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基坑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基坑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基坑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基坑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基坑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基坑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核心区,项目用地北侧及西侧紧邻城市道路,交通便捷,东侧与未建居住用地相临,南侧与公园绿地相临并有城市高压线。项目用地为北侧宽南侧窄的三角形状。地上建筑主要由行政服务办公大楼(10F)、商务办公大楼A栋(10F)及以上两栋塔楼围成的裙房行政服务中心(4F)、商务办公大楼B栋(8F)组成。本工程基坑边坡分布情况为:场地西南侧车库基坑,最大深度为13.0m;场地南侧车库基坑,最大深度为14.0m;场地东侧车库基坑,最大深度为15.0m。1.2建设条件1.2.拟建场地原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由于场地周围市政道路施工的土方挖填工作,部分地段为人工堆积地貌区。场地南侧为土方施工过程中堆积形成的人工边坡,最大高度约15.00m,坡向约28°,最大坡角约60°;西侧为修建团结南路后的路堤边坡,最大高度约15.00m,坡向约52°,坡角约45°;北东侧为自然斜坡。场地整体地势北侧及场地中央低,其余侧均较高。最高点位于勘察区北东侧,高程约287.5m,最低点位于勘察区中间部位,高程约244.10m,相对高差43.4m。整个拟建场地已完成征地拆迁,整个场地未平场,拟建场地将按设计高程完成进一步整平,整平后沿地下车库线形成基坑边坡,场地周围将形成环境边坡。1.2拟建场地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据重庆气象局统计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约18℃,极端最高温43℃(1994年7月24日),极端最低温-2.9℃(1977年1月30日)。年平均气温18.3℃,雾日平均30~46d,最多达148d。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0mb。地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025.0mm,最多达1643.8mm(1998年),最少只有663.8mm(1958年)。1982年7月7日的最大日降雨量达230.8mm,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25.0mm。历年平均蒸发量在953.2~1398.6mm之间,平均日照时数1327.5h。年内各季降水量分配为春(3-5月)占26%,夏(6-8月)占43%,秋(9-11月)占25%,冬(12-2月)占6%。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9月为700.00场地内天然地表水体主要为场地中地势低洼处的水塘,水塘中有少许积水,场地无其他地表水体。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无常年径流水体。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表水从地势高的地方汇入地势低的地方。1.2.3地层岩性场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现将岩土特征简述如下:2.4.1第四系全新统(Q4)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成分为砂、泥岩碎块石、粉质粘土和少量建筑垃圾。碎块石粒径一般3~56cm,硬质含量20%~57%。结构多松散,稍湿状,均匀性差,主要为近期土石方工程抛填,时间>1年。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钻探揭露厚度0.85m(XKK22)~28.74m(XKK27),层底高程231.08m(XKK17)~268.74m(XKK22)。淤泥质粉质粘土(Q4el+dl)②1:黑褐色、灰黑色,有刺鼻味。呈流塑~软塑状态。工程力学性质极差,残坡积成因。由于团结南路修建形成高填方边坡,导致原地形低洼地段积水,粉质粘土水浸泡农作物根系等腐烂形成。场地内水塘中有分布。分布在场地西北侧,厚度约0.5~1.5m。粉质粘土(Q4el+dl)②2:黄褐色~褐红色。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残坡积成因。场地内广泛分布,局部段在素填土下缺失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钻探揭露厚度0.68m(CKK6)~8.13m(XKK7),层底高程234.72m(XKK6)~268.24m(XKK15)。~~~~~~~~~~不整合接触~~~~~~~~~~2.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Ms)③:紫红色、暗紫色为主。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偶见灰绿色团块,局部砂质含量较高,见砂质条带或条纹。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5~22cm,岩质较软,失水易干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钻探揭露厚度2.36m(CKK1)~30.99m(CKK9),层底高程217.79m(XKK17)~246.06m(XKK30)。砂岩(Ss)④:呈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局部见泥质条带或条纹,整个场地均有分布,与泥岩互层。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5~24cm,岩质较软。中等风化岩体内裂隙较发育,多为无充填,部分裂隙裂面上有灰黄色泥质充填物。在整个场地中以薄夹层出现,钻探在少数钻孔中揭露,钻探揭露厚度1.05m(CKK1)~1.49m(XKK17),层底高程216.30m(XKK17)~230.18m(CKK1)。2.4.3风化带特征及基岩面起伏情况场地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场地基岩中风化带顶界埋深为2.18~30.27m。基岩面起伏相对较大,相邻钻孔间基岩面坡角一般为3~15°。基岩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质较软,手易折断岩芯,岩芯多呈碎块状。根据钻探成果,厚度为1.11m(XKK6)~2.55m(XKK33)。基岩面与上覆土层呈不整合接触。各岩土层标高详见附表: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2.5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地块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总体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但西南侧道路为填方道路,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向场地南西侧排泄,勘察期间场地中间见一水塘,有积水。场区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其中素填土,结构松散,属透水层,粉质粘土和下伏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为弱透水层,岩体裂隙发育一般,岩体较完整,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场区内可能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土体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通过上覆土体垂直入渗补给为主,赋存在岩体孔隙及裂隙中,并在孔隙和裂隙中径流、向低洼处排泄。场区内松散土体孔隙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的补给,降水后在场地低洼处的第四系土层底部赋集形成孔隙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量和水位随季节差异较大。