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1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2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3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4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对策建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鼓励科研人员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予以保障。但从总体上看,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成果市场适用性差、转化率偏低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校必须把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真正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一、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分析

2、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少、成熟度低、实用性不强、转化率低的后果,是所承担的诸多科技重大项目无法与市场对接,无法把科学研究与提供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造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科研体制不健全。首先,高校目前科研体制下的科研管理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模式,即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高校申请研究。高校主要以项目形式从国家申请研究经费,试图形成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由于课题立项的要求侧重于技术领域的前沿和高新,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又缺乏市场调研和企业的参与,因此,形成的成果缺乏实用性,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科

3、技成果难以转化的命运。其次,传统的科研体制重视学术水平,不重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工作。中试基地和相应的经费短缺成为目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主管部门下拨的经费、科研人员从事的研究、科研项目的结题方式主要停留在论文的产出和成果的鉴定上,导致科技成果产出少、成熟度较低,实用性较差。第三,由于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校科技成果往往需要“带土移植”,即科技人员需要随成果进入企业,根据企业及市场的需求对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但目前高校的科研体制限制了科研人员的有效流动,科研人员难以提供技术服务,制约了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评价体系不完善。课题、经费、论文以及成果的数量是目前评价高校科

4、研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体系忽视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评价体系自身不全面,导致高校需求的一些自私和狭隘(强调科研人员的论文、成果对高校自身地位和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制定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措施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在所难免:它一方面引导科研人员推崇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合作,导致高校课题与经费来源渠道狭窄,造成高校科技人员习惯于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及兴趣选择课题,部分科研人员仅通过文献的查询来完成课题,致使完成的科技成果缺乏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导致从事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科研人员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影响了科技人员投身应用研究

5、、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利益分配不平衡。科技成果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间需要雄厚的经费支撑、严格的市场检验以及问题的不断解决。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由于有些高校领导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而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和执行;有的高校往往以职务发明为由将科技成果单位化,对成果的完成.强调高校科研环境和条件的提供,而忽视了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和贡献;在利益分配上,科研人员因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报酬,降低了从事科技开发的热情,也导致部分科研人员与校外企业私下合作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资金短缺且投入比例不协调。资金是科技成果从高校实验室

6、转向企业批量商品化生产的重要保证和前提。近年来,我国的科技经费虽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并且这些下拨经费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对于用于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的资金投入严重缺乏。由于经费的限制,高校的科研成果大多数缺乏中试环节,造成科技成果的技术风险加大,产业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而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往往喜欢寻求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不愿投资或接受欠成熟的实验室成果。信息交流不畅。高校目前重理论、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的科研导向还是较为严重,促使科研人员沿着申请课题一获取经费一发表论文一获得专利一鉴定成果一再申请课题的闭合轨迹里

7、绕圈,遇到难题找同行,查文献,课题的进展情况也只是向学校和主管部门汇报,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很少与相关企业交流,申请的专利或鉴定的成果大多也是束之高阁,很少主动宣传。高校在相关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机构重复设置,科研上、下游管理衔接不紧,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等导致校企技术供需信息交流不畅。还由于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立法不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合作双方缺乏了解和信任,制约了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1.注重和增强开发研究,科学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只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忽视开发研

8、究,科研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目前许多大型公司开始重视开发研究,许多出色的科学家、专家、教授也将视野拓展到该领域,前景和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高校作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源,应该及时转变科研观念,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层次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一旦有了成果及时予以开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从经费的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开发研究。2.加快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一要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指标中的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权重.并尽量反映出社会、高校、个人三者需求的同一性和一致性,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高校围着项目、经费转,而

9、将国家需要、市场需求抛在一边的局面。完善科技人员考核制度,把科技成果的数量、学术水平和实际应用的经济效益等评价要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形成重视科技开发工:作之风,提高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二要在项目管理方面,重视科研上、下游的衔接.尤其对于下游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要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与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资助。三要鼓励课题和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坚持“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去、邀请企业走进来”的原则,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促进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同社会的物质资源、资金资源有机结合和合理配置。依靠市场需求激活高校大量沉积的科技成果,依靠市场引力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技术开发的动力。3.建立高校、企业、

10、政府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高校行为,也是政府和企业行为。高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发源地;政府是科技政策的制订者,也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主要投资者;而企业是科技成果的吸收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控促使校企紧密合作,而企业借助政府对高校的政策调控,可以从高校获得更多、更实用的技术成果,高校的技术创新离不开政府经费和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需求的引导,建立和健全高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互动共赢的合作机制,走“官、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和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使高校些具有应有前景的项目通过政府、企业的提前介入而得到资金和政策的及时支

11、持而顺利转化,而且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筹集资金、支持教学和科研的有效方式。4.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措施和利益分配上,要根据科研人员不同的分工和行为,采取不同的激励管理模式,譬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侧重于考察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从事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人员则重点考核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企业的评价;要以贡献业绩定收益,防止奖励中的“马太效应”,从政策上保证从事科技服务、科技开发和转化的科研人员享受公正的待遇;此外,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给予有贡献的研究人员应有的经济奖励外,对于优秀的开发人员,在职称评定上应采取必要的倾

12、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当前出现的科研人员从事开发转化或私下自行开发转化而造成技术滞后及知识产权的流失。5.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在目前国家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成为当前高校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实现成果转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由政府直接对一些虽然经济效益不高,但社会公益性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高校项目进行风险投资,促进转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鼓励企业对高校具有潜在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进行风险投资。对已介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要在新产品试制、大批量生产、试销、销售的过程中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和倾斜;鼓励和扶持发展非政府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非政府风险投资银行,鼓励风险投资企业上市等,并通过优惠的金融政策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形成企业对高校投资灵活的投入和退出机制;高校科技开发部门也有必要建立科技开发风险基金,建立自己的中试基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科技成果,利用自己的力量组织中试,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6.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保障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法律法规(软环境)及在科技成果持有者与接受者之间起着服务和媒介作用的各类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