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卫生法律法规第八章教学课件高教版_第1页
(中职)卫生法律法规第八章教学课件高教版_第2页
(中职)卫生法律法规第八章教学课件高教版_第3页
(中职)卫生法律法规第八章教学课件高教版_第4页
(中职)卫生法律法规第八章教学课件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法律法规第八章卫生法律法规同济中职目录传染病防治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传染病防治概述01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02第三节传染病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03第四节传染病的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04第五节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05第六节结核病、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管理法律法规06第七节与传染病防治管理有关的法律责任07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各项基础卫生设施日趋完善,但是人口居住的密集和病源的变种,使得传染病一旦流行造成的危害极大,所以,只有完善疾病控制立法及管理体系,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学习目标掌握传染病法定种类、传染病预防、传染病传播三要素管理,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的法律制度,结核病与艾滋病的防治原则。熟悉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学习目标了解传染病监测与预警制度,各级卫生机构监督管理、保障措施,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律规定。第一节传染病防治概述字符延长

传染病防治法是指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传染病防治的法律依据狭义的传染病防治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公布;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有关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控制,以及医疗救治和保障措施等各项制度,突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与预警,完善了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的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专门规定,强化了传染病防治的保障制度建设。该法律所确立的原则和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另外,广义的传染病防治法还包括所有为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而制定的有关法律规范,既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又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以下简称《国境卫生检疫法》)、《食品安全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其他法律文件中的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二、《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一切单位,包括中国的一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也包括在中国领域内的一切外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一切个人,即在中国领域内的一切自然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外交人员不享有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豁免权。三、传染病的法定种类《传染病防治法》将全国发病率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1.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有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2013年11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宣布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3.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有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棘球蚴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图文登革热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需要解除依照前述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四、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各级政府在制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包括传染病防治目标,并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1.传染病防治的领导和主管部门(1)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订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2)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军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2.传染病防治的推动(1)预防控制机构与医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2)国家政策支持。①国家支持发展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等传统医学,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提高传染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②国家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及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活动。(3)加强教育。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医学院校应当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学生及其他与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和培训,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字符延长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对于减少、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起完整、高效的传染病预防、预警、控制、处理机制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

一、改善卫生环境、改造公共卫生设施传染病的传播与公共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努力改善卫生环境,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2)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病媒生物的危害。(3)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4)城市应当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场,以及污水、雨水排放处理系统等公共卫生设施。(5)农村应当逐步改造厕所,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公共生活用水的卫生管理,建立必要的卫生管理制度。饮用水水源附近禁止有污水池、粪堆(坑)等污染源。禁止在饮用水水源附近洗刷便器和运输粪便的工具。二、加强传染病传播三要素的管理传染病发病的三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要发生传播流行,必须具备该三要素。1.管理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管理好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1)规范医疗机构的传染源管理。①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③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血液、血液制品的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2)加强公共卫生管理。①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②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③从事饮水、饮食、整容、保育等易使传染病扩散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招用流动人员20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应当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按照要求采取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卫生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一些传染病,尤其是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除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和群众性卫生运动,消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臭虫)”等一般卫生措施外,还应采取严格、有效、规范的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措施,以便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改善营养,可提高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可提高人群主动和被动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加强个人防护和药物预防对预防某些传染病也有一定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何人均应按照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订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增加预防接种项目。(2)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儿童的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适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补种。三、实施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制度1.传染病监测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订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下列职责:图文预防接种请人签字确认。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以明确责任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也可以经医患双方同意,由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委托鉴定。(2)医疗损害鉴定成员的选取。医学会或者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医疗损害鉴定,应当由鉴定事项所涉专业的临床医学、法医学等专业人员进行鉴定;(1)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2)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3)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4)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5)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6)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7)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8)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传染病发生、流行和分布进行监测,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

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负责本地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2.传染病预警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2)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4)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5)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三节传染病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字符延长

