贸易项目和易货贸易而享受退税的企业。以上四类企业是2004年7月1日新《外贸法》实施之前,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的企业范围。新《外贸法》实施后,出口退(免)税的主体扩大到了个人。.个人。新《外贸法》中“对外贸易经营者”包括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将对外贸易经营者的主体范围扩大至个人,也就是说个人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即可从事外贸经营业务。出口退(免)税政策与此相适应,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主体范围也由原来的外贸公司、内、外资生产企业和其他特定退税企业扩大至个人。但从事外贸经营的个人须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方可申请出口退(免)税。二、出口企业退(免)税认定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调整出口退(免)税办法的通知》(国税函【2004】955号)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按《外贸法》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的规定办理备案登记后,应在30日内持已办理备案登记并加盖备案登记专用章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基本帐户号码和海关进出口企业代码等文件,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到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手续后出口的货物可按规定办理退(免)税。对外贸易经营者如发生撤并、变更情况,应于备案登记撤并、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出口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注销或变更退税认定手续。三、出口退(免)税的货物范围按现行出口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除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或因限制出口而取消出口退税的货物外,其他出口货物都可以办理退(免)税。但办理退(免)税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享受出口退(免)税的基本条件对出口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应税货物,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外,都是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可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一般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这两种税的具体征收范围及其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对其税目、税率(单位税额)均已明确。我国退税以征税为前提,退税只能是对已征税的出口货物退还其已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不征税的出口货物则不能退还上述“两税”。免税也只能是对应税的货物免税,不属于应税的货物,则不存在免税问题。2、必须是报关离境的货物。所谓报关离境,即出口,就是货物输出海关,这是区别货物是否应退(免)税的主要标准之一。凡是报关不离境的货物,不论出口企业以外汇结算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企业在财务上和其他管理上作何处理,均不能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免)税(如通过监管仓出口货物,报关进监管仓后如不离境还不能退税)。即将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进料深加工结转货物,虽然是在国内报关转厂(转给下一环节企业继续深加工出口),但由于转厂产品最终还是要离境的,所以,海关一直视同出口管理,税务也即将视同出口管理。(进料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文件暂未下发,待正式文件下发时,再另行通知,现仍执行免税政策。)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的货物。目前,我国对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规定只能适用于贸易性质的出口货物,非贸易性质的出口货物,如:向国外捐赠;不作对外销售而在国外展出的样品货物;个人在国内购买、国家又允许自带离境的已征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等是不予退(免)税的。4、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将出口退税与出口收汇核销挂钩可以有效地防止出口企业高报出口价格骗取退税,有助于提高出口收汇率,强化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出口货物只有在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向税务部门申报办理退(免)税,否则,不予办理退(免)税。(二)特准退(免)税的货物范围在出口货物中,有一些虽然不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但由于这些货物销售方式、消费环节、结算办法的特殊性,以及国际间的特殊情况,国家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些货物主要有:1、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2、企业在国内采购并运往境外作为在国外投资的货物;3、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所使用的出境设备、原材料和散件;4、保税区内企业从区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购进并出口或加工后再出口的货物;5、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6、外轮供应公司、远洋运输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国轮的货物;7、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取国际招标方式由国内企业中标或外国企业中标后分包给国内企业的机电产品;8、外国驻华使(领)馆(包括特定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及其人员在华购买的物品和劳务;9、外商投资企业在核定退税投资总额内采购的国产设备。(三)享受出口免税的货物范围按现行规定,我国对下列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消费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来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2、有出口卷烟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国家出口卷烟计划内的卷烟;3、小规模纳税人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4、增值税有关征税文件规定的免税货物,如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等。这类货物不分境内境外销售一律按规定免税。出口享受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其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支付的进项税额,包括准予抵扣的运输费用所计提的进项税额,不能从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中抵扣,应计入产品成本处理。5、生产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的自产消费税产品,一律免征消费税。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税依据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是具体计算应退(免)税款的依据和标准,包括出口离岸价、货物购进金额、组成计税价格、出口数量等,具体根据实际的情况分别确定。我国目前对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以出口数量和货物购进单价作为计税依据,对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以出口离岸价作为计税依据。五、出口货物退(免)税检查出口货物退(免)税检查是税务部门为了严格执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堵塞漏洞,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对出口货物退(免)税及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对检查中发现有偷、骗税或涉嫌偷、骗税疑点,按规定须移交稽查局立案查处的,应移交稽查局按税务稽查的有关规定处理。六、出口货物退(免)税证明管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证明管理是指由于出口货物税收管理的需要,出口企业需要办理一些与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的单证、证明,或出口企业遗失了某些退(免)税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补办。出口货物退(免)业务的有关证明包括《代理出口货物证明》、《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出口货物退运已办结税务证明》、《关于申请出具(补办报关单)证明的报告》等。