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_第1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_第2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_第3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_第4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篇)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篇一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欣赏《彼得与狼》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三、教学重难点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四、教具图片录音机五、教学过程1、导入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2、揭示课题。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1)彼得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学生跟琴视唱主题。用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2)老爷爷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色、速度怎么?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3动物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二、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四、教具录音机录音带五、教学过程1、复习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分段欣赏(1)片段一:彼得出场。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2)片段二:小鸟出场。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3)片段三:鸭子出场。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节奏紧张、速度快)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双簧管演奏的鸭子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4)片段四:猫出场。这是谁?(猫)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5)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6)片段六:狼出场了?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7)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小鸟呢?(长笛高音区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鸟飞到高处去。)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结果呢?(音乐出现了强音,像是鸭子的惨叫。最终还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8)片段八:智斗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小鸟在狼的头上盘旋。乐器是代表小鸟的长笛,音乐主题是彼得。小鸟代表彼得的智慧与狼周旋。)(9)片段九:放绳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彼得在做什么?怎么听出来的?(音阶下行表示绳子从树的高处顺了下来。)(10)片段十:捉狼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挣扎。)(11)片段十一:猎人出场。谁出现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猎人)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3、总结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继续欣赏《彼得与狼》二、教学目标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较好的意志品质。三、教学重难点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3、培养学生较好的意志品质。四、教具录音机五、教学过程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巧活泼鸭子双簧管笨拙猫单簧管狡猾的老爷爷大管絮叨狼圆号穷凶极恶的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六、分解色进行表演。七、总结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知识目标: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式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式。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三、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常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较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欣赏《大河之舞》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情奔放。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情奔放。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7、小结。教学随笔: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活动《稍息立正站好》教学目标: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烈和强烈的节感。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6、各组表演。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9、小结。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大部分学生肢体协调、准确、具有准确的节奏感。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烈和强烈的节感。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6、各组表演。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9、小结。教学随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2、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模唱主题旋律,了解圆舞曲的速度、旋律特点,体验乐曲充满活力的、抒情优美的情绪特点。教学重、难点:1、介绍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了解作曲家创作的其他代表作品。2、感受圆舞曲的节奏速度特点,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讲解:每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的返场节目里都会有一曲蓝色多瑙河。这充分说明了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人们的心中,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占有相当高的位置,是世界流传的经典名曲。2、教师讲解乐曲的(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并对乐曲进行全面地分析,使学生对乐曲有一定的了解。3、播放一段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演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视频。二、欣赏圆舞曲1、初次聆听乐曲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要求:听辨五个圆舞曲主题旋律,能够分辨乐曲的段落。感受每首圆舞曲的情绪特点。(圆舞曲旋律听辨)2、复听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师:歌曲是几拍子的?学生听后自由回答。3、听赏第一圆舞曲。教师出示第一圆舞曲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一圆舞曲音频。教学要求:记忆第一圆舞曲的旋律,感受圆舞曲节奏、速度、旋律的特点。师:请同学们模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说说圆舞曲的速度、节奏和旋律有什么特点?生: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速度轻快……师:乐曲轻盈优美,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这么的旋律我们来视唱旋律乐谱。(1)学生随老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记忆第一主题旋律。(2)学生也可以用口风琴演奏,熟悉这一主题旋律。感受圆舞曲速度、节奏、旋律特点。4、听赏第二圆舞曲。教师出示第二主题谱例,并播放第二圆舞曲音频。教学要求:感受圆舞曲三拍子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烈、欢快的特点,感受弱起小节的特点。师:听辨这段旋律在速度、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表现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生:情绪烈、欢快,速度较快。表现了人们在欢快地跳着舞。师指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找出音乐的强拍,讲解弱起小节的特点。老师指导学生哼唱这段旋律,注意弱拍和连线的拍子要准确,空拍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学生体会演唱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欣赏了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它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最作品。请同学们下课利用网络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四思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神、合作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来演唱歌曲;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式;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主要措施: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学生情况分析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五年级一个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