场区内下伏基岩主要为泥岩,泥岩含水能力和透水能力差,是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体裂隙内,场地裂隙发育一般,故地下水存储条件较差。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含量受季节影响明显。场区未见泉、井等地下水出水点。经对场地内钻孔将钻孔循环水提干后48小时进行水位观测,场地在勘察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场地内地下水相对贫乏,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根据地区经验,勘察区的人工填土渗透系数为1.50~1.76m/d左右;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为0.03~0.04m/d左右;砂岩岩体渗透系数0.07~0.09m/d左右;泥岩岩体渗透系数0.004~0.005m/d左右1.2.6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经地质调查和钻孔揭露,场地内未见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拟建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岩土名称素填土粉质粘土泥岩砂岩结构面层面强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重度(kN/m3)20.5*20*23*25*22*24*//饱和重度(kN/m3)21.4*20.8*天然抗压强度(MPa)///4.93/15.20//饱和抗压强度(MPa)///2.99/10.2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试验定170*300*1789500*3731//边坡部分内摩擦角φ(ο)///30.0/36*15*13*凝聚力C(kPa)///399/1000*30*22*地基部分抗拉强度(kPa)//85105*内摩擦角φ(ο)/天然12*饱和9.0*27.128.4*内聚力C(kPa)/天然30*饱和20.0*370520*综合内摩擦角φ(ο)天然25*//////饱和20*//////变形模量(MPa)///756/2000*//泊松比μ///0.37/0.35*//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270*/550*//基底摩擦系数/0.25*0.3*0.4*0.35*0.45*//填土负摩阻力系数0.2*///////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7*1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k(MN/m3)///50*/150*//2设计依据及标准2.1设计依据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业主提供的沿线道路1:500地形图;2.2采用技术标准、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DBJ50/T-137-2012);《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一~八号)》基坑边坡按临时边坡考虑,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不大于2年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江津区滨江商务大厦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1.完善设计图说及方案比选。回复:按专家意见完善图说增加比选方案。2.抗滑桩嵌固段为松散的填土,应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并控制桩顶变形;抗滑桩宜与结构桩错开布置。回复:桩顶设置冠梁,经计算桩顶位移满足设计要求;为减小基坑开挖对现状道路人行道下管线的影响,在边坡开挖前,沿人行道边设置钢管桩,增强临时支护控制变形。抗滑桩与结构桩错开布置。3.协调超红线用地关系。回复:按专家意见协调超红线用地关系。4.完善坡面防护、坡顶安全防护、截排水沟等设计内容;完善边坡施工顺序、工艺、方法等要求。回复:完善坡面防护、坡顶安全防护、截排水沟等设计内容;完善边坡施工顺序、工艺、方法等要求。5.强调“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要求。回复:按专家意见强调“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要求。3基坑边坡支护方案设计3.1车库西南侧基坑边坡(A、B段支护桩)该处车库外墙距离现状团结南路较近,最近约8.8m。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13.0m,且全为填土。为保证现状道路安全,设计采用桩板挡墙进行垂直支护。沿车库外墙外1m设置支护桩,A段桩径2.0m,间距4m,共13根;B段桩径1.5m,间距3m,共8根。桩顶设置1m高冠梁,桩间设置25cm、20cm厚挡板。由于填土较厚,为减小基坑开挖对现状道路人行道下管线的影响,A段支护桩在边坡开挖前,沿人行道边设置钢管桩,增强临时支护控制变形。3.2车库南侧基坑边坡该侧基坑边坡位于本项目场地范围内,具备放坡条件。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14.0m,全为填土,故设计采用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坡顶设置截水沟。3.3车库东侧基坑边坡该侧基坑边坡位于本项目场地范围内,具备放坡条件。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约15.0m,为岩土混合边坡,故设计采用中风化岩层1:0.75、强风化岩层1:1、土层1:1.5的坡率进行放坡开挖。由于岩体为泥岩,削坡后设计采用挂网喷浆对坡面进行封闭处理。喷射混凝土C20厚8cm,内置单层钢筋网片间距100x100,锚钉采用„12钢筋,长80cm及50cm,间距2mx2m,梅花形布置。坡顶设置截水沟。根据地勘报告:东侧边坡岩体较完整,边坡为Ⅲ类边坡。由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切向坡,裂隙面L2(80°)为外倾结构面。边坡岩体破裂角取60°,等效内摩擦角取56°。3.4环境挡墙设计环境挡墙位于地块东北角处,由于场地消防车道距离用地红线较近,无法采用填方放坡,故设计在红线位置采用重力式路肩墙的形式处理。环境挡墙全长76m,均高4m,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浇筑,挡墙基础置于中风化岩层内,地基承载力不小于构造图对应要求。4主要材料4.4.1混凝土环境挡墙采用C25块片石混凝土,片石体积含量少于20%,要求片石强度不低于MU40,不易风化,色泽统一,表面平整、干净。桩板式挡墙桩、冠梁、挡板采用C30混凝土。坡面封闭采用C20混凝土。4.4.2钢筋普通钢筋采用符合GB1499.2-2007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除特殊注明外,直径≥12mm者采用HRB400热轧螺纹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PB300热轧圆钢筋。钢筋直径≥20mm的钢筋连接采用等强度直螺纹连接。其它钢材:除特殊规定外,其余均采用Q235钢。具体指标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焊条:对于HRB400级钢筋采用E5003型焊条,对于HPB300级钢筋采用E4303型焊条。其它未提及的工程材料详材料明细表。4.4.3配合比(1)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确保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防止混凝土开裂,钢筋混凝土加强梁中应通过配合比试验掺入适量的优质膨胀剂以补偿混凝土收缩。(2)养护要求:砼硬化后要进行专人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冬季施工浇筑砼要采取保湿保温养护措施。(3)混凝土的指标规定:最大水胶比≤0.45,最小胶凝材料≥3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2‰,最大碱含量3kg/m3(或使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时,混凝土的含碱量最大限值同时应符合《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的规定要求。