七、出口货物退(免)税单证备案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有关单证备案管理制度(暂行)的通知》(国税发12005〕19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实行有关单证备案管理制度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6〕90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出口货物退(免)税单证备案管理制度的通知》(国税函〔2009〕104号)精神,自2006年1月1日起出口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属于退(免)增值税或消费税的货物,最迟应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后15天内,将下列出口货物单证在企业财务部门备案,以备税务机关核查。.外贸企业购货合同、生产企业收购非自产货物出口的购货合同,包括一笔购销合同下签定的补充合同等;.出口货物明细单;.出口货物装货单;.出口货物运输单据(包括: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货物承运收据、邮政收据等承运人出具的货物收据)。(一)备案方式.出口企业备案的单证是纸质的,按以下方式备案:由出口企业按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顺序填写《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不必将备案单证对应装订成册,但必须在《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备案单证存放处”栏内注明备案单证存放地点,如企业内部单证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不得将备案单证交给企业业务员(或其他人员)个人保存,必须存放在企业。.出口企业备案的单证是电子数据或无纸化的,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其中之一进行备案:(1)对于出口企业没有签订书面购销合同,而订立的是电子合同、口头合同等无纸化合同,凡符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出口企业将电子合同打印、口头合同由出口企业经办人书面记录口头合同内容并签字声明记录内容与事实相符,加盖企业公章后备案。对于其他单证的备案,如为国家有关行政部门采取了无纸化管理办法使出口企业无法取得纸质单证或企业自制电子单证等情况,出口企业可采取将有关电子数据打印成纸质单证加盖企业公章并签字声明打印单证与原电子数据一致的方式予以备案。(2)除口头合同外,对于出口企业订立的电子购销合同、国家有关行政部门采取无纸化管理的单证以及企业自制电子单证等,出口企业可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采用电子单证备案管理,即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备案有关单证。出口企业应保证电子单证备案的真实性,定期将有关电子数据进行备份,在税务机关按规定调取备案单证时,应按税务机关要求如实提供电子数据或将电子数据打印并加盖企业公章的纸制单证。(二)备案要求.备案单证应是原件,如无法备案原件,可备案有经办人签字声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考虑到有些企业备案单证名称等可能与文件规定的不尽一致,如果出口企业确实无法提供与文件规定一致备案单证的,可以提供具有相似内容或作用的单证作为备案单证,但出口企业在进行首次单证备案前,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理由并提供有关单证的样式。.对于购销合同,属于一笔购销合同项下多次出口的货物,可在第一次出口货物时予以备案,其余出口的可在《出口货物备案单证目录》“备案单证存放处”中注明第一次购销合同备案的地点。.对于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退税、中标机电产品退税、出口加工区水电气退税等没有货物出口的特殊退税政策业务,暂不实行备案单证管理制度。(三)除另有规定外,备案单证由出口企业存放和保管,不得擅自损毁。保存期5年。(四)出口企业未按要求进行存放和保管备案单证的,税务机关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五)出口企业提供虚假备案单证、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不能提供备案单证的,税务机关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外,应及时追回已退(免)税款,未办理退(免)税的,不再办理退(免)税,并视同内销货物征税。八、出口企业退(免)税办税员管理出口企业应设专职或兼职办理出口退税人员(以下简称办税员),企业更换办税员,应及时办理退(免)税认定变更,凡未及时办理变更的,原办税员在被更换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一切退税活动和责任仍由企业负责。(一)办税员的确定办税员是专职办理企业出口产品退(免)税业务的人员。办税员的设立、审定和培训由经贸主管部门和当地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部门负责,并由税务部门培训后方可办理企业出口产品退(免)税业务。凡有出口产品退(免)税业务的各类出口企业都必须配置与其工作量相适应的办税员。(二)办税员的要求1、环境要求出口企业领导要大力支持办税员依法行使出口产品退税职权,办理出口产品退税业务,切实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为办税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素质要求(1)办税员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全局观点,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廉洁奉公;(2)办税员必须努力钻研业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税收理论知识和会计理论知识,提高业务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出口产品退(免)税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做好本职工作。3、工作任务(1)按照国家出口产品退(免)税政策规定,及时办理出口产品退税工作必备手续;(2)根据本企业出口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出口产品退税政策正确计算和及时申报出口产品退税额;(3)及时编报企业出口产品退税月报表等退税机关要求上报的报表;(4)建立和健全出口产品退税的原始凭证和有关的帐表;(5)做好出口产品退税档案立档、调阅和销毁等管理工作;(6)做好企业出口产品退税日常检查和年度出口货物退(免)税清算工作,同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及税务部门搞好出口产品退税检查工作;(7)做好出口退(免)税政策宣传、解释工作,防范出口骗税行为发生。4、工作内容(1)办税员必须按照《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和现行出口退(免)税政策法规规定,办理本企业出口退税登记(含变更和注销登记)、收集并审核退税单证、退(免)税申报、各种退税证明、清算、检查等各项与出口退(免)税业务相关的工作;(2)按照出口产品退税登记的条件、内容、要求和程序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登记、变更和注销登记;(3)办税员要做好出口产品退税申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与储运部门协作,及时取得出口产品报送单;要加强与业务部门协作,及时取得出口产品销货发票和出口产品进货发票;要加强与结算部门和开户行协作,及时取得出口产品结汇水单和国外运、保费单据;要加强与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协作,及时取得出口收汇核销单;要加强与委托企业协作,及时取得代理出口产品证明;要加强与企业部门协作,及时核实企业会计帐务处理与出口产品退税单证的准确、一致性;(4)出口产品报关离境并在财务上作出口销售处理以后,按办理出口产品退税的规定收集各种退税单证,审核合格后,将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生成申报数据,打印申报表,附送有关单、证、票等证明文件,报送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进行稽核签章后报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5)会同税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等单位对企业出口产品退税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重点针对退(免)税单证的合法有效性、退税企业资格、退税产品范围、贸易方式、退税依据、适用退税率、涉嫌骗税、有关会计核算及其他问题进行检查;(6)编报出口退税报表,作到口径一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印章齐全、手续齐备、报送及时,并附送简要的文字说明;(7)做好出口退税档案管理工作①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要把自己经管的出口产品退税的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类、装册、立档后妥善保管;②要建立出口产品退税档案调阅制度,严格出口产品退税档案借阅手续,慎防遗失出口产品退税档案;③要参考国家档案管理局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制定出口产品退税档案销毁制度,并报所在地档案管理部门备案,不得提前销毁或积压出口产品退税档案;④办税员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需要调换新的办税员时,要在其主管领导的监督下与新接任的办税员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交接前已办理的出口产品退税由原办税员负责,交接后办理的出口产品退税由新办税员负责。原办税员在未交清工作之前不得离职。(8)办税员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所在地国家税务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出口退税管理的具体方法,明确管理任务,建立管理秩序;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出口退税的法规政策,对由于不正确执行出口退税规定或认真审核造成退税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办税员的权限及职责1、出口企业办税员必须相对而言稳定,如无特殊情况,企业不得任意变更、调换办税员,需变更、调换办税员的,应及时办理变更。