传染病疫情发生之后,必须遵循严格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一、疫情报告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疫情,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宏观决策,有利于正确制定对策和措施,对防止传染病的扩散有重要作用。同时,疫情报告也是信息交流,有利于资源共享,可以及早预警。1.疫情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2)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3)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4)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2.疫情报告时限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35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疫情登记。(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信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3)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3.疫情信息的收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二、疫情通报1.卫生行政部门的通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毗邻的以及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互相通报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2.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的通报动物防疫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互相通报动物间和人间发生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疫情及相关信息。三、疫情信息公布国家实行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公布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2)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第四节传染病的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字符延长

疫情的控制和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是传染病疫情发生后采取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一、疫情控制疫情控制是指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为了阻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措施。采取控制措施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分类管理,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分别实施强制管理、严格管理和检测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疫情控制措施(1)特定场所和人员的隔离。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做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①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②停工、停业、停课。③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④控制或者捕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⑤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做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3)疫区宣布、封锁与封锁解除。当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内采取上述规定的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4)交通卫生检疫。当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5)病原体污染物的处理。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经消毒可以使用的,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出售和运输。(6)死亡患者尸体的处理。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为了查找传染病病因,医疗机构在必要时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传染病患者尸体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尸体进行解剖查验,并应当告知死者家属。(7)疫情调查。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查、采集样本、技术分析和检验。

2.医疗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1)甲类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①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②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③对医疗机构内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患者,应当在2日内做出明确诊断。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2)乙丙类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患者,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3)医疗机构内病原体污染物的处理。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于2003年6月16日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1年1月8日修正),并于同日开始实施。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2)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3)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4.传染病患者的管理措施(1)淋病、梅毒患者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2)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前述以外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及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当接受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3)甲类传染病疑似患者或者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经留验排除是患者或者病原携带者后,留验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所属单位按出勤照发。(4)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患者的污染场所,卫生防疫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二、医疗救治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图文淋病

1.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2.传染病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3.传染病患者的救治和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并书写病历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妥善保管。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第五节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字符延长

一、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1)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2)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4)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6)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2.传染病监督执法注意事项(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2)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2人,并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卫生执法文书。卫生执法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卫生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3)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其工作人员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现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及时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或者不履行职责的,应当责令纠正或者直接予以处理。

3.传染病防治的临时控制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4.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举报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接到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二、传染病防治的保障措施传染病的防治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经费、物资等保障方面。1.日常保障措施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给予补助。(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等项目,并保障项目的实施经费。(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

2.相关人群保障措施对于患有传染病的困难人群,以及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国家也制定了一定的保障措施。(1)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部门制定。(2)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3.疫情控制保障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第六节结核病、性病和艾滋病防治管理法律法规字符延长

目前,中国对结核病、性病和艾滋病都制定了专门的卫生规章进行防治管理,对它们的预防、控制、治疗、救助、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结核病防治管理法律法规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我国防治结核病的主要法律依据是《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自2013年3月24日起施行。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实行以及时发现患者、规范治疗管理和关怀救助为重点的防治策略。2.重点人群筛查

除了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之外,结核病防治的重点在于重点人群筛查。医疗卫生机构在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和预防性健康检查时,应当重点做好以下人群的肺结核筛查工作:(1)从事结核病防治的医疗卫生人员。(2)食品、药品、化妆品从业人员。(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规定的从业人员。(4)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的教职员工及学校入学的新生。

(5)接触粉尘或者有害气体的人员。(6)乳牛饲养业从业人员。(7)其他易使肺结核扩散的人员。3.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卫生机构要制订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工作,落实各项结核病感染防控措施,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传播。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结核病门诊、病房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严格执行环境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注意环境通风。(3)对于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痰液等排泄物和污物、污水及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及处置。(4)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者肺结核患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个人防护的基本原则,接触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4.结核病的发现、报告与登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到患者居住地或者就诊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已进行疫情报告但未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督促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中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管理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诊断、治疗及管理等相关信息。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治疗管理等情况,及时更新患者管理登记内容。结核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5.肺结核患者治疗与管理对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督导管理,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肺结核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服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危、急、重症肺结核患者负有救治的责任,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医学处置,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不得因就诊的是结核病患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掌握肺结核患者的相关信息,督促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定期访视、督导服药等管理。二、性病防治管理法律法规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我国防治性病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性病的种类性病包括以下几类:(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2)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3)卫生部根据疾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需要管理的其他性病。2.防治原则性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防治、科学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指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3.预防和控制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地性病防治工作需求,指定承担性病防治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理规划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提供性病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医疗机构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应当取得与性传播疾病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确定相应科室,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相应的诊疗场所,包括诊室、治疗室和检验科等。(2)具备性病诊断治疗、消毒灭菌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及药品等。(3)具有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并经性病诊疗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