(4)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下。(5)现浇砼若采用泵送砼,坍落度为16~20cm。(6)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7)砼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砼、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保护层垫块成为钢筋腐蚀通道。垫块数量不应过少,应保证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4.4.4水泥(1)混凝土要求采用普硅水泥配制,宜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水泥等商品应具有专业部门的质量检验合格证)。(2)为了控制砼早期强度的过快发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8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5%。4.4.5掺和料和外加剂(1)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2)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膨胀率的前提下,通过砼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应性和相应掺入量,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3)外加剂性能指标必须通过有关质检部门的鉴定。4.4.6骨料(1)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骨料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2)粗骨料抗压强度应大于砼强度的2倍,压碎性指标<10%,空隙率<40%,骨料应选用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2.5cm,且不超过最小断面厚度的1/4,同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含泥量低于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5%。不容许采用卵石或卵石破碎方法生产。(3)细骨料含泥量低于1%。宜采用中粗砂,如果采用特细砂时,应满足有关规定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能满足结构的抗裂和抗渗要求。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时的水化热,在使用特细砂时建议加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0~2.5,具体比例根据施工单位的配合比实验确定。4.4.7钢材(1)钢筋应按设计技术指标和型号进行采购,并按有关质量检验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遵照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2)凡因施工需要,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4)钢筋直径≥Ф20时采用I级机械连接。5边坡开挖以及稳定监测边坡施工合理确定项目的施工顺序尤为重要,为确保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路堑边坡的稳定,除采用合理的加固措施外,还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工艺及程序,避免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破坏,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于留下后患,影响边坡的长期稳定和运营的安全。本路段边坡开挖深度虽然不大,但开挖边坡较陡,须严格按自上而下的开挖原则,且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支护。施工时应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由于边坡开挖时可能导致土体下滑,故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边坡稳定性较差的路段,必须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然后再开挖下一级。同时也要避免开挖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新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以利支挡及防护工程的施工。边坡开挖中,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不可堵死。路堑边坡及不良地质路段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核补充。若现场开挖后的实际情况与勘测资料不符者,应与设计方取得联系,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变更设计。本段路堑边坡稳定性差,而且在人工开挖过程中将形成临空面,不利于边坡的稳定。但对于边坡稳定、坡面岩体完整以及岩体整体性好的局部路段,可以会同建设各方根据坡面地质情况适当调整或局部取消支护方式。边坡开挖要求:必须采用自上而下按设计边坡层层刷坡的办法,不得乱挖超挖。若石质较硬,在不影响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小药量爆破施工,但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时尽量采用小炮爆破,避免设计边坡岩体的松动,应及时复核坡度;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分段进行,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力开挖;对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路堑边坡及需加固防护边坡,施工时必须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坡脚预加固技术,避免边坡产生不良失稳现象。路堑开挖后坡面水比较丰富的路段,为排除地下水、提高岩土的抗剪强度,坡面上需根据实况打设仰斜式排水管。钻孔可根据需要采用干钻或水钻,但当边坡岩质比较破碎、裂隙发育,采用水钻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时,应采用干钻孔深度达到要求时,立即用清水清孔、并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积水吹干。整个护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应作边坡变形观测记录,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其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坡顶、平台部及铁塔基础位置应设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用经纬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等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在出水点应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当有危险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环境挡墙应作长期观测,在竣工后的观测时间不应少于两年。坡顶堆载不得大于20KN/㎡。注浆质量检验:1)注浆检验时间应在注浆结束28d后进行。可选用标准贯入、轻型动力触探或静力触探对加固地层均匀性进行检测。2)应在加固土的全部深度范围内每隔1m取样进行室内实验,测定其压缩性、强度或渗透性。3)注浆检验点可为注浆孔数的2%~5%。当检验点合格率小于或等于80%,或虽大于80%但检验点的平均值达不到强度或防渗的设计要求时,应对不合格的注浆区域实施重复注浆。桩板式挡墙施工要点:a、施工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