未及时办理变更的,原办税员被更换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一切退税活动和责任仍由企业负责。2、办税员专司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管理工作,有权要求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提供办理产品退税必备的表、证、帐、簿等详细资料,检查、核实企业出口退税产品范围、出口数量、收汇额、进货价格、退税计税价格、适用税率和退税额等内容,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不得无故拒绝。3、办税员对企业出口产品退税管理工作负有责任,必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得借故推诿责任。九、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国税发〔2009〕28号)、《转发《广东省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佛国税发〔2009〕50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简化出口退税人工审核,优化出口退税服务,提高出口退税审核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依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办理出口退(免)税业务的各类纳税人。根据我省出口退(免)税管理现状,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等级设置A、B、C、D四类。(一)A类企业的评定标准凡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出口企业,其出口退(免)税管理等级可以定为A类:.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生产型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三年以上,且上年度应退税出口额超过8000万美元或一般贸易出口额超过3000万美元;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五年以上、上年度应退税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且从本省购进的应退税出口货物占其应退税出口货物总额的70%以上、从商贸流通企业购进(从农副产品收购单位及集团公司代理销售单位购进的除外,下同)的应退税出口货物不超过其应退税出口货物总额的20%(其中从外省商贸流通环节购进的应退税出口货物不超过其应退税出口货物总额的10%)。(二)B类出口企业的评定标准凡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出口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日常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多次出现错误或不准确情况的除外),其出口退(免)税管理等级可以定为B类:.纳税信用等级在B级(含)以上。.未评定纳税信用等级的生产型出口企业和外贸企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生产型出口企业上年度应退税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或一般贸易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外贸企业上年度应退税出口额超过2000万美元,且从商贸流通企业购进的应退税出口货物不超过其应退税出口货物总额的30%。(2)出口退税评估及纳税评估结果正常。(3)连续两年无拖欠税款行为发生。(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口企业,出口退(免)税管理等级一律定为D类:.纳税信用等级为D级。.出口企业拒绝税务机关检查或拒绝提供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帐簿、凭证、资料。.外贸企业上年度从商贸流通企业购进的应退税出口货物占其应退税出口货物总额50%以上。4.近两年来曾发生过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5.已被立案正在查处或日常管理中已发现有偷骗税嫌疑。(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口企业,暂不参与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等级评定,并按现行有关政策规定进行管理(注:为了规范系统设置,我市将暂不参与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等级评定的出口企业等级设定为“E”级):1.已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手续,但一直未发生应退(免)税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2.出口退(免)税认定时间不满一年的出口企业。3.自首笔应退(免)税出口业务发生之日起不满一年的生产企业。4.符合小型出口企业出口额标准的生产企业。(五)除已被评定为A、B、D类和暂不参与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等级评定(即“E”级)以外的其他出口企业,出口退(免)税管理等级评定为C类。(六)对A类出口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管理.各级国家税务机关对A类出口企业建立重点联系制度,实行比常规管理出口企业更为优化的服务措施。.在税务部门受理申报环节,优先受理A类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对具备条件的,可使用电子申报或预申报等方式。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可暂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210天内应向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及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企业除外)。.简化办税手续,提高退税效率。A类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后办理出口退(免)税各项单证收集期间,可边收集单证边用电子数据进行出口退(免)税申报。退税部门先用相关电子信息审核通过后,可按审批程序给予办理退税。待企业单证收齐并按规定期限报送到退税部门复核后,再办理已退(免)税款的相关核销手续。退税部门在审核时,可先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审核办理外贸企业的出口退(免)税,并及时用相关稽核、协查信息进行复核。属于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出口企业,对尚未到期结汇的,退税部门审核退(免)税时,可暂时免予审核出口收汇核销电子数据。.对生产船舶、大型成套机电设备,且生产周期通常在1年以上的生产企业,除按照规定提供电子数据及申报表外,在退税凭证尚未收集齐全的情况下,可凭出口合同、销售明细账等资料,向退税部门办理免抵退税申报;退税部门可据此按现行出口退税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免抵退税的审核、审批手续;企业在退税凭证收集齐全后,应及时向退税部门提供。.可暂不实行出口货物单证备案制度。.出口企业在办理退(免)税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可通过电话、信函、约谈等“直通车”服务方式直接向县(区)、市或省国家税务局反映。.在国家下达的出口退税计划暂时不能满足全省出口退税需求时,对A类出口企业优先办理退税。.在出口退(免)税审核中,出现报关单信息、出口收汇核销信息、专用发票、专用税票信息缺失或错漏的,优先安排排查或采取措施及时补录相关信息。.经省国家税务局批准,A类生产型出口企业的退(免)税业务可委托县(区)级国家税务局审批。.定期召开A类出口企业专题座谈会、政策宣讲会、业务咨询会以及国家相关重大出口退(免)税政策、法规出台前的意见征求会等。)对B类出口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管理.简化出口退(免)税申报手续。申报出口退(免)税时,可暂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210天内应向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及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企业除外)。申报时不需提供备案单证,由企业按申报顺序装订成册,存放企业备查。.退税部门在审核时,可先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审核办理外贸企业的出口退(免)税,并及时用相关稽核、协查信息进行复核。属于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出口企业,对尚未到期结汇的,退税部门审核退(免)税时,可暂时免予审核出口收汇核销电子数据。.简化出口退(免)税人工审核,除税务总局、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的人工审核必审项目外,其余项目可不再进行人工审核。.及时办理各类出口退(免)税业务,在国家下达的出口退税计划范围内及时办理退税。(八)对C类出口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管理1.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必须按规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及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企业除外,但属于国税发[2004]64号文第二条所列企业,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完网上出口收汇核销手续)。申报时不需提供备案单证,由企业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之日起15天内按申报顺序装订成册,存放企业备查。.退税部门按现行出口退(免)税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工作,对企业的申报资料逐笔进行人工审核,同时进行计算机审核,也可根据审核需要,要求企业提供备案单证。