4.预防和控制措施除了加强性病宣传和健康教育之外,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防治措施显得非常重要。(1)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为性病就诊者提供性病和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测,以及其他疾病的转诊服务。(2)开展妇幼保健和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检测、咨询、必要的诊疗或者转诊服务,预防先天梅毒的发生。

(3)性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对特定人群采取普查、普治的防治措施。5.诊断和治疗(1)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性病的原则。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建立门诊日志,对就诊者逐例登记,对有可能感染性病或者具有性病可疑症状、体征的就诊者应当及时进行相关性病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当性病患者存在严重危及健康和生命的伴随疾病时,可以转诊至伴随疾病的专科诊治,并给予性病诊治支持。不具备开展性病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在诊治、体检、筛查活动中发现疑似或者确诊的性病患者时,应当及时转诊至具备性病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处置。当患者存在严重危及健康和生命的伴随疾病,可以安排在伴随疾病的专科继续诊治,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或者科室应当给予性病诊治支持。

(2)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性病的标准。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及相关规范的要求,采集完整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临床检验和诊断治疗;应当规范书写病历,准确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疫情,对性病患者进行复查,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等预防服务,并予以记录;应当告知性病患者及早通知与其有性关系者及时就医。(3)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性病的措施。开展性病诊疗业务并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推荐方案及时为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提供治疗,并为其婴幼儿提供必要的预防性治疗、随访、梅毒相关检测服务等。对确诊的先天梅毒的患儿,根据国家推荐治疗方案给予治疗或者转诊。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进行性病临床检验,应当制定检验标准操作和质量控制程序,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和结果报告,参加性病实验室间质量评价,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性病的医源性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6.性病的监测和报告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是性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开展性病诊疗的医务人员是性病疫情责任报告人。性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性病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性病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应当报告的性病病例时,应当按照要求及时报告疫情。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等做出诊断,按照规定进行疫情报告,不得隐瞒、谎报、缓报疫情。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泄露性病患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和资料。三、艾滋病防治管理法律法规艾滋病是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我国防治艾滋病的主要法律依据是《艾滋病防治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防治原则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2.预防和控制(1)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订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艾滋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订本行政区域的艾滋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艾滋病监测和专题调查,掌握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和流行趋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艾滋病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开展监测活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2)实行艾滋病自愿咨询和自愿检测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艾滋病自愿咨询和检测办法,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3)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艾滋病专业培训和日常检测。对卫生技术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

保健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防止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血站、单采血浆站应当对采集的人体血液、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应当在原料血浆投料生产前对每一份血浆进行艾滋病检测;医疗机构应当对因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核查。采集或者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检测。

3.治疗与救助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不得因就诊的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推诿或者拒绝对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方案的规定,对孕产妇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和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产前指导、阻断、治疗、产后访视、婴儿随访和检测等服务。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和应履行的义务(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图文艾滋病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履行的义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②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③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师。第七节与传染病防治管理有关的法律责任字符延长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按主体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及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通报、报告或者公布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2)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传播时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3)未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4)未及时调查、处理单位和个人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的举报的。(5)违反本法的其他失职、渎职行为。

3.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行政责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1)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职责的。(2)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3)未主动收集传染病疫情信息,或者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和疫情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4)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本法规定的措施的。(5)故意泄露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5.医疗机构的行政责任医疗机构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4)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5)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6)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7)故意泄露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6.采供血机构的行政责任(1)采供血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采供血机构的执业许可证。(2)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