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_第1页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_第2页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_第3页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_第4页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发展概况1、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容量根据CNESA发布的相关数据,2020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装机功率3.27GW,预计在基准情景下2025年全年将增长至35.52GW;在乐观情景下,2025年中国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将进一步提升至55.88GW。据BNEF发布的《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长期展望》,预计中国最早可在202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化学储能市场。至2030年,预计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的市场将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54%。从整个电力系统的角度看,储能可应用于发电侧储能、电网侧能和用户侧储能等场景。未来五年,随着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推广,电化学储能不仅可配合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还将形成一个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大的全新产业。2、中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特点根据CNESA数据,2018年至2020年,我国发电侧新增装机分别占17.4%、20.0%和25.7%,电网侧新增装机分别占32.0%、19.0%和37.8%。2018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连同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任务(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弃风率力争控制在5%左右,弃光率低于5%。2021年以来,山东、宁夏、青海等省份相继出台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要求新能源装机必须搭配一定比例功率的储能系统。以上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储能装机需求。电价方面,根据GlobalPetrolPrices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3月,德国居民平均电价在统计的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丹麦,达到0.429美元/kWh;而中国居民平均电价仅为0.076美元/kWh,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因此用户侧安装储能系统在峰谷间的充放电性价比相对较低。全球新一轮碳减排目标刺激我国能源体系变革提速,中国将推动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推广储能产品的使用。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叠加能源价格上涨和强制配储等因素,国内储能市场的潜力巨大,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2021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省市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指导价差异较大。对于上网电价较高的地区,安装储能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收益更明显,因此高电价地区储能系统需求更明显。截至2021年上半年,除少数省份外,储能项目在全国各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广东、湖北、山东、陕西等省份项目数量较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份新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指导价在全国各省份中处于较高水平。储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储能电池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及设备、中游储能系统及集成、下游电力系统储能应用。储能电池上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结构件等;上游的集成系统设备主要包括涂布机、搅拌机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储能系统的集成与制造,对于一个完整的储能系统,一般包括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以及储能变流器(PCS)四大组成部分。产业链下游的应用场景主要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电力系统储能。储能系统,主要包括电芯、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双向逆变器、系统集成等,其中,电芯作用是储备与释放电能,成本占67%,电池管理系统作用是监测、评估、保护、均衡电池等。储能行业概况及发展前景当前,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作出碳中和承诺的背景下,储能系统作为能够有效缓解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以及间歇性,保障电网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用电成本的方案而持续受到关注。因此,储能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其市场需求将伴随能源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而扩大。户用储能行业前景分析户用储能可称为家庭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户用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组能够自行充电,以备在用电高峰或断电时使用。根据WoodMackenzie,IEA,SolarpowerEU,USDOE的数据,全球户用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9.5GWh上升至2025年的93.4GWh,复合增长率达77.07%。工商业储能行业前景分析在工商业领域,储能系统主要用途是峰谷套利,即在用电低谷时利用低电价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供给工商业用户,用户可以降低用电成本,同时保证用电稳定性。根据WoodMackenzie,IEA,SolarpowerEU,USDOE的数据,全球工商业储能市场新增装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15.8GWh上升至2025年的94.0GWh,复合增长率达56.18%。便携式储能行业前景分析便携储能采用内置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提供稳定的交直流电输出,是一种安全、可靠、便携、稳定、环保的小型储能系统。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数据,全球便携式储能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0.6亿元,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4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0.28%,预计至2026年将进一步上升至882.3亿元,市场前景广阔。电化学储能行业概况电化学储能作为近几年增长最迅猛的储能方式,增长速度由2018年的3.7%迅速提升到2020年的7.5%,受益于储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单位成本逐渐降低,具备了良好的商业化运用条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锂离子电池储能、铅蓄电池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由于电化学储能需要考虑寿命、安全性,以及经济成本的问题,而锂离子电池储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商业应用广、单位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成熟,由此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全球电化学储能的霸主地位。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锂离子电池占电化学储能装机量的92%,钠硫电池和铅蓄电池分别占比3.6%、3.5%。目前锂离子储能主要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储能市场巨大,随着技术进步,储能方式也会产生缓慢变化,未来代表性的储能技术包括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器储能等。储能发展的重要性及市场分析储能,字面意思就是储存能量。简单讲就是使能量转化为在自然条件下稳定存在的能源,即在能量多余时,用特殊装置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可以将能量释放出来,从而起到调节能量供需在时空和强度上不匹配的作用。储能能根据能量存储形式的不同,广义储能包括电储能、热储能和氢储能三类。电储能是最主要的储能方式,按照存储原理的不同又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两种技术类型。储能系统的构成中,电池是储能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BNEF统计,电池成本占储能系统的50%以上。储能电池系统成本由电芯、结构件、BMS、箱体、辅料、制造费用等综合成本组成。电芯占据80%左右的成本,Pack(包含结构件、BMS、箱体、辅料、制造费用等)成本占据整个电池包成本约20%。储能系统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个工段:电池模组生产工段、系统组装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