退税部门必须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审核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属于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企业,退税部门必须将试点企业申报退税数据与出口收汇已核销电子数据比对相符后,方能办理退(免)税。.退税部门要做好对企业的出口退税评估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和疑点及时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方可办理相应的退(免)税。.退税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培训辅导工作,指导企业按政策规定申报出口退(免)税,定期对企业进行巡查,及时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九)对D类出口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管理1.企业在申报出口退税时,必须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企业,必须在国税发[2004]64号文第二条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网上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及各项备案单证。2.退税部门必须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协查信息审核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同时还应对其退(免)税申报资料及备案单证进行严格审核。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必须加强调查核实,需要函调的,对函调部分暂缓退税,并视回函情况按规定处理;对自产产品,必须在核实其生产能力、纳税情况无误的情况下方可办理退(免)税。对外贸企业从本地供货企业购进的货物,如供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不是A级或B级的,主管征税部门应每半年对供货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一次实地核查,并向退税部门提供核查报告,核查无误的,退税部门方可办理相应退(免)税。对外贸企业从外地供货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原则上要求对每一家供货企业定期分批进行函调,对回函无误、交易及纳税正常并排除骗税疑点的,退税部门方可办理相应退(免)税。属于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的企业,退税部门必须将试点企业申报退税数据与出口收汇已核销电子数据比对相符后,方能办理退(免)税。3.退税部门要重点加强对企业的出口退税评估分析,定期从出口和退税增长率、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单价、货源、进项税额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对于发现的疑点及时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方可办理相应的退(免)税。4.退税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辅导培训工作,指导企业按政策规定申报出口退(免)税,定期对企业进行巡查,及时掌握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征退税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D类出口企业,两年内不得参加其他等级的评定。(十)分类管理注意事项.若企业原来按64号文标准为非六类企业,但这次的退税分类管理属C、D类企业的,必须要核销单信息齐全才能办理退(免)税,所以该部分企业必须注意及时到外管局进行外汇核销,若不能及时核销的,需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延期,否则需视同内销征税。.若企业原来按64号文标准为六类企业,但这次的退税分类管理属B类企业的,可以按原来的非六类企业管理,即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先办理退(免)税,然后在210日内进行核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基本规定一、“免、抵、退”税的概念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基本要素(一)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企业范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字[2002]7号)规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独立核算;二是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三是具有实际生产能力。具体包括: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全部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也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不征不退)办法。(二)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范围1、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2、生产企业四类视同自产产品(包括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的产品;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集团公司收购成员企业生产产品出口;委托加工收回产品);3、生产企业承接国外修理修配业务;4、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采用国际招标方式国内企业中标或外国企业中标后分包给国内企业的机电产品。(三)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税种“免、抵、退”税只涉及增值税一个税种,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产品,实行免征消费税办法。(四)“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是正确计算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的基础。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依据是出口货物离岸价和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企业开具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格为准(如为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能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原来的“免、抵、退”税计税依据是海关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货物离岸价,由于报关单上的出口货物离岸价经常与出口货物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给“免、抵、退”税计算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新的“免、抵、退”税办法规定的计税依据改为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格。若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出口货物离岸价,企业应按实际离岸价申报“免、抵、退”税,否则,税务机关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核定。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则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若申报数与实际支付数有差额的,则在下次申报退税时予以调整。三、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计算比较复杂,这是免抵退税办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免抵税额,需先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通过当期免抵退税额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比较大小,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及计算免抵税额;在征、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下,还需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将其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进成本;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还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进行计算之前,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还要确定进料计算方法是使用“购进法”还是“实耗法”。根据佛山市局规定,南海区辖下“免、抵、退”税企业需选用“实耗法”(企业安装“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后,在“系统维护-系统配置-系统配置设置与修改”中进行设定,具体操作详见第三部分)。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一)计算期末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是计算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有关栏目计算出来的。