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217-2016 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规范_第1页
DB14∕T 1217-2016 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规范_第2页
DB14∕T 1217-2016 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规范_第3页
DB14∕T 1217-2016 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规范_第4页
DB14∕T 1217-2016 粉煤灰与煤矸石混合生态填充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4/T

12172016 II III

10DB14/T

12172016

GB

GB

5086.1

GB

GB/T

15555[所有部分]GB

GB

GB/T

AQ/T

4256HJ/T

20 HJ/T

299

HJ/T

393 HJ

557

HJ

TD/T

1031.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粉煤灰3.2DB14/T

20163.33.43.53.6[TD/T

3.7

5085鉴别标准和GB

HJ

[改写GB

18599,定义3.2]

4.1

4.2

HJ/T

20

GB

557DB14/T

12172016a)

GB

8978

超过

GB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

pH

值在

6~9

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第Ⅰ类一b)

GB

8978

浓度超过

GB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

pH

值在

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为第Ⅱ

4.3

a)

b)

c)

d)

e)

f)

g)

4.4

边坡防护和防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方案。

GB

GB

4.5

填充方案应满足HJ

4.6

安全措施方案应满足AQ/T

4.7

DB14/T

2016

5.1

5.2

业区域内,确保每层填充材料一致,相邻两层填充材料不一致,作业示意图见附录

区域沿水平方向逐步推进,推进的单层粉煤灰作业面与单层煤矸石作业面总厚度不超过

1.5m~2.0m

0.5m

HJ/T

393

6.1

6.2

填充作业过程中,现场须设有安全、质量专职监督人员,对填充作业过程予以监督,确保作业过6.3

GB/T

6.4

7.1

2m/s,填充作业区域表面单位面积起尘量不宜超过135g/m

DB14/T

2m/s,填充作业区域表面单位面积起尘量不宜超过135g/m

7.2

除按7.1的要求验收外,还应对填充区域表面的平整情况进行评价,并用平整度作为评价指标;必

7.2.2.1

7.2.2.2

填充作业区域的起尘评价用起尘总量和起尘质量衰减率予以表征,起尘检验所采用的风速为7.2.2.3

填充作业区域的表面承载力用任意一个测点的表面最大形变量予以表征,且该值以低于0.0128m为

7.2.3.1

7.2.3.2

7.2.3.3

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7.2.3.4

表面承载力按附录

DB14/T

2016

A.1

选择不少于3个测点,且各测点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0m。DB14/T

1217

选择不少于3个测点,且各测点之间的距离不低于10m。 B.1

始生态恢复作业时,填充作业区域表面的平整度,用于表征填充区域表面的平整情况。B.2

B.3

eq

\o\ac(△,

)采用水准仪测量测点与高度参比点之间的高度差,记为H,单位为m;1000×△H/设计标高,即为被测点高度相对设计标高的偏差,单位为‰。

为m。

(2)每1000m

DB14/T

2016(2)每1000m

C.1

C.2

(1)根据目测,确定最可能起尘的区域作为样品采集区域;C.3

C.1

DB14/T

C.4

测量所采用的收尘袋的质量,并记为m,设定检验风速,进行第一次采样,采集时间为3min,收集到的尘记为子样品1,取下收尘袋并收集壳体内附着的尘,统一称重,质量记为m

采样点不变,测量未使用过的收尘袋质量记为m,保持检验风速不变,进行第二次采样,采集时间为3min,收集到的尘记为子样品2,取下收尘袋并收集壳体内附着的尘,统一称重,质量记为mC.5

QC

1

2

起尘量衰减率按式(C.4)计算:

121

—第一次采样后收尘袋及壳体内附着的尘的总质量,g;

—子样品2的重量,g;

—起尘总量,g/m

0.075m

。每部分的材质可以为铁质、混凝土或二者的混合物,但要求重锤落地后不得出现裂

D.3.1.1测试区域的选择:选择最易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变的区域作为测试区域;此外,每1000m

DB14/T

0.075m

。每部分的材质可以为铁质、混凝土或二者的混合物,但要求重锤落地后不得出现裂

D.3.1.1测试区域的选择:选择最易在荷载作用下发生形变的区域作为测试区域;此外,每1000m

D.1

D.2

a)

b)

起吊装置:要求可将重锤提升高度不低于

1.5m,并能确保重锤在一定高度下实现自由落体,

c)

D.3

择3处区域作为测试区域,相邻2处测试区域间隔不低于30m;要求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