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绪论〔3节课〕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提醒教育的规律,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也不等同于教育经历的汇编。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开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开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历,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者政治著作、言论记录之中。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说明他们的教育主*,总结教育方面的经历,写出了一些专门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拟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教育学的开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逐渐兴起,对教育学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了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地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展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是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变,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劳动效率和经济开展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开展,教育学逐渐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逐步深化,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通过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一代新人做出奉献。四、研究教育学的方法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个案法、经历总结法、理论推导法、比拟法、移植法等等。第一章教育概述〔4节课〕第一节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二、教育的概念可以把教育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类型。广义的教育指,但凡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社会现实和未来开展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开展的规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开展智力和体力,将其培养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又促进社会开展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三、*教育的根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媒介或者载体。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途径、方式、手段、措施和策略。第二节教育的形态一、原始的教育形态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到氏族公社的漫长历史时期,其教育十分的落后。二、古代学校教育形态1、奴隶社会的教育2、封建社会的教育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2、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开展〔4节课〕第一节影响人的开展诸因素及其作用一、人的开展的概念人的开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开展。二、影响人开展的诸因素〔一〕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开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开展提供了可能性。〔二〕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人周围的,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开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方案地影响人开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开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开展起着主导作用。〔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开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开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开展的现实。从个体开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二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开展的规律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开展的循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开展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开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开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开展〔4节课〕第一节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第二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三、教育具有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目的〔4节课〕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者规定。二、*教育目的的作用1、是确定学生开展水平的标准;2、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3、是思考教育学具体内容的依据。三、教育目的的构造教育目的的构造指教育目的的组成局部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有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另一局部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四、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教育目的受生产力制约。2、教育目的受政治制约。五、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在教育史上,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要充分开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的开展是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个人的存在与开展应附属于社会需要,社会开展是衡量教育价值的标准。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忆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点三、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培养目标*普通中小学教育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我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根底教育。在当前,普通中小学主要应该对学生进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开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根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开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局部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四、普通中小学的组成局部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2节课〕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以及管理规则。*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开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开展的状况;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要考虑到人口状况;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局部,参考外国学制的经历。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第六章课程〔4节课〕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二、*课程的作用1、课程集中表达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课程是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3、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三、课程的分类1、*学科课程与活动〔经历〕课程;学科课程是指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成为学科。活动〔经历〕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历为中心而组织的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指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它强调一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综合课程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而组成的课程。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4、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直线式课程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根本上不重复的课程。螺旋式课程是指将特定的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的课程。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方案、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方案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四、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第二节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一、课程改革的背景1、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剧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立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根底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2、我国根底教育的质量与21世纪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现行根底教育的课程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3、世纪之交,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二、课程改革的地位*根底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改革是整个根底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三、*课程改革的理念1、倡导全面、和谐开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构造;3、表达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的**化与适应性。四、新课程的培养目标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表达时代要求;2、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效劳;3、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根底知识、根本技能和方法;4、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五、*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个转变〕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与根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构造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构造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开展、教师提高和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六、新课程的构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曾。*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到达根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开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七、课程改革的过程1、*2001年上半年,教育部在各地自愿申报的根底上确定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区〔县、市〕作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2、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实验教材将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开展试验;同时,探索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探索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3、2002年秋季,扩大试验*围,启动省级实验区工作。4、2003年秋季,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方案。在全国*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到达同年级学生的35%左右。5、2004年秋季,在认真总结国家和省两级实验区的经历,对实验区工作进展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根底上,课程改革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到达同年级学生的65-70%左右。6、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和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推进。2001年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2002年拟形成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构造与管理制度,完成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起草工作。2003年开场组织新高中课程的实验与推广工作,方案于2005年正式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学科的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第七章教学〔7节课〕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二、教学的意义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开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展全面开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三、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2、开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根底。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开展的过程。二、教学过程中的几对必然联系间接经历和直接经历的必然联系。*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三、*教学过程的六个根本阶段1、引起求知欲;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稳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第三节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有效进展教学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稳固性原则可承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第四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开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通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讲授法二、*谈话法三、读书指导法四、练习法五、演示法六、实验法七、实习作业法八、*讨论法九、研究法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展活动的构造。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三、*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我国学校的教学以班级上课为根本组织形式。四、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辅助形式主要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第六节教学工作的环节一、备课二、*上课三、布置作业四、辅导五、检查评价第七节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的概念二、教学评价的意义三、教学评价的种类四、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五、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六、*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第八章德育〔6节课〕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经济的要求,有目的、有方案、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开展方向。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3、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开展。三、德育的任务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2、培养学生坚决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的内容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方案的教诲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展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教诲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开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第三节德育的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展德育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二、*疏导原则三、发扬积极因素,克制消极因素原则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五、*因材施教原则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一、德育的途径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二、德育的方法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典范、锻炼、修养、*陶冶以及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等。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2节课〕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概述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表达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三、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1、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开展的需要;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四、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历;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开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3、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开展实践能力,开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第二节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领域一、研究性学习〔一〕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工程探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是作为一种课程领域。〔二〕根本特点1、研究性学习以工程、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开展。3、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三〕一般目标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兴趣。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开展探究问题的能力。3、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5、初步形成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四〕内容选择和确定的根本要求尊重兴趣爱好;关注生活实际;鼓励动手实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五〕过程准备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二、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一〕概念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效劳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历、开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二〕目标1、拓展知识、增长经历,增进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2、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进取的生活态度;3、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4、自觉效劳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5、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6、促进自我了解,确立自信,开展兴趣与专长。〔三〕内容选择和确定的根本要求1、密切联系社会生活;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4、充分反映学校和社区特色;5、注重与综合实践活动各学习领域的融合。〔四〕实施过程的根本要求1、与多种社区效劳对象或机构建立比拟稳定的联系,保证社区效劳对象和机构的多样性和社区效劳活动的连贯。2、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情境,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3、学校和教师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4、引导学生对社区效劳和社会实践活动进展总结,使学生有所体会,形成各种社会实践能力。三、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一〕概念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开展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该领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二〕7-9年级的目标1、认识生产劳动领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2、拓展生活中的技术学习,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3、主动进展技术实践包括信息技术实践,掌握一些现代生产必备的技术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4、开展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技术活动和进展技术学习的根本能力与态度。5、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意向和初步的创业意识。〔三〕根本内容劳动实践,技术实践、信息实践。〔四〕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项目投资与风险评估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
- 肿瘤在老年人群中的预防与治疗
-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一级建造师考试新考纲题库解析(2025年)
- 赢在高考高考家长会高考誓师大会-两篇93
- 绿色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前景
- 班主任工作技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杭州师范大学
-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机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铺面出租协议合同范例
- 医院串通投标合同范例
-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共7 份)
- 设备维修员绩效考核表(定稿)
- 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评分表
- 养护手册桥梁管理
- 血栓弹力图课件-PPT
- 校园一日安全巡查记录表(共1页)
- 设备移交清单模板 (2)
- 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
- (完整版)公司企业HSE管理体系及制度
- 校长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