这里涉及到几个计算公式:1、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所计算出的结果小于0时,说明仍有未抵顶(或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其绝对值即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所计算出的结果大于0时,说明已没有未抵顶(抵扣)完的税额,此时,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0。2、出口货物不予免征、抵扣的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中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指当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不一致时,因退税率小于征税率而导致部分出口货物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和退税,需从进项税额中转出进成本的税额。对涉及使用免税购进原材料(如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还要根据进料加工业务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和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具体计算公式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义外汇人民币牌价义(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又(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中列名的且不能按规定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货物。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进口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义外汇人民币牌价又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公式中的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是指企业生产出口货物时使用了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或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在计算免抵退税额时应予以抵减。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又出口货物退税率其中,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进口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三)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免、抵、退”税的计算过程是先计算应退税额,再由免抵退税额减去应退税额计算出免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是通过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比较大小来确定的,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四、“免、抵、退”税的计算举例以下按实际操作中的三种不同情况进行举例,帮助理解“免、抵、退”税的计算,进料计算方法采用“实耗法”:(一)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举例。例1: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120万元,生产产品当期全部销售,内销500万元,出口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500万元,当期收齐前期出口单证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300万元,没有期初、期末库存原材料,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0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义外汇人民币牌价义(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500X(17%-13%)-0=20万元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义17%-(120-20)=85-100=-15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15万元2、计算免抵退税额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额抵减额=0免抵退税额=收齐单证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300X13%-0=39万元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因为15<39,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5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9-15=24万元(二)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举例。例2: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240万元,生产产品当期全部销售,内销500万元,出口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500万元,当期收齐前期出口单证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300万元,没有期初、期末库存原材料,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0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500X(17%-13%)-0=20万元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义17%-(240-20)=85-220=-135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135万元2、计算免抵退税额由于没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所以,免抵退税额抵减额=0免抵退税额=收齐单证出口货物离岸价X外汇人民币牌价X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300X13%-0=39万元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因为135>39,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39万元,当期免抵税额=0(三)使用免税购进料件且征、退税率不一致的综合计算举例。例3:假设生产企业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征税率17%,退税率13%,上期没有留抵税额,当期购进货物1500万元验收入库,取得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55万元,“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到岸价200万美元,内销1,000万元,出口300万美元,当期收齐前期出口单证销售额折算成人民币2000万元。假设外汇牌价1美元=8.1元,“进料加工”手册只有一本,计划分配率为50%。1、计算期末留抵税额由于使用了免税购进料件,因此,在计算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时,要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①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二收齐单证出口货物销售额又计划分配率又(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2000义50%义(17%-13%)=40万元②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义外汇人民币牌价义(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二300义8.1义(17%-13%)-40=57.2万元③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0义17%-(255-57.2)=-27.8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27.8万元2、计算免抵退税额①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二收齐单证出口货物销售额义计划分配率又出口货物退税率=2000义50%义13%=130万元②当期免抵退税额=收齐单证出口货物离岸价义外汇人民币牌价又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2000义13%-130=130万元3、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因为27.8<130,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所以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7.8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30-27.8=102.2万元五、免税进口料件处理的两种办法:购进法和实耗法(一)购进法。购进法是指企业在免税料件进口并做购货账务处理的当月,凭进口货物报关单,按当期全部购进进口料件的进口组成价格,一次性向退税部门申请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以下简称《免税证明》),然后在进行“免、抵、退”税申报时,根据《免税证明》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计算当月的“应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二)实耗法。实耗法是指按当期收齐单证的出口货物实际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具《免税证明》。具体是指企业在取得外经贸部门审批、主管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后,根据《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上合同约定的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确定一个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义100%),企业在进行退税申报时,对同一《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的出口货物统一依据已确定的计划分配率计算确定当期出口货物应分摊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并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然后,在进行“免、抵、退”税申报时,根据《免税证明》中“免抵退货物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计算当月的“应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三)购进法与实耗法的比较。购进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便于操作,但缺点是免税料件集中在一起时,免抵退货物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计算比较集中,致使企业有可能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进行当期的“不予抵扣税额”的计算,造成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应纳税额,影响税款的所属期。另外,企业在退货或原材料转内销时,税务机关难于跟踪管理。而实耗法就能合理计算企业当期出口货物所含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从而正确计算当期的“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但实耗法的缺点是手续繁琐,计算复杂,一般必须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目前,无论是企业申报还是税务机关审核都使用了“免、抵、退”税计算机管理软件,应该说实耗法是比较合理也可行的办法。六、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一)“免、抵、退”税核算需设置的会计科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根据业务流程主要可分: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核算、出口货物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核算、应交税金的核算、“免、抵、退”货物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核算、出口货物应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的核算。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或“应收出口退税款”)等会计科目。其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需根据“免、抵、退”税业务的需要,相应增加较多的核算内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核算内容: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借方发生额,反映生产企业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实际已缴纳的增值税以及出口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等;贷方发生额,反映生产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进项税额等;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或退税)的增值税;本科目期末贷方无余额。生产企业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中,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金”、“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为了便于理解,全面熟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会计科目核算涉及“免、抵、退”税业务的全过程,现用“丁”字型账户反映如下: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借方 贷方1.进项税额1.销项税额2.已交税金2.进项税额转出:当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具体有(1)非正常损失、非应税项目、免税货物、简易办法货物耗用的外购货物或接受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2)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计算,需结转到出口货物成本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3)不符合退税要求,按规定应予转出的进项税额;(4)免税进口料件计算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反映)。3.减免税金3.出口退税(1)按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2)已办理“免、抵、退”税货物退关补税(用红字反映)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免、抵、退”税企业,当期有应纳税额;“免、抵、退”税企业期末留抵税额W当期免抵退税额4.月底转出多交的增值税5.月底结转未交的增值税(二)“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举例根据前面第四点“免、抵、退”税计算举例中例3的数据作出如下会计分录:.购进货物的会计处理(1)国内购进原材料借:原材料 150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万元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1755万元(2)免税进口料件借:原材料 1620万元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 1620万元.当期销售的会计处理(1)内销货物的销售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1170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000万元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万元(2)进料加工复出口销售额,凭出口发票金额入账。借:银行存款(或应收外汇账款) 2430万元

2430万元2430万元月末,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入账:①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 97.2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97.2万元②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40万元(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贸易出口40万元(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万元(红字)3、应退税额、应免抵税额的会计处理。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02.2万元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27.8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万元4、收到应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27.8万元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27.8万元七、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申报期限(一)每月申报期限企业的“免、抵、退”税申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包括出口货物的预免、预抵申报)既分开进行又互相衔接。生产企业将货物报关离境并按规定作出口销售后,在增值税法定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和免、抵税申报,在办理完增值税纳税申报后,应于每月15日前(逢节假日顺延),再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注: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纳税申报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申报期最后一日为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根据《转发关于2009年度总局综合征管软件分征期设置问题的通知》(佛国税函【2008】641号)规定,2009年起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截止日期与增值税申报截止日期一致。(二)单证申报期限的新旧规定旧规定:根据财税字[2002]7号文规定,生产企业单证不齐的出口货物补税时限有6个月的宽限期。对生产企业自报关出口之日起超过6个月仍未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或未向主管国税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手续的货物,由主管国税机关将其视同内销货物计算征税。对已征税的货物,生产企业收齐有关出口退(免)税凭证后,应在规定的出口退税清算期内向主管国税机关申报。经主管国税机关审核无误的,办理退税手续。逾期未申报或已申报但审核未通过的,主管国税机关不再办理退税。新规定:《国家税务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规定,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下同)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不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者外,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出口企业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210天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经退税部门审核,对审核有误和出口企业到期仍未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出口货物已退(免)税款一律追回;未办理退(免)税的,不再办理退(免)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扩大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试行出口企业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06]91号),佛山市出口企业属于试行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范围,按照省局有关通知精神南海区从2006年10月1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的出口货物,出口企业在申报退税不再提供纸质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八、对出口货物视同内销征税的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的规定。(一)出口企业出口的下列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1、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免)增值税的货物;2、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免)税的货物;3、出口企业虽已申报退(免)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的货物;4、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货物;5、生产企业出口的除四类视同自产产品以外的其他外购货物。(二)计算方法:1、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计算销项税额公式: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义外汇人民币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义法定增值税税率2、一般纳税人以进料加工复出口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上述货物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应纳税额二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义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义征收率对上述应计提销项税额的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如已按规定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已转入成本科目的,可从成本科目转入进项税额科目。生产企业出口的上述货物若为应税消费品,除另有规定者外,须按现行有关税收政策规定计算缴纳消费税。(三)对出口企业按本通知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货物,不再办理退税。对已计算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在申报纳税当月冲减调整免抵退税额。九、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特殊规定(一)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小型企业、六类企业的管理规定1、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小型企业的“免、抵、退”税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第八条的规定: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和小型出口企业,在审核期期间出口的货物,应按统一的按月计算免、抵、退税的办法分别计算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税务机关对审核无误的免抵税额可按现行规定办理调库手续,对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暂不办理退库。对小型出口企业的各月累计的应退税款,可在次年一月一次性办理退税;对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的应退税款,可在退税审核期期满后的当月对上述各月的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一次性退给企业。(原审核期期间只免抵不退税的税收处理办法停止执行。)根据《关于出口退(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便函〔2007〕1号)的规定,现将其具体的操作明确如下:(1)对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其可以办理退税的日期为第13个月。例如:企业2005年5月1-31日首次发生出口业务,应在2006年6月1日起可办理退库手续。(2)对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的小型出口企业,对于上一年度免抵退税汇总表上所属期为1-12月内产生的应退税额,可在次年一月份一次性办理退库手续,如无法一次性办理退库手续,可在以后月份继续办理。我省小型出口企业的标准确定为:上一个纳税年度的内外销销售额之和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下的企业为小型出口企业。2、 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提前办理退税的管理规定(1)注册开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小型出口企业除外),经区级税务部门核实确有生产能力并无偷税行为及走私、逃套汇等违法行为的,可实行提前办理退税;(2)新成立(注册开业时间不足一年)的内外销销售额之和超过500万元(含)人民币,且外销销售额占其全部销售额的比例超过50%的生产企业,如在自成立之日起12个月内不办理退税确有困难的,在从严掌握的基础上,经省国家税务局批准,可实行提前办理退税。(3)出口企业申请提前办理退税需提供的资料a、企业申请提前办理退税的报告;b、《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c、《国税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d、《出口货物退(免)税登记证》或《出口货物退(免)税认定表》原件及复印件;e、《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f、《新成立(开业)生产企业出口情况表》(详见附表七);g、办理申请前最后一个月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h、办理申请前最后一个月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以上复印件应注明“此件与原件相符”并加盖企业公章。3、六类企业的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试行申报出口退税免予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的通知》(国税函【2005】1051号)文件规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口企业,自发生之日起两年内,税务机关必须将企业申报退税数据与出口收汇已核销电子数据比对相符后,方能办理退(免)税。因此,对于六类企业,在作单证收齐申报时,必须确认出口货物已收汇核销并且核销单信息齐全,如果企业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未收汇核销或未有核销单信息的,可按规定办理延期。(1)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C级或D级;(2)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的;(3)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日常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多次出现错误或不准确情况的;(4)办理出口退免税登记不满一年的;(5)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记录的;(6)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及出口退(免)税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的。注:1.若企业原来按64号文标准为非六类企业,但这次的退税分类管理属C、D类企业的,必须要核销单信息齐全才能办理退(免)税,所以该部分企业必须注意及时到外管局进行外汇核销,若不能及时核销的,需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延期,否则需视同内销征税。2.若企业原来按64号文标准为六类企业,但这次的退税分类管理属B类企业的,可以按原来的非六类企业管理,即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先办理退(免)税,然后在210日内进行核销。(二)四类视同自产产品的管理规定2002年1月1日生产企业全面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后,对视同自产产品能否执行“免、抵、退”税政策、是否纳入“免、抵、退”税管理总局没有明确。后来,总局下发了国税发[2002]152号文,正式明确生产企业出口视同自产产品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但由于对生产企业外购出口的允许退税的四类视同自产的产品,实际执行中各地理解和掌握不尽统一,为便于各地准确执行出口退税政策,总局又下发了国税函[2002]1170号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四类视同自产产品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外购货物(非自产产品)不能纳入视同自产产品管理的,不得按“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执行。对生产企业出口的四类视同自产产品的范围,国税函[2002]1170号文作了明确的界定:第一类生产企业出口外购的产品,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视同自产货物办理退税。(一)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二)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或外商提供给本企业使用的商标;(三)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第二类生产企业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若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用于维修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工具、零部件、配件;不经过本企业加工或组装,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产品的。第三类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可认定为集团成员,集团公司(或总厂,下同)收购成员企业(或分厂,下同)生产的产品,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免)税。(一)经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为集团公司成员的企业,或由集团公司控股的生产企业;(二)集团公司及其成员企业均实行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三)集团公司必须将有关成员企业的证明材料报送给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第四类生产企业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视同自产产品办理退税。(一)必须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或者是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再委托深加工收回的产品;(二)出口给进口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外商;(三)委托方执行的是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四)委托方与受托方必须签订委托加工协议。主要原材料必须由委托方提供。受托方不垫付资金,只收取加工费,开具加工费(含代垫的辅助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对生产企业收购出口的超过上述四种产品范围的其他非自产产品不得实行“免、抵、退”税办法。2、视同自产产品的申报和审核审批生产企业自2003年1月1日起报关出口的视同自产产品,在按规定进行“免、抵、退”税申报时,应在《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的备注栏中注明“视同自产产品”字样,并在《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明细表》退税部门意见上一空行处注明“视同自产产品出口额元”及“占当月自产产品出口额的比例%”;并同时填报以下表格:(1)《视同自产产品(分品种)明细表》(详见附表一);(2)《视同自产产品(分报关单)明细表》(详见附表二);(3)《视同自产产品比例表》(详见附表三);(4)视同自产产品情况说明。(三)委托代理出口的有关规定代理出口是指出口企业受委托单位的委托,代办出口货物报关手续的业务。受托单位对出口货物不作进货和自营出口销售的帐务处理,不负担出口货物的盈亏,只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委托企业属自营出口销售。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第四条的规定:出口企业代理其他企业出口后,除另有规定者外,须在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60天内凭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代理出口协议,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并及时转给委托出口企业。如因资料不齐等特殊原因,代理出口企业无法在60天内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的,代理出口企业应在60天内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经地市及以上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延期30天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证明。2、因代理出口证明推迟开具,导致委托出口企业不能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正常申报出口退税而提出延期申报的,委托出口企业和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68号)第四条规定办理。【即出口企业提出书面合理理由的,可经地市以上(含地市)税务机关核准后,在核准的期限内申报办理退(免)税】3、代理出口企业须在货物报关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210天内,向签发代理出口证明的税务机关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签发代理出口证明的税务机关,对代理出口企业未按期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的及出口收汇核销单审核有误的,一经发现应及时函告委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委托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对该批货物按内销征税。【2006年10月1日后报关出口的货物,需提供核销单信息】4、委托方遗失受托方退税部门出具的《代理出口货物证明》需申请补办的,应由委托方先向退税部门申请出具《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后,将《代理出口未退税证明》交受托方,受托方据此向退税部门申请补办《代理出口货物证明》。(四)对小规模纳税人出口或供应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补充通知》(财税[2003]238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继续执行免税政策,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或退税。2、国税发[2003]139号文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委托其他加工企业从事来料加工业务的,可按照现行有关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加工企业可凭《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办理加工费的免税手续。(国税发[1994]031号文规定,出口企业从事来料加工业务才可以开具<免税证明>,现在扩大到小规模纳税人从事来料加工业务也可以开具<免税证明>,交加工企业办理加工费的免税手续)。3、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不予退(免)税的货物,需视同内销征税: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义外汇人民币牌价+(1+征收率)义征收率4、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税发〔2007〕123号)的规定,小规模纳税人2008年1月1日后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进行免税或免税核销申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免税申报流程及申报系统操作指南,详见第六、第七部分)(五)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的退税规定注: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从2009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停止执行。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退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6号)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2009年6月30日以前(含本日,下同)购进国产设备,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核信息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可选择按原规定继续执行增值税退税政策,但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2008年11月9日以前获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并已于2008年12月31日以前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2009年6月30日以前实际购进国产设备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在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退税。购进的国产设备已列入《项目采购国产设备清单》。国产设备是指,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采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设备,包括按照购货合同随设备购进的配套件、备件